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两次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对自己及对他人的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两次活动是否为每位同学创设了获取自我认同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个“我能做”的角色,帮助学生在合理分工中探寻自我潜在的“优异性”;有一些“我能说”的话语,帮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方向;有一个“与我有关”的结果,帮助学生在“有爱”的氛围中完成自我治理,都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科学;小组活动;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一种向善的自我建构,是整合自我的精神品质、建立内在的精神秩序,推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发展。它也是在一种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价值认同感的过程,所以自我认同关系到自我完善和德性品质的形成,这也是自主所应该达到的积极目标。在科学课小组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在于帮助学生探寻自我的内在天性,从而获取自我发展的方向,最终完成自我治理。笔者试对两次小组活动进行比较,探寻科学课小组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取自我认同的方法。
一、“我能做”的角色——在合理分工中探寻自我潜在的“优异性”。
自我的优异性潜藏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通过社会交往、对话及丰富的实践活动被发掘并发展起来。所以,一个层次丰富、结构多样的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小组活动的设置,是学生能够探寻自我的优异性的前提。
《化石》的小组活动中,对问题的解释主要是依赖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参与,这就导致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控制了整个活动,另一部分同学无需或无力参与活动。这时,无论是控制了活动的同学还是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无法对自己潜藏的优异性形成公正、客观的认识。
《搭房子》的小组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的共同参与,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样不仅为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提供了可能,而且也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其中方能完成任务。
例如:由于搭房子需要大量的胶带,所以很多小组都设立了专门“剪胶带”岗位。在这一岗位工作的同学大多是在《化石》活动中没有发表意见或很少发表意见的同学,但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技术含量”低而抱怨,相反他们都非常满意自己的表现,同时其它组员也对他们赞不绝口。一位剪胶带的同学评价自己说:“我自己发挥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我来剪胶带,那他们一定会很忙。”另一位同学说:“我是‘胶带狂人’,我觉得我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烘托幽默气氛的作用。”还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同学,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一向不把同组剪胶带的那位同学放在眼里,特别是对这位同学在《化石》一课活动中的表现极为不满。可是,经过搭房子的活动,他这样说:“搭房子的时候,她帮我们剪胶带,因为搭房子所需胶带较多,胶带常常没地方放,她只好将大量的胶带黏在手臂上、脸上供我们取用,被我们戏称为‘生化人’。胶带粘掉了她上不少汗毛,十分尽职。”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搭房子的活动使不同类型的同学或多或少的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和他人,认知和情感都得以发展。
两次活动的对比,让笔者认识到每一位同学都有其潜在的优异性,这一优异性需要在特定的岗位和环境中才能得以显现。所以,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应尽可能的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经过合理的分工后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我能说”的话语——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方向。
发掘自我潜在的“优异性”是准确的找到自我发展方向的前提,而这一方向的找寻必须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当个体把自我孤立起来的时候,把他人当作是需要防备和可以割裂的对象,自我的价值方向也陷入了困境。个体自我认同所依赖的是与他人在交往中的支持与肯定,这种与他人的相互认可引导我们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并获得自我发展的方向。
笔者对《化石》活动中那31%没有参加活动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基本都是班级的“弱势群体”。这里所谓的“弱势群体”指的是在主学科(语、数、英)的学习中存在困难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大多没有自信,在学业成绩优异的同学面前根本不能不敢不想也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所以整个活动是在一个不对等的状态下进行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就无从谈起了。
《搭房子》中没有参加活动的那4%与《化石》活动中那31%的人员构成完全不同、没有交集。这4%的同学主要是与小组成员在交往中因意见分歧且又沟通不了,最后选择另起炉灶单干。
《搭房子》时,在主学科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因为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而获得了与组员平等交流的机会。所以可以在活动中产生明确的行动动机和目标,能够有信心客观的、被他人理解的描述自己的行为,可以发表见解后获得肯定或修正想法,也可以有机会选择自己希望得到的或是知道自己想要的。
三、“与我有关”的结果,在“有爱”的氛围中完成自我治理。
自我治理就是自我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实现内在的一致和协调,恰当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即做“自己的主人”。自我治理是在获得自我发展方向后的进一步发展、深化。
《化石》活动中十二个小组都形成了自己的解释,但这解释因为只与部分同学有关,而使这部分同学或因自己贡献“巨大”而沾沾自喜,或因别的同学的不参与而心生抱怨,无法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而另一部分没有参与的同学则唉声叹气,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或抱怨别的同学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也无法恰当的进行自我评价。
《搭房子》活动中十二个小组最终只有4个小组成功的搭建了房子,大部分小组以失败告终。但不论是成功的小组还是失败的小组大多能比较冷静的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既没有妄自菲薄也没有互相责怪。
例如:一位取得了成功的同学说:“我们成功的原因是:巧妙地运用了三角结构,成员合作融洽。”一位同学分析小组失败的原因时说:“1、我们的地基搭的不够好。2、房子里的三角形不够多。3、搭地基时我们很团结,后来不够团结了。”另一位同学分析小组失败的原因时说:“1、房子运用的三角形太少,太不受力。2、材料有些软。3、最主要的是一位同学从房子出来时脚尖碰到了房子,‘咔嚓’一声,房子全倒了。囧!”还有一位同学所在小组并没能成功的完成房子的搭建,但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小组:“我们失败主要是我们的地基没搭好,纸棒没固定好。我们成功的地方是我们失败不生气,不放弃。所以我们既失败又成功。”
