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鉴赏是语文阅读的核心能力,鉴赏题是中考命题的常考题型,考生得分率比较低,但是鉴赏题有其独特的特点,解题方法也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本文主要探讨了鉴赏题的鉴赏要素、解题方法、例题解析等问题。
关键词: 鉴赏题 鉴赏要素 解题方法 例题解析
鉴赏是语文阅读的核心能力,鉴赏题是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题型,但是考生失分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考生不知道如何解题。那么如何提高考生解答鉴赏题的能力呢?笔者对此作了探讨,简述如下。
在阅读中,鉴赏题分值一般占2~3分,有时甚至占4分。考生每当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或答不全,或答不准,或答不对,那么,如何解答鉴赏难题呢?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必要的解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一、鉴赏题的解题要素
解答鉴赏题,需要考生先了解鉴赏的要素。那么,鉴赏题有哪些鉴赏要素呢?请看下面两个鉴赏命题的例子:
例1:原文: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2012盐城,《向泥土敬礼》)
问题:2.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4分)
答案:2.(4分)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逡巡的士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泥土地、小动物以人的情态,活泼生动,富有情趣。或: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父亲的连续三个“怕”,强烈地表达出父亲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点明所用的修辞手法1分,略加分析1分,表达作用或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例2:原文: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的表层如少女,娇面含春,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2012荆州《荡里莲花》)
问题:21.(2分)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
答案: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探”字,将“朵儿”的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凸显无余,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解答鉴赏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入手分析:
1.方法。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写的)?如,例1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例2中的拟人修辞方法。
2.作用。怎样地写出了(写得怎样)?如,例1中的“生动形象地”“强烈地”;例2中的“凸显无余”。
3.对象。什么人或事物(写了什么)?如,例1中的“父亲”;例2中的“莲花”“朵儿”。
4.结果。人或事物的怎样心理或特点(写出了什么)?如,例1中的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例2中的“朵儿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
5.作者。表达了作者怎样(什么)思想感情?如,例1答案中,虽没有给出明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但从原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例2中的“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
6.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感受)?如,例1、例2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上面这些要素,涵盖了命题者命题时所给全部答案的内容要素,考生只要将上面这些鉴赏的基本要素答全,不得满分,也得高分。
二、鉴赏题的解题公式
根据上面解题的基本要素,鉴赏题可用公式的形式简洁概括为:
答:作者运用了……①方法,……②地写出了……③人(或事物)的……④心理(特点),表达了作者……⑤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⑥的印象。
对上面鉴赏题解题公式的解析:
1.……①:填写某种方法(角度)。首先选择一种方法(角度)进行鉴赏。如果命题者给出了某种鉴赏的方法(角度),那么,考生按照要求答题就可以了;如果命题者没有给出赏析的角度,那么,考生就应该按照要求选择适合考生自己的方法(角度)解题。这些方法(角度)一般包括:词语(成语、俗语、歇后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人称、表达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写作方法、语言表达、句式特点、文章结构,等等。
2.……②:填写以上某种方法(角度)的作用。方法(角度)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比喻、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排比的作用是使语气强烈有力;对偶的作用是使句式整齐、音韵铿锵。
3.……③:填写人物(或事物)。一般,写人的散文、小说等文章要填写句子中涉及的人物;写景状物的文章要填写句子中涉及的事物。
4.……④:填写人物或事物的结果。填写人物,突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动作、思想、品质、精神等),填写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特征、情况等)。
5.……⑤:填写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项可以填写的思想感情,如热爱、赞美、敬意、憎恶等。
6.……⑥:填写读者的感受。这一项可以填写读者的感受。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三、鉴赏题的解题例析
请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②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2012年营口《母爱的硬度》文/叶浅韵)
问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画线的句子。(3分)
解答:赏析可分解为以下几项:
1.……①: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
2.……②:有力地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③:选文写了人物:“我”的母亲。
4.……④:选文写出了人物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性格特点。
5.……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情感。
6.……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将这六点按照鉴赏题的解题公式组合成句,再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就能使回答问题的答案更加趋于完美,获得满分。如:
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①点),语气强烈有力地(②点)写出了母亲(③点)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的性格特点(④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情感(⑤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⑥点)。(注:有时②点写在答案的最后。)
综上所述,鉴赏题有其独特的特点,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为考生完整地回答问题,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经验。只要考生正确、有效、适当地加以训练,就定能答好鉴赏题。不过,这只是一种方法,在熟练解答鉴赏题之后,考生不应拘泥于这种条条框框,而应灵活解答鉴赏题,否则,考生会走入解题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1]许淑淇主编.阅读宝典(第一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9.
