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9日的苹果新品发布会的消息,早在开始之前就已经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传遍世界各地。发布会当天,全世界有一大部分人准时守在电脑前观看全球直播。新品一出,商人当然也没有闲着,iPhone6的预订价格迅速被炒至上万人民币一台。每个人都翘首以待,力争以最快速度用上苹果的最新产品。
这难道不是一场最正常不过的发布会吗?但是,有另外一种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它说,我们所习惯、所享受的,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当代社会里,物质极大丰富、科技迅速发展,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拥抱它给予的便利、自由和满足——商店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供我们挑选,网络、电视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天下事,我们似乎比前人过得更舒适、懂得更多知识。
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一场在我们看来最正常不过的苹果发布会,实际上恰好概括了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两个弊病:首先,人们依靠媒体汲取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其次,在消费之中寻找和定位自我。
有两本书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之所以成为问题。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对美国发达电视业的批判,而娜奥米·克莱恩的《NO LOGO》则把矛头指向越来越无孔不入的全球化品牌。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开宗明义地点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美国极度发达的电视业毁掉了人类的思想——理性的思考被感情的狂喜替代、信息被包装成娱乐出售。
如果你认为,电视跟图书、报刊一样,不过是众多传播媒介的一种,你就错了。《娱乐至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个观点是,媒介并非中立,实际上,信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是由媒介决定的。电视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把我们送入了读图时代,这个时代,图片和影像成为主角,文字只能退缩到角落,仅仅充当点缀或说明的作用。这个微妙的变化,实际上带来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彻底改变。
回想一下,你读书和看图时,有什么不一样?波兹曼说,“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感受图片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欣赏它流露的美感,可以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深意。但看图永远无法使用我们的抽象思维。因为图片是直观的,它承载的只能是一个个片段,它只能用具体的例子——森林的一角、银河的一小段、人群聚集的一瞬间来表现世界。但文字不一样,阅读文字,我们需要分析、归纳、总结,在抽象的文字中汲取信息,汇聚成我们的知识。
同时,以图片和影像传播内容的电视,还生产出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每天的新闻播报就如同一锅大杂烩,一条条毫无关联的影像滚动播放,从国内民生问题到乌克兰危机,从娱乐圈的明星八卦到政坛的贪腐丑闻,我们在吃饭、走路、聊天的间隙分出一点点心思,捕捉一两条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其实看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阅读的时候,作者的观点能够通过文字完整且连续地呈现,读者才得以与作者对话;而电视抹杀了这种可能性,信息的作用只在于被知晓,而不是引发人的思考。
正如书名《娱乐至死》,电视拥有将所有难以下咽的信息变得可口的妙招,那就是把一切娱乐化。无论是新闻,科教节目,还是看似严肃的电视辩论,实际上都是一场“表演艺术”。所以,外形永远比内涵重要,电视上永远是俊男美女的天下。当人们轻易地接受了这种轻巧而愉快的设定时,就会把艰涩的阅读和思考抛至脑后。所以我们看到报纸、杂志朝着多图和娱乐化的方向走,并且这被视为拯救出版业的唯一道路。因此,真正恐怖的并非电视本身,而是这种传播方式的侵略性。
波兹曼的警告,听起来有点不合时宜和危言耸听。从小伴着电视和互联网长大的我们,或者会觉得,看电视同样能够得到很多知识。但是,电视和互联网真正夺走的是.我们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像我们能够了解大量苹果公司和产品的消息,却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当我们谈论着苹果时,我们在谈论着什么?它的出现的确为手机带来了革命性的革新。但是,如果再往深层思考,苹果在大众中走红,依靠的绝对不是科技,或者说,科技只是其中一个最无足轻重的原因。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品牌以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借助电视、互联网等打破地域界限的传播方式,发源于美国的苹果公司得以将这套价值观扩散到全球。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子的景象: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从美国的硅谷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从月入一万的中产阶级到月入三千的打工仔,无不谈论着苹果,向往着苹果,使用着苹果。
