【摘 要】
:
全氟化合物作为“典型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以2∶1的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采集到的浙江省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研究PM25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 表明,12种全氟化合物 ∑12PFCs)日均总浓度在131.63~578.53 pg·m-3,冬季污染水平略高于秋季.全氟磺酸类化合物的浓度远低于全氟羧酸类化合物;磺酸类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污染最严重,平均在12.90
【机 构】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杭州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杭州 310014;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 310012;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 31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化合物作为“典型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以2∶1的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采集到的浙江省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研究PM25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 表明,12种全氟化合物 ∑12PFCs)日均总浓度在131.63~578.53 pg·m-3,冬季污染水平略高于秋季.全氟磺酸类化合物的浓度远低于全氟羧酸类化合物;磺酸类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污染最严重,平均在12.90 pg·m-3;羧酸类化合物浓度大小为: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酸(PFHxA)>全氟庚酸(PFHpA),长链PFCs的检出率远低于短链PFCs.利用HYSPILT-4模型计算采样点QZ气团输送轨迹并聚类,发现该采样点后向轨迹时间差异较大,气团来源影响浓度大小;前向轨迹证实PFCs可随大气短时间内发生远距离传输.全氟十一烷酸(PFUdA)与全氟十四烷酸(PFTeDA)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8,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相关系数为0.66,推测存在相同污染源;PFCs浓度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预示灰霾天人们所受健康风险更高.通过风险商估算,初步判明浙江省PM2.5中的PFCs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
其他文献
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水质稳定性是再生水等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前提,稳定的水质能有效防止腐蚀和结垢的频繁发生,不仅有利于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还能减少二次污染和能源消耗,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对再生水的水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管理尤为重要.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构建了完整的再生水水质稳定性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确定再生水水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水质特征、管网和设备材料等遴选再生水水质稳定性评价指标,评价水质稳定性并复核评价结果4步
为探究我国华中地区不同区域夏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选取武汉、随州和平顶山分别作为城市、郊区和农村监测站点进行大气PM2.5样品采集,分析了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以及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含量.结果 表明,采样期间3个站点ρ(水溶性离子)呈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平顶山[(36.29 ±9.82) μg·m-3]>武汉[(32.55±10.05)μg·m-3]>随州[(26.10±6.23) μg·m-3],分别占PM25的质量分数为52.47%、51.32%和48.61%,平顶山站点由于
应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城市、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95个城市PM2.5预报模型,对2020年秋冬季上述地区城市开展未来7d的PM2.5预测预报,并对比同期业务化运行的数值模型预报结果和各城市人工订正后预报结果,对3方法预报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表明:①4区域神经网络法模型性能短期预报相对较好,中长期有所降低,对4区域均有一定的系统性高估,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系统性偏差最小,长三角地区偏差最显著.数值模型区域预报水平较神经网络有所降低,各评价指标总体低于神经网络,对辖区城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联合针刺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LF-rTMS法干预,观察组采用LF-rTMS联合针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
2020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城区开展臭氧(O3)及其前体物观测实验,基于观测数据结合MCM光化学模式模拟,对6月中旬O3污染特例生成机理及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尽管观测期间降水较多,一旦天气转晴,O3迅速积累并超标,1-h和8-h φ(O3)超标天数分别为10d(频率32%)和14 d(45%).O3日变化呈单峰模态,峰值出现在午后16:00.MCM模拟结果表明,光化学污染特例日O3日均净生成反应速率为20×10-9 h-1,HO2·+NO和RO2·(除CH3O2·外)+NO反应分别贡献O3生成
2019年夏季,在济南市城区开展了大气臭氧(O3)及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综合观测研究,观测发现,日最大8h φ(O3)均值为(103.0±14.5) ×10-9,φ(NOx)平均值为(16.7±11.3) ×10-9,VOCs的体积分数和活性水平分别为(22.4±9.4)×10-9和(9.6±3.8)s-1.利用局地O3化学收支分析,发现济南具有较高的局地O3生成潜势,白天局地O3平均生成速率为35.6×10-9 h-1.运用基于观测的盒子模型(OBM)和PMF受体模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颅脑损伤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均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评分分别为(45.27±3.59)分、(25.28±2.4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
目的 研究说话瓣膜在脑损伤患者气管套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外科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87例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说话瓣膜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呼吸系统症状分级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分级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流域生态过程和水环境效应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作者及论文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表明,流域生态过程和水环境效应研究文献数量从2000年开始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论文发文量较多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日本;主要载文期刊有Nature、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基于在线离子数据,对淄博2021年元宵节一次PM2.5污染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组分污染特征,探讨了二次无机离子(SNA)的形成机制,并对比分析了污染前后颗粒物液态水含量(LWC)及p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元宵节前污染期间(T1)和元宵节夜间污染期间(T2),ρ (WSIIs)分别为46.83 μg·m-3和71.18 μg·m-3,分别是清洁时段的2.3倍和3.6倍.其中,T1时段SNA的增长倍数(2.7倍)大于PM25的增长倍数(2.1倍),可见SNA浓度增加是引起T1时段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