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在如今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如何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解放教师的教学个性,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呢?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性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参加诸如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等职称系列,以及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等荣誉系列的评审,教师一旦获得某一职称或某一荣誉就可享受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同时,这又是获得下一职称和荣誉的阶梯。于是,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在为职称和荣誉而战,就在为职称和荣誉评审所需的条件而努力。不仅教师个体如此,学校、甚至一个区域也十分重视教师职称和荣誉的评审,因为拥有较高职称和荣誉教师的数量被认为是衡量学校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校和地方为具有较高荣誉的教师开出的待遇越来越高,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如某地对评上特级的教师,不仅平时待遇有较大提升,还可一次性获得30万元奖励。不可否认,这些职称和荣誉评审对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荣誉和职称,毕竟只是衡量教师发展的外在尺度。在这种外在尺度的驱使下,教师发展容易急功近利,容易失去个性。这就提醒我们,教师的发展,还应该寻找一种内在尺度。而这个内在尺度,就是让教师成为他自己。
首先,成为自己是人生的根本使命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中说道:“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生存的核心。”尼采指出,现实中人们都在逃避自我,都是作为大众而不是作为个人,作为角色而不是作为自己活着,人们“带着形形色色的面具,扮演着各种角色,踌躇满志地走来,一心惦记着他们同演的喜剧,从不想一想自己”。他们宁愿躲藏在习俗和舆论的背后,原因之一是“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这是怯懦;原因之二,是因为懒惰,贪图安逸,怕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尼采斥责道:“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那种人更加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这种人逃避自己的天赋,同时却朝着四面八方贪婪地窥伺……他完全是一个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尼采告诉我们:人生的根本使命就在于成为独特的自己,就在于向更高的自己迈进。因此,成为自己具有本体论意义,涉及人为什么而活着。教师是人,教师又是一个培养人的人,作为一个培养人的人更要成为自己。这不仅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一个个自主自立、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的诉求。
其次,成为自己才有智慧
无疑,智慧可以来自书本,可以借鉴他人,但智慧真正形成离不开成为自己。爱默生在《论自立》一书中说过:“一个人应当学会发现和观察从内部闪过他心灵的微光,而不是伟人和圣贤的天空里的光彩……顺从内心的召唤,你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天才。”为什么成为自己才有智慧?心理学家弗洛姆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一书中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生存方式,即存在和占有。他以大学生听讲座为例来分析这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把占有的生存方式作为准则的大学生听讲座时,他们只听讲课老师的话,抓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和意思,并尽可能完整地把听到的一切都写到笔记本上,但这都是为了以后能牢记他们的笔记,以应付考试。可是他们并没有丰富和扩大自己的思想,而讲座的内容也没有成为他们自己的思想的组成部分。这种大学生最多不过成了某个别人提出的观点的所有者……
而对于以存在的方式与外界接触的大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显示了质的不同。首先,他们不是作为白板去听讲座的,他们事前就在脑中考虑了讲座所涉及的主题……他们听讲座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演讲者的话和思想。他们用心听,但不是光听,而是以积极和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他们听到的东西又激活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此时此刻,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纷至沓来……每一个大学生都深入到问题中去,并且自身也发生了改变,即每一个人在听完讲座后都成了与以前不同的另一个人。
很显然,以存在的方式来听讲座,尽管是在听别人讲,但他没有遗忘自我的存在,是把自己作为主体来与言者进行对话,而正是因为有自我的存在,他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和智慧。教师是智慧的培育者,只有教师成为自己,才能在自身获取智慧的同时培育自我存在的学生,进而成就学生智慧的发展。
教师又应该怎样成为自己呢?这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哲学和人学命题,在此,仅仅呈现一孔己见。
一是成为一个认识自己的自己
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也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那么人该怎样认识自己呢?尼采说:“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7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70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这说明,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一件事,不过尼采还是从两个层次提出了建议: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学意义上的,即通过回忆和自问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禀赋在哪里。尼采认为,人要在协调、全力发展独特天赋,使其成为活的强有力的中心前提下,发展其余能力,从而“把那个整体的人培养成一个活的运动着的太阳和行星的系统”。另一种是超验的、哲学的,即尼采所说的“全力寻求一种尚在某处隐藏着的更高的自我”。可以看出,教师如果以前一种方法来认识、重建自我,其发展结果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以后者的方式认识自我,可以说是认识未来的“我”、精神成长的“我”,是用未来的“我”引领现在的“我”,其发展结果是精神成人,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这种发展模式,会让教师发展走得更远,更有境界。 二是成为一个追求意义的自己
