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弹唱课程是音乐课程体系中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该课程非常有必要。弹唱技能是职业技能当中的必备能力,因此应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文章从音乐课程体系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前教育;钢琴弹唱课程;高校
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大都由音乐学院教师承担,更具有音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却并不完全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弹唱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优化幼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一、音乐课程体系概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现阶段的音乐课程主要由学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担任,且由于各学校学科设置及师资力量不同,所开设的课程相应有所不同。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有基本的乐理、视唱、钢琴、声乐、舞蹈等相关课程。在钢琴、声乐、舞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中,开设相应具有综合实践性的艺术教学实践课程,如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创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讲,弹唱、创编、奥尔夫教学法等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实用性和艺术综合创造性,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总体来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再到实践实用性课程,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但是,就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创编性弹唱课程来说,学生需要具有和声、曲式、编配、即兴、听辨、音乐风格审美等基本音乐能力,才能全面扎实地掌握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即兴性的幼儿歌曲弹唱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数量不多,良莠不齐
在现阶段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材数量不多,良莠不齐,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有些教材以简谱为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能力要求过低,采用无旋律伴奏的方式,伴奏类型单一,极为简单,歌曲伴奏效果不佳,不足以达到教学审美的要求。弹唱中弹的部分虽有所简化,无旋律伴奏织体却加大了唱的难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弹唱音乐中旋律的缺失和不足更加影响音乐的完整性表达。有些教材以線谱为例,从有旋律伴奏到无旋律伴奏都有涉及,采用较为常用的儿歌伴奏织体类型,由易到难,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但在编配理论的编写中没有根据学前教育学生乐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详尽的论述,导致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容易直接将其作为钢琴谱进行练习,不利于编配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缺乏实践创新与运用能力
就现阶段而言,由于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缺乏音乐专业氛围和音乐思维,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不足,对音乐的理解、运用能力及自身要求有所局限。学生容易将钢琴弹唱学习作为钢琴技能学习来完成课程任务,弹唱的教学容易演变成为有伴奏谱才会弹的简易钢琴弹奏课,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真正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即兴弹唱技能,影响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和发展。
(三)课程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歌曲弹唱这类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根据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在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构建基本弹唱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理论基础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和声曲式等编配基本理论知识概念,对弹唱课程中的编配与演奏概念模糊。在教学体系中适当加入和声、曲式、美学等内容,对学生明确弹唱概念具有方向性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听觉思维能力培养
由于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理论积累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在幼儿歌曲弹唱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对其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和声的感知能力、曲式结构中乐曲走向的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虽开设了较为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课,但不涉及和声曲式这类较为深入和专业的学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和编配创造能力的提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首先需要具备听觉的思维能力,才能在音乐旋律的走向中找到弹唱编配的方向。
(二)音乐情绪感知力及想象力培养
音乐拥有各种不同的风格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蕴含有不同的情绪情感,正确把握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是弹唱中选择恰当织体与和声进行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接触不同情绪情感的作品,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如优美、雄壮、欢乐、悲伤等情感体验,进一步触发其音乐想象力、音乐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弹唱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艺术素养。
(三)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条就提出了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所表现的美的层次是有差异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不仅是具有实践性的实训技能课,也是从弹唱及编配的角度进行的音乐审美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将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渗透在基本技能的学习之中,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审美能力。只有正确区分美与不美,伴奏织体选用的优与不优,在学习和编配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音乐美的不断追求投入音乐的学习训练中,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内在的音乐感知力,使其在即兴弹唱的课程中得到新的提升。
(四)加强移调训练
在教学中进行简单歌曲常用调的移调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以往的课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局限和课程理论难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跳过移调内容。移调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弹唱课程中钢琴弹奏部分与钢琴专业基础训练的区别,准确定位课程方向。在移调训练中,按调式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明确和熟悉各调式和声,训练右手同一旋律各调式的移调,降低右手移调难度,使学生更加清楚地区分各调式和声。在课程训练中培养学生弹唱伴奏移调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不同的歌曲、不同音区音域的弹唱伴奏能力,提高学生将来在教学中的临时应变能力。 (五)注重经典作品的学习
在钢琴弹唱课程教学中,注重经典作品的学习和弹唱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经典儿歌实用性强,传唱度高,在学习当中学生对熟悉音乐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强。对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进行教学有助于降低课程的难度,增加基础编配理论知识的摄入,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弹唱课程。经典作品之所以能作为经典流传,是其自身具有较高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其旋律朗朗上口,百听不厌,对其进行学习和反复练习更能激发学生探索弹唱编配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经典儿歌的弹唱伴奏编配版本较多,学生可参考查阅的资料较丰富,有助于学生自行对比和探索同一儿歌的不同编配特点,增强课程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其即兴伴奏的能力和艺术素养。
(六)职业能力意识培养
艺术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美育素养及艺术素养通过艺术教育的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艺术教育。幼儿歌曲弹唱是儿童教学中互动性及应变性较强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情况,如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到律动或歌唱音域不适等情况。教师在弹唱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一定的实例或实景训练,增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自主意识,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使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职业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习有更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更加自主和高效。
四、结语
文章從音乐基础素养和音乐能力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艺术听觉感知、职业导向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将艺术性思维渗透贯穿在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的即兴能力,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9):136-137.
[2]任陆.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教改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2(10):112-113.
[3]仝军,潘洁.高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J].音乐创作,2016(12):176-178.
