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文化关系中的教育内涵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内涵探析
  (一)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通过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
  教育学对人的理解有以下几点:第一,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第二,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第三,人具有发展的本质;第四,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作为人的存在具有以下特征:(1)存在的绝对性。人的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和依据。(2)存在的意识性。人的意识性正是人区别与动物存在的本质之一。“意识性”的存在是指其方式和意义是受意识指引的,而非感觉,是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先决条件。失去意识性,人就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未来,失去了生命连续性。(3)存在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思想精神和行为习惯上。(4)存在的文化性。人具有双重生命,即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没有文化生命的人与动物无异。人之所以为人,是生物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协调统一。(5)存在的语言符号性。人的存在也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存在,因为无论是意识,还是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形式。(6)存在的时间性。人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这种时间性说明了人既是历史中的人又是现实中的人。
  若给“人”下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人就是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通过实践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并创造相应的文化和语言符号,使其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独特生命存在。
  (二)文化的内涵
  在西语中,“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cultura,其词根colere有耕作、种植、饲养之意,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得成果。到16世纪才逐渐演变为被栽培、培育、有教养以及文化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爱德华·泰勒,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在古汉语中,“文化”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其含义是文治和教化。因此,无论在西语还是在汉语里,文化都表示人类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实践的成果和人类社会实践所体现的人类思想的含义,而且这种人类思想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整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它也必然对后来人和其他人产生指导和教化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认为,“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正如上述泰德的文化定义,是特定社会中特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物质财富只能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西语还是汉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人的思想观念的精神层面的成果,而物质文化只不过是这种精神成果作用于相应的物质上,体现在物质上,反映在物质上而已。并不是所有思想观念都可以称其为文化,它有空间、时间两个条件:(1)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2)它是不受岁月束缚而被传承下来的。其实,这种人的精神层面的成果作用于何处,便形成了什么文化,作用在建筑上形成了建筑文化,作用在制度上便形成了制度文化,体现在文字上便形成了知识文化,反映在影音上便形成了影视文化,作用在人们的行为上便形成了习惯或风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精神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它的传递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不可能脱离载体独立传递。
  二 人与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正负态度的角度:积极与消极的矛盾
  在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文化是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及其发展的标志,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对象化和反映;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文化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和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文化的惰性和保守性,会成为人们发展和前进的障碍,成为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阻力和包袱;文化的局限性和缺点会导致和加深人的弱点和缺陷;文化差异还会成为人与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障碍,甚至引发各种冲突。
  人对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人作为文化的造物主,其实质规定着文化的实质;文化的发展动力源于人的发展;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发展和延续。人对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偏见、误解和局限性是文化的弱点和局限性产生的根源,并制约着文化系统的进化和不断更新,既影响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又影响文化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文化的破坏。“创造文化的是人,毁灭文化的也是人;创造优秀文化的是人,创造文化糟粕的也是人”。人与文化之间这种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消彼长,推动着二者不断完善和更新,是人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能动性的角度: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就个人而言,生活的文化环境是先天既定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带有此种文化的民族印记和时代印记。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也好是消极也罢,无论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何种态度,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本土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作为文化塑造和影响的“产品”,在与文化的关系中有被动的一面。
  与此同时,人对于文化的接受也有自觉的、能动的一面。也就是说,人不但可以在文化环境的作用下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改变自身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即在文化对人施加作用的同时,人也对文化施加影响。如果人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文化环境所施加的影响的话,那么同一环境里的人与人就不可能存在个性和差异了。人类和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在接受文化作用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自觉能动地改造文化环境,使自己成为现实文化的完善者、创新者和超越者。从这个角度看,人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又有主动的一面。人与文化之间这种主动与被动的矛盾在时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促使二者不断发展的源泉。   (三)质的角度: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矛盾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创造了文化、丰富了文化、传承了文化、创新了文化。与此同时,文化在被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人,推动了人的发展,使人成为有文化特质和文化品质的人。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因而人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一性和互为表征的关系。“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同一性,使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文化来了解创造和拥有这种文化的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人群来了解他们所拥有的文化”[1]。所以,人与文化互为表征。脱离了文化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人就没有了文化生命,与动物无异。而文化来自于、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世界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声张和展示,人是文化的缔造者、拥有者和守护者,没有人就不存在文化。这一点体现了人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同一性。
