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文化主导着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名学校员工的思维与行动。一个班级应当有一个班级的文化,一个教研组应当有一个教研组的文化,一个部门应当有一个部门的文化,而各组成单位的文化又从属于学校整体的文化。那么,学校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呢?本文提出通过对学校环境文化、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校本研修等进行整合,丰富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等,进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關键词] 学校;文化;品位
  文化,对一个单位来讲,就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现象、规范,而这种习惯、现象、规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一年企业靠运气,三年企业靠领导,五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学校也同样如此,学校作为文化单位,其品位也应该是文化品位。实质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一个学校要成为一所人心思进、长盛不衰的学校,就要靠思想,靠文化。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走进一所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的学校,它没有高大的教学楼,没有现代化的运动场,也没有华丽的办公室,但它会在你走进它的第一个瞬间,给你一种厚实感,一种历史感。尽管没有人向你解释叙说,你就是会感到它的沉稳坚实。再经过认真观察与聆听,你会发现,这个学校确实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而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自然反映,它是在无数领导、老师、工人、学生及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秉承某种超前、扎实、朴素的理念和付出的心血而慢慢形成的。相反,有些有着华丽、漂亮外表的学校,有着绝对现代化办公、教学条件的学校,会给我们一种浮躁、轻浮的感觉。这同样是一种文化反映,只不过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罢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文化就是超越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与方法渗透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这种文化体现了治学之严谨,人文之关怀,艺术之品位,审美之感动,创新之激情,儒雅之风范,诗性之世界,理想之追求,健康之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它体现在环境文化、教学文化上,渗透在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中,浸润在教师、学生、管理文化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一、以环境文化凸显学校文化的内容
  1.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建设
  为了让有限的教室空间变成无限的教育资源,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我们特别开展了“书香满园”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主要包括班名、班牌设计、教室墙面布置、教室绿化、班级文化介绍等。“思学堂”“书虫苑”“紫竹居”“馨香轩”“博学斋”等一个个响亮而不凡的班级名字都是师生们共同讨论出来的,并请书法名家或学校的小小书法家书写并装裱好挂在门上,远远就能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走进每一间教室,你都会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学习专栏所吸引,“班主任心语”“苹果树”“留下成功的脚印”“成长展示台”等墙面布置,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个班级介绍班级文化的小导游落落大方的举止、纯正的普通话和富有班级特色的介绍,很好地展示了各班学生的风采。
  2.努力让校园里的每一块墙壁说话
  根据学校体育、艺术特色,结合学科竞赛,把学生取得的成绩、获奖的作品张贴在走廊、通道和大厅的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张张显眼的奖状,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校小小导游员们展示口才的平台。一件件稚嫩的还不成熟的学生作品,一间间独具匠心的功能室,都在涤荡着学生的心灵。
  二、以校本课程承载学校文化的内涵
  就校本课程而言,开发和实施并不是空洞地提倡“校本”、倡导“个性”,而是要落实学校文化,与学校的具体环境、条件、师生文化、课程文化相协调,建立适切的校本课程体系,而非外在课程与本校文化的随意嫁接。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对学校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的一个部分,但从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来看,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本校的学校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从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校本课程都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活动课、选修课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很多学校都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下,将原来做得比较好的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来。
  从校本课程走向学校文化,走的是一条特色之路,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第一,技能与做人要一体。我们学校有很多校本课程,如美术组的陶艺,体育组的杨氏武术、跆拳道等,这些校本课程都更多地倾向于技能的培养。如果引导不当,这些技能就会成为学生不好行为的帮手,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养既要有“武功”,又要有“武德”的人,就是要使技能与做人融为一体。
  第二,课程与活动统整。编一本教材不难,但我们的校本课程很多都是在走学科课程之路,这是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把重点放在研究性活动上,它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传统与时代结合。现阶段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没有及时更新,随着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学校积淀下来的文化也在变化。我们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中注入时代的活力。
  第四,环境与制度相结合。制度与环境相辅相成,制度再好,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制度与环境犹如鱼水之情,缺一不可。
  三、以课题研究提高学校文化的品质
  如果在一所学校,教师爱读书,学生爱读书,人人都兴致勃勃地读书,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因为单是这种浓郁的阅读氛围就已经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了。我想,当我们的校园里始终弥漫着浓郁的读书氛围,当孩子们的心总是被中外名著所深深吸引,当师生共同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与大师对话,与一切高尚的灵魂对话,共同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时,这样的校园,才是真正的书香校园;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论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的基本条件、原则与途径,分析了顶岗式订单、综合性订单、突出技能、“教、学、做”一体这
[摘要]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中,包含着职业能力与人文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高职院校应做到职业能力与人文能力并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文章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赵惠莲(1963- ),女,河北赤城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教务长,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