关键词: 鉴赏题 鉴赏要素 解题方法 例题解析
鉴赏是语文阅读的核心能力,鉴赏题是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题型,但是考生失分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考生不知道如何解题。那么如何提高考生解答鉴赏题的能力呢?笔者对此作了探讨,简述如下。
在阅读中,鉴赏题分值一般占2~3分,有时甚至占4分。考生每当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或答不全,或答不准,或答不对,那么,如何解答鉴赏难题呢?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必要的解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一、鉴赏题的解题要素
解答鉴赏题,需要考生先了解鉴赏的要素。那么,鉴赏题有哪些鉴赏要素呢?请看下面两个鉴赏命题的例子:
例1:原文: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2012盐城,《向泥土敬礼》)
问题:2.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4分)
答案:2.(4分)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逡巡的士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泥土地、小动物以人的情态,活泼生动,富有情趣。或: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父亲的连续三个“怕”,强烈地表达出父亲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点明所用的修辞手法1分,略加分析1分,表达作用或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例2:原文: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的表层如少女,娇面含春,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2012荆州《荡里莲花》)
问题:21.(2分)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
答案: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探”字,将“朵儿”的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凸显无余,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解答鉴赏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入手分析:
1.方法。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写的)?如,例1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例2中的拟人修辞方法。
2.作用。怎样地写出了(写得怎样)?如,例1中的“生动形象地”“强烈地”;例2中的“凸显无余”。
3.对象。什么人或事物(写了什么)?如,例1中的“父亲”;例2中的“莲花”“朵儿”。
4.结果。人或事物的怎样心理或特点(写出了什么)?如,例1中的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例2中的“朵儿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
5.作者。表达了作者怎样(什么)思想感情?如,例1答案中,虽没有给出明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但从原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例2中的“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
6.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感受)?如,例1、例2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上面这些要素,涵盖了命题者命题时所给全部答案的内容要素,考生只要将上面这些鉴赏的基本要素答全,不得满分,也得高分。
二、鉴赏题的解题公式
根据上面解题的基本要素,鉴赏题可用公式的形式简洁概括为:
答:作者运用了……①方法,……②地写出了……③人(或事物)的……④心理(特点),表达了作者……⑤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⑥的印象。
对上面鉴赏题解题公式的解析:
1.……①:填写某种方法(角度)。首先选择一种方法(角度)进行鉴赏。如果命题者给出了某种鉴赏的方法(角度),那么,考生按照要求答题就可以了;如果命题者没有给出赏析的角度,那么,考生就应该按照要求选择适合考生自己的方法(角度)解题。这些方法(角度)一般包括:词语(成语、俗语、歇后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人称、表达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写作方法、语言表达、句式特点、文章结构,等等。
2.……②:填写以上某种方法(角度)的作用。方法(角度)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比喻、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排比的作用是使语气强烈有力;对偶的作用是使句式整齐、音韵铿锵。
3.……③:填写人物(或事物)。一般,写人的散文、小说等文章要填写句子中涉及的人物;写景状物的文章要填写句子中涉及的事物。
4.……④:填写人物或事物的结果。填写人物,突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动作、思想、品质、精神等),填写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特征、情况等)。
5.……⑤:填写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项可以填写的思想感情,如热爱、赞美、敬意、憎恶等。
6.……⑥:填写读者的感受。这一项可以填写读者的感受。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三、鉴赏题的解题例析
请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②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2012年营口《母爱的硬度》文/叶浅韵)
问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画线的句子。(3分)
解答:赏析可分解为以下几项:
1.……①: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
2.……②:有力地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③:选文写了人物:“我”的母亲。
4.……④:选文写出了人物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性格特点。
5.……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情感。
6.……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将这六点按照鉴赏题的解题公式组合成句,再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就能使回答问题的答案更加趋于完美,获得满分。如:
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①点),语气强烈有力地(②点)写出了母亲(③点)勤快能干、心灵手巧(要强)的性格特点(④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情感(⑤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⑥点)。(注:有时②点写在答案的最后。)
综上所述,鉴赏题有其独特的特点,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为考生完整地回答问题,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经验。只要考生正确、有效、适当地加以训练,就定能答好鉴赏题。不过,这只是一种方法,在熟练解答鉴赏题之后,考生不应拘泥于这种条条框框,而应灵活解答鉴赏题,否则,考生会走入解题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1]许淑淇主编.阅读宝典(第一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