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疏离感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疏离感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疏离感高的个体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和犯罪行为,疏离感也是自我概念、价值观、自我同一性、自尊等心理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青少年疏离感的概念、结构、发展特点以及相关研究几个方面进行客观描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疏离感;情绪体验;家庭功能;心理特征
  作者简介:向嶺(1986-),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苏文(1984-),男,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58-02
  
  青少年期是人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期。由于其特殊的过渡性,因此容易导致情感的不稳定,进而体验到疏离感。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疏离感发展的敏感期。[1-3]高疏离感会引发青少年一系列问题行为和犯罪行为。[4-6]另外,相关研究也发现,疏离感高的个体表现出一种直接的社会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与所属的社会机构、环境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体验到无助感、无意义感、孤独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5]疏离感也是自我概念、价值观、自我同一性、自尊等心理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对疏离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青少年疏离感的探讨,更有助于青少年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本文对青少年疏离感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客观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疏离感的概念研究
  疏离感的含义比较广泛,不同国家和学科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就其在心理学的概念也通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在心理学意义上的疏离感(Alienation)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他认为疏离感包括两种成分: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并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对这两种成分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即客观成分主要是指劳动工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失控感;而主观成分则是指劳动工人在主观上的一种无力感和自我分离感,主要包含社会分离感和个性丧失感两个方面。[7]在此之后,不同的研究者也对疏离感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其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主观、客观成分的不同侧重点上:侧重客观成分。如张春兴对疏离感的界定,[8]他认为疏离感是由于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让人与所生活的环境失去了原来的和谐,进而形成疏离感。侧重主观成分。如Bronfenbrenner就认为疏离感是由于青少年对家庭、学校和同伴等缺乏归属感所引发的。[9]由于归属感的缺乏,个体就体验不到与别人有意义的联系,所以疏离感就产生了。Jessor.S.等人的界定也能很好地说明该角度。[10]他认为疏离感是青少年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参与的活动的意义所具有的一种不确定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己与别人相隔离的感受。主客观整合。如杨东等人就认为疏离感是个体与各种关系网络之间,[1]由于正常关系的疏远,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和对象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以及不能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不可控制感、无能为力感、孤独感、空虚感等消极的情感。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从主客观整合的角度来对疏离感进行界定。另外,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表明疏离感是个体的主观认知,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
  二、疏离感的结构研究
  对疏离感结构的分析是开展疏离感问卷开发和测评的前提性工作。因此,不同的研究者也取得了不同的研究成果。疏离感理论最早由Seeman于1959年提出,也因此得出了疏离感最原始的结构为5个维度,即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孤立感和自我疏离感。[11]之后Seeman在修订疏离感原始结构时,又增加了“文化疏离感”这一维度。Dean也提出了疏离感的4结构模型,包括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和社会孤立感。[12]
  日本的宫下一博等人通过因素分析,构建了疏离感的三维度:对人的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13]
  国内的研究者根据对孤独感的不同理解对其结构提出自己的划分,主要有张春兴、杨东等人。张春兴把疏离感划分为 4 个维度:[8]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杨东从个体与疏离对象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1]确定出了疏离感2层次9维度的层次体系结构。第一个层次主要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三个维度。第二个层次主要包括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制感、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独感、自然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九个维度。其中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属于第一个层次里的社会疏离感;孤独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独感属于第一个层次里的人际疏离感;自然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属于第一个层次里的环境疏离感。
  综上所述,关于疏离感的结构,虽然国内外的研究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维度划分,但是都是以Seeman所提出的5维度结构为基础的,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不同。这些研究都支持疏离感是多维度的结构,而杨东等人更是提出多层次的看法,并得到了实证的支持,这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疏离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三、疏离感的发展特点研究
  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年级特点三个方面。
  1.发展年龄特点
  相关研究都表明,疏离感的发展存在年龄特点,其研究结果几乎都认为青少年期是疏离感发生的高危期。Sandhu的研究表明 18~20 岁左右的青少年最容易产生疏离感;[2]张进辅等人也发现,[3]疏离感的发展表现出较大的年龄差异,高中和大学时期是最容易产生疏离感的阶段。
