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兰亭集序》是经典的雅集序文名篇,也是苏教版必修五的一篇课文。以往的执教者大都围绕文本的三大情感关键词“乐”“痛”“悲”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而笔者尝试透过王羲之清雅自然的笔触探究他蕴含其间的深远高致的情感。
【关键词】清雅自然;深远高致;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04-02
《兰亭集序》作为一篇具有深刻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需要执教者从文本出发,来牢牢把握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感悟作者的人生境界呢?本文将从清雅自然的文风着手,尝试体验作者这种深远高致的情感,以进一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清雅自然的文风
不同于同时代文人的工丽文辞,王羲之笔下更多的是清雅自然的“幽”景。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短短二十一个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幽静的仙境之中:兰亭这里有崇山峻岭环抱,树木茂盛,竹子修长,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出了山的高大险峻和树林的高耸茂密。“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出了水的清新、迷人。这些描写,多了几分清幽冷寂,一反过去全数春光烂漫的描写方式。
魏晋时期盛行的华美文风在王羲之这里似乎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情真意笃,朴素自然,骈散结合”。读者看不到气势磅礴的词汇和矫揉艳丽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他没有运用多少描写手法,而是使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读起来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如开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就十分凝练地概括了当时与会人员的情况。这些描写虽然没有那种华美之感,但却富有表现力。清雅自然的文风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一幅山清水秀、群贤云集的画面当中。可以这么说,王羲之其文就是他所提出的“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的最好证明。精简凝练的用词,清新自然的叙述,使这篇仅324字的短文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也使得文中出现的很多成语还流传至今,如“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等。这些成语被后人广泛援引,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宝库,进而奠定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的显赫地位[1]。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篇序文的魅力,笔者展示了自然美景和文人聚会的图片,播放了背景音乐以进一步渲染课堂氛围。此外,还要求学生多次吟咏,感受文字的舒缓悠长,清新纯净。第一次读,让学生跟着音频读,以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王羲之写景方面的雅致。第二次读,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进一步熟悉文本。第三次读,要求学生在比较王羲之和孙绰语言风格相异的基础上,以更自如的态度熟读文本、感悟文本。王羲之的这篇《兰亭集序》是完全适合用诵读法来指导教学的。反复吟诵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感的快速生成,这也契合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强调的观点“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
口”[2]。在指导学生感知王羲之这种清雅自然文风的同时,笔者向学生渗透相关文言文方面的知识点,如“茂林修竹”的“修”,在文言字典里既有“修长”的意思,也有“美好”的意思。这里的“修”是用来形容竹子的,所以可以解读为“高”的意思。再如“禊”这样的文化常识,也要运用相关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加以体会。
二、深远高致的情感
在如此美的環境下,文人墨客“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欣赏着勃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和繁盛品类。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作者描述道“不能不以之兴怀”。那么作者为什么兴怀呢?汉代有诗人言曰“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就是说人生像寄旅一样,人生一世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悲悯,从自然中生发感慨,又把自己融入到浩渺无限的宇宙当中。结合文本,作者担忧的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情感的不永恒,“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二是世间万物的无不永恒,“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三是生命的不永恒,“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在疏通文意的同时,笔者也对这几句里多次出现的“之”这个虚词进行了一一的阐释。在疏通过程中,笔者重点让学生结合《滕王阁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篇的相关内容对“陈迹”一词谈谈他们的理解。最后作者用“兰亭”这个例证,阐释其功能也经历了从驿亭到现在作为古迹的转变,总结出所谓的“陈迹”不过是后人凭吊的一处寄托罢了。至于生命的无常感和无助感,生命的脆弱、凄美、悲凉,其实是代代相传,并无二致,你我都一样。正如王羲之所说的“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当时那些还沉浸在兰亭的笔墨芬芳中的雅士们,如今也是“灰飞烟灭”。今人看到的这些名人的命运结局,也正如同后来人看待今人今天的命运。
针对这篇文章,大部分执教者从文本中的“乐—痛—悲”这个情感线索切入。可是王羲之蕴含其间的仅仅是单一的感情吗?笔者认为不能以一言蔽之,还应该继续深究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考察作者的思想感情。王羲之后面谈到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也就是说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前文说过人终归一死,而这里又明确提出了他不赞同活着的人看淡“生”,也就是说他更关注的是“生”的意义。王羲之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从东汉中期开始,政治日趋腐败,儒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成为泡影。这时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悟言一世之内”,或者像阮籍嵇康之流喝酒服药,“放浪形骸之外”。而王羲之非常反对“虚谈废务”,他认为人应该在参透生命的意义后保持一种清醒有作为的姿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价值[3]。
文如其人,王羲之本人也是有志之士的代表。他的书法作品也就是《兰亭集序》被唐太宗命人作为陪葬品下葬。此外,政治方面,王右军出任会稽内史,向朝廷建议“断酒以救民命”(《全晋文》卷26),并且他一再上书要求减免赋役,以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王羲之诠释了什么才是有为的人生。所以笔者认为文章最后也不能简单用一个“悲”字概括。人的情感本来就是复杂的、矛盾的,只用“乐—痛—悲”概括全篇的思想感情难免有点以偏概全。在笔者看来,《兰亭集序》全篇乐中有忧,痛见虚无,悲出哲思。
在执教过程中,笔者主要围绕文中的“幽”字,试图透过作者清雅自然的笔触去探究他深远高致的思想感情。
总之,像《兰亭集序》这样的经典名篇,需要教师常教常新,不能不“入乎其内”,深读文本,同时也要适时“出乎其外”,以高屋建瓴的态度剖析文本,从而获得崭新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丁鼎,《兰亭集序》和《兰亭后序》之比较[J].教学探索,2007(2).
