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宁静朴实中带着生活喧嚣的山房路上渐渐多了一丝文艺的情调。只知道山房路上的第一家咖啡厅是在2013年开业,民宿、书店和一些带着浓浓生活情趣的特色小店也是这几年开始在这悄然兴起。或许,这种享受精致的情调自百年前那场西学东渐开始就已经融入到这里的每一栋建筑之中,而现在,只不过是被重新唤醒罢了。
位于山房路64号的学镜堂,或许也是被唤醒中的一员,唤醒它的人,是一群对古建筑心怀敬畏与热爱的有志之士。他们秉承着“修旧如故”的理念,让建筑在尊重古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活。将这座几经风雨的百年老宅重新修缮成为了一个安栖心灵、放松身心的宁静港湾。隔离都市喧嚣,体会岁月沉淀下的厚重与美好。学镜堂,在他们手中,以一种承载旧韵、传承文明的姿态新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年沉浮 岁月流沙
“一般的民宿都会取一个比较雅致或者更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来表达主人的审美格调和对它的期望,您为什么会给这栋民宿取名叫‘学镜堂’呢?”当问到这栋民宿的发起人、投资者之一周生,他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因为它本来就叫‘学镜堂’啊。”语气中充满着理所当然,本就应该是这样。“我从未想过去改变它什么,如果我说我做了什么,那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它原本的魅力,一栋老建筑百年沉淀下的底蕴和文化,不应该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味儿。它以前是学镜堂,以后当然也应该是学镜堂。”就好像这栋建筑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向日葵,而周生只是拨开杂草,让它的花盘重新沐浴阳光。
是的,它以前的确是学镜堂,但4年前的学镜堂,可不是现在这般模样,40年前更不会是。这是一栋民国时期某唐家籍高官的府邸。按照门前珠海市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石牌介绍,学镜堂主体建筑为横座四间,附屋为两层砖瓦建筑。硬山顶,砖瓦混合结构。两栋并立的孪生建筑中间以天井相连,自成一方天地。
物是人非,曾经显赫一时的宅院因为主人的离开而日渐凋零。后来,曾被用作解放万山群岛部队驻地和当时珠海县宣传部的办公点。此后,房子就这样一直荒废了下来,直到4年前周生遇到它的时候,已经是残破不堪:相连的两栋主体建筑,一边被辟成了一间杂货铺,另一边被临时窝居在此的务工者烟熏火燎,弄得面目全非。
房子雖然残破,但建筑的整体形制、建筑格局仍在;精美的雕刻、精巧的布局仍在。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栋建筑曾经的奢华和当初主人家的卓然身份。站在破败的厅堂前,周生一眼就认定了它,仿佛冥冥之中的缘分,心底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周生觉得,自己要拂去这蒙在明珠上的尘土,让它重新绽放光芒。于是,辗转多次,四处打听,终于在遥远的他乡找到了房子如今的主人,周生以远高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把整个院子都租了下来。而后,却用一把铁锁又把它重新尘封回了岁月中。
不同于现在许多文艺出身的民宿改造者对审美和文化的偏爱,理工科出身的周生即使在这个“情怀项目”上依然保持着一贯的理性和客观,他不想贸然地去对建筑大刀阔斧地“破而后立”,他在等,等一个与他同样热爱古建筑,同时有能力践行自己古建筑修复改造梦想的设计师。一年半之前,他等来了同样理工科出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陈博士,两人经过深入交谈,对学镜堂的未来设计和改造理念一拍即合,周生索性将整个院子的重新设计改造统统交给了陈博士,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他的要求简单明确,只有两点:首先要解决防潮防水功能,岭南多雨的天气和湿热的气候,对建筑本身就是巨大的灾难,遑论这种百年老宅;其次就是要做好空间采光,房子要亮。
修旧如故 岁月新生
如果说周生对这栋建筑的改造还有什么其他要求,那或许就是本着对老建筑的敬畏之心,保留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要做到“修旧如故”。而这也是陈博士在学镜堂修复改造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初心。可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让陈博士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本着一个建筑学学者的严谨和务实,他在动手改造前对整个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大到占地面积、材料构成、房屋结构,乃至多年来造成的沉降、变形、损毁情况;小到每一个装饰雕刻,每一扇窗的格栅样式……无论巨细,所有关于这栋宅院的细节全部变成图纸,牢牢刻在了他的脑子里。然后多方求证参考,查找典籍资料、考察调阅同时期的其他建筑形制,一点点地慢慢将房子曾经的样貌在心中复原。
而后,便是繁重的修缮工作,和基于测绘资料及修缮程度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对再利用条件的评估和功能性选择。周生和陈博士选择将它打造成一间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和部分社交功能的精品民宿客栈,给都市里忙碌的人们一个彻底放松自己的空间,也给老建筑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文化魅力和人文底蕴的舞台。