[4]张群明.幼师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之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5]柯朝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的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33-135.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前教育;钢琴弹唱课程;高校
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大都由音乐学院教师承担,更具有音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却并不完全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弹唱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优化幼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一、音乐课程体系概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现阶段的音乐课程主要由学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担任,且由于各学校学科设置及师资力量不同,所开设的课程相应有所不同。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有基本的乐理、视唱、钢琴、声乐、舞蹈等相关课程。在钢琴、声乐、舞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中,开设相应具有综合实践性的艺术教学实践课程,如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创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讲,弹唱、创编、奥尔夫教学法等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实用性和艺术综合创造性,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总体来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再到实践实用性课程,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但是,就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创编性弹唱课程来说,学生需要具有和声、曲式、编配、即兴、听辨、音乐风格审美等基本音乐能力,才能全面扎实地掌握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即兴性的幼儿歌曲弹唱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数量不多,良莠不齐
在现阶段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材数量不多,良莠不齐,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有些教材以简谱为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能力要求过低,采用无旋律伴奏的方式,伴奏类型单一,极为简单,歌曲伴奏效果不佳,不足以达到教学审美的要求。弹唱中弹的部分虽有所简化,无旋律伴奏织体却加大了唱的难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弹唱音乐中旋律的缺失和不足更加影响音乐的完整性表达。有些教材以線谱为例,从有旋律伴奏到无旋律伴奏都有涉及,采用较为常用的儿歌伴奏织体类型,由易到难,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但在编配理论的编写中没有根据学前教育学生乐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详尽的论述,导致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容易直接将其作为钢琴谱进行练习,不利于编配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缺乏实践创新与运用能力
就现阶段而言,由于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缺乏音乐专业氛围和音乐思维,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不足,对音乐的理解、运用能力及自身要求有所局限。学生容易将钢琴弹唱学习作为钢琴技能学习来完成课程任务,弹唱的教学容易演变成为有伴奏谱才会弹的简易钢琴弹奏课,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真正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即兴弹唱技能,影响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和发展。
(三)课程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歌曲弹唱这类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根据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在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构建基本弹唱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理论基础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和声曲式等编配基本理论知识概念,对弹唱课程中的编配与演奏概念模糊。在教学体系中适当加入和声、曲式、美学等内容,对学生明确弹唱概念具有方向性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听觉思维能力培养
由于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理论积累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在幼儿歌曲弹唱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对其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和声的感知能力、曲式结构中乐曲走向的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虽开设了较为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课,但不涉及和声曲式这类较为深入和专业的学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和编配创造能力的提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首先需要具备听觉的思维能力,才能在音乐旋律的走向中找到弹唱编配的方向。
(二)音乐情绪感知力及想象力培养
音乐拥有各种不同的风格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蕴含有不同的情绪情感,正确把握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是弹唱中选择恰当织体与和声进行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接触不同情绪情感的作品,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如优美、雄壮、欢乐、悲伤等情感体验,进一步触发其音乐想象力、音乐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弹唱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艺术素养。
(三)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条就提出了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所表现的美的层次是有差异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不仅是具有实践性的实训技能课,也是从弹唱及编配的角度进行的音乐审美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将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渗透在基本技能的学习之中,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审美能力。只有正确区分美与不美,伴奏织体选用的优与不优,在学习和编配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音乐美的不断追求投入音乐的学习训练中,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内在的音乐感知力,使其在即兴弹唱的课程中得到新的提升。
(四)加强移调训练
在教学中进行简单歌曲常用调的移调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以往的课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局限和课程理论难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跳过移调内容。移调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弹唱课程中钢琴弹奏部分与钢琴专业基础训练的区别,准确定位课程方向。在移调训练中,按调式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明确和熟悉各调式和声,训练右手同一旋律各调式的移调,降低右手移调难度,使学生更加清楚地区分各调式和声。在课程训练中培养学生弹唱伴奏移调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不同的歌曲、不同音区音域的弹唱伴奏能力,提高学生将来在教学中的临时应变能力。 (五)注重经典作品的学习
在钢琴弹唱课程教学中,注重经典作品的学习和弹唱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经典儿歌实用性强,传唱度高,在学习当中学生对熟悉音乐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强。对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进行教学有助于降低课程的难度,增加基础编配理论知识的摄入,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弹唱课程。经典作品之所以能作为经典流传,是其自身具有较高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其旋律朗朗上口,百听不厌,对其进行学习和反复练习更能激发学生探索弹唱编配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经典儿歌的弹唱伴奏编配版本较多,学生可参考查阅的资料较丰富,有助于学生自行对比和探索同一儿歌的不同编配特点,增强课程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其即兴伴奏的能力和艺术素养。
(六)职业能力意识培养
艺术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美育素养及艺术素养通过艺术教育的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艺术教育。幼儿歌曲弹唱是儿童教学中互动性及应变性较强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情况,如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到律动或歌唱音域不适等情况。教师在弹唱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一定的实例或实景训练,增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自主意识,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使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职业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习有更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更加自主和高效。
四、结语
文章從音乐基础素养和音乐能力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艺术听觉感知、职业导向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将艺术性思维渗透贯穿在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的即兴能力,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9):136-137.
[2]任陆.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教改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2(10):112-113.
[3]仝军,潘洁.高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J].音乐创作,2016(12):176-178.
[4]张群明.幼师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之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5]柯朝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的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33-135.
作者单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