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板、创业板公司频现的高管减持现象令投资者胆战心惊,在利益的驱动下,亦有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不惜辞职进行减持套现。毋庸讳言,规避这些高管大量减持的股票是投资者目前可以采取的最佳策略。另一方面,在市场“流行”减持的同时,那些仍有高管增持的股票则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参见表一)。
由于高管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且所增持股份有一定的锁定期,所以高管增持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但从实际的市场走势来看,并非所有存在高管增持的个股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在市场低迷时期,高管增持在短线立即被套也相当常见。
而且在增持的方式上,有的公司被高管多次增持,有的公司增持比例较大,有的公司增持比例较小。有的公司是高管在低位买入,有的高管看起来又像是在高位接盘,跟着高管买股票,固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股方向,但投资者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同的情形下应有不同的策略。
要点一:增持数量和增持金额
无论是单一高管增持或是高管集体增持,也无论是一次增持还是多次增持,事实上都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高管增持个股是否值得介入,首先即在于高管是否通过增持行为表达了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意向。因此,增持的股份数量和增持的金额就显得相当重要。
但由于各个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股价都大不相同,增持多少算是“多”,显然难以有一个平均的量化指标。
事实上,增持股份数量和增持金额尽管“很重要”,投资者却无法公式化的判断“究竟多少是多”。但无论如何,如果仅仅增持数百股或千余股,增持金额仅在数千元和数万元的增持,投资者仍可以将其“剔除”,因为这样的增持背后,即使高管真实看好公司发展,亦未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有效“绑定”。
此外,高管增持金额与其个人财富以及年薪收入的比值,也可作为增持可信度高低的参考指标。
要点二:增持价格和增持方式
在高管增持数量和增持金额足以显示其买入决心的情况下,增持的平均价格是投资者需要考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高管增持除了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和投资者绑定之外,也有增强市场信心的用意,因此增持行为往往出现在市场低迷时期和股价下跌途中,是典型的“左侧交易”。
高管增持的平均价格只能说是公司股价处于底部区域,并不保证一定是市场的底部。但从策略上而言,无论高管增持后,短线股价是下跌或上涨,高管增持的平均价格都可以作为价值区间的参考值,如果当前股价已远远高于高管增持平均价格,亦不适合介入。
另外,在增持方式上,相对于只有一次增持的公司,存在高管分期多次增持、持续增持的公司,更应当加以关注。
要点三:考虑高管增持的动机
如前所述,高管增持并不可以一概而论的理解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和投资者绑定,因此在出现高管增持的情况下,仍应仔细分析高管增持的动机。
比较典型的是,国有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其高管层的集体抱团增持,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高管都十分看好公司发展和认可目前股价与公司价值的匹配。集体增持的背后,表明管理层的“维稳”股价态度、给予市场信心、稳定乃至拉升股价的目的,往往强于对公司真实价值的判断。
由于高管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且所增持股份有一定的锁定期,所以高管增持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但从实际的市场走势来看,并非所有存在高管增持的个股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在市场低迷时期,高管增持在短线立即被套也相当常见。
而且在增持的方式上,有的公司被高管多次增持,有的公司增持比例较大,有的公司增持比例较小。有的公司是高管在低位买入,有的高管看起来又像是在高位接盘,跟着高管买股票,固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股方向,但投资者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同的情形下应有不同的策略。
要点一:增持数量和增持金额
无论是单一高管增持或是高管集体增持,也无论是一次增持还是多次增持,事实上都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高管增持个股是否值得介入,首先即在于高管是否通过增持行为表达了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意向。因此,增持的股份数量和增持的金额就显得相当重要。
但由于各个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股价都大不相同,增持多少算是“多”,显然难以有一个平均的量化指标。
事实上,增持股份数量和增持金额尽管“很重要”,投资者却无法公式化的判断“究竟多少是多”。但无论如何,如果仅仅增持数百股或千余股,增持金额仅在数千元和数万元的增持,投资者仍可以将其“剔除”,因为这样的增持背后,即使高管真实看好公司发展,亦未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有效“绑定”。
此外,高管增持金额与其个人财富以及年薪收入的比值,也可作为增持可信度高低的参考指标。
要点二:增持价格和增持方式
在高管增持数量和增持金额足以显示其买入决心的情况下,增持的平均价格是投资者需要考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高管增持除了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和投资者绑定之外,也有增强市场信心的用意,因此增持行为往往出现在市场低迷时期和股价下跌途中,是典型的“左侧交易”。
高管增持的平均价格只能说是公司股价处于底部区域,并不保证一定是市场的底部。但从策略上而言,无论高管增持后,短线股价是下跌或上涨,高管增持的平均价格都可以作为价值区间的参考值,如果当前股价已远远高于高管增持平均价格,亦不适合介入。
另外,在增持方式上,相对于只有一次增持的公司,存在高管分期多次增持、持续增持的公司,更应当加以关注。
要点三:考虑高管增持的动机
如前所述,高管增持并不可以一概而论的理解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和投资者绑定,因此在出现高管增持的情况下,仍应仔细分析高管增持的动机。
比较典型的是,国有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其高管层的集体抱团增持,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高管都十分看好公司发展和认可目前股价与公司价值的匹配。集体增持的背后,表明管理层的“维稳”股价态度、给予市场信心、稳定乃至拉升股价的目的,往往强于对公司真实价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