[2]胡文彬,流觞曲水寄幽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4).
[3]刘宏业,基于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设计——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10).
【关键词】清雅自然;深远高致;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04-02
《兰亭集序》作为一篇具有深刻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需要执教者从文本出发,来牢牢把握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感悟作者的人生境界呢?本文将从清雅自然的文风着手,尝试体验作者这种深远高致的情感,以进一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清雅自然的文风
不同于同时代文人的工丽文辞,王羲之笔下更多的是清雅自然的“幽”景。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短短二十一个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幽静的仙境之中:兰亭这里有崇山峻岭环抱,树木茂盛,竹子修长,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出了山的高大险峻和树林的高耸茂密。“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出了水的清新、迷人。这些描写,多了几分清幽冷寂,一反过去全数春光烂漫的描写方式。
魏晋时期盛行的华美文风在王羲之这里似乎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情真意笃,朴素自然,骈散结合”。读者看不到气势磅礴的词汇和矫揉艳丽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他没有运用多少描写手法,而是使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读起来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如开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就十分凝练地概括了当时与会人员的情况。这些描写虽然没有那种华美之感,但却富有表现力。清雅自然的文风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一幅山清水秀、群贤云集的画面当中。可以这么说,王羲之其文就是他所提出的“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的最好证明。精简凝练的用词,清新自然的叙述,使这篇仅324字的短文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也使得文中出现的很多成语还流传至今,如“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等。这些成语被后人广泛援引,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宝库,进而奠定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的显赫地位[1]。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篇序文的魅力,笔者展示了自然美景和文人聚会的图片,播放了背景音乐以进一步渲染课堂氛围。此外,还要求学生多次吟咏,感受文字的舒缓悠长,清新纯净。第一次读,让学生跟着音频读,以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王羲之写景方面的雅致。第二次读,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进一步熟悉文本。第三次读,要求学生在比较王羲之和孙绰语言风格相异的基础上,以更自如的态度熟读文本、感悟文本。王羲之的这篇《兰亭集序》是完全适合用诵读法来指导教学的。反复吟诵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感的快速生成,这也契合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强调的观点“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
口”[2]。在指导学生感知王羲之这种清雅自然文风的同时,笔者向学生渗透相关文言文方面的知识点,如“茂林修竹”的“修”,在文言字典里既有“修长”的意思,也有“美好”的意思。这里的“修”是用来形容竹子的,所以可以解读为“高”的意思。再如“禊”这样的文化常识,也要运用相关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加以体会。
二、深远高致的情感
在如此美的環境下,文人墨客“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欣赏着勃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和繁盛品类。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作者描述道“不能不以之兴怀”。那么作者为什么兴怀呢?汉代有诗人言曰“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就是说人生像寄旅一样,人生一世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悲悯,从自然中生发感慨,又把自己融入到浩渺无限的宇宙当中。结合文本,作者担忧的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情感的不永恒,“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二是世间万物的无不永恒,“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三是生命的不永恒,“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在疏通文意的同时,笔者也对这几句里多次出现的“之”这个虚词进行了一一的阐释。在疏通过程中,笔者重点让学生结合《滕王阁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篇的相关内容对“陈迹”一词谈谈他们的理解。最后作者用“兰亭”这个例证,阐释其功能也经历了从驿亭到现在作为古迹的转变,总结出所谓的“陈迹”不过是后人凭吊的一处寄托罢了。至于生命的无常感和无助感,生命的脆弱、凄美、悲凉,其实是代代相传,并无二致,你我都一样。正如王羲之所说的“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当时那些还沉浸在兰亭的笔墨芬芳中的雅士们,如今也是“灰飞烟灭”。今人看到的这些名人的命运结局,也正如同后来人看待今人今天的命运。
针对这篇文章,大部分执教者从文本中的“乐—痛—悲”这个情感线索切入。可是王羲之蕴含其间的仅仅是单一的感情吗?笔者认为不能以一言蔽之,还应该继续深究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考察作者的思想感情。王羲之后面谈到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也就是说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前文说过人终归一死,而这里又明确提出了他不赞同活着的人看淡“生”,也就是说他更关注的是“生”的意义。王羲之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从东汉中期开始,政治日趋腐败,儒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成为泡影。这时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悟言一世之内”,或者像阮籍嵇康之流喝酒服药,“放浪形骸之外”。而王羲之非常反对“虚谈废务”,他认为人应该在参透生命的意义后保持一种清醒有作为的姿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价值[3]。
文如其人,王羲之本人也是有志之士的代表。他的书法作品也就是《兰亭集序》被唐太宗命人作为陪葬品下葬。此外,政治方面,王右军出任会稽内史,向朝廷建议“断酒以救民命”(《全晋文》卷26),并且他一再上书要求减免赋役,以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王羲之诠释了什么才是有为的人生。所以笔者认为文章最后也不能简单用一个“悲”字概括。人的情感本来就是复杂的、矛盾的,只用“乐—痛—悲”概括全篇的思想感情难免有点以偏概全。在笔者看来,《兰亭集序》全篇乐中有忧,痛见虚无,悲出哲思。
在执教过程中,笔者主要围绕文中的“幽”字,试图透过作者清雅自然的笔触去探究他深远高致的思想感情。
总之,像《兰亭集序》这样的经典名篇,需要教师常教常新,不能不“入乎其内”,深读文本,同时也要适时“出乎其外”,以高屋建瓴的态度剖析文本,从而获得崭新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丁鼎,《兰亭集序》和《兰亭后序》之比较[J].教学探索,2007(2).
[2]胡文彬,流觞曲水寄幽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4).
[3]刘宏业,基于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设计——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