成为自己,从根本上说是成为“形而上的自己”,就是不断追问:我为了什么而活着?关于人的生存动机问题,曾经被纳粹关进过集中营,经历过生死体验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活着,从根本上不是为了趋乐避苦(will-to-pleasure),也不是为了追求权力(will-to-power),而是为了追求意义(will-to-meaning)。人只有为意义而活,他才不焦虑。尼采也曾说:“谁懂得了为什么而生活,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人为意义而活才是本真的自己,才是雅斯贝斯所说的“实存”的自己,才是尼采所说的“更高的自己”。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有着丰富的意义之源。教师应不断地追问:自己的职业意义是什么?这种职业对自己的人生又意味着什么?在不断追问中寻找成为自己的方向和动力。而以此获得的方向和动力,与追求职称和荣誉相比,更内在,更持久。
三是成为一个具有主体人格的自己
成为自己,就是成为主体的人。夏中义先生在分析人格时,提出了两种不健康的人格,即寄生性人格、寄售性人格。寄生性人格是依附性人格,表现为屈从权威,没有观点,这种人就是想抱别人的“大腿”,想找到一个依靠和支撑,没有这种依靠和支撑,就感到不踏实。寄售性人格是把自己当作待售的商品,不管什么人只要出钱,我就为他卖命。寄售性人格容易为金钱等外物所利诱,他“所关心的不是他的生命和幸福,而是他的销路”,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就是“我是你所需”。对于教师来说,外在的物质奖励,很容易将其培养成寄售型人格。而一个有主体人格的人,却说:“我是我所是。”具有主体人格,才会有个人主见。教师有个人主见,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而且也大大有益于学校的发展。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认为,个人主见是学校变革能力的核心要素。他指出:“个人的见解防止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过分依从。在变化复杂的条件下,不同的观点往往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个人见解又是集体有效合作的前提,正如迈克·富兰所说:“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的人们能联合起来形成有力的协作关系。”
四是成为一个善于融合的自己
成为自己,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要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融合,以便从环境中撷取积极的营养,进而提升自己。那么,人该如何与外界融合?一位哲人的经典比喻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社会是一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人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成为自己与周围环境既对立又统一。人不仅不能屈从于环境,而且还要积极作用于环境,致力于改善环境,这样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舒展自己。作为教师,在自我塑造的同时,也要善于与外界融合,尤其是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建设和而不同的团队文化,让同伴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克服偏见,通过与同伴对话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在如今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如何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解放教师的教学个性,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呢?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性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参加诸如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等职称系列,以及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等荣誉系列的评审,教师一旦获得某一职称或某一荣誉就可享受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同时,这又是获得下一职称和荣誉的阶梯。于是,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在为职称和荣誉而战,就在为职称和荣誉评审所需的条件而努力。不仅教师个体如此,学校、甚至一个区域也十分重视教师职称和荣誉的评审,因为拥有较高职称和荣誉教师的数量被认为是衡量学校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校和地方为具有较高荣誉的教师开出的待遇越来越高,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如某地对评上特级的教师,不仅平时待遇有较大提升,还可一次性获得30万元奖励。不可否认,这些职称和荣誉评审对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荣誉和职称,毕竟只是衡量教师发展的外在尺度。在这种外在尺度的驱使下,教师发展容易急功近利,容易失去个性。这就提醒我们,教师的发展,还应该寻找一种内在尺度。而这个内在尺度,就是让教师成为他自己。
首先,成为自己是人生的根本使命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中说道:“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生存的核心。”尼采指出,现实中人们都在逃避自我,都是作为大众而不是作为个人,作为角色而不是作为自己活着,人们“带着形形色色的面具,扮演着各种角色,踌躇满志地走来,一心惦记着他们同演的喜剧,从不想一想自己”。他们宁愿躲藏在习俗和舆论的背后,原因之一是“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这是怯懦;原因之二,是因为懒惰,贪图安逸,怕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尼采斥责道:“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那种人更加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这种人逃避自己的天赋,同时却朝着四面八方贪婪地窥伺……他完全是一个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尼采告诉我们:人生的根本使命就在于成为独特的自己,就在于向更高的自己迈进。因此,成为自己具有本体论意义,涉及人为什么而活着。教师是人,教师又是一个培养人的人,作为一个培养人的人更要成为自己。这不仅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一个个自主自立、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的诉求。
其次,成为自己才有智慧
