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解古诗】
过华清宫
[唐]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小记】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史学家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小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过华清宫》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此诗通过送荔枝为博妃子一笑这一典型事件,巧妙设置矛盾,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总结历史教训,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写作技巧大盘点】
误会就是误解。在生活中,误会无处不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甚至与父母之间,都会产生误会。误会就是利用人物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抑或是由于人物的处境、性格、气质的差异,造成一种暂时的假象;或者故意先使人理解错误,给人以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效果,从而使情节更曲折,习作的焦点更集中,达到以小博大的艺术效果。
在写作构思中,我们如何运用误会使习作更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呢?
1.设置矛盾,找到焦点。
一篇习作要精彩,一定要有曲折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些矛盾与冲突能给予情节有力的支撑。具有矛盾的这件事,就像钓鱼时的渔线,没有线,是钓不到鱼的。
事情选好了,便要为这件事设置好矛盾,抓住冲突的焦点。这样才会吸引读者往下读。而矛盾的设置,正是检验写作者构思习作能力的关键。因为矛盾就是钓鱼时的鱼饵,吸引“鱼”上钩的。比如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这种方法。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因为肚子饿,让孙悟空去化些斋饭吃。事情选好了——因为肚子饿,唐僧让孙悟空找吃的,孙悟空拒绝,矛盾有了,冲突产生了。当然,也可以说是钓鱼的线埋下了,不论是孙悟空被误解,还是白骨夫人接近唐僧,都因此事而起。
《过华清宫》这首诗是围绕送荔枝这个细节展开:“一骑红尘”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妃子嫣然而笑。这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样的矛盾组成焦点——送荔枝。
2.加工细节,激起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矛盾和冲突有了,如果我们想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为误会加工好细节,助力习作激起更大的波澜。
误会加剧也有两种方式:
第一種,是单方的加剧。就是把对一个人的误会再次增加,或借助于外力。比如孙悟空把妖精打死后,好不容易说得唐僧有三分相信了,结果猪八戒开始不忿了,添油加醋地让唐僧对孙悟空的误会加剧。《西游记》的精彩之处,就是选定一件事,一定要形成一个曲折的完整的精彩的故事,所以,误会不断加剧。
第二种,是双方的加剧。就是双方相互误会,你误会我,我误会你,从而达到误会加剧的效果。孙悟空一直被误解,到最后也终于忍不住了,特别是师父写了一纸贬书,发誓不再相见,双方误会加剧,将情节推向了高潮。最后以孙悟空“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为结局,径直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杜牧通过写美不胜收的骊山风景,缓缓打开的宫门,驿马扬起的红尘,妃子百媚生的欢笑,都在聚焦误会,都在助力激起波澜。最后“荔枝”二字来得突然,又讽刺得婉转、朴素、含蓄、耐人寻味。
“笑”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受帝王如此恩宠而得意?是独知千里传驿送荔枝的窃喜?这一“笑”字,更写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宴安荒政,以及百姓的苦与哭。
所以在写作文中,要多用误会聚焦内容,使矛盾更突出。这样自然也会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丰富。
【例文】
在尝试中成长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五年级 张凌基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在经过一次次失败的狂风暴雨、一次次的尝试后,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红彤彤的才能之果,迎接灿烂的阳光!
有一天,我看到一大群人在广场上自由自在地滑冰。他们摆出一个个优美的阵形,滑出各式各样的姿势。这一幕把我深深地震撼了。回家后,我缠着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滑冰班。我要去学习滑冰。
来到滑冰场,我非常自信地滑了起来。可事实并不尽如人意,我不是头撞墙,就是与他人来一次“热烈的拥抱”。经过连番的“花样连撞”,我只得找一块空地,认真地练习起来。但是我又接二连三地摔倒,于是我变得很灰心。我对妈妈说:“我不想学习滑冰了,太难了!”妈妈看到我的“精彩表演”,虽然有些想笑,但她还是把脸憋成了“调色板”,很坚定地鼓励我。听到妈妈鼓励的话,我再次进入滑冰场,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认真地练习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一次、两次、三次……
最后,我终于学会了滑冰。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了!
