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打造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新四样”优势产业。2017年,针对制约振兴的结构性问题,吉林省将调结构、转方式,撸起袖子真抓实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东北振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用事实和数据回击了“唱衰东北”言论。并在培育振兴新动能的同时实现了民生改善,提振了东北振兴的士气和信心。
“吉林用铁的事实回击唱衰东北言论,让我们基层干部感觉深深出了一口气!”谈及过去一年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台区委书记史长友非常振奋。在人大会议的分组讨论中,“长春团”的代表纷纷说,经济发展数据为大家提升了士气、坚定了信心。2016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速3.8%……
“去年吉林的发展让我们感到很光荣,对吉林未来发展也非常有信心。”政协吉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澳门企业家黄国胜说,吉林省用发展数字说明了唱衰东北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和比较低的失业率,这在全球经济范围内也都是很好的发展数据”。
时任吉林省代省长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过去一年中,吉林省千方百计稳增长,主动对接“国14条”等相关政策,出台了88条落实意见,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软环境建设。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2016年吉林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均有所提升。
创新驱动成果描绘转型升级蓝图
在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松花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大伟看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即便他在企业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开始看到效果。“我从前只做掺混肥,成分就是氮磷钾。但是去年开始,我们探索在肥料里加入铁锌等微量元素,效果就很好。”韩大伟说,今年企业效益增长就要依靠这些“小创新”。
正是这些企业的“小创新”,构成了老工业基地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动能转化。针对制约振兴的结构性问题,吉林省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打造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新四样”优势产业。
“老支柱”要做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创新。例如新建的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将生产奥迪Q5下一代车型及其衍生车型,计划年产整车30万台,一期将于今年11月投产。“新优势”产业则力求高端站位。“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成为老工业基地新工业的“金字招牌”,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延伸。
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近年来,吉林省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2016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53.6%,上升了1.7个百分点。
浓厚的振兴氛围为吉林吸引了更多投资。吉林省人大代表、东北工业集团董事长于中赤说,去年公司在美国收购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原本计划在苏州的投资现在要放在长春。“苏州开出的条件无可挑剔,但吉林发展的精神面貌和面对困难时展现出来的状态非常积极”。
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抓好国企改革。”在2017年吉林省两会上,国企改革再一次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焦点。
据吉林省政协委员石要武介绍,全国国企占工业比重大约30%,但是东三省所占比重达56%,因为国企占比太大,在经济发展中转型慢、适应市场慢、背的包袱重,受计划经济影响也太大,因此要加大力度促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在现阶段的东北太重要了,现在舆论谈到东北问题,首谈必是国企问题。国企改革搞得怎么样,直接关乎到外界看我们的体制机制问题有没有处理好,关乎到我们东北人自己的信心能否树立起来。”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组长高峰说。
截至2016年10月末,吉林省纳入经济统计的省属国有企业共有19户,总资产7166亿元,所有者权益1236亿元。“吉林省国资国企改革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虽然面临经济下滑的冲击,但体量仍然较大,只要改革得当,发展空间巨大。” 高峰认为,地方国企的改革绝不能完全照搬央企方案,一定要有地方首创精神。吉林省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市场与政府的平衡点。而打好东北国企改革攻坚战,首先要“走出去”,特别是在思想上要“走出去”,广纳天下英才,积极与市场对接,主动迎接资本市场的考验。
高峰介绍,吉盛资产公司管理资产总额855亿元,是省属资产规模最大的非金融类国有企业,也是省属第一家获得AAA最高主体信用评级的企业,“主动获取信用评级一方面是为了发行债券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以主动、公开、透明的姿态面对境内外资本市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省属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筛选10户以上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国企改革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组建完成几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初步完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后,要尽快一企一策完善改革方案,今年是全国各省市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元年,市场资源有限、人才有限,竞争会非常激烈,不进则退。”高峰说,优秀的国企就像一个支点,一边是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源,一边是无限的市场和社会资本,通过加固这个支点的信用能力,才能不断发挥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同奏攻坚曲合力奔小康
今年吉林省两会一开幕,“脱贫攻坚”就成了热门话题,吉林省代表围绕这一主题纷纷建言献策。
“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项目3000个左右,全年减贫20万人,实现600个贫困村退出,省级贫困县柳河县摘帽,长春、吉林、通化基本完成脱贫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脱贫目标,一直在沈文娟代表的心间萦绕。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杨茂义代表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说,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员长期封闭,不愿、不敢与外界交流,主动发展意识不强。村子要脱贫,农民要脱贫,一定要唤起贫困户的精气神。
“目前,有少数贫困农民对脱贫攻坚认识发生了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依赖性越发严重,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杨茂义代表坦言,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只有帮助贫困农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自己树立脱贫意愿,肯干、能干、踏实干,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当下,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推进扶贫工程中,我们既要有热情似火的干劲,也要有冷静思考的头脑。”元永镇代表说,脱贫攻坚不仅要让贫困农民“站起来”,而且要让他们“走得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脱贫攻坚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政府部门‘单兵作战’显然不够,必须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形成脱贫攻坚的‘大合唱’。”杨茂义代表认为,扶贫工作推进到今天,要深化社会扶贫合作机制,结合当地的发展特点制定扶貧发展方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没有稳定可靠的富民产业,脱贫致富就是没有根基的房子,撑不住也长不了。杨茂义代表说,脱贫攻坚必须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企业将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汇聚在贫困地区,并与当地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带动一乡一镇贫困群众脱贫。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东北振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用事实和数据回击了“唱衰东北”言论。并在培育振兴新动能的同时实现了民生改善,提振了东北振兴的士气和信心。
