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高校创业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是创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从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三个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便按照学生的不同参与程度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谷再秋(1973-),吉林榆树人,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创业教育、物流管理;
  刘富成(1973-),吉林梅河口人,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创业教育、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5.5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127-02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和相关知识的储备,这就要求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上进行合理的设置,在实践教学体系上进行科学的安排。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从高校创业教学体系的要求、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要求
  高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体系具有不同于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这也对整个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实施多样化课程设计
  这种多样化体现在课程种类的多样性、课程目标的非单一性、课程评价标准和模式的多元化,以及课程的多种实施方式。大学生创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涉及到专业技能的,如企业管理、资金融通、市场营销方面的;也涉及心理、思维、行为技巧这种创业者基本素质的知识。总体来说,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创业者超越自身的资源局限,积极应对各种市场风险。因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将对创业者知识结构的拓宽和优化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高校很多专业讲授的基本要求,用实践行为来加深理论的认知以及巩固理论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提供模拟的或可操作的作业环境,更好地提升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将被有效发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更好地发挥。内容丰富、方法得当的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时效性。
  (三)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业教育灌输给学生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衍生出创业激情。但仅有激情对创业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要求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以应对象牙塔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注重创业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冒险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社交和管理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此外就是面对未来挫折的良好心态,积极坚忍往往使很多创业者在历经磨难后走向成功。
  (四)实行人才培养差异化
  这种差异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不同高校的创业教育无需拘泥于统一模式,不必千篇一律。各种创业教育都应该依托于各自的专业,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到各种专业课程的讲授之中。将创业教育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将创业素质的培养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因材施教,在面向本校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大前提下考虑分类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创业能力、兴趣衍生的差异化创业需求。
  二、高校创业管理课程的设置
  根据教育部近期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高校创业教育类课程应该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一)教授创业知识类课程
  这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狭义的创业知识类课程包括创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理论,涉及创业计划、创业资源、创业团队、创业机会、政策法规等相关内容。具体可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税法、财务分析等课程,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而广义的创业知识课程应该还包括创业通识类课程,包括专业外语、信息系统应用、经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商务礼仪等,以形成更全面、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二)锻炼创业能力类课程
  这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这类课程的设置可以更加依托专业背景,根据学生个性的需要,开设商业机会识别、商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的制定、筹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危机处理等。通过这些锻炼创业能力类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其创业的适应能力,尽可能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三)培养创业精神类课程
  这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任何创业活动都不能保证百分百顺利,很可能是需要一波三折的起起落落才能成功。因而创业精神的培养才是创业者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才是日后创业者生生不息的永恒动力。这类课程应该注重锻造大学生刚强坚毅的品格、不惧挫折的勇气,成为能够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优秀创业者。这包括一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职业教育,包括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创造价值、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创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任何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创业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因而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一整套实践教学体系来支撑和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未来创业成功的概率。按照大学生在整个创业教育实践中的参与程度,我们可以将这些实践环节分为三类。
  (一)引导感受型实践
  这类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多听多看,对创业活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想感悟。主要包括举办各种创业类讲座、报告和座谈,以及到企业去认识性实习等。通过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讲述创业的艰辛历程、成败得失,可以让大学生对创业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企业家与大学生的交流和问题解答,可以开启大学生燃烧创业激情的窗口和获得有益的启迪。而通过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去参观,由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讲解企业日常的生产运营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对不同行业经营有更直观的认识,为日后创业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兴趣参考。如长春大学管理学院一般会将企业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创业理论都还没有系统学习的时候进行直观的感性认识,讲座报告也以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为主;而纯粹的创业讲座和座谈则安排到大三和大四时段,在学生有了系统创业知识和一定创业实践之后再进行。   (二)积极参与型实践
  这类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中来,主要包括各种教学模拟和参加创业大赛等。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管理软件开发公司都针对高校的创业和教学需求,开发了各种手工模拟和软件模拟系统,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创业计划的制定、团队组建、资金融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模拟,从而对授课中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进行不断地检验和提高。如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各专业都会在大二、大三时段进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ERP软件系统模拟、供应链系统模拟等教学模拟,每项模拟都会持续一周以上的时间,进行几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创业过程,最后要进行利润评比和撰写实习总结报告。此外,随着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各种创业大赛开始不断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其中以“挑战杯”创业大赛最为知名,全国各高校都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组织各专业构成的团队积极参与,无论比赛最后的名次如何,整个比赛的准备、指导和实施过程都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独立自主型实践
  这类实践活动虽然也会一定程度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但整个创业活动都融入实际的企业运营活动之中,基本完全由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决策和承担风险。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建立实体化创业公司等。学生一般会利用寒暑假做一些短期岗位的实践活动,也会在大四时段结合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都为未来的创业活动积累宝贵的经验。有条件的高校会建立大学生产业园,这种孵化器性质的园区能为大学生独立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除此以外,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淘宝班也能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学校积极通过方向引导和学分激励使大学生具有普遍的创业热情,并于2010年成立设立专门的创业学院。据有关资料统计,其8000名学生中,有1200人在淘宝开店创业,并有400多人已经实现了月入过3000元;校园内已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还有多家快递公司进驻学院专门给这些创业学生提供快递服务。它的创业教育经验吸引了很多高校的目光,包括很多本科院校。
  总之,高校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短时间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前进,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创业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也利于优秀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并可以探索出适合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R].2012.
  [2] 郦昕阳.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09).
  [3] 赵峰.关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12).
  [4] 张兆强、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5).
其他文献
摘要:从国际惯例看,风险投资主要的企业组织模式有3种:公司制、信托基金制和有限合伙制。本文分析了几种组织模式的利弊,有限合伙制与公司制相比较具有特殊优势,提出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组织模式应改变以公司制为主要模式的现状,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组织模式向有限合伙制方向发展。  关键词:公司;有限合伙;基金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
期刊
摘要:政府投资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集中性投资,是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领域的研究,有着很深刻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与借鉴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领域及特点、经验,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投资领域的选择。  关键词:政府投资;投资领域;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开发区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新加坡及深圳、浦东、天津等国内外重点成功案例进行研究,结合河北省开发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开发园区管理体制的运行规律,发展经验和模式,探析加快开发园区健康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赵永新(1970—),男,河北献县人,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副教授,MBA,
期刊
摘要:政治障碍是困扰当前东北亚经济合作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些障碍性因素涉及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和现实争议,共同抛弃“冷战思维”,采取政经适当分离、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互信等一系列途径规避和缓解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政治障碍,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无疑最为符合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战略诉求。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政治障碍;规避策略  作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因素已不容忽视。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它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浙江文化属于创新型文化,陕西文化属于保守型文化,正是区域文化性质的不同,导致了浙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和差距。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是我国“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大;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存贷比逐年下降,存款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在调整涉外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  关键词: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流动性过剩;紧缩的货币政策;外汇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银行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背景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国并购;国家化发展战略;市场转移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5.23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企业家精神包括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两部分。本文选取1995—2010共16年的数据对江苏和浙江两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省境内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均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江苏境内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浙江境内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并解释了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24;F272.9;1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尝试结合我国行政机构及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发展现状,寻找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特别权力关系;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5.45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需求层次论出发分析指出湖南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已不满足从低到高的顺序,应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建立青年农民工代表制度、加快社会保障改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策略提高其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需求层次论  作者简介:彭曦(1975-),女,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讲师,生态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D41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