测算力学结构、计算承重、替换和加固年久腐朽的建筑材料,一个学者对建筑科学的严谨和固执,在基础结构的修缮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为了保证地面不会返潮,陈博士将所有地砖掀开,深挖之后在下面铺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层,然后再辅以细沙将地砖重新装回;而为了把传统民居里绝不可能出现在二楼的洗手间搬上客房,陈博士又将全部做过隔音处理的部分楼板进行了重点加固,甚至给每个洗手间都打造了一个不锈钢焊接、混凝土浇筑的防水底座。正是深藏在墙板之后、地砖之下我们最不易察觉的部分,才真正体现了一个对古建筑满怀热忱的心,也是他们对这栋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和致敬。
相较于这些深藏建筑内部的匠心精神,设计师对采光系统的改造则是能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的,各种不同组合的灯饰按照实用和美观需求被精心安排在整栋院落的每个位置,窗户、天井,甚至打开的门扉都是对自然光线的有效利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阳光以不同的角度透过古老的彩色玻璃洒进屋子,剪切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时空仿佛又回到了100多年前那个宾客盈门的煌煌大宅。 藏于每个细节的敬畏之心
行走在学镜堂如今精致典雅的院落之中,从天井到大厅,从大厅到客房,从地板到墙壁,从门窗到横梁,几乎所有的物件好像一直都在这里,从来没有消失过。但在这看似不变的背后,也藏着设计师的许多小心思。两栋孪生建筑中间的庭院被安放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水池,让整个空间多了几分水的灵动,就连支撑院子里花藤架的“工字钢”,设计师也精心做了修饰,安排了灯光,夜幕降临之后,月色摩挲下的庭院又是另一种别样风情。
水潭背后还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平台,因粤剧名伶唐涤生的后辈曾在此坚持表演,周生和陈博士特意精心保留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戏台”,为到来的宾客和友人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小小角落,“戏台”后方的骑楼走廊上,被拓展成了一个展示长廊,展示着唐涤生的精彩粤剧表演镜头。
天井的左侧,被开拓成了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和吧台,最具特色的是吧台上方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窗花,看似模糊的玻璃其实是把贝壳磨得薄透镶嵌而成,精致考究却低调不显,这样难得的一扇花窗被很好地保存在厅内,作为学镜堂百年的见证,彰显屋主不凡的身份地位。
吧台里面就是相连的茶室和餐厅,青砖墙、原木桌,还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漆黑厚重的原木大门,都随着头顶灯光和屋外光线的变换营造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主楼的二楼,是两间以《诗经》名句命名“培兰” “植桂”的客房。在“植桂”房内,还保留着一张原房主留下的古老木床,经过精心修整加固后作为房间里的睡床使用,这也是这栋建筑里唯一保留的老物件了。两个房间都带有大大的落地窗,推窗出去就是一个被花架遮盖的超大露台空间,清晨推开窗户走出去,站在二楼眺望山房路青石板上的活色生香,生活的味道穿越时空,一百多年来从未改变。
在骑楼相连的右侧建筑里,还有二楼两间和一楼一间的标准房间,不多的5间客房里均采用上乘的床品和精致的仿古中式家私,在给宾客提供最为舒适的居住体验的同时,也与老宅的整体格调相得益彰。天井右侧的一楼空间,则被开辟成为了周生的工作室兼会客室,原木茶台占据了房间一半以上的面积,可以看出周生是个好茶之人,更是个好客之人。
看似简单,并没有多大改变的房子,其实每一处都蕴藏了每一个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屋内的绿色玻璃,略显俗气的“如意吉祥”字样,正是房子原先的遺留,陈博士找人重新订制替换掉破碎的玻璃与木条;每个房间之间拱门上的祥瑞浮雕,也一一被复原; 看着自己的设想在自己手中逐步实现,陈博士索性直接入股了学镜堂,同样因为对古建筑古文化的热爱而被周生感召入股的,还有目前负责学镜堂日常经营管理的偲存,因着这一份情怀,偲存放弃了知名地产企业高管的职位,跑到了山房路上的这家小小客栈,当起了“大管家”。学镜堂,也正是在他们手中,重新绽放出昔日的辉煌,将这一份时光的积淀得以继续传承。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无疑是让人向往的,可真正像学镜堂的几位经营者这样不计成本的追随本心,毕竟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每一个进入到学镜堂的人,都能从这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韵味,舒适且安心,学镜堂就是旅人在当地的家;同时,学镜堂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宅子里听见不同的故事,碰撞不同的文化。让这里成为旅行的目的地,于闹市中取一方净土,听老宅子讲述百年来的无声故事,叹一场风花雪月,度一个悠然午后。这就是学镜堂,一个让心安家的地方。
