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工作中,新事业与新市场的开拓能否成功,关键是对第一操盘手的选择。只有选择了“卓有成效”的创业者与开拓者,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而选择第一操盘手的关键则是能否拥有一双慧眼、“透视”出新人的“思维方式”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卓有成效”的操盘手呢?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管理者是否“卓有成效”,是由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是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非天生的遗传基因。它本质上是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而形成工作中处理问题的习惯与管理习惯。按照德鲁克的论述,管理者的有效性似乎跟他的学历、勤奋程度、性格与忠诚度等因素无直接关系,而与“能否”取得成果有直接关联,善取成果与善取业绩的“特性”与“素质”往往是由艰苦的经历与阅历炼成的,有能力的干部都是经过一线“炮火”的出生入死,都是在基层艰苦与平凡的工作中磨砺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可比较的大组织内,持续的经营数据与经营绩效是检验管理者“是否有效”的唯一证据,而除此之外的表现积极、忠诚与勤奋、附庸高雅的“学历”等,都不能作为是否“卓有成效”的关键检验指标。
  根据笔者长期的企业管理经验,认为甄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第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成熟事业中,甄选新事业的操盘手。
  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会周期性的遇到新事业与新市场操盘手“人选”的瓶颈,出现周期性的人才短缺与“骨质疏松”。
  一个重要原因,是决策者缺少事业发展与组织成长的统一思考,缺乏系统的干部培养与选拔的规划。按照笔者管理的经验,成熟事业的“老干部”与“新苗子”应是新事业操盘手选择的主要来源,新市场的开拓应从老市场经营成功的年轻干部中选拔。这就要求在老事业与老市场的经营过程中,决策者始终应将观察、甄选与培养干部,作为从事老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分析业绩经历,验证其经营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其成长经历,破译其“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只有平时重视细节考察、业绩与成果考察,决策者才能在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与转折时刻,自信的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从“老事业”中选拔“新事业”,管理者至少有三点依据:一是新人在老事业中的阅历,充分考验了其经营能力;二是老事业往往是个庞大的体系,在大体系成长起来的新干部,往往具有大型组织的人事感觉,在带队伍方面往往具备一定的人气与影响力;三是新事业操盘手的人选,应是较为苛刻的,选择本身就充满着冒险性,新人选拔的关键是,综合能力与平衡能力,既要具有业绩的拓展力与冲击力,又要具备带队的组织平衡感,这两大指标的比例与可变柔性,将决定新干部的“整体有效性”,或称“有效性指数”。
  B企业是国内大型的工业品制造商,过去的市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与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但随着中国中西部市场逐渐成熟,公司欲分步骤分阶段开拓中西部市场,在选择河南省区经理和湖北省区经理的过程中,营销总监面临着多种选择;是选择空降兵哪?还是选择内部提拔哪?是侧重业务性人才哪?还是侧重管理性人才哪?是看重活力与激情哪?还是看重决策力与执行力哪?经过思考,营销总监与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销售部经理反复交换了意见,系统研究了近两年来在老市场区域内,各位经理的业绩、队伍成长、内部管理与客户维护等诸多因素,最后选拔出了两位经得起业绩与管理检验的年轻经理,这两位新人虽然年龄偏轻,但经过了近两年的业绩检验,在众多候选者中,他俩的业绩增幅虽然不是最大最快,但增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较强,他俩所带的团队稳定性与成长性也最好。新经理上任一年,的确不负众望,他俩在做业绩与带队伍两个方面,均创造了较为优异的业绩与成果。这为企业持续的开发新市场新区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二,疑人要用,用人要疑——重视过程管理,理性甄选。
  “新人”走进新事业的前期过程尤为重要,此时的决策者,应将过程考核与过程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引导中考核、考察与考验,在考察中引导、培养、培训。新干部是否能适应新市场与新事业,前期考查、调整与引导是否得力,往往是甄选“能否成功”的分水岭。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种可能,新干部上任,三把火一烧,很快适应新环境与新事业,成绩立竿见影;另一种可能,新干部开局不利,业绩与组织很快都陷入困境。
  此时的决策者,应及时引导新干部,首先是树立信心,其次是调整经营策略,合理配置资源,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尽快取得业绩。如果引导及时得力,“新人”可能会及时走出困境,从职业化用人的理性思路来看,就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当然,过程管理也不是万能的,有效性的“柔性”可能需要时间的跨度,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经营的周期局限将不得不淘汰新事业“无效的”操盘手。因此,前期的过程考核与引导,应是对“早期任命”的有效弥补。睿智的决策者,应既重视“早期算命”,又要重视过程考核与前期引导。建立过程考核与引导机制,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管理意识与机制平台。