无疑,智慧可以来自书本,可以借鉴他人,但智慧真正形成离不开成为自己。爱默生在《论自立》一书中说过:“一个人应当学会发现和观察从内部闪过他心灵的微光,而不是伟人和圣贤的天空里的光彩……顺从内心的召唤,你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天才。”为什么成为自己才有智慧?心理学家弗洛姆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一书中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生存方式,即存在和占有。他以大学生听讲座为例来分析这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把占有的生存方式作为准则的大学生听讲座时,他们只听讲课老师的话,抓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和意思,并尽可能完整地把听到的一切都写到笔记本上,但这都是为了以后能牢记他们的笔记,以应付考试。可是他们并没有丰富和扩大自己的思想,而讲座的内容也没有成为他们自己的思想的组成部分。这种大学生最多不过成了某个别人提出的观点的所有者……
而对于以存在的方式与外界接触的大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显示了质的不同。首先,他们不是作为白板去听讲座的,他们事前就在脑中考虑了讲座所涉及的主题……他们听讲座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演讲者的话和思想。他们用心听,但不是光听,而是以积极和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他们听到的东西又激活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此时此刻,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纷至沓来……每一个大学生都深入到问题中去,并且自身也发生了改变,即每一个人在听完讲座后都成了与以前不同的另一个人。
很显然,以存在的方式来听讲座,尽管是在听别人讲,但他没有遗忘自我的存在,是把自己作为主体来与言者进行对话,而正是因为有自我的存在,他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和智慧。教师是智慧的培育者,只有教师成为自己,才能在自身获取智慧的同时培育自我存在的学生,进而成就学生智慧的发展。
教师又应该怎样成为自己呢?这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哲学和人学命题,在此,仅仅呈现一孔己见。
一是成为一个认识自己的自己
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也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那么人该怎样认识自己呢?尼采说:“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7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70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这说明,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一件事,不过尼采还是从两个层次提出了建议: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学意义上的,即通过回忆和自问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禀赋在哪里。尼采认为,人要在协调、全力发展独特天赋,使其成为活的强有力的中心前提下,发展其余能力,从而“把那个整体的人培养成一个活的运动着的太阳和行星的系统”。另一种是超验的、哲学的,即尼采所说的“全力寻求一种尚在某处隐藏着的更高的自我”。可以看出,教师如果以前一种方法来认识、重建自我,其发展结果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以后者的方式认识自我,可以说是认识未来的“我”、精神成长的“我”,是用未来的“我”引领现在的“我”,其发展结果是精神成人,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这种发展模式,会让教师发展走得更远,更有境界。 二是成为一个追求意义的自己
成为自己,从根本上说是成为“形而上的自己”,就是不断追问:我为了什么而活着?关于人的生存动机问题,曾经被纳粹关进过集中营,经历过生死体验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活着,从根本上不是为了趋乐避苦(will-to-pleasure),也不是为了追求权力(will-to-power),而是为了追求意义(will-to-meaning)。人只有为意义而活,他才不焦虑。尼采也曾说:“谁懂得了为什么而生活,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人为意义而活才是本真的自己,才是雅斯贝斯所说的“实存”的自己,才是尼采所说的“更高的自己”。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职业有着丰富的意义之源。教师应不断地追问:自己的职业意义是什么?这种职业对自己的人生又意味着什么?在不断追问中寻找成为自己的方向和动力。而以此获得的方向和动力,与追求职称和荣誉相比,更内在,更持久。
三是成为一个具有主体人格的自己
成为自己,就是成为主体的人。夏中义先生在分析人格时,提出了两种不健康的人格,即寄生性人格、寄售性人格。寄生性人格是依附性人格,表现为屈从权威,没有观点,这种人就是想抱别人的“大腿”,想找到一个依靠和支撑,没有这种依靠和支撑,就感到不踏实。寄售性人格是把自己当作待售的商品,不管什么人只要出钱,我就为他卖命。寄售性人格容易为金钱等外物所利诱,他“所关心的不是他的生命和幸福,而是他的销路”,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就是“我是你所需”。对于教师来说,外在的物质奖励,很容易将其培养成寄售型人格。而一个有主体人格的人,却说:“我是我所是。”具有主体人格,才会有个人主见。教师有个人主见,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而且也大大有益于学校的发展。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认为,个人主见是学校变革能力的核心要素。他指出:“个人的见解防止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过分依从。在变化复杂的条件下,不同的观点往往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个人见解又是集体有效合作的前提,正如迈克·富兰所说:“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的人们能联合起来形成有力的协作关系。”
四是成为一个善于融合的自己
成为自己,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要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融合,以便从环境中撷取积极的营养,进而提升自己。那么,人该如何与外界融合?一位哲人的经典比喻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社会是一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人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成为自己与周围环境既对立又统一。人不仅不能屈从于环境,而且还要积极作用于环境,致力于改善环境,这样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舒展自己。作为教师,在自我塑造的同时,也要善于与外界融合,尤其是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建设和而不同的团队文化,让同伴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克服偏见,通过与同伴对话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