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以圆之美为主线整体设计,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三个层面。学生在寻找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在探索中了解圆之美的奥秘;再用数学的眼光透视生活中人们对圆的创造与应用,在对比、体会中领会“美”的实用价值。学生对圆之美有了整体的感受,更有了数学的眼光。
关键词:圆之美 发现 探索 感悟
“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这句话呈现了人们对圆最质朴、最原始的印象。同时,也因这一内容相对独立,《圆的认识》一课被诸多慕“美”而来的教师选中,一展课堂风采。很多教师乃至名师对这一课都有自己的独特诠释,让观摩者“美”不胜收,教学案例也多不胜数。然而,如此一来,也出现了一些“怪象”:有些观摩课成了多节优秀课的拼接,很多活动都似曾相识。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设计的活动,有的是为认识而认识,缺乏对“圆”的整体把握。那么,这一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对圆的哪一方面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众多教学案例,我们该如何取舍,如何整合?如何在圆的认识过程中高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理性思考?
在一个市级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以“美丽的圆”为题,由“外”到“内”,让学生对圆之美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一、是什么——寻找欣赏,发现圆之美的丰富
圆之美是本节课的主线。那么,圆究竟美在哪里?圆的形状独一无二,这正是其美的源泉。这种美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既然说不清、道不明,那就不再赘述,而是直接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边寻找边欣赏,从而对圆之美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就有了这一环节从“自然”到“创造”、从“静态”到“动态”的寻找与欣赏。
【片段1】 欣赏大自然中的圆
(出示夜空的月亮、水的涟漪、向日葵、大王莲的叶子、切开的果实。)
师 找到圆了吗?比画一下。
学生在自然界中边寻找边比画圆,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既神奇又强大,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圆”。
【片段2】 欣赏创造出来的圆(出示圆形大厦、圆形建筑、井盖、钟面、自行车轮、奥运五环标志。)
师 除了大自然中的圆,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圆?圆在哪里?继续比画。
学生在比画中又一次体验了“我们身边大到建筑,小到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都有圆的存在,这些都是创造出来的圆”。
【片段3】 寻找创造出来的动态的圆(出示花样滑冰中运动员转出的圆、螺旋桨转出的圆、风车转出的圆、小狗绕木桩跑出的圆。)
师 请同学们仔细寻找其中的圆。
从静态图片转向动态场景的寻找,学生感受了“还有一些圆也是创造出来的,它们是转出来的;有的隐约可以看到,更多的需要去想象”。
【片段4】 说说圆的初步印象
师 欣赏了这么多圆,你们对圆有什么初步印象?
生 圆无处不在。
生 圆很美丽。
生 圆就在我们身边。
……
师 大自然中的圆是神奇的,人们创造的圆是丰富的。有的圆是静态的,可以静静欣赏;有的圆在运动中,需要我们去想象。美丽的圆,有大有小,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这里的寻找与欣赏,不仅让学生对圆的形状有了初步印象,也让他们在月亮、涟漪、叶子、花朵等自然形成的圆中,感受了自然的神奇和圆的美丽;在美轮美奂的建筑、实用方便的生活用品中,感受了人们对圆的认同及广泛应用。其中,对“转”出的圆的欣赏与想象,让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圆,还可以想象圆。整个环节,学生不断地寻找、发现,看到并想象了丰富多彩的圆,不仅更熟悉圆的形状,也领略了圆的美丽,培养了发现“美”的眼光。其中的动态想象,对后续感受点的无数及圆的画法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二、为什么——比照操作,探索圆之美的特质
有了最初的发现做基础,也就有了这一部分深入探究、顺理成章的思考——为什么会这么美?圆到底有什么特质?“一中同长”就是圆的特质。
教学这一内容,除了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等名称,还要让学生体会并发现: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等。
综观大多数教学设计,无一不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大量的时间放手交给学生,最终看似得到了很多的结论,其实不免听到“这还要画吗”“太简单了”之类的抱怨。
细想之下,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花大量时间纠结“圆心”“半径”“直径”这类概念的甄别,不如先让学生自学名称,再在探索圆之美的特质的过程中,体会相关概念,进而掌握圆的画法。
【片段5】 对比初识
师 我们从刚才的圆中拿出几个,先跟它们比一比。(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圆跟它们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 圆没有角。
生 以前学的图形,线都是直的。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与学过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了圆“没有角”“是曲線”,从而对圆有更具体的印象。)
师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会给图形的各部分起个名字,比如边、长、宽、底、高。那么,圆的各部分又会起什么名字呢?