  2.发展性别特点
  关于疏离感发展的性别差异,不同的研究结果都不太一致。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男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如Trusty等人对四到八年级学生疏离感的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感受到更高的疏离感;[14]Sandhu的研究结果也显示,[11]男青少年的疏离感明显高于女青少年,男青少年更易于偏离社会主流。国内孙华平、[15]倪凤琨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6]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青少年疏离感不存在性别差异。如张进辅对青少年的研究,[3]孔祥娜对大学生的研究,[17]都得出不存在性别差异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可能是因为研究工具、对象以及所处的环境不一致造成的。
  3.发展年级差异
  大量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疏离感存在年级差异。张进辅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疏离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并且其疏离感的发展呈现出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阶段。初中阶段发展比较平稳,而高中和大学阶段都是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发展的;徐夫真等人对初中生的研究表明初一、初二学生的疏离感程度低于初三及高中学生。[18]杨东等人对大学生的疏离感研究表明三年级的学生显著高于四年级。[19]
  四、疏离感的相关研究
  1.疏离感与问题行为
  疏离感与问题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研究中,并且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疏离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行为。Brennan的研究指出,[4]在青少年群体中,个体的疏离感、孤独感往往会与种种反社会的行为相联;Reinhold的研究也显示,[5]具有高疏离感的青少年很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和自残等自我伤害的行为;另外,Wayma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学校的疏离感是引发学生辍学行为的主要原因。[6]
  2.疏离感与心理特征
  目前关于疏离感与心理特征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疏离感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价值观以及自尊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
  对疏离感与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疏离感高的个体对环境和自我概念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认识和态度;[13]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疏离感与自我效能感成显著的负相关,疏离感高的人,其自我效能感较低;[20]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显示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个体一般比自我同一性发展较差的个体有较少的疏离感,[17]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扩散会增加男女青少年的疏离感;[2]与价值观的研究表明疏离感与重视物质价值观之间有正相关,与重视对人的关系的价值观以及与重视环境的价值观之间存在负相关;[13]与自尊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自尊水平会影响大学生的疏离感,且自尊越高,其疏离感程度越低。[21]
  3.疏离感与家庭关系
  家庭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都会导致青少年疏离感的产生。Bronfenbrenner认为,[22]青少年疏离感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变化。家庭中父母的工作压力越大,青少年就越能体验到疏离感。另外,是否单亲家庭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疏离感。在家庭环境内,较弱的家庭情感联结会产生父母与子女间的疏离。Sandhu等人研究就指出,过多的冲突会增加青少年的疏离感,[2]家庭动力功能的瓦解也会导致青少年与家庭的抗拒,而家庭关系中的凝聚力和适当的控制能降低疏离感,其安全感则能提高青少年的社会信任、人际交往水平。汤毅晖等人对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表明,疏离感高的青少年,其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性较差,问题的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和行为控制等能力,以及总体家庭的功能都差。[23]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就,主要有:(1)从总体上来说,青少年的疏离感存在年龄、性别和年级特点;(2)疏离感会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犯罪行为,如自我残害、逃学、偷窃、酗酒等;(3)青少年的疏离感会影响自我概念、价值观、自我同一性、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会影响青少年的疏离感。然而,在已有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对疏离感的概念界定不是很清晰,因而导致其结构的划分也不是很确定。概念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晰,那么结构也就不知如何划分,因此,要想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就更不可能了,如此整个领域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从主客观整合的角度来对疏离感进行界定。第二,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探讨了普通正常青少年学生的疏离感,只有钟梅等少数人对“三困生”特殊群体进行了讨论。[20]其他一些有障碍的特殊群体学生的疏离感有什么特点就不得而知了,如智力低下群体。另外,当前研究主要研究单一地区学生的疏离感,那么不同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疏离感是否有差异,还有待研究。第三,从青少年疏离感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它受一系列心理因素的影响,自我概念、价值观、自我同一性等。那么疏离感对个人的心理因素会不会有一定的影响呢?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更多地进行多向研究。第四,疏离感高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行为,对疏离感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疏离感的程度,防止其问题和行为的产生。但是目前对疏离感的干预研究比较少,因此,要加大对疏离感的干预研究。疏离感受到认知、家庭、同伴、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从青少年自身的认知、家庭、学校多个角度进行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2]Sandhu,D.& Tung,S.Contributions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formation towards adolescents’aliention[J].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2004,(19):1-14.