  C企业是一家生产黄酒的国内知名企业,新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营销类干部的短缺。为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系统与策划,企业最终决定提拔一批有业绩的年轻的新经理,并采取了“老经理做新区,新经理做老区”的新策略。新选拔的经理年轻,虽然他们热情高涨,但能否稳住并保持老市场的持续增长仍存在着很多不测。为了“保护”并“历练”新干部在老市场的稳步成长,公司在适当缩小老区域市场的责任面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六大考核指标:分别是业绩、同比增幅、费效比、回款、单员成果与客户满意度等;并对六大指标设计了有差别的权重,每月一小考,每季一中考,每半年一大考。
  每次小考主管经理,进行个别谈话,并记录主要内容;每次中考,由业务、人事、财务与技术服务几条线的主管上级组成的专家小组,针对新经理阶段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小组成员从不同的专业对其进行咨询与询问。通过一段时间新经理在市场策略团队管理与客户维护方面不断的积累了管理经验,职业能力有了稳步的提升,对于业绩较好的经理扩大其区域覆盖面,对于业绩偏差的稳定其资源配置总量使他们精耕细作,两次大考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一年后,新经理队伍得到了整体的成长,惟有烈火才能检验金子,惟有一线的炮火与硝烟才能考验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三,选人不疑,用人不忧——建立职业化的干部选育机制。
  国内大量企业的案例说明,一家企业干部队伍的可扩展性与可复制度,往往决定了其发展的空间与速度。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展为干部队伍的成长创造了前提,而干部的成长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源泉。能否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在实践中,我们的方案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建立“选”、“育”、“炼”三位一体的干部培育“三步经”。
  “选”即大范围的梯度选拔,是指管理者应从企业的基层与一线,去选拔与培养具有潜质的“种子”与“苗子”,通过实际业绩考验,考察种子与苗子的“有效性潜质”。企业越大层级越多,管理者应从各层级选择“种子”与“苗子”,持续观察考验,以实际绩效能力作为唯一有效性的测试标准。慎重对待被选者所表现出的“忠诚”、“积极”、“高学历”与“好人缘”等特质与特色。
  “育”即计划性的周期培养,是指营销组织应与人力资源部门应紧密配合,在营销体系中设计出年度预算与培训计划。应落实以下三项工作:第一项是通过每季、每月或每周持之以恒的组织生活,要求全体干部无一例外的进行理论学习。经营与管理的理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础,这也是是促使管理团队建立统一追求与达成共识的前提。第二项是通过定期的经理会议,通过交流、争论、沟通与引导,使绝大部分干部统一在经营宗旨与经营策略的方向上。第三项是个别交流,针对个别干部的特点与典型问题对症下药,辩证实治,有效的引导特色人才的成长。
  “炼”即关键时刻的重点励练与考验。真正有能力的干部都是在事业的熔炉中“考验”出来的。新事业熔炉的“考验”,不仅要“考验”其经营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单项指数,考核其“业绩成果”与“组织成果”,更重要的是考验新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困境的变通性与柔性,考验经营与带队两项能力的协同性,检验新干部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创新的能力。这需要企业建立专业性与系统性的绩效考核与人才评估制度,在“实践”中验证干部的“有效性”。
  D企业为一小型的专业服装的制造商,创立5年后业绩已达3亿元,但在近3年中业绩一直徘徊不前,直销类的营销体系一直处于人员变动的状态,周围区域的竞争对手来挖墙角,形成了周期性的人才流失,企业患上了短期的骨质疏松症,营销总监整天焦头烂额,对于新市场的开发,经常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大意失荆州和挥泪斩马谡的情况屡屡发生,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组织短板。企业班子参加过多次培训后,痛定思痛,逐渐认识到,当前的人力资源体系已无法支持企业持续的做大做强,必须强化人力资源部的配置,提高人力资管部的级别,加大其年度与季度预算,将人力资源部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与高度。
  人力资源部强化后,在营销体系的新干部选拔、培育与考核上三管齐下。首先加大招聘预算扩大招聘面,提高招聘水平。例如突破原先专业瓶颈的局限,将相关行业作为招聘的选择对象;其二,加大培训预算,提高了选择培训老师与培训教材的水准,周期性与连续性的强化了对新干部的培训;其三,优化与在创新考核制度,根据梯度市场容量,规划出了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增长区,设立了不同的考核指标,分区分级考核,奖忧罚懒,在实践中持续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较为系统的考核制度。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营销组织的终于建立起了较为职业化的人力资源体系,新经理的层层选拔与持续的培养,有力的支撑了业绩的持续增长,两年后C企业稳健突破了6亿销售大关。
其他文献