过华清宫
[唐]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小记】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史学家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小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过华清宫》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此诗通过送荔枝为博妃子一笑这一典型事件,巧妙设置矛盾,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总结历史教训,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写作技巧大盘点】
误会就是误解。在生活中,误会无处不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甚至与父母之间,都会产生误会。误会就是利用人物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抑或是由于人物的处境、性格、气质的差异,造成一种暂时的假象;或者故意先使人理解错误,给人以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效果,从而使情节更曲折,习作的焦点更集中,达到以小博大的艺术效果。
在写作构思中,我们如何运用误会使习作更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呢?
1.设置矛盾,找到焦点。
一篇习作要精彩,一定要有曲折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些矛盾与冲突能给予情节有力的支撑。具有矛盾的这件事,就像钓鱼时的渔线,没有线,是钓不到鱼的。
事情选好了,便要为这件事设置好矛盾,抓住冲突的焦点。这样才会吸引读者往下读。而矛盾的设置,正是检验写作者构思习作能力的关键。因为矛盾就是钓鱼时的鱼饵,吸引“鱼”上钩的。比如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这种方法。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因为肚子饿,让孙悟空去化些斋饭吃。事情选好了——因为肚子饿,唐僧让孙悟空找吃的,孙悟空拒绝,矛盾有了,冲突产生了。当然,也可以说是钓鱼的线埋下了,不论是孙悟空被误解,还是白骨夫人接近唐僧,都因此事而起。
《过华清宫》这首诗是围绕送荔枝这个细节展开:“一骑红尘”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妃子嫣然而笑。这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样的矛盾组成焦点——送荔枝。
2.加工细节,激起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矛盾和冲突有了,如果我们想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为误会加工好细节,助力习作激起更大的波澜。
误会加剧也有两种方式:
第一種,是单方的加剧。就是把对一个人的误会再次增加,或借助于外力。比如孙悟空把妖精打死后,好不容易说得唐僧有三分相信了,结果猪八戒开始不忿了,添油加醋地让唐僧对孙悟空的误会加剧。《西游记》的精彩之处,就是选定一件事,一定要形成一个曲折的完整的精彩的故事,所以,误会不断加剧。
第二种,是双方的加剧。就是双方相互误会,你误会我,我误会你,从而达到误会加剧的效果。孙悟空一直被误解,到最后也终于忍不住了,特别是师父写了一纸贬书,发誓不再相见,双方误会加剧,将情节推向了高潮。最后以孙悟空“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为结局,径直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杜牧通过写美不胜收的骊山风景,缓缓打开的宫门,驿马扬起的红尘,妃子百媚生的欢笑,都在聚焦误会,都在助力激起波澜。最后“荔枝”二字来得突然,又讽刺得婉转、朴素、含蓄、耐人寻味。
“笑”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受帝王如此恩宠而得意?是独知千里传驿送荔枝的窃喜?这一“笑”字,更写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宴安荒政,以及百姓的苦与哭。
所以在写作文中,要多用误会聚焦内容,使矛盾更突出。这样自然也会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丰富。
【例文】
在尝试中成长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五年级 张凌基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在经过一次次失败的狂风暴雨、一次次的尝试后,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红彤彤的才能之果,迎接灿烂的阳光!
有一天,我看到一大群人在广场上自由自在地滑冰。他们摆出一个个优美的阵形,滑出各式各样的姿势。这一幕把我深深地震撼了。回家后,我缠着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滑冰班。我要去学习滑冰。
来到滑冰场,我非常自信地滑了起来。可事实并不尽如人意,我不是头撞墙,就是与他人来一次“热烈的拥抱”。经过连番的“花样连撞”,我只得找一块空地,认真地练习起来。但是我又接二连三地摔倒,于是我变得很灰心。我对妈妈说:“我不想学习滑冰了,太难了!”妈妈看到我的“精彩表演”,虽然有些想笑,但她还是把脸憋成了“调色板”,很坚定地鼓励我。听到妈妈鼓励的话,我再次进入滑冰场,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认真地练习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一次、两次、三次……
最后,我终于学会了滑冰。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