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唐(约1066—约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李唐主要活动于北宋赵佶、南宋赵构时代,是两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官场活动家。在人物画创作上,他初学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图》《教子图》《长夏江寺图》等,其中《采薇图》最为有名,大约属李唐的晚年作品。
此幅《采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中国传世名画的题材而言,此幅画的题材描绘的是商朝末年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采薇,典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薇,野豌豆属的一种,可食用。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继位,伯夷执意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最终兄弟俩先后放弃王位,投奔周国明君周文王姬昌。姬昌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伐纣,伯夷、叔齐二人扣马谏阻,未果。武王灭商后,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居于山中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这则“不食周粟”的故事,成为形容气节高尚之人的代名词。
欣赏《采薇图》全画,画面的气氛清古、凝重、萧瑟。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块巨石光滑如砥地占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伯夷须眉堂堂地抱膝安坐,神态老成持重,眉宇间仿佛还带着许多的忧虑,似乎正在追忆故国的往事。叔齐的形态略显活跃,他的身体斜倾,右手撑地,左手探出二指,像是在向伯夷诉说着周武王“以暴易暴”的罪状。正如清人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对于这则著名的历史故事而言,宋末诗人蔡必荐写有一首《采薇图》诗云:“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对应李唐《采薇图》的画面场景,呈现出“不食周粟”故事人物的高尚气节。
在整幅画面的最前景,两树相对而立,一松寓意坚韧,一枫寓意安然,左侧小溪的流动使视野中的景物显得宁静肃远,虚实对应更显画面的自然灵动。如此构图,不仅映衬了伯夷与叔齐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更显画面的生动情趣,使人不禁想起王安石“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和白居易“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的诗境。尤其是摆放在伯夷与叔齐面前的镢头和藤篮的采薇工具,不仅突出了此画的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于此,李唐成功地描绘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历史人物。
从此画描绘的历史故事而言,李唐是一个饱经世故的画家。他的前大半生活跃在北宋时期,自被赵佶赏识开始,他的生活衣食无忧,仕途一帆风顺。尤其他对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十分熟悉,对北派山水画的表现技法非常熟知,由此成就了他的“大斧劈”皴法。南渡后,他虽一度靠卖画维持生计,但又能一跃成为南宋画院的领袖级人物,可见他在官场上的活动能力非凡。据清代宫廷编纂《石渠宝笈》记述:李唐“南渡后流寓临安,卖画自给,无有识者,途穷日困,尝作诗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显而易见,正是李唐有过卖画为生的辛酸经历,他对南方文化的审美趋向又是了然于心,为此博取众长,融汇南北自成画风。从这幅《采薇图》的画法上来欣赏,李唐老辣劲健的用笔展现出崇古納逸的画工。他在细节上的处理,先用重墨粗笔勾出苍松的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在松针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复描,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山景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由此而生,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身着淡色衣装的伯夷与叔齐,构成画面野趣的自然状态。尤其是岩石后的峭壁悬崖,松树上缠绕着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原始感,画面给人一种荒无人烟的偏僻萧疏,表达出画作者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
从《采薇图》的创作背景而论,李唐能在宋廷“建炎(1127—1130)南渡”时期不背弃故国,甘做偏安遗老,不为金人效力,这一点足以印证他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在宋代,尽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八个字原指女子应当守妇节,但崇尚气节则是中国自古以来固有的道德标准。但是,毁节求生的人也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李唐画《采薇图》的立意思想,封建统治阶层的虚伪性一览无遗。宋代承袭晚唐五代遗风,加之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优待到纵容官吏、推尊文士、俸禄优厚、鼓励享乐,整个社会对物欲的追求犹过于前朝。然而,作为统治阶层自知腐败亡国,但也得冠冕堂皇地宣扬“崇尚气节”的教育活动,南宋似乎也从未停止过。由此可见,李唐画《采薇图》的立意并非是他的心血来潮,并非是他自身所具有的所谓的民族气节,鄙视那些甘为金国效力的北宋臣子,具有什么讽刺与抒发苦闷的意义。而是因李唐在南宋画院的官场地位,他不同于市井画家的谋生艺术,所以借“不食周粟”的故事画《采薇图》,是他职责所在。
