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世界观、人生观与人生价值观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人生价值观则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论指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观点及其态度影响着世界观的性质和完整性;世界观还是形成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世界观不同,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同,人生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价值观还是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生价值观反过来也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三者又是内在统一的。
2.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
区别:①含义不同。人的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社会的依赖性或同一性。②层次不同。自然性是人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性是人较高层次的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③产生条件不同。人的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由人的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是先天性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后天性的。
联系:①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所具有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性,就没有人的社会性。③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都渗透着社会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区别:①含义不同。物质贡献是指生产出有形的产品;精神贡献是指个人为社会创造的有益的精神产品以及为社会做贡献时的思想境界、劳动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的贡献。②特点不同。物质贡献是可以估量的,容易看得见,为人们所承认;精神贡献是难以计量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联系: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创造出巨大物质贡献的人,一般都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必定给人们提供高尚的精神风范,给人们以激励;一个有着巨大精神贡献的人,也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贡献,可能物质贡献不如精神贡献那样显著。但还必须看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贡献可以转化为精神贡献,精神贡献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人们创造的精神产品以及为社会贡献的思想境界、劳动态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能够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如果这些精神能为社会群众所具备,转化为群体意识,乃至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便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4.幻想、空想与理想
区别: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符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性。还应看到由于幻想离现实较远,幻想表现为不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空想即凭空想象,它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一定的追求和目标。但它缺乏客观依据,是脱离实际和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想,因而它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则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
联系:三者都是还没有实现的想象和目标,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联系: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社会理想,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目标,它的实现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6.理想与现实
区别: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现实是已经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属于社会存在。
联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努力又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它既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现实的发展方向。明白了这一点,就在人生观上坚持了唯物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高于现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这就是生活中的人生理想的辩证法。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才吸引人们为之不懈地追求、奋斗。但理想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潮流),对职业理想的选择应该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可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
区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联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于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8.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区别: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联系: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②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审稿:梁侠编校:王艳秋))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人生价值观则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论指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观点及其态度影响着世界观的性质和完整性;世界观还是形成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世界观不同,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同,人生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价值观还是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生价值观反过来也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三者又是内在统一的。
2.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
区别:①含义不同。人的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社会的依赖性或同一性。②层次不同。自然性是人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性是人较高层次的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③产生条件不同。人的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由人的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是先天性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后天性的。
联系:①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所具有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性,就没有人的社会性。③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都渗透着社会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区别:①含义不同。物质贡献是指生产出有形的产品;精神贡献是指个人为社会创造的有益的精神产品以及为社会做贡献时的思想境界、劳动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的贡献。②特点不同。物质贡献是可以估量的,容易看得见,为人们所承认;精神贡献是难以计量的,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联系: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创造出巨大物质贡献的人,一般都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必定给人们提供高尚的精神风范,给人们以激励;一个有着巨大精神贡献的人,也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贡献,可能物质贡献不如精神贡献那样显著。但还必须看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贡献可以转化为精神贡献,精神贡献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人们创造的精神产品以及为社会贡献的思想境界、劳动态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能够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如果这些精神能为社会群众所具备,转化为群体意识,乃至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便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4.幻想、空想与理想
区别: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符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性。还应看到由于幻想离现实较远,幻想表现为不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空想即凭空想象,它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一定的追求和目标。但它缺乏客观依据,是脱离实际和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想,因而它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则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
联系:三者都是还没有实现的想象和目标,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联系: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社会理想,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目标,它的实现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6.理想与现实
区别: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现实是已经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属于社会存在。
联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努力又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它既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现实的发展方向。明白了这一点,就在人生观上坚持了唯物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高于现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这就是生活中的人生理想的辩证法。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才吸引人们为之不懈地追求、奋斗。但理想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潮流),对职业理想的选择应该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可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
区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联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于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8.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区别: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联系: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②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审稿:梁侠编校:王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