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是要求教师对教材创造性的运用,创造性处理好教材,使得教师在学生与教材间真正起到桥梁作用,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化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1“通览”教材
  “通览”教材首先能综观化学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全局,明确教材布局的逻辑系统。更能能通盘巧妙的安排教学进度,不会在教学中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不合理现象,积极引导学生知道化学教材重点知识是在什么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它又能为后面的哪些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不仅不能全面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更不能贯穿教的内在联系。“通览”教材是正确处理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览”教材也有助于教师讲课时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例如让学生突破“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难点,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掌握“原子的构成”,才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
  “通览”教材,应防止两种情况:其一防止走马观花,一味浏览,结果印象不深,所获无几;其二是细嚼慢咽,玩味不已,结果时间精力有限。这样操作的不良结果则是:前者是有名无实,后者是得不偿失。因此,“通览”教材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群体精力,明确“通览”的目的,确定“通览”的重点。
  2“吃透”教材
  要做到“吃透”教材,①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初中化学强调要从学生经验出发,要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的确展,要帮助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掌握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念、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例如: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其内在的知识逻辑关系是:认识燃烧现象——燃烧条件——联系实际生活中引火和灭火的方法理解、掌握燃烧的条件——认识缓慢氧化、自燃和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应用燃烧的识识学习控制燃烧,有效的防火、灭火、了解火灾自救的常识。②要了解每个课题的主干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过分强调每堂课的完整性,有些课题大纲要求的是一课时完成的内容,如感觉一课时完成的有些问题,不妨用二课时。例如“单元三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有老师常常是用一节课完成的,分子和原子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按排一节课很紧凑。我认为如果按照练习册的按排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分子的性质的探究和运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第二课时主要讲解分子的构成和探讨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可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③要认真领会每个课题中的每一幅图片和每一个表格的设计意图。例如在单元四课题1原子的构成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讨论了表4-1和表4-2。通过对这二个表格的讨论你能得到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很自然得出了原子的构成中的有关知识。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不同种类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等知识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3“用活”教材
  “用活”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提出来的全新理念,它赋予了教师驾驭新教材的灵活性。从宏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不仅是教书本知识,而且是哺育人成长;从微观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即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
  3.1使新教材的教学“情境化”。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教材的内容,创设一些真实典型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①场景的创设可以使教材原有抽象的概念、微观化和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缩短时空距离,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学习中创设一些真实典型的生活场景,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②真实场景将声音、图像、色彩等各种信息,以及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机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整体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很快激发起强烈的学习热情,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对新教材的处理要讲究“艺术性”、凸现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要做到“心中有方法,手中有特色”。
  3.2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生动、简洁、有效,对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将实验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实验的作用,体现出实验的魅力。通过实验内容的生活化和实验用品的生活化来把实验和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例如,在做空气成分含量的测定时,在做好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这些生活化的用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习了三大强酸后,采用白醋做酸的通性验证实验;学习酸、碱和盐后设计实验“皮蛋配料成分的检测”;蛋白质的教学中,使用牛奶、蛋清等家庭厨房食用的食品;使用碱面、食盐等家庭添加剂和调味剂,来学习盐的性质等。这些生活化的实验用品,使得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也使得课堂更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
  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怎样防止铁锅生锈?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还可以从新闻人手,挖掘新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设置生活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列举生活化的例子贴近生活的例子,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学习氧气的溶解性时,给大家举蒸蛋羹的例子,给打散的鸡蛋加入凉水,蒸出的蛋羹充满气眼,感觉太“老”,口感不好,倘若加入适量凉开水,则蒸出的蛋羹鲜嫩爽滑,就好吃嫩滑,其原因是烧开的水赶走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可举蒸馒头的例子,如果碱放多了面会发黄,可加适量食醋,消耗过多的碳酸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碳酸钠与酸反应这一性质的认识,又强化了学生对盐的通性的掌握。
其他文献
【摘要】 笔者首先对教师如何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情境、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挖掘教材中创造教育因素,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从注重阅读教学、加强作文训练、抓作业练习等几方面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 语文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1教师高屋建瓴,更新教育思想,营造
期刊
【摘要】 教育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义务教育更加不容忽视,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也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初中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国教育中薄弱的一环。相比物理、化学和地理,初中数学以枯燥著称。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学生难以理解,只能以“填鸭”方式去教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极其不利。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文章从自己成长经历入手,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从教师素质、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等方面谈激发学生兴趣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以兴趣促学习,从而达到语文的乐学境界。  【关键词】 激发兴趣方法引导乐学境界  小学低年级时,语文赵老师那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朗读,幽默风趣的讲解,常常使我们心驰神往,特别是一次课堂上的即兴秦腔演唱,更让我
期刊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地理教
期刊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它的产生都信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如下:  1生活情境激趣  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
期刊
【摘要】 我国传统民族体育丰富多彩,是丰富人民生活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开展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是有必要的。我们学校主要是从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老师、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系和开展丰富的活动,来开展学校传统体育。  【关键词】 学校发展传统体育对策  我国众多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内涵,具有较好的娱乐、健身和教
期刊
节奏在音乐中的意思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训练有序的节拍和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骼。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任何音乐都无法离开鲜明的节奏。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节奏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教学和创新。对于一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  1听节奏  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和说,书面语言包括读和写,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更应明确听说训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纠正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存在着种种弊端,致使教师的作文教学事倍功半,大部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写作指导中,由于违背“课标”要求,违背写作规律而形成的误区比比皆是:①命题主观缺乏指导:作文教学是一件投入多、费时长而收效却不一定十分显著的事。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感到作文难教,初上讲台的教师更不知从何下手。有些教师不了解学情,脱离
期刊
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当今生物取消中考,更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