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2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习作教学中,单有兴趣还远远不够。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作文写作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打开心灵的窗户,一吐为快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表达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的兴趣和积极动笔的习惯,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首先,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小学生好奇心强,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
   其次,运用“迁移”培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时机,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这样,一篇小巧精致的习作就诞生了。
   二、突破常规思维,标新立异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习惯运用同向思维,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式,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创新性。创新,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把学生吸引到习作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从学生身上做起。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题材、结构、思想、表达上充分发挥自主性,使作文具有一种新概念的特征。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的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了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范文、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够明显提高,并学会了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三、走进书香乐园,丰富积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被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主张,这一理论到现在依然适用。每一个孩子都是璞玉,作为老师,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挖掘出他们的潜力。   一、尊重差异,尊重学生个性   孩子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更要教会学生互相尊重。   班上的张同学和郭同学虽是同桌,性格却截然不同。两人私下都和我抱怨过,郭同学觉得张同学太文静,张同学觉得郭同学太能闹。后来,我把
期刊
论述类文本阅读看似简单,实际上得分率比较低。很多学生表示,初读文本后往往一头雾水。至于答题,学生则无奈地说,感觉找不到做题的方法,很多时候靠运气去蒙。有时候能全对,有时候甚至全错,即使是好学生也不敢保证正确率。那么,这道题真有这么神秘吗?真的没有定法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近期自己做题,我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只要耐心寻找,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心态平和,
期刊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需要认真去经营,而教育,无疑是其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可是,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曲调来咏唱我的岗位;我不是作家,不会用华美的词藻来赞美我的职业。我只是一直在用并不美妙的喉咙,呼喊语文的价值;一直在用不断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本真的育人方式;一直在用新鲜的感情,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教给学生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因为,我只是牟平一中的一名普通教师。   ——当然,我爱这身份!  
期刊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给读者不少有用的技巧。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整理阅读笔记的方法。之前的阅读虽然也雁过留痕,但相比较书中所谈的,可以说不成体系。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阅读笔记的重要性   对于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
期刊
读了汪中求先生的著作《细节决定成败》,感慨颇深。书中,作者引用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来阐述细节对我们工作的重要性。   纽约的百年老店华尔道夫是各国政要名流首选的下榻之处,也是世界各地旅客喜欢的酒店。它不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并非极尽奢靡的铺张豪华,华尔道夫的过人之处就是竭尽全力为每一位有需求的客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饭店的服务员们总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伟大,让每一个细节都令人
期刊
阅读是个复杂的过程,好的阅读既要能读出字词表层之意,还要能读出言外之意,甚至写出言外之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础阅读存在于阅读的始终,只有当读者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才能试着去了解并努力体会这些字到底要说什么,读者如果不能精通基础阅读,就没有办法进入检视阅读这一层次,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相当顺手,根本不需要停下来落实许多生字词的意思,也不会被文法或文章结构阻碍住时,才会进入检视阅读这一层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有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收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学生听讲能力的强弱,是决定接收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
期刊
师德是什么?我不会下定义,但我想,它应该是漫长的假期里老师们夜以继日的操劳,是深夜依然埋头于书堆、试题中静心备课的那盏孤灯,是对每个学生都不想放弃的那份执念,是隔空连线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是在钉钉直播、QQ视频、爱学平台等各种新事物间不断学习的那份探索,是不待扬鞭自奋蹄,无须鞭策自会备好每节课,对得起学生的那份自觉,是支撑着眼皮在电脑、平板和手机中,在书房、厨房、学生、孩子之间辗转的那份忙碌
期刊
一场疫情,万千磨砺;一场战疫,万众一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在全面恢复。这一切事实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是如此自豪,自豪于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能够得到组织的肯定;自豪于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初心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字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基础的语言工具,更要教导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浓郁的内在情感,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但是由于情感的内敛型和主观性,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此,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感教育发表浅见。   一、通过视频表达构建教学情境,打造“沉浸式”课堂   信息时代带给教育行业的最大变革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