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
高考成绩:总分686分(含省优秀学生加分20分),语文109分,数学143分,英语132分,理综282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物理学专业
时光如流,曾经那样习惯了的高三生活已然过去了四个月。尽管有些题目,有些知识,有些学习方式也许不会再接触,但也愿意把它们记录下来,全当是对那些日子的纪念吧。
在各科目中,我在学习时稍微能感到一点得心应手的要属数学和理综了。事实上,学习数学和理综,也是高三的我所享受的。每次作业,每个课堂于我而言并不是为了应付高考所作的枯燥的训练,而是对自己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求知的态度,我常能从单调的题目中展开新角度的思考,也因此而有所收获。其实各科的学习均是如此吧:把高三的学习看作一个值得去享受的求知过程,看作对自己能力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对高考的准备,那么每一天的学习便都有了动力。
对求知过程的享受为我提供了奋战高三的动力,而恰当的学习方法无疑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虽然都属于自然科学,但仅就高中阶段而言,其学习方法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
数学和物理都是思维量、计算量较大的学科,考题的变化较多,十分灵活。然而考题尽管多变,也总有一定套路可循,掌握了它们,足以从容应对大部分问题。但是想要掌握试题的套路,却是非下苦功夫不可的:记得高三那段日子,对每一道难题,我都一定是反复思考,不到“穷途末路”之时决不向老师、同学“示弱”、寻求帮助;对那些因为考虑问题不周全而做错了的题目,或是经过好一番苦思冥想才解出的题目,我都必定来来去去地揣摩品味,力求将问题所在理解透彻;我还常常将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试着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用在以后的解题中。现在想想,自己从这独立思考的习惯中的确受益匪浅,解题能力自是得到了强化,还常常会在考试中发现,一道考题考查的正是自己曾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这份喜悦便已经难以言绘了。
比之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两门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也许更像是两门文科科目。死记硬背诚然是枯燥的,但确实学好这两门课的基础,不妨把背诵记忆当作积累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从高三开学之日起,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份化学、生物知识点的复习计划,在跟着老师的进度复习的同时,我也会按照自己的计划,仔细阅读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争取把每个细节都掌握到位。我自己的复习既是有计划的,同时也是随时准备调整的,另外,它也是多次重复进行的。
与一模前不松不紧的复习相比,一模后的复习合适用“冲刺”来形容。此时想要再细致全面地将哪一科的知识点浏览一次都显得不现实,于是突破重难点成了最好的选择。每次选择一个较重要的考点,一击突破,完全解决,没有遗漏。此外,适度的“刷题”也很重要,犹记得一模后的日子,单是数学和理综,每周都有两份以上的试卷量,一方面,这保证了解题的手感不会生疏,另一方面,广泛的做题利于发现知识上的漏洞,为与“刷题”同步进行的知识点突破提供了目标。
到了高考前的最后几天,确也感到了一丝丝迷惘——此时的复习已经没了目标。然而越是这样,越不能让自己松懈,保持之前“刷题”的节奏,做题间的空隙可以随意翻翻课本,一切如常。
以上文字,纪念我那已经过去了的高三,也供各位参考。
责任编校 李平安
高考成绩:总分686分(含省优秀学生加分20分),语文109分,数学143分,英语132分,理综282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物理学专业
时光如流,曾经那样习惯了的高三生活已然过去了四个月。尽管有些题目,有些知识,有些学习方式也许不会再接触,但也愿意把它们记录下来,全当是对那些日子的纪念吧。
在各科目中,我在学习时稍微能感到一点得心应手的要属数学和理综了。事实上,学习数学和理综,也是高三的我所享受的。每次作业,每个课堂于我而言并不是为了应付高考所作的枯燥的训练,而是对自己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求知的态度,我常能从单调的题目中展开新角度的思考,也因此而有所收获。其实各科的学习均是如此吧:把高三的学习看作一个值得去享受的求知过程,看作对自己能力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对高考的准备,那么每一天的学习便都有了动力。
对求知过程的享受为我提供了奋战高三的动力,而恰当的学习方法无疑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虽然都属于自然科学,但仅就高中阶段而言,其学习方法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
数学和物理都是思维量、计算量较大的学科,考题的变化较多,十分灵活。然而考题尽管多变,也总有一定套路可循,掌握了它们,足以从容应对大部分问题。但是想要掌握试题的套路,却是非下苦功夫不可的:记得高三那段日子,对每一道难题,我都一定是反复思考,不到“穷途末路”之时决不向老师、同学“示弱”、寻求帮助;对那些因为考虑问题不周全而做错了的题目,或是经过好一番苦思冥想才解出的题目,我都必定来来去去地揣摩品味,力求将问题所在理解透彻;我还常常将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试着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用在以后的解题中。现在想想,自己从这独立思考的习惯中的确受益匪浅,解题能力自是得到了强化,还常常会在考试中发现,一道考题考查的正是自己曾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这份喜悦便已经难以言绘了。
比之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两门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也许更像是两门文科科目。死记硬背诚然是枯燥的,但确实学好这两门课的基础,不妨把背诵记忆当作积累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从高三开学之日起,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份化学、生物知识点的复习计划,在跟着老师的进度复习的同时,我也会按照自己的计划,仔细阅读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争取把每个细节都掌握到位。我自己的复习既是有计划的,同时也是随时准备调整的,另外,它也是多次重复进行的。
与一模前不松不紧的复习相比,一模后的复习合适用“冲刺”来形容。此时想要再细致全面地将哪一科的知识点浏览一次都显得不现实,于是突破重难点成了最好的选择。每次选择一个较重要的考点,一击突破,完全解决,没有遗漏。此外,适度的“刷题”也很重要,犹记得一模后的日子,单是数学和理综,每周都有两份以上的试卷量,一方面,这保证了解题的手感不会生疏,另一方面,广泛的做题利于发现知识上的漏洞,为与“刷题”同步进行的知识点突破提供了目标。
到了高考前的最后几天,确也感到了一丝丝迷惘——此时的复习已经没了目标。然而越是这样,越不能让自己松懈,保持之前“刷题”的节奏,做题间的空隙可以随意翻翻课本,一切如常。
以上文字,纪念我那已经过去了的高三,也供各位参考。
责任编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