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事”,教给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仇中辉
  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小学高级教师2010年起,我校开始实施由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项目。这一项目试图在每个月中,让残障孩子有重点地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不断发展和完善健康人格。我们借鉴普通学校的模式,结合特殊教育自身的特点,确立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主题,围绕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评价开展活动,以打造属于残障学生的幸福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一、多层阅读,美德根植内心
  根据残障学生的认知水平,构建主题性校本诵读课程,组织分层阅读,让残障孩子与经典同在,同大师对话,让美德根植内心,是“每月一事”项目工作组的首要任务。
  1.“晨诵午读”,感受文字魅力
  每月月初,围绕主题,开发诵读内容。建立晨诵午读机制,即早晨半小时和下午课前15分钟为指定的阅读时间,分层确定阅读内容,培智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重度生可以选择一些词语、儿歌,培智高年级中度生和聋部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诗歌、故事,聋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诗歌、故事和美文诵读。如在五月“扫地(劳动的主题)”中,低年级学生读《人有两个宝》《洗碗歌》《扫地》《劳动礼赞》等简单的儿歌和短文,中年级学生读《悯农》《手脑相长歌》《劳动最光荣》等诗歌和短文,高年级学生读《四时田园杂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难度较大的古诗和文章。通过晨诵午读课程,使文中所蕴含的美德和习惯根植于残障孩子的内心,产生内在的驱动力。
  2. 形象直观,强化内心体悟
  残障孩子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逻辑思维偏弱,单凭机械的诵读和老师的讲解,还不足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只有通过开展形象生动的活动,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学校通过组织阅读节,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文字的理解。课本剧演出,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经典改编成课本剧,《皇帝的新装》让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九色鹿》让学生懂得学会感恩,《孔融让梨》让学生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手抄报展示,孩子们围绕主题和一个月的实践写自己经历的故事和内心的思考,用画笔描绘心中美丽的画面;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学会将自己阅读的经典故事与他人分享;影视剧展演,看《守护者联盟》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信任是基础,看《丁丁历险记》让学生懂得坚强永不退缩,看《门球健将》让学生懂得残疾人更当自强拼搏奋勇抗争。
  主题阅读为残障孩子的人生点燃了一盏心灯,为他们年幼和迷茫的心灵增添了更多的光明,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追寻美好的德行。
  二、多元实践,行动就有收获
  美德是习惯的结果,习惯是规训的结果,也是濡染的结果,还是引领的结果。新教育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要让残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的品行,就必须围绕每月主题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进行强化和规训。以“吃饭—节约的主题”为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
  1. 做节约粮食的好孩子(低年级)
  为了让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种植基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从而体会农民种植粮食的艰辛与不易。结合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逐步认识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促使自己形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同时开展“光盘行动”,通过小小监督员每天检查,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吃多少打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2. 我和“种子宝宝”一起成长(中年级)
  准备适量的种子和装水的透明杯子,由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种子,指导学生种植的基本方法,每天完成观察记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画,定期交流观察情况和自己的心情,种植活动结束后,组织“我是节约小能手”的小型交流会。
  3. 节约行动全记录(高年级)
  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节水、节电、节粮、节纸的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对学校内浪费水电粮食纸张的情况进行通报,以“节约是一种美德”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围绕“为什么要节约”和“如何节约”两个问题进行讨论,集体撰写倡议书,动员全校师生和家长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懂了知识,长了才干,改变了残障孩子的行为方式,让他们良好的习惯得以逐步形成。因为,只有行动,才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
  三、多向展示,体验成功快乐
  回眸一个月的活动,有欢笑有辛酸,有成功有喜悦,为了分享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功和收获,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每月底的“每月一事”展示活动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1. 集体展示
  根据每月的活动主题,学校策划各种全校规模的展示活动,如四月份是阅读展示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五月份是劳动技能展示活动“我是小能手”,六月份是“课本剧展演”,九月份是“爱国歌曲大家唱”,十月份是“体育文化节”,十一月份是“三厂职业高中学农基地参观”等等,通过展示来检验活动的效果,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2. 班级展示
  根据学期初的统一安排,每月确定一个班级向全校师生展示本班“每月一事”的活动情况。活动一般按照四个步骤进行:一是主题阅读展示,让全班学生展示自己一个月来的阅读成效;二是实践活动展示,用录像、照片等形式共同回顾本班开展活动的详细过程;三是主题评价活动,有同学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来确定本班的“每月一星”,颁发证书;四是反思评价,展示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反思情况,有学生的日记,教师的教育随笔等等。
  3. 个性展示
  每个月底,老师们的随笔记录着这一个月来的艰辛和努力,发在学校网站上一起共享;学生们的精心制作的作品陈列在校史室让人参观;家长们的留言在博客上供孩子们反思;学生的日记发表在报纸上,同学们争相传阅;最重要的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取得的成效更让人啧啧称赞。
  四、多重评价,拓宽教育空间
  “每月一事”活动的开展,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要拓展教育的空间,让同伴、老师、家长和社会成为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 展示性评价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是我们的初衷。班级评比每月一星,并将他们的活动成果以板报的形式在教室里展出,学校评比每月一星,在学校网站和宣传栏中展示,学期结束结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评比劳动星、礼仪星、体育星、阅读星等,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
  2. 竞技性评价
  活动伴随着竞技比赛,比赛必然会有结果,学校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分聋部、培智部和低年级、中高年级进行分类评奖,如劳动技能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体育单项比赛等,在发放奖励证书的同时累积积分,在年终兴业阳光助残奖励基金中按照积分的多少给予物质奖励,以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每月一事”活动中去。
  3. 档案袋评价
  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我们已经坚持了八年,“每月一事”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评价内容,让学生的成长档案更加充实,我们定期将活动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和作品,充实到学生的档案袋中,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反映孩子的成长历程,到毕业的时候,成长档案袋将成为学校给予学生的最珍贵的礼物。
  当然,坚持和努力,是“每月一事”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坚信:通过“每月一事”活动,让残障孩子在阅读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在展示中自信,在评价中升华,教给他们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就一定会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责任编辑/杨艳利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行业应用精益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活动。目前的试点工作主要从精益物流、精益营销、精益烟叶生产、精益烟叶复烤等方面入手,诚然,从主营业务这几方面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