(出示“圆的知识”。学生先自学“圆的知识”,再在图1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名称。)
师 (追问)其余的为什么不是半径或直径呢?
(学生在比较、辨析中逐步把握“经过圆心”这一重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片段6】 探究关系
师 圆心、半径、直径分别有什么特点,又有怎样的联系?
接着,为了让学生了解圆的一系列特点,安排学生同桌两人合作,用课前发下来的3个圆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要求在每个圆中任意画出2条半径和2条直径,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入表1。学生通过折、画、量的方法,很快就会发现“同一个圆内,半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都相等”“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结论。 师 仅凭几个例子就得出结论,其实说服力不强。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再来验证半径长度都相等?要知道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除了量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如果不折、不量,还能怎样知道半径之间的关系?受前面“运动的圆”的启示,学生就会发现:圆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半径都相等,否则就“不圆”了。在此基础上,圆的画法也在学生的脑中初具雏形。
【片段7】 画图深化
(介绍圆规后,让学生试着画圆。)
师 谁来介绍一下,怎样就能把圆画得更圆、更美一些?
生 针尖不能动。
生 两脚距离要固定。
……
师 发现了吗?画圆的过程中,什么不动?有动的吗?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半径的“不动”和圆上点的“运动”。)
师 (演示点动成圆)我们把一个圆折一折、量一量,发现了相等的线,感受到了“相等”和“无数”。我们画一个圆,又看到了在圆心固定、半径不变的前提下,半径另一端的点“点动成圆”。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不动”与“动”。
……
圆为什么美?这一部分,我们开始了探索的“旅程”。第一“站”,我们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类推:以前学过的图形,各部分都有名称,圆呢?在对比和类推中,学生产生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又分别是什么”的好奇。第二“站”,自学名称并在标注中内化。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一个人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为了让学生逐步习惯、学会自学,一有机会,便要让学生去尝试。圆的各部分名称不是很难,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自学内容。学生自学过相应内容后,再让他们在辨析中准确内化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三“站”,折一折、量一量,小组合作,填写活动表,寻找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第四“站”,在画圆的过程中,再次体验圆的“定点”及“定长”。整个探索过程,学生既习得了知识,知道了各部分的名称,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及自学的方式,理解了圆之美的缘由与本质。
三、怎么用——回归生活,感悟圆之美的价值
仅有以上探究,学生对圆的认识,只能徒留“美”的印象与“美”的究竟。然而,有史以来,圆之美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又为何如此深入人心?为何“最美的平面图形”之称被冠在“圆”上?教学若止乎于此,“美”终未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同身受。因此,除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又从“怎么用”的角度设计了后续教学。
【片段8】 实验拓展
师 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会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出示自行车轮、汽车轮。)
师 这么多车轮都是什么形状?你们见过方形的车轮吗?
生 没有。
师 椭圆形的呢?
生 也没有。
师 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有人知道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动画演示圆形、椭圆形和方形车轮的行进过程。)
师 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生 圆形的车轮滚起来不困难,很顺利,很平稳。
师 之所以平稳,是圆的什么特征起作用呢?
生 半径都相等。
(出示国内外的下水道井盖。)
师 两个井盖都是什么形状?为什么井盖一般是圆形呢?
师 老师挖了三口截面形状不同的井,(出示井面模型,如图2)还有3个形状相同、略大一些的井盖。谁能将盖子扔到相应的井里去?
(学生做扔井盖的实验。)
师 有趣的实验之后,不能少了冷静的思考。为什么圆形井盖不容易掉进井中,其他形状的井盖却容易掉进去呢?
生 其他形状总是有宽有窄,把盖子窄的那边往井口宽的那边扔,就能扔过去;而圆却很均匀,过不去就是过不去。
师 宽度都均匀,也就是什么都相等?
生 直径都相等。
师 没想到圆的这一特点还这么有用啊!