娜奥米·克莱恩的《NO LOGO》要批判的正是这种全球化品牌的扩张。时至今日,一家企业最核心的早已不是产品,而是品牌。无论是高科技产品如苹果、微软,还是快消品如星巴克、可口可乐,无一不构造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再向普通人贩卖。活在这个商品拜物教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在品牌中寻找自我:小清新都爱Converse帆布鞋、用上无印良品代表着生活品味、每天一杯星巴克就向白领的生活更靠近一些……我们是如此的可怜,只能不断地借助消费来确认自己是谁。
因此,我们购买的其实不是商品,而只是一个符号。通过层出不穷的广告营销,品牌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将自身与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联系到一起。世界变得愈发虚无起来,广告为人们设定了一套行为模式,似乎用上里面的所有品牌,你就能成为如广告模特一样完美的人。
如果说这种批判还太抽象,克莱恩还向我们展示了品牌为这世界所带来的赤裸裸的伤害。
在苹果新品发布会半个月前,出现了一则没有引起多大波澜的新闻:深圳富士康工厂里又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负责安检的工人刺死了另一名工人。众所周知,富士康是苹果手机的生产商,当时iPhone6上市前,车间安保十分严格,受害者急着上厕所却被迫安检,负责安检的工人与受害者产生争执,最终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乍一看,我们可以谴责凶手的残忍。但如果仔细想想,是谁导致工人连上厕所的权利都没有了呢?同样,几年前富士康连续自杀的事件,是谁导致工人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在《NO LOGO》中,克莱恩列出一张表格,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Esprit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的血汗工厂,其状况之糟,实在触目惊心。
当我们习惯性地谈论着苹果、耐克、H&M、无印良品时,当我们向往着这些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时,是否应该想到,在这光鲜亮丽背后,埋藏了多少的污垢?众人趋之若鹜的国际品牌远非表面那么神圣。放任血汗工厂、挤压小商铺生存空间、造就一批品牌信徒,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品牌应该背上哪些罪名。
在当代社会一派蒸蒸日上的势头面前,如波兹曼和克莱恩这种反思的声音尤其可贵。或许你无法认同这些观点,但是他们永远会在你沉迷的时候,为你敲响一记警钟。
这难道不是一场最正常不过的发布会吗?但是,有另外一种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它说,我们所习惯、所享受的,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当代社会里,物质极大丰富、科技迅速发展,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拥抱它给予的便利、自由和满足——商店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供我们挑选,网络、电视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天下事,我们似乎比前人过得更舒适、懂得更多知识。
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一场在我们看来最正常不过的苹果发布会,实际上恰好概括了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两个弊病:首先,人们依靠媒体汲取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其次,在消费之中寻找和定位自我。
有两本书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之所以成为问题。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对美国发达电视业的批判,而娜奥米·克莱恩的《NO LOGO》则把矛头指向越来越无孔不入的全球化品牌。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开宗明义地点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美国极度发达的电视业毁掉了人类的思想——理性的思考被感情的狂喜替代、信息被包装成娱乐出售。
如果你认为,电视跟图书、报刊一样,不过是众多传播媒介的一种,你就错了。《娱乐至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个观点是,媒介并非中立,实际上,信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是由媒介决定的。电视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把我们送入了读图时代,这个时代,图片和影像成为主角,文字只能退缩到角落,仅仅充当点缀或说明的作用。这个微妙的变化,实际上带来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彻底改变。
