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培养和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借助生活感知,培养参与兴趣
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建立在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了解数学的含义,使数学学习生活化,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探究的兴趣。例如,教学三角形一课的导入时。我就设计了一问:“同学们,每天来学校上学时,你们都佩戴着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红领巾。”我接着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简短的几句话,却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感知出发,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讲究提问策略,调动参与意识
语言是一门艺术,“激将法”“暗示法”“提示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并运用这些提问策略,对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敢于争先,勇于表现的良好心理品质都会产生显著的效果,使课堂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当一些学生不会利用学具度量角时,我向学生提示:你准备用什么学习用具量角的度数呢?当学生度量的方法不对时,我又提示学生:“怎样做到点对点,线对线?”这样提问,学生有了“指南针”,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参与的意识就高了。
三、注重激励调动,激发参与热情
在数学课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说算理,说关系,说想法,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数学教师更需要学会引导学生说完整,说通顺,说到点子上。在初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多说,说错的时候不应大声呵斥,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动手操作,加大参与力度
1.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切身的体验,容易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针对概念教学的课型,我让学生借助自备的圆片以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绳子等学具,说说自己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再通过小组讨论,组员之间互相设疑,交流分的方法,并在小组中争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加深理解单位“1”所涉及的范围。当一位同学说“把绳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我就引导这位同学动手操作,他才发现自己的表述不完整,在师生的共同引导下引导,他最终能正确表述为:“其中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四分之一。”吸取这一教训,第二位同学在演示把八个面包平均分成四份,能够正确表述出“两个面包就是八个面包的四分之一”。就这样,通过台上、台下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和修正,学生在亲自动手和相互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内涵上真正认识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2.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能力
动手操作中的自我发现比老师的现场解说的效果更好,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特别深刻,同时更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面对一个曲线立体图形的时候一筹莫展,不知从何着手。这时,我让学生回忆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学生很快想出用“转化”推导出公式,我适时提示:“那我们能否用这种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同学们才如梦初醒,于是我要求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分成若干等份的圆柱,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重点找出圆柱与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观察、讨论和记录,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不变,圆柱体的底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就是长方体的高,所以就顺利解决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问题。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学生主动发言,说除了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不变之外,其实拼成的长方体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两个面,这个面的面积就等于半径x高。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借助生活感知,培养参与兴趣
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建立在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了解数学的含义,使数学学习生活化,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探究的兴趣。例如,教学三角形一课的导入时。我就设计了一问:“同学们,每天来学校上学时,你们都佩戴着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红领巾。”我接着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三角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简短的几句话,却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感知出发,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讲究提问策略,调动参与意识
语言是一门艺术,“激将法”“暗示法”“提示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并运用这些提问策略,对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敢于争先,勇于表现的良好心理品质都会产生显著的效果,使课堂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当一些学生不会利用学具度量角时,我向学生提示:你准备用什么学习用具量角的度数呢?当学生度量的方法不对时,我又提示学生:“怎样做到点对点,线对线?”这样提问,学生有了“指南针”,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参与的意识就高了。
三、注重激励调动,激发参与热情
在数学课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说算理,说关系,说想法,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数学教师更需要学会引导学生说完整,说通顺,说到点子上。在初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多说,说错的时候不应大声呵斥,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动手操作,加大参与力度
1.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切身的体验,容易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针对概念教学的课型,我让学生借助自备的圆片以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绳子等学具,说说自己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再通过小组讨论,组员之间互相设疑,交流分的方法,并在小组中争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加深理解单位“1”所涉及的范围。当一位同学说“把绳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我就引导这位同学动手操作,他才发现自己的表述不完整,在师生的共同引导下引导,他最终能正确表述为:“其中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四分之一。”吸取这一教训,第二位同学在演示把八个面包平均分成四份,能够正确表述出“两个面包就是八个面包的四分之一”。就这样,通过台上、台下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和修正,学生在亲自动手和相互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内涵上真正认识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2.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能力
动手操作中的自我发现比老师的现场解说的效果更好,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特别深刻,同时更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面对一个曲线立体图形的时候一筹莫展,不知从何着手。这时,我让学生回忆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学生很快想出用“转化”推导出公式,我适时提示:“那我们能否用这种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同学们才如梦初醒,于是我要求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分成若干等份的圆柱,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重点找出圆柱与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观察、讨论和记录,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不变,圆柱体的底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就是长方体的高,所以就顺利解决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问题。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学生主动发言,说除了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不变之外,其实拼成的长方体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两个面,这个面的面积就等于半径x高。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