师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设计成了圆形,比如茶杯盖、硬币……它们为什么设计成
圆形?这里面又有什么奥秘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閱资料去了解。
(出示圆、球。)
……
两个实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平时随处可见的圆形车轮、井盖中有了不一样的发现,既拓展了学生局限于欣赏、拘泥于认识的视角,又让学生发现了圆之美背后的数学特质,更让他们感受了圆经久不衰的“美”的价值。
整节课,以圆之美为主线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学生在寻找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在探索中了解圆之美的奥秘;再用数学的眼光透视生活中人们对圆的创造与应用,在对比中领会圆之美的实用价值。从外在到内在,从寻找探索到透视分析,除了一般课堂中都有的对圆的一些知识的习得和理解,这节课还让学生对圆之美有了整体的感受,更拥有了数学的眼光——圆是美的,因为它的中心固定,因为它的半径一定,还因为它有无数条对称轴,也因此有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圆之美 发现 探索 感悟
“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这句话呈现了人们对圆最质朴、最原始的印象。同时,也因这一内容相对独立,《圆的认识》一课被诸多慕“美”而来的教师选中,一展课堂风采。很多教师乃至名师对这一课都有自己的独特诠释,让观摩者“美”不胜收,教学案例也多不胜数。然而,如此一来,也出现了一些“怪象”:有些观摩课成了多节优秀课的拼接,很多活动都似曾相识。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设计的活动,有的是为认识而认识,缺乏对“圆”的整体把握。那么,这一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对圆的哪一方面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众多教学案例,我们该如何取舍,如何整合?如何在圆的认识过程中高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理性思考?
在一个市级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以“美丽的圆”为题,由“外”到“内”,让学生对圆之美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一、是什么——寻找欣赏,发现圆之美的丰富
圆之美是本节课的主线。那么,圆究竟美在哪里?圆的形状独一无二,这正是其美的源泉。这种美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既然说不清、道不明,那就不再赘述,而是直接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边寻找边欣赏,从而对圆之美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就有了这一环节从“自然”到“创造”、从“静态”到“动态”的寻找与欣赏。
【片段1】 欣赏大自然中的圆
(出示夜空的月亮、水的涟漪、向日葵、大王莲的叶子、切开的果实。)
师 找到圆了吗?比画一下。
学生在自然界中边寻找边比画圆,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既神奇又强大,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圆”。
【片段2】 欣赏创造出来的圆(出示圆形大厦、圆形建筑、井盖、钟面、自行车轮、奥运五环标志。)
师 除了大自然中的圆,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圆?圆在哪里?继续比画。
学生在比画中又一次体验了“我们身边大到建筑,小到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都有圆的存在,这些都是创造出来的圆”。
【片段3】 寻找创造出来的动态的圆(出示花样滑冰中运动员转出的圆、螺旋桨转出的圆、风车转出的圆、小狗绕木桩跑出的圆。)
师 请同学们仔细寻找其中的圆。
从静态图片转向动态场景的寻找,学生感受了“还有一些圆也是创造出来的,它们是转出来的;有的隐约可以看到,更多的需要去想象”。
【片段4】 说说圆的初步印象
师 欣赏了这么多圆,你们对圆有什么初步印象?
生 圆无处不在。
生 圆很美丽。
生 圆就在我们身边。
……
师 大自然中的圆是神奇的,人们创造的圆是丰富的。有的圆是静态的,可以静静欣赏;有的圆在运动中,需要我们去想象。美丽的圆,有大有小,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这里的寻找与欣赏,不仅让学生对圆的形状有了初步印象,也让他们在月亮、涟漪、叶子、花朵等自然形成的圆中,感受了自然的神奇和圆的美丽;在美轮美奂的建筑、实用方便的生活用品中,感受了人们对圆的认同及广泛应用。其中,对“转”出的圆的欣赏与想象,让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圆,还可以想象圆。整个环节,学生不断地寻找、发现,看到并想象了丰富多彩的圆,不仅更熟悉圆的形状,也领略了圆的美丽,培养了发现“美”的眼光。其中的动态想象,对后续感受点的无数及圆的画法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二、为什么——比照操作,探索圆之美的特质
有了最初的发现做基础,也就有了这一部分深入探究、顺理成章的思考——为什么会这么美?圆到底有什么特质?“一中同长”就是圆的特质。
教学这一内容,除了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等名称,还要让学生体会并发现: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等。
综观大多数教学设计,无一不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大量的时间放手交给学生,最终看似得到了很多的结论,其实不免听到“这还要画吗”“太简单了”之类的抱怨。
细想之下,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花大量时间纠结“圆心”“半径”“直径”这类概念的甄别,不如先让学生自学名称,再在探索圆之美的特质的过程中,体会相关概念,进而掌握圆的画法。
【片段5】 对比初识
师 我们从刚才的圆中拿出几个,先跟它们比一比。(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圆跟它们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 圆没有角。
生 以前学的图形,线都是直的。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与学过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了圆“没有角”“是曲線”,从而对圆有更具体的印象。)
师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会给图形的各部分起个名字,比如边、长、宽、底、高。那么,圆的各部分又会起什么名字呢?
(出示“圆的知识”。学生先自学“圆的知识”,再在图1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名称。)
师 (追问)其余的为什么不是半径或直径呢?