  然而,人与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和区别。比如,文化中所含的人是对人的典型化和理想化,而人身上的文化又含有对文化的个性化、现实化、形象化。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具有了非人的特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这种文化会渐渐与时代潮流不符,成为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封建时期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人创造性的禁锢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体现了矛盾双方即人与旧文化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斗争性。
  人与文化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一种由矛盾走向统一的螺旋式的上升关系,它的矛盾运动是人的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三 对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种说法似乎将教育定义为一种单向活动,体现不出教育系统之中所蕴含的人和文化的动态生成性。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将教育理解为是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并在互动中相互建构的过程,即教育用不断更新丰富、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来完善人,又通过不断完善、随时代变化的人来丰富文化。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便是教育系统。
  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教育是文化的社会传承和创生机制。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前辈们创造的文化成果代代相传、绵延不断;教育也创造着文化,不断地丰富着人类文化宝库的内容。这两种过程是同时交互进行而非分开的。因而,人类文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文化如果没有教育的传承和创生,它就无法形成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的系统,文化的生命就将枯竭。
  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教育是使人由自然人变为文化人的过程。教育以人为中介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生。人存在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要使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人必须通过教育,使外在的文化经过人的接受、理解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个体成为发展了的人,文化化了的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者借助教育内容(筛选后的部分文化)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边互动过程,其最终表现为文化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掌握,知识增加了,心理结构得到发展,心理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关系,教育过程就是使个体文化化的过程。
  从文化与人的关系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的功能。一方面,通过教育过程,使人获得一种把握世界方式的能力,使人得以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甄别,防止糟粕文化对人发展的阻碍,这种使人和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促进了二者矛盾的统一。另一方面,经过教育培养的人创造了更为高深、复杂的文化,从而形成新一轮的人与文化的矛盾。教育就是在不断解决二者矛盾的同时又不断引发新的矛盾。在人与文化的矛盾不断解决和晋升的过程中,教育实现了人与文化的动态的双向互动和建构。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现代物流遵循专业化与高效率的核心理念,而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是现代化物流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向专业化第三方(3PL)、第四方(4PL)物流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由此需要从增加硬件投入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两方面入手。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普及式教育,如何确保精英教育的质量,如何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在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档案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更新,这使得我们的档案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这对这样的问题,对档案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也就
台湾中原大学(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CYCU)创立于1955年,是一所强调“全人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中原大学以“笃信力行”为校训,现已为拥有理、工、电机资讯、法、商、设计、人文与教育等7学院、27学系、25研究所之综合大学。2007年设为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繁星计划”25所大学之一。  一 台湾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1 做一个明德的知识分子  大学之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的脑血管病危重症预后因素分析提供基础。   方法:本研究搜集95例急性脑血管患
学习历史并非通常人们所说的“死记硬背,单纯记住一些简单的时间、地点、事件”那么简单。常有这种说法:学习历史可以使人睿智、聪明。历史教材中除叙述单纯的历史事件以外,还有
阐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主要思想,并对教学中如何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思考。
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高频超声评价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弹性改变及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84例T2DM患者按照病程分为B、C两组:B组(病程?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自我目标缺失、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盲目从众等现象[1]。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既要在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也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人生职业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好职业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对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是办学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是第一要务,首要责任
身体素质的锻炼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练习,长久的锻炼能让身体实现质的飞跃。田径运动的分类大致分为:走类、跑类、投射类及全能类,而跑类又主要分为:长跑、接力跑及短跑。而每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