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知识储备型人才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历史教师,由于历史是一门记载过去的学科,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的知识宝库,学生对较多知识的要求使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教师应改变以往的“传知识”为“教方法”,授以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几年的学习探究和教学实践,我对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信息技术,搜集史料和提取信息
现代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法的传授为主。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找出问题答案,但现行的教材对大量知识进行了浓缩,平时学生读书少,历史知识获得的相对缺乏,反映在课堂上,就表现为自学水平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上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地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记忆结论,而是更多的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的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历史阐述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在介绍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和建立黄埔军校的孙中山时,由于课本内容比较简单,其思想的变化在教材中时很难体会到,所以我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补充材料,将孙中山的一生的经历通过图片、资料和后人对他的评价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读材料的阅读、观看、思考,对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过程有了准确的认识,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
二、用信息技术,播放历史科教片和影片
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它的特点是不再现性,在课堂教学中仅凭教师只言片语的描绘和学生的阅读,学生是达不到对历史现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但历史科教片和一些影片可以艺术地再现已发生过的事情,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历史科教片和影片,既可加深学生记忆,又可使学生入情入景,深刻体味历史特定环境下的人和事,在学习八年级《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开国大典》,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楼下群情欢呼,雀跃的情景,使学生在感受喜悦的同时,也在回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加深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增加了历史教学育人的功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
历史是一门反映过去客观事实的人文科学,它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可能重演,又不可能通过实验去感知,但历史本身却有血有肉,五彩缤纷。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本又高度浓缩,高度概括,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的显示功能,设计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对历史的理解比较浅薄,所以我就以图文声像方式,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缩短久远的历史与现代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信息技术因其图文并茂,音画同步,视听结合,图像多变,倍受学生喜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课课使用,究其原因,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它的应用只是为了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在课堂中大量的放映一些有关的历史影片和历史科教片,由于其内容与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性、思想性有一定的差别,与史实有很大出入,让学生全部看完,既浪费时间,又可能误导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导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需要教师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图片、电影片段和知识有机地截取下来,再根据重难点有选择地安排图片、影片资料和知识,使学生在较短地课堂时间内,对复杂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演示、讲解、观看相结合,学生手、眼、脑并用,既完善了课堂内容,又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一课时,为了突破志愿军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难点,我剪辑了影片《上甘岭》的片段,再现了战士们为打败侵略者,不怕牺牲,誓死守卫朝鲜的片段和《我的祖国》的歌曲,展示了在朝鲜战场上,邱少云烈火烧身却至死不动一下,不吭一声的图片,播放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片段,通过活动的影片,感人的图片,丰富的文字材料,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既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标,又顺利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在博大的历史海洋中畅游,可以引领学生在奇丽宏伟的历史场景里徜徉,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让古老的讲授艺术焕发青春,赋予时代的新意,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会开创一个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历史课堂。
一、用信息技术,搜集史料和提取信息
现代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法的传授为主。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找出问题答案,但现行的教材对大量知识进行了浓缩,平时学生读书少,历史知识获得的相对缺乏,反映在课堂上,就表现为自学水平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上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地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记忆结论,而是更多的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的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历史阐述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在介绍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和建立黄埔军校的孙中山时,由于课本内容比较简单,其思想的变化在教材中时很难体会到,所以我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补充材料,将孙中山的一生的经历通过图片、资料和后人对他的评价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读材料的阅读、观看、思考,对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过程有了准确的认识,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
二、用信息技术,播放历史科教片和影片
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它的特点是不再现性,在课堂教学中仅凭教师只言片语的描绘和学生的阅读,学生是达不到对历史现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但历史科教片和一些影片可以艺术地再现已发生过的事情,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历史科教片和影片,既可加深学生记忆,又可使学生入情入景,深刻体味历史特定环境下的人和事,在学习八年级《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开国大典》,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楼下群情欢呼,雀跃的情景,使学生在感受喜悦的同时,也在回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加深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增加了历史教学育人的功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
历史是一门反映过去客观事实的人文科学,它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可能重演,又不可能通过实验去感知,但历史本身却有血有肉,五彩缤纷。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本又高度浓缩,高度概括,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的显示功能,设计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对历史的理解比较浅薄,所以我就以图文声像方式,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缩短久远的历史与现代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信息技术因其图文并茂,音画同步,视听结合,图像多变,倍受学生喜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课课使用,究其原因,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它的应用只是为了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在课堂中大量的放映一些有关的历史影片和历史科教片,由于其内容与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性、思想性有一定的差别,与史实有很大出入,让学生全部看完,既浪费时间,又可能误导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导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需要教师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图片、电影片段和知识有机地截取下来,再根据重难点有选择地安排图片、影片资料和知识,使学生在较短地课堂时间内,对复杂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演示、讲解、观看相结合,学生手、眼、脑并用,既完善了课堂内容,又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一课时,为了突破志愿军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难点,我剪辑了影片《上甘岭》的片段,再现了战士们为打败侵略者,不怕牺牲,誓死守卫朝鲜的片段和《我的祖国》的歌曲,展示了在朝鲜战场上,邱少云烈火烧身却至死不动一下,不吭一声的图片,播放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片段,通过活动的影片,感人的图片,丰富的文字材料,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既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标,又顺利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在博大的历史海洋中畅游,可以引领学生在奇丽宏伟的历史场景里徜徉,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让古老的讲授艺术焕发青春,赋予时代的新意,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会开创一个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