(学生在比较、辨析中逐步把握“经过圆心”这一重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片段6】 探究关系
师 圆心、半径、直径分别有什么特点,又有怎样的联系?
接着,为了让学生了解圆的一系列特点,安排学生同桌两人合作,用课前发下来的3个圆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要求在每个圆中任意画出2条半径和2条直径,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入表1。学生通过折、画、量的方法,很快就会发现“同一个圆内,半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都相等”“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结论。 师 仅凭几个例子就得出结论,其实说服力不强。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再来验证半径长度都相等?要知道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除了量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如果不折、不量,还能怎样知道半径之间的关系?受前面“运动的圆”的启示,学生就会发现:圆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半径都相等,否则就“不圆”了。在此基础上,圆的画法也在学生的脑中初具雏形。
【片段7】 画图深化
(介绍圆规后,让学生试着画圆。)
师 谁来介绍一下,怎样就能把圆画得更圆、更美一些?
生 针尖不能动。
生 两脚距离要固定。
……
师 发现了吗?画圆的过程中,什么不动?有动的吗?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半径的“不动”和圆上点的“运动”。)
师 (演示点动成圆)我们把一个圆折一折、量一量,发现了相等的线,感受到了“相等”和“无数”。我们画一个圆,又看到了在圆心固定、半径不变的前提下,半径另一端的点“点动成圆”。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不动”与“动”。
……
圆为什么美?这一部分,我们开始了探索的“旅程”。第一“站”,我们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类推:以前学过的图形,各部分都有名称,圆呢?在对比和类推中,学生产生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又分别是什么”的好奇。第二“站”,自学名称并在标注中内化。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一个人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为了让学生逐步习惯、学会自学,一有机会,便要让学生去尝试。圆的各部分名称不是很难,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自学内容。学生自学过相应内容后,再让他们在辨析中准确内化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三“站”,折一折、量一量,小组合作,填写活动表,寻找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第四“站”,在画圆的过程中,再次体验圆的“定点”及“定长”。整个探索过程,学生既习得了知识,知道了各部分的名称,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及自学的方式,理解了圆之美的缘由与本质。
三、怎么用——回归生活,感悟圆之美的价值
仅有以上探究,学生对圆的认识,只能徒留“美”的印象与“美”的究竟。然而,有史以来,圆之美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又为何如此深入人心?为何“最美的平面图形”之称被冠在“圆”上?教学若止乎于此,“美”终未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同身受。因此,除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又从“怎么用”的角度设计了后续教学。
【片段8】 实验拓展
师 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会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出示自行车轮、汽车轮。)
师 这么多车轮都是什么形状?你们见过方形的车轮吗?
生 没有。
师 椭圆形的呢?
生 也没有。
师 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有人知道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动画演示圆形、椭圆形和方形车轮的行进过程。)
师 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生 圆形的车轮滚起来不困难,很顺利,很平稳。
师 之所以平稳,是圆的什么特征起作用呢?
生 半径都相等。
(出示国内外的下水道井盖。)
师 两个井盖都是什么形状?为什么井盖一般是圆形呢?
师 老师挖了三口截面形状不同的井,(出示井面模型,如图2)还有3个形状相同、略大一些的井盖。谁能将盖子扔到相应的井里去?
(学生做扔井盖的实验。)
师 有趣的实验之后,不能少了冷静的思考。为什么圆形井盖不容易掉进井中,其他形状的井盖却容易掉进去呢?
生 其他形状总是有宽有窄,把盖子窄的那边往井口宽的那边扔,就能扔过去;而圆却很均匀,过不去就是过不去。
师 宽度都均匀,也就是什么都相等?
生 直径都相等。
师 没想到圆的这一特点还这么有用啊!
师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设计成了圆形,比如茶杯盖、硬币……它们为什么设计成
圆形?这里面又有什么奥秘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閱资料去了解。
(出示圆、球。)
……
两个实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平时随处可见的圆形车轮、井盖中有了不一样的发现,既拓展了学生局限于欣赏、拘泥于认识的视角,又让学生发现了圆之美背后的数学特质,更让他们感受了圆经久不衰的“美”的价值。
整节课,以圆之美为主线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学生在寻找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在探索中了解圆之美的奥秘;再用数学的眼光透视生活中人们对圆的创造与应用,在对比中领会圆之美的实用价值。从外在到内在,从寻找探索到透视分析,除了一般课堂中都有的对圆的一些知识的习得和理解,这节课还让学生对圆之美有了整体的感受,更拥有了数学的眼光——圆是美的,因为它的中心固定,因为它的半径一定,还因为它有无数条对称轴,也因此有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