回想一下,你读书和看图时,有什么不一样?波兹曼说,“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感受图片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欣赏它流露的美感,可以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深意。但看图永远无法使用我们的抽象思维。因为图片是直观的,它承载的只能是一个个片段,它只能用具体的例子——森林的一角、银河的一小段、人群聚集的一瞬间来表现世界。但文字不一样,阅读文字,我们需要分析、归纳、总结,在抽象的文字中汲取信息,汇聚成我们的知识。
同时,以图片和影像传播内容的电视,还生产出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每天的新闻播报就如同一锅大杂烩,一条条毫无关联的影像滚动播放,从国内民生问题到乌克兰危机,从娱乐圈的明星八卦到政坛的贪腐丑闻,我们在吃饭、走路、聊天的间隙分出一点点心思,捕捉一两条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其实看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阅读的时候,作者的观点能够通过文字完整且连续地呈现,读者才得以与作者对话;而电视抹杀了这种可能性,信息的作用只在于被知晓,而不是引发人的思考。
正如书名《娱乐至死》,电视拥有将所有难以下咽的信息变得可口的妙招,那就是把一切娱乐化。无论是新闻,科教节目,还是看似严肃的电视辩论,实际上都是一场“表演艺术”。所以,外形永远比内涵重要,电视上永远是俊男美女的天下。当人们轻易地接受了这种轻巧而愉快的设定时,就会把艰涩的阅读和思考抛至脑后。所以我们看到报纸、杂志朝着多图和娱乐化的方向走,并且这被视为拯救出版业的唯一道路。因此,真正恐怖的并非电视本身,而是这种传播方式的侵略性。
波兹曼的警告,听起来有点不合时宜和危言耸听。从小伴着电视和互联网长大的我们,或者会觉得,看电视同样能够得到很多知识。但是,电视和互联网真正夺走的是.我们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像我们能够了解大量苹果公司和产品的消息,却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当我们谈论着苹果时,我们在谈论着什么?它的出现的确为手机带来了革命性的革新。但是,如果再往深层思考,苹果在大众中走红,依靠的绝对不是科技,或者说,科技只是其中一个最无足轻重的原因。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品牌以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借助电视、互联网等打破地域界限的传播方式,发源于美国的苹果公司得以将这套价值观扩散到全球。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子的景象: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从美国的硅谷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从月入一万的中产阶级到月入三千的打工仔,无不谈论着苹果,向往着苹果,使用着苹果。
娜奥米·克莱恩的《NO LOGO》要批判的正是这种全球化品牌的扩张。时至今日,一家企业最核心的早已不是产品,而是品牌。无论是高科技产品如苹果、微软,还是快消品如星巴克、可口可乐,无一不构造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再向普通人贩卖。活在这个商品拜物教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在品牌中寻找自我:小清新都爱Converse帆布鞋、用上无印良品代表着生活品味、每天一杯星巴克就向白领的生活更靠近一些……我们是如此的可怜,只能不断地借助消费来确认自己是谁。
因此,我们购买的其实不是商品,而只是一个符号。通过层出不穷的广告营销,品牌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将自身与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联系到一起。世界变得愈发虚无起来,广告为人们设定了一套行为模式,似乎用上里面的所有品牌,你就能成为如广告模特一样完美的人。
如果说这种批判还太抽象,克莱恩还向我们展示了品牌为这世界所带来的赤裸裸的伤害。
在苹果新品发布会半个月前,出现了一则没有引起多大波澜的新闻:深圳富士康工厂里又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负责安检的工人刺死了另一名工人。众所周知,富士康是苹果手机的生产商,当时iPhone6上市前,车间安保十分严格,受害者急着上厕所却被迫安检,负责安检的工人与受害者产生争执,最终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乍一看,我们可以谴责凶手的残忍。但如果仔细想想,是谁导致工人连上厕所的权利都没有了呢?同样,几年前富士康连续自杀的事件,是谁导致工人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在《NO LOGO》中,克莱恩列出一张表格,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Esprit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的血汗工厂,其状况之糟,实在触目惊心。
当我们习惯性地谈论着苹果、耐克、H&M、无印良品时,当我们向往着这些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时,是否应该想到,在这光鲜亮丽背后,埋藏了多少的污垢?众人趋之若鹜的国际品牌远非表面那么神圣。放任血汗工厂、挤压小商铺生存空间、造就一批品牌信徒,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品牌应该背上哪些罪名。
在当代社会一派蒸蒸日上的势头面前,如波兹曼和克莱恩这种反思的声音尤其可贵。或许你无法认同这些观点,但是他们永远会在你沉迷的时候,为你敲响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