位于山房路64号的学镜堂,或许也是被唤醒中的一员,唤醒它的人,是一群对古建筑心怀敬畏与热爱的有志之士。他们秉承着“修旧如故”的理念,让建筑在尊重古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活。将这座几经风雨的百年老宅重新修缮成为了一个安栖心灵、放松身心的宁静港湾。隔离都市喧嚣,体会岁月沉淀下的厚重与美好。学镜堂,在他们手中,以一种承载旧韵、传承文明的姿态新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年沉浮 岁月流沙
“一般的民宿都会取一个比较雅致或者更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来表达主人的审美格调和对它的期望,您为什么会给这栋民宿取名叫‘学镜堂’呢?”当问到这栋民宿的发起人、投资者之一周生,他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因为它本来就叫‘学镜堂’啊。”语气中充满着理所当然,本就应该是这样。“我从未想过去改变它什么,如果我说我做了什么,那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它原本的魅力,一栋老建筑百年沉淀下的底蕴和文化,不应该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味儿。它以前是学镜堂,以后当然也应该是学镜堂。”就好像这栋建筑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向日葵,而周生只是拨开杂草,让它的花盘重新沐浴阳光。
是的,它以前的确是学镜堂,但4年前的学镜堂,可不是现在这般模样,40年前更不会是。这是一栋民国时期某唐家籍高官的府邸。按照门前珠海市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石牌介绍,学镜堂主体建筑为横座四间,附屋为两层砖瓦建筑。硬山顶,砖瓦混合结构。两栋并立的孪生建筑中间以天井相连,自成一方天地。
物是人非,曾经显赫一时的宅院因为主人的离开而日渐凋零。后来,曾被用作解放万山群岛部队驻地和当时珠海县宣传部的办公点。此后,房子就这样一直荒废了下来,直到4年前周生遇到它的时候,已经是残破不堪:相连的两栋主体建筑,一边被辟成了一间杂货铺,另一边被临时窝居在此的务工者烟熏火燎,弄得面目全非。
房子雖然残破,但建筑的整体形制、建筑格局仍在;精美的雕刻、精巧的布局仍在。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栋建筑曾经的奢华和当初主人家的卓然身份。站在破败的厅堂前,周生一眼就认定了它,仿佛冥冥之中的缘分,心底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周生觉得,自己要拂去这蒙在明珠上的尘土,让它重新绽放光芒。于是,辗转多次,四处打听,终于在遥远的他乡找到了房子如今的主人,周生以远高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把整个院子都租了下来。而后,却用一把铁锁又把它重新尘封回了岁月中。
不同于现在许多文艺出身的民宿改造者对审美和文化的偏爱,理工科出身的周生即使在这个“情怀项目”上依然保持着一贯的理性和客观,他不想贸然地去对建筑大刀阔斧地“破而后立”,他在等,等一个与他同样热爱古建筑,同时有能力践行自己古建筑修复改造梦想的设计师。一年半之前,他等来了同样理工科出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陈博士,两人经过深入交谈,对学镜堂的未来设计和改造理念一拍即合,周生索性将整个院子的重新设计改造统统交给了陈博士,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他的要求简单明确,只有两点:首先要解决防潮防水功能,岭南多雨的天气和湿热的气候,对建筑本身就是巨大的灾难,遑论这种百年老宅;其次就是要做好空间采光,房子要亮。
修旧如故 岁月新生
如果说周生对这栋建筑的改造还有什么其他要求,那或许就是本着对老建筑的敬畏之心,保留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要做到“修旧如故”。而这也是陈博士在学镜堂修复改造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初心。可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让陈博士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本着一个建筑学学者的严谨和务实,他在动手改造前对整个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大到占地面积、材料构成、房屋结构,乃至多年来造成的沉降、变形、损毁情况;小到每一个装饰雕刻,每一扇窗的格栅样式……无论巨细,所有关于这栋宅院的细节全部变成图纸,牢牢刻在了他的脑子里。然后多方求证参考,查找典籍资料、考察调阅同时期的其他建筑形制,一点点地慢慢将房子曾经的样貌在心中复原。
而后,便是繁重的修缮工作,和基于测绘资料及修缮程度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对再利用条件的评估和功能性选择。周生和陈博士选择将它打造成一间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和部分社交功能的精品民宿客栈,给都市里忙碌的人们一个彻底放松自己的空间,也给老建筑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文化魅力和人文底蕴的舞台。