如今,新兴市场的重要性空前高涨。这些市场在许多跨国企业的收入和增长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尽管如此,跨国企业仍尚未充分驾驭新兴市场机遇,原因在于它们仍不谙成功之道。  BCG近期对150多位跨国企业高管进行的全球化就绪度调查(BCG Globalization Readiness Survey)显示,虽然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设定了宏伟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它们在新兴市场现有的企业能力(特别是吸引和保留
期刊
我国互联网行业从创业期发展到现在,逐渐摆脱模仿战略,不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在商业模式上都已较为成熟,也催生出腾讯、百度等世界级互联网企业。但应注意到在行业发展不断增速的同时,行业内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近些年来“电商大战”、“3&Q大战”,包括最近“阿里金融”震动传统银行业等,都让我们看到曾经单纯依靠一个产品赢得市场与用户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行业游戏规则已经与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
期刊
两到三人是最好的组合,沟通成本比较低,既避免了一个人的独断专行,也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很多人问我,创业初始团队几个创始人合适?我创业过几次也投资过很多创业公司,我建议两到三人是最好的组合。  首先,一个孤胆英雄独揽大局,他再强但一个人的决策难免有失偏颇,这种团队很难成功。就像一部电影,其他人都是跑龙套的,也没有好的导演编剧来配合,就一个明星,那么他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肯定拍不出好电
期刊
任何一家正常运作的企业的内部秩序并不是强加的,而是经过内部人员的彼此磨合才形成。  企业发展史上有一个这样的案例:192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公司里所有工程师多次“会诊”,还从其他大公司请来行家查看,均无结果。不得已,老福特从一家小公司请了一个叫斯特曼斯的人来试试。斯特曼斯观察电机后,在马达上划了一道线说:“请打开电机,沿线将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多出的线圈去掉后,电机果
期刊
最近一篇《发错药后的美国护士VS中国护士》的文章在网上被大家频频转发。很多读者都对美国护士的境遇十分羡慕,也对中国护士的遭遇引发无限同情,再折射到自己身上,更多了不少哀叹和共鸣。由于我刚从美国回来,更被不少朋友追问,故事是真的吗?在美国真是这样吗?  对于这个犀利幽默故事的真假我没有发言权。但和很多美国朋友分享后发现,无论任何国家的医院里,既可能会发生文章中的美国护士的版本,也可能会发生中国护士的
期刊
“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透过管理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知名教授学者、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  “即使蚂蚁,本身也有一种精神。一只蚂蚁过河肯定会被水冲走,蚂蚁怎么过河呢?一群蚂蚁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像球一样滚过河水去。当然,最外围的蚂蚁肯定被冲走了,但是整个蚂蚁群体就过
期刊
这些问题在经济困难时期会被放大。首先,因为商业环境不景气,企业的收入会降低。其次,经济衰退或经济低潮让一些人“呆立在原地,不敢采取任何行动”,他们被吓到了,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就什么都不做,或者做更多在开始时都不起作用的事情。  这些企业就像悬挂式滑翔机一样,一旦开始滑行,使能飞行数小时,但是当他们面对不可控制的气压变化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可怕的紧急着陆。  有些企业在经济低潮时会制定战略发展计划。
期刊
过去10年间,很多公司通过在线订购的方式发展出一种强大的市场营销工具——“大规模定制”。耐克、乐高、Threadless、保时捷和福特公司都提供此类服务。研究显示,和现成产品相比,客户更喜欢自己参与创造的产品。公司也顺势对DIY设计收取更高费用。最近,一些公司开始鼓励客户在提交最终设计前,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分享”产品模型。  一家大型欧洲汽车制造商配合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该汽车公司的客户可以从1
期刊
在冰箱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多门冰箱市场却一直呈现上升态势,而在多门冰箱市场竞争中,细节制胜。  近年来,由于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加之冰箱市场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冰箱市场增速逐步放缓,但多门冰箱市场却一直呈现上升态势,尤其是三门以上的冰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多样化,大容量冰箱得到青睐。两代人同住的家庭,老人为采购主角,而大多老人喜欢一次
期刊
新的经营假设的核心是:价值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这样的经营假设,企业需要从消费者出发再回到消费者那里,一切源于消费者的价值创造。  在非洲,人们说渴望分为两种:渺小的和伟大的。渺小的渴望,是指获取维系生命所需的东西:必需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这些东西所需的金钱,这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伟大的渴望,则是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企业必须承担伟大的渴望的时候,企业自身以及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