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实现药品拆零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药品管理质量.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根据精细化管理目标,以减少拆零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主题,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分析现状、真因验证、拟定对策以及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活动前后药品拆零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药品拆零核对、记录,工作量控制及库存控制等精细化管理质量方面有较大改善,关于拆零药品积压、变质、过期,拆零差错等方面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 开展品
【机 构】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江门529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实现药品拆零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药品管理质量.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根据精细化管理目标,以减少拆零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主题,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分析现状、真因验证、拟定对策以及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活动前后药品拆零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药品拆零核对、记录,工作量控制及库存控制等精细化管理质量方面有较大改善,关于拆零药品积压、变质、过期,拆零差错等方面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的不良事件,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也能有效提高药师的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中药临床药师发挥的作用.方法 中药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生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提供西医抗感染和解痉平喘及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阻肺的中西医联合药学监护.结果 中药临床药师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药物相关的治疗问题,加强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临床治疗中,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中药临床药师的参与提升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药学监护效果.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重症监护室(ICU)用药咨询情况,分析ICU用药咨询的工作经验,为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结果 279例用药咨询中,临床医师占93%,当面咨询占79%,立即解答占71%.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其他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及血液系统药物为咨询药物种类的主要因素;用法用量、药物选择、调整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为咨询内容的主要因素.结论 ICU药物咨询种类繁多,内容复杂,要求临床药师药学专业知识全面,反馈及
目的 调查某院2019年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导出抗肿瘤药的相关资料,筛选出2019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和品种数,制作出表格后,使用帕累托图找出影响2019年销售金额的主要药品.结果 新型抗肿瘤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植物来源抗肿瘤药3类抗肿瘤药的累计销售金额占了抗肿瘤药的89.57%,而这3类药的累计品种数占抗肿瘤药品种数的58.98%,完全符合帕累托图法则.结论 新型抗肿瘤药显然有逐步替代传统抗肿瘤药的趋势,由于其高靶向性和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而备受临床青睐.期待国
目的 分析我市2017 ~2019年老年人使用中成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老年人安全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市2017 ~2019年上报的老年人使用中成药ADR报告594例,分别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药品类别、合并用药及注射用溶媒使用情况、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4例ADR报告中,男265例,女329例;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报告构成比最高,占65.82%;ADR发生时间30 min以内的334例,占56.23%;引起ADR的中成药
目的 探讨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在我院临床应用的现况及效果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有效管理方案,也为同行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我院新引入的合理用药决策系统上线的前期准备;上线后在处方(医嘱)开具、处方前置审核及患者教育等各环节应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该系统上线前后不合格处方率变化情况;绘制帕累托图分析处方不适宜类型分布情况变化,对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合理用药决策系统上线半年后,门诊处方不合格率从上线前2.3%,下降到1.15%,下降了约1.1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通过分析1例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炎伴发热的原因,探讨万古霉素不良反应及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抗感染治疗后出现静脉炎和发热的用药过程进行梳理,对可疑药物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 万古霉素导致患者静脉炎和发热可能性大.结论 医护人员及药学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有关药物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作用机制及临床表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目的 分析我院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出现的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205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情况、用药方案、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5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20:85);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110例,53.66%).结论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用法用量合理使用药物,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前,应询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为持续改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和提高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系统性回顾和统合分析法对我院2003~2019年63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情况分析.结果 ADR发生类型常见的为一般的ADR(64.99%),患者年龄段常见于21 ~ 30岁;按药品药理作用,剂型,给药途径分类,不良反应发生最高的分别是为抗微生物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这些ADR大多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89.62%),经过治疗后基本实现好转和治愈(98.06%).结论 在临床使用抗微生物药、
目的 分析在儿科临床用药中,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8例住院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各64例.A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奇霉素治疗,B组根据患儿实际采用非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4% (15/64),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 (4/64),A组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
结合某制药公司计算机化系统实例,依据GAMP5的计算机化系统分类和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对系统进行识别分类,针对其风险级别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达到提高数据可靠性管理效率,降低计算机化系统风险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