测算力学结构、计算承重、替换和加固年久腐朽的建筑材料,一个学者对建筑科学的严谨和固执,在基础结构的修缮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为了保证地面不会返潮,陈博士将所有地砖掀开,深挖之后在下面铺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层,然后再辅以细沙将地砖重新装回;而为了把传统民居里绝不可能出现在二楼的洗手间搬上客房,陈博士又将全部做过隔音处理的部分楼板进行了重点加固,甚至给每个洗手间都打造了一个不锈钢焊接、混凝土浇筑的防水底座。正是深藏在墙板之后、地砖之下我们最不易察觉的部分,才真正体现了一个对古建筑满怀热忱的心,也是他们对这栋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和致敬。
相较于这些深藏建筑内部的匠心精神,设计师对采光系统的改造则是能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的,各种不同组合的灯饰按照实用和美观需求被精心安排在整栋院落的每个位置,窗户、天井,甚至打开的门扉都是对自然光线的有效利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阳光以不同的角度透过古老的彩色玻璃洒进屋子,剪切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时空仿佛又回到了100多年前那个宾客盈门的煌煌大宅。 藏于每个细节的敬畏之心
行走在学镜堂如今精致典雅的院落之中,从天井到大厅,从大厅到客房,从地板到墙壁,从门窗到横梁,几乎所有的物件好像一直都在这里,从来没有消失过。但在这看似不变的背后,也藏着设计师的许多小心思。两栋孪生建筑中间的庭院被安放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水池,让整个空间多了几分水的灵动,就连支撑院子里花藤架的“工字钢”,设计师也精心做了修饰,安排了灯光,夜幕降临之后,月色摩挲下的庭院又是另一种别样风情。
水潭背后还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平台,因粤剧名伶唐涤生的后辈曾在此坚持表演,周生和陈博士特意精心保留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戏台”,为到来的宾客和友人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小小角落,“戏台”后方的骑楼走廊上,被拓展成了一个展示长廊,展示着唐涤生的精彩粤剧表演镜头。
天井的左侧,被开拓成了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和吧台,最具特色的是吧台上方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窗花,看似模糊的玻璃其实是把贝壳磨得薄透镶嵌而成,精致考究却低调不显,这样难得的一扇花窗被很好地保存在厅内,作为学镜堂百年的见证,彰显屋主不凡的身份地位。
吧台里面就是相连的茶室和餐厅,青砖墙、原木桌,还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漆黑厚重的原木大门,都随着头顶灯光和屋外光线的变换营造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主楼的二楼,是两间以《诗经》名句命名“培兰” “植桂”的客房。在“植桂”房内,还保留着一张原房主留下的古老木床,经过精心修整加固后作为房间里的睡床使用,这也是这栋建筑里唯一保留的老物件了。两个房间都带有大大的落地窗,推窗出去就是一个被花架遮盖的超大露台空间,清晨推开窗户走出去,站在二楼眺望山房路青石板上的活色生香,生活的味道穿越时空,一百多年来从未改变。
在骑楼相连的右侧建筑里,还有二楼两间和一楼一间的标准房间,不多的5间客房里均采用上乘的床品和精致的仿古中式家私,在给宾客提供最为舒适的居住体验的同时,也与老宅的整体格调相得益彰。天井右侧的一楼空间,则被开辟成为了周生的工作室兼会客室,原木茶台占据了房间一半以上的面积,可以看出周生是个好茶之人,更是个好客之人。
看似简单,并没有多大改变的房子,其实每一处都蕴藏了每一个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屋内的绿色玻璃,略显俗气的“如意吉祥”字样,正是房子原先的遺留,陈博士找人重新订制替换掉破碎的玻璃与木条;每个房间之间拱门上的祥瑞浮雕,也一一被复原; 看着自己的设想在自己手中逐步实现,陈博士索性直接入股了学镜堂,同样因为对古建筑古文化的热爱而被周生感召入股的,还有目前负责学镜堂日常经营管理的偲存,因着这一份情怀,偲存放弃了知名地产企业高管的职位,跑到了山房路上的这家小小客栈,当起了“大管家”。学镜堂,也正是在他们手中,重新绽放出昔日的辉煌,将这一份时光的积淀得以继续传承。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无疑是让人向往的,可真正像学镜堂的几位经营者这样不计成本的追随本心,毕竟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每一个进入到学镜堂的人,都能从这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韵味,舒适且安心,学镜堂就是旅人在当地的家;同时,学镜堂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宅子里听见不同的故事,碰撞不同的文化。让这里成为旅行的目的地,于闹市中取一方净土,听老宅子讲述百年来的无声故事,叹一场风花雪月,度一个悠然午后。这就是学镜堂,一个让心安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