  [3]张进辅,杨东.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415-418.
  [4]Bronfenbrenner,U.Alienation and the four worlds of childhood[J].Phi Delta Kappan,1986,(59).
  [5]Slater,M.D.Alienation,aggression,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use of violent film,computer,and website content[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3,53(1):105-121.
  [6]Wayman,Jeffrey C.Student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thnic Bias:A Comparison of Mexican American and Non-Latino White Dropouts and Students[J].The High School Journal,2002,85(3):27-37.
  [7]Robinson,Shaver,Wrightsman.性格与社会测量总览(上)[M].杨宜音,张志学,等,译.香港: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189-495.
  [8]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K].东华书局印行,1989:29.
  [9]Bronfenbrenner,U.Alienation and the four worlds of childhood[J].Phi Delta Kappan,1986,(59).
  [10]Jessor,R.& Jessor,S.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11]Seeman,Melvin.On 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9,24(6):783-791.
  [12]Dean,Dwight G.Alienation: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1,26(5):753-757.
  [13]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14]Trusty,Jerry,Dooley-Dickey,et.al.Alienation from School: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J].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93,26(4):232-242.
  [15]孙华平.石家庄市高中生学校疏离感初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16]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17]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21(3):63-67.
  [18]徐夫真,张文新,张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09,(14):1165-1174.
  [19]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20]钟梅,李沐珍.“三困生”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1]杨东,张进辅.大学生疏离感和价值观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4):78-83.
  [22]Bronfenbrenner U.Nobody home:The erosion of the American family[J].Psychology Today,1977,(10):45-50.
  [23]汤毅晖,黄海,雷良忻.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58-160.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上海电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构建立体交叉式实践教学体系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介绍了立体交叉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原则、内容及模式,对该体系的特点做了阐述。专门叙述了生产实习环节的方式及特点。同时对该体系实践工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工程技能;生产实习;工程设计能力  作者简介:孙坚荣(1955-),男,浙江鄞县人,上海电力学院
期刊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针对“水电站”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通过近年来对水工专业的实施,表明教学效果良好,为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水电站;模块化教学  作者简介:苏超(1963-),男,广西柳城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魏保兴(1975-),男,河
期刊
摘要:以建立基于大工程观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工程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力图为工程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培养体系,通过更加宽泛的方式培养既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满足工程界、企业界对未来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培养体系,提高
期刊
摘要:针对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归纳并分析了地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在三个实习阶段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为西部地区高校专业实习环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习教学;教学改革;西部地区  作者简介:吴晅(1976-),男,湖
期刊
摘要:以线性代数为依托,探讨数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在教学中,渗入线性代数在科学技术、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理论;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林蔚(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锋(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应充分重视。针对毕业设计实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践证明,该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实验器材;论文书写  作者简介:姜浩(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新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面临困境,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其突出表现。通过对其典型新建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利于人文教育的几个方面,最后给出加强人文教育的几个建议,包括改善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建立人文核心课程、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校际间优质课程共享等。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王武华(1980-),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工程学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行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笔者围绕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及其对职业教育各方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当前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和隐藏在职业技能竞赛背后比竞赛成绩更有价值的信息,对职业院校明确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方向,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李士丹(19
期刊
摘要:中职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道德品质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培养中职学生的感恩意识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任务。从中职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等探讨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作者简介:肖华英(1964-)
期刊
摘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听课注意力等;教学手段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联合使用的方法;考核方式以笔译与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实践、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作者简介:张俊英(1976-),女,河北迁安人,河北联合大学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