不难看出在一种《搭房子》的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对活动结果负责,小组处于一种和谐、理智、充满“爱”的氛围中。黑格尔说:“爱是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正是因为与他人的统一,才使自己认识到自我。同学们在有“爱”的氛围中逐渐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也获得了独立存在所必须的自信。在相互融合与信任中进行自我评价与管理,共同为“理想自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2、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
关键词:科学;小组活动;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一种向善的自我建构,是整合自我的精神品质、建立内在的精神秩序,推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发展。它也是在一种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价值认同感的过程,所以自我认同关系到自我完善和德性品质的形成,这也是自主所应该达到的积极目标。在科学课小组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在于帮助学生探寻自我的内在天性,从而获取自我发展的方向,最终完成自我治理。笔者试对两次小组活动进行比较,探寻科学课小组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取自我认同的方法。
一、“我能做”的角色——在合理分工中探寻自我潜在的“优异性”。
自我的优异性潜藏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通过社会交往、对话及丰富的实践活动被发掘并发展起来。所以,一个层次丰富、结构多样的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小组活动的设置,是学生能够探寻自我的优异性的前提。
《化石》的小组活动中,对问题的解释主要是依赖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参与,这就导致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控制了整个活动,另一部分同学无需或无力参与活动。这时,无论是控制了活动的同学还是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无法对自己潜藏的优异性形成公正、客观的认识。
《搭房子》的小组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的共同参与,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样不仅为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提供了可能,而且也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其中方能完成任务。
例如:由于搭房子需要大量的胶带,所以很多小组都设立了专门“剪胶带”岗位。在这一岗位工作的同学大多是在《化石》活动中没有发表意见或很少发表意见的同学,但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技术含量”低而抱怨,相反他们都非常满意自己的表现,同时其它组员也对他们赞不绝口。一位剪胶带的同学评价自己说:“我自己发挥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我来剪胶带,那他们一定会很忙。”另一位同学说:“我是‘胶带狂人’,我觉得我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烘托幽默气氛的作用。”还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同学,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一向不把同组剪胶带的那位同学放在眼里,特别是对这位同学在《化石》一课活动中的表现极为不满。可是,经过搭房子的活动,他这样说:“搭房子的时候,她帮我们剪胶带,因为搭房子所需胶带较多,胶带常常没地方放,她只好将大量的胶带黏在手臂上、脸上供我们取用,被我们戏称为‘生化人’。胶带粘掉了她上不少汗毛,十分尽职。”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搭房子的活动使不同类型的同学或多或少的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和他人,认知和情感都得以发展。
两次活动的对比,让笔者认识到每一位同学都有其潜在的优异性,这一优异性需要在特定的岗位和环境中才能得以显现。所以,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应尽可能的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经过合理的分工后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我能说”的话语——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方向。
发掘自我潜在的“优异性”是准确的找到自我发展方向的前提,而这一方向的找寻必须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当个体把自我孤立起来的时候,把他人当作是需要防备和可以割裂的对象,自我的价值方向也陷入了困境。个体自我认同所依赖的是与他人在交往中的支持与肯定,这种与他人的相互认可引导我们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并获得自我发展的方向。
笔者对《化石》活动中那31%没有参加活动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基本都是班级的“弱势群体”。这里所谓的“弱势群体”指的是在主学科(语、数、英)的学习中存在困难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大多没有自信,在学业成绩优异的同学面前根本不能不敢不想也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所以整个活动是在一个不对等的状态下进行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就无从谈起了。
《搭房子》中没有参加活动的那4%与《化石》活动中那31%的人员构成完全不同、没有交集。这4%的同学主要是与小组成员在交往中因意见分歧且又沟通不了,最后选择另起炉灶单干。
《搭房子》时,在主学科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因为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而获得了与组员平等交流的机会。所以可以在活动中产生明确的行动动机和目标,能够有信心客观的、被他人理解的描述自己的行为,可以发表见解后获得肯定或修正想法,也可以有机会选择自己希望得到的或是知道自己想要的。
三、“与我有关”的结果,在“有爱”的氛围中完成自我治理。
自我治理就是自我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实现内在的一致和协调,恰当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即做“自己的主人”。自我治理是在获得自我发展方向后的进一步发展、深化。
《化石》活动中十二个小组都形成了自己的解释,但这解释因为只与部分同学有关,而使这部分同学或因自己贡献“巨大”而沾沾自喜,或因别的同学的不参与而心生抱怨,无法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而另一部分没有参与的同学则唉声叹气,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或抱怨别的同学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也无法恰当的进行自我评价。
《搭房子》活动中十二个小组最终只有4个小组成功的搭建了房子,大部分小组以失败告终。但不论是成功的小组还是失败的小组大多能比较冷静的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既没有妄自菲薄也没有互相责怪。
例如:一位取得了成功的同学说:“我们成功的原因是:巧妙地运用了三角结构,成员合作融洽。”一位同学分析小组失败的原因时说:“1、我们的地基搭的不够好。2、房子里的三角形不够多。3、搭地基时我们很团结,后来不够团结了。”另一位同学分析小组失败的原因时说:“1、房子运用的三角形太少,太不受力。2、材料有些软。3、最主要的是一位同学从房子出来时脚尖碰到了房子,‘咔嚓’一声,房子全倒了。囧!”还有一位同学所在小组并没能成功的完成房子的搭建,但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小组:“我们失败主要是我们的地基没搭好,纸棒没固定好。我们成功的地方是我们失败不生气,不放弃。所以我们既失败又成功。”
不难看出在一种《搭房子》的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对活动结果负责,小组处于一种和谐、理智、充满“爱”的氛围中。黑格尔说:“爱是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正是因为与他人的统一,才使自己认识到自我。同学们在有“爱”的氛围中逐渐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也获得了独立存在所必须的自信。在相互融合与信任中进行自我评价与管理,共同为“理想自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2、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