“吉林用铁的事实回击唱衰东北言论,让我们基层干部感觉深深出了一口气!”谈及过去一年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台区委书记史长友非常振奋。在人大会议的分组讨论中,“长春团”的代表纷纷说,经济发展数据为大家提升了士气、坚定了信心。2016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速3.8%……
“去年吉林的发展让我们感到很光荣,对吉林未来发展也非常有信心。”政协吉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澳门企业家黄国胜说,吉林省用发展数字说明了唱衰东北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和比较低的失业率,这在全球经济范围内也都是很好的发展数据”。
时任吉林省代省长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过去一年中,吉林省千方百计稳增长,主动对接“国14条”等相关政策,出台了88条落实意见,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软环境建设。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2016年吉林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均有所提升。
创新驱动成果描绘转型升级蓝图
在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松花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大伟看来,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即便他在企业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开始看到效果。“我从前只做掺混肥,成分就是氮磷钾。但是去年开始,我们探索在肥料里加入铁锌等微量元素,效果就很好。”韩大伟说,今年企业效益增长就要依靠这些“小创新”。
正是这些企业的“小创新”,构成了老工业基地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动能转化。针对制约振兴的结构性问题,吉林省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打造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新四样”优势产业。
“老支柱”要做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创新。例如新建的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将生产奥迪Q5下一代车型及其衍生车型,计划年产整车30万台,一期将于今年11月投产。“新优势”产业则力求高端站位。“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成为老工业基地新工业的“金字招牌”,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延伸。
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近年来,吉林省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2016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53.6%,上升了1.7个百分点。
浓厚的振兴氛围为吉林吸引了更多投资。吉林省人大代表、东北工业集团董事长于中赤说,去年公司在美国收购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原本计划在苏州的投资现在要放在长春。“苏州开出的条件无可挑剔,但吉林发展的精神面貌和面对困难时展现出来的状态非常积极”。
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抓好国企改革。”在2017年吉林省两会上,国企改革再一次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焦点。
据吉林省政协委员石要武介绍,全国国企占工业比重大约30%,但是东三省所占比重达56%,因为国企占比太大,在经济发展中转型慢、适应市场慢、背的包袱重,受计划经济影响也太大,因此要加大力度促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在现阶段的东北太重要了,现在舆论谈到东北问题,首谈必是国企问题。国企改革搞得怎么样,直接关乎到外界看我们的体制机制问题有没有处理好,关乎到我们东北人自己的信心能否树立起来。”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组长高峰说。
截至2016年10月末,吉林省纳入经济统计的省属国有企业共有19户,总资产7166亿元,所有者权益1236亿元。“吉林省国资国企改革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虽然面临经济下滑的冲击,但体量仍然较大,只要改革得当,发展空间巨大。” 高峰认为,地方国企的改革绝不能完全照搬央企方案,一定要有地方首创精神。吉林省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市场与政府的平衡点。而打好东北国企改革攻坚战,首先要“走出去”,特别是在思想上要“走出去”,广纳天下英才,积极与市场对接,主动迎接资本市场的考验。
高峰介绍,吉盛资产公司管理资产总额855亿元,是省属资产规模最大的非金融类国有企业,也是省属第一家获得AAA最高主体信用评级的企业,“主动获取信用评级一方面是为了发行债券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以主动、公开、透明的姿态面对境内外资本市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省属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筛选10户以上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国企改革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组建完成几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初步完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后,要尽快一企一策完善改革方案,今年是全国各省市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元年,市场资源有限、人才有限,竞争会非常激烈,不进则退。”高峰说,优秀的国企就像一个支点,一边是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源,一边是无限的市场和社会资本,通过加固这个支点的信用能力,才能不断发挥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同奏攻坚曲合力奔小康
今年吉林省两会一开幕,“脱贫攻坚”就成了热门话题,吉林省代表围绕这一主题纷纷建言献策。
“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项目3000个左右,全年减贫20万人,实现600个贫困村退出,省级贫困县柳河县摘帽,长春、吉林、通化基本完成脱贫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脱贫目标,一直在沈文娟代表的心间萦绕。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杨茂义代表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说,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员长期封闭,不愿、不敢与外界交流,主动发展意识不强。村子要脱贫,农民要脱贫,一定要唤起贫困户的精气神。
“目前,有少数贫困农民对脱贫攻坚认识发生了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依赖性越发严重,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杨茂义代表坦言,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只有帮助贫困农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自己树立脱贫意愿,肯干、能干、踏实干,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当下,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推进扶贫工程中,我们既要有热情似火的干劲,也要有冷静思考的头脑。”元永镇代表说,脱贫攻坚不仅要让贫困农民“站起来”,而且要让他们“走得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脱贫攻坚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政府部门‘单兵作战’显然不够,必须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形成脱贫攻坚的‘大合唱’。”杨茂义代表认为,扶贫工作推进到今天,要深化社会扶贫合作机制,结合当地的发展特点制定扶貧发展方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没有稳定可靠的富民产业,脱贫致富就是没有根基的房子,撑不住也长不了。杨茂义代表说,脱贫攻坚必须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企业将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汇聚在贫困地区,并与当地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带动一乡一镇贫困群众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