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的故事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的草木原本无所谓孰优孰劣,但是经过文人们的一番描绘后,形形色色的草木被贴上各种情感化的标签。如青松象征勇敢,牡丹代表雍容,莲花则是高洁的同义词,而那些随处可见、野蛮生长的杂草,则经常被人忽略。杂草真的一无是处吗?《杂草的故事》这本书,就是颠覆人们的惯性思维,还原杂草的本来面目。与原版不同,中文版增加了24页植物色彩插图,并且让装帧设计更贴切杂草的生命状态:美、蓬勃且神秘,希望能让这本书拥有一个最好的形式感。
  该书作者理查德·梅比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作家,长期致力于探讨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就全书十二篇内容布局来看,这本书在知识领域跨越了植物学、文学和历史学三大领域,充分显示出作者良好的知识修养。就文学角度而言,此书文笔优美、语言生动风趣;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描述杂草的故事时,用词精确,为了让读者进一步认识杂草,还罗列了目前已知的所有杂草之名。虽然是一本有关杂草的文学书,可是作者在创作中,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大量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就是最好的证明。
  杂草的名声以及随之而来的命运,是基于人类的主观判断,妖魔化它们或是接受它们完全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需要。杂草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其角色也常常发生变化。比如藜,最初生长在海邊,后来在新石器时代成为农民常用的肥料,之后因为它的种子油分很足,尽管并不是理想的农作物,但是人们还是选择它进行种植。再后来,由于人们的转变,藜就成为遭人厌嫌的有害植物,因为它会妨害甜菜等作物的生长。具有讥讽意味的是:藜与甜菜属于同一个目。如何、为何将某些植物定性为不受欢迎的杂草,也许正是我们探寻自然与文化边界的重要命题。而这些命题的边界,决定着地球上大部分植物的命运。
  《杂草的故事》一书中,理查德·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另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喜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的关系。回溯人类文明之旅,不难发现大自然中的野性从未走远,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史,也是一幅庞大的杂草迁徙与流浪的图景。阅读本书后的启示是:杂草生长在不该生长的地方,破坏着人类的利益,可人类也不能粗鲁地将杂草“赶尽杀绝”,因为杂草本无所谓对错,大规模践踏绿色世界的人类,是该到了反省的时候了。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我关注竹久梦二,源于丰子恺。  许多年前,读丰子恺的《绘画与文学》,他说20多岁时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看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翻到一页,上面画了一个贵妇坐在人力车上,手里拿着精美物品,正向路旁一个背着婴儿、蓬首垢面的贫妇打招呼。贫妇的脸上现出局促不安的神色。这幅画的题目叫《Classmate(同班同学)》。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言难尽的人间世相。竹久梦二的绘画,像一道闪电,启发了丰子恺的绘画思路。
期刊
我的母亲居住在南京九如城(清荷)康养中心,院内有很多失能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他们每天的活动平实而充满乐趣:在一群饶有兴致打着麻将的老人旁边,一个奶奶在护理员搀扶下,沿着墙边的栏杆练习走路;一对老夫妻坐在桌子边,轮流用筷子夹起碗里的玻璃球,放进另一个碗里。更多的人坐在桌边,或者聊天,或者静坐。有时候,年轻的员工会打开音响,播放那些让人勾起回忆的老歌。  每当此时,伴着歌声的一声声吟唱便会不由自
期刊
快到父亲节了,我给哥哥打电话,想知道父亲的墓地怎么样了。父亲的墓地就在青城后山,听说那的山体出现了垮塌。当年,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遥远的伊斯坦布尔。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走到一处墓地,把所有的墓碑看了个遍,然后坐在萧萧的柏树下,直到夜深。  记忆中父亲的脾气很急躁。小时候我在院子里玩土炮仗,他正巧路过,被吓了一大跳,愤怒中捡起一块砖头,就冲我奔来。我连滚带爬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为件小事顶了
期刊
有人说,现在最好的生意就是贩卖焦虑。焦虑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始终处于“欲望未被满足”的状态,表现形式从“别人有的我没有”“自家儿女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双11我的购物车还没满”到“别人功成名就而我依然在向上攀爬”,诸如此类。  人应当要求进步,可是欲望本身不应当被放大。所以,那些我们焦虑的“不得”,是被个别的特殊案例刺激而放大,还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觉得《断舍离》一书的意义正在于此——协助我们找到这个问
期刊
空中滑翔尼泊爾的建筑充满了异域色彩  在尼泊尔的第一晚,我们颠了几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一个度假村。客房是一幢幢小木屋,散落在山间。这里空气清新,虫鸣鸟叫,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晚饭后,漫步在林间的石阶上,透过层叠的枝丫可以望见星光闪闪。  尼泊尔有世界排名前三的滑翔伞场地,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滑翔伞高手。在这里,滑翔伞是不可错过的项目。很多中国游客可能会想到电影《等风来》,它改编自鲍鲸鲸的小
期刊
侯德榜  曾经,因为制碱工艺被国外垄断,国内市场的碱价堪比黄金,高昂的价格也扼住了民族化工发展的咽喉。为了民族化工的生存,侯德榜毅然回国,带领技术人员一路攻坚克难,硬是把原来一盎司黄金一磅纯碱变成了“白菜价”,他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属于祖国的。”改制革为制碱,只为祖国需要  1890年8月9日,侯德榜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一户贫苦的农家。爷爷期望他将来能够高榜得中,有出息,给他起名为德榜。  
期刊
1948年5月,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后,毛泽东住的是一个前后院子,东面住着任弼时,再往东隔一个过道就是周恩来住的院子。这样,周恩来和任弼时外出时,都要经过毛泽东住的院门口。当时,除毛泽东外,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还没有配备警卫班,他们外出时,只有一两个卫士跟随。所以,毛泽东一来到西柏坡,便向他的警卫班战士们说:“如果你们看见恩来和弼时外出,要主动跟着去负责他们的保卫工作。”  有一次吃罢饭,任弼时带着全家人
期刊
“五一期间,我们家只剩一间亲子房。”4月28日,江苏宜兴湖氵父镇洑西龙山民宿村的老板娘们正忙着处理客房预订。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民宿村正逐渐恢复昔日的活力。  湖氵父镇东临太湖,三面环山,茶田郁郁葱葱,翠竹连绵不绝。辖区内洑西龙山民宿村位于阳羡生态旅游区的西南面,紧靠竹海风景區。这里也是江苏省首批农家乐集聚示范村。村民黄亚云带领一批有梦想的姐妹合力创建“篱笆驿站”乡村连锁客栈品牌,用
期刊
读《橄榄集》,仿佛走进一个商务印书馆的博物馆,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增长知识。  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座高山。但凡上过学的人,都曾经拥有商务印书馆的字典,读过商务印书馆的书,所以大凡有一定阅历以后,都想了解商务印书馆是怎么成为出版界百年巨舰的。  该书作者柳和城,既不是出版界中人,也不是研究人员,却几十年如一日,孜孜矻矻地在商务印书馆这座富矿里梳理寻觅,发掘出有益于
期刊
最美日出和晨雾  美丽小巧的禾木村,坐落在新疆喀纳斯湖畔,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古朴的塞外山村景致,如诗如画。  禾木村是图瓦人集中生活的居住地,也是我国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面积最大的村庄,共3040平方公里。  在群山环抱的开阔土地上,禾木村静静地躺着,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漫步在禾木村,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