此幅《采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中国传世名画的题材而言,此幅画的题材描绘的是商朝末年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采薇,典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薇,野豌豆属的一种,可食用。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继位,伯夷执意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最终兄弟俩先后放弃王位,投奔周国明君周文王姬昌。姬昌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伐纣,伯夷、叔齐二人扣马谏阻,未果。武王灭商后,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居于山中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这则“不食周粟”的故事,成为形容气节高尚之人的代名词。
欣赏《采薇图》全画,画面的气氛清古、凝重、萧瑟。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块巨石光滑如砥地占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伯夷须眉堂堂地抱膝安坐,神态老成持重,眉宇间仿佛还带着许多的忧虑,似乎正在追忆故国的往事。叔齐的形态略显活跃,他的身体斜倾,右手撑地,左手探出二指,像是在向伯夷诉说着周武王“以暴易暴”的罪状。正如清人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对于这则著名的历史故事而言,宋末诗人蔡必荐写有一首《采薇图》诗云:“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对应李唐《采薇图》的画面场景,呈现出“不食周粟”故事人物的高尚气节。
在整幅画面的最前景,两树相对而立,一松寓意坚韧,一枫寓意安然,左侧小溪的流动使视野中的景物显得宁静肃远,虚实对应更显画面的自然灵动。如此构图,不仅映衬了伯夷与叔齐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更显画面的生动情趣,使人不禁想起王安石“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和白居易“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的诗境。尤其是摆放在伯夷与叔齐面前的镢头和藤篮的采薇工具,不仅突出了此画的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于此,李唐成功地描绘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历史人物。
从此画描绘的历史故事而言,李唐是一个饱经世故的画家。他的前大半生活跃在北宋时期,自被赵佶赏识开始,他的生活衣食无忧,仕途一帆风顺。尤其他对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十分熟悉,对北派山水画的表现技法非常熟知,由此成就了他的“大斧劈”皴法。南渡后,他虽一度靠卖画维持生计,但又能一跃成为南宋画院的领袖级人物,可见他在官场上的活动能力非凡。据清代宫廷编纂《石渠宝笈》记述:李唐“南渡后流寓临安,卖画自给,无有识者,途穷日困,尝作诗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显而易见,正是李唐有过卖画为生的辛酸经历,他对南方文化的审美趋向又是了然于心,为此博取众长,融汇南北自成画风。从这幅《采薇图》的画法上来欣赏,李唐老辣劲健的用笔展现出崇古納逸的画工。他在细节上的处理,先用重墨粗笔勾出苍松的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在松针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复描,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山景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由此而生,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身着淡色衣装的伯夷与叔齐,构成画面野趣的自然状态。尤其是岩石后的峭壁悬崖,松树上缠绕着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原始感,画面给人一种荒无人烟的偏僻萧疏,表达出画作者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
从《采薇图》的创作背景而论,李唐能在宋廷“建炎(1127—1130)南渡”时期不背弃故国,甘做偏安遗老,不为金人效力,这一点足以印证他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在宋代,尽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八个字原指女子应当守妇节,但崇尚气节则是中国自古以来固有的道德标准。但是,毁节求生的人也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李唐画《采薇图》的立意思想,封建统治阶层的虚伪性一览无遗。宋代承袭晚唐五代遗风,加之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优待到纵容官吏、推尊文士、俸禄优厚、鼓励享乐,整个社会对物欲的追求犹过于前朝。然而,作为统治阶层自知腐败亡国,但也得冠冕堂皇地宣扬“崇尚气节”的教育活动,南宋似乎也从未停止过。由此可见,李唐画《采薇图》的立意并非是他的心血来潮,并非是他自身所具有的所谓的民族气节,鄙视那些甘为金国效力的北宋臣子,具有什么讽刺与抒发苦闷的意义。而是因李唐在南宋画院的官场地位,他不同于市井画家的谋生艺术,所以借“不食周粟”的故事画《采薇图》,是他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