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斑紫菜赤腐病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近年来发生在浙江一带的条斑紫菜病烂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发病症状和病源体形态构造、生长繁殖的显微和超微显观察,以及菌丝体的培养结果表明,病源为紫菜腐霉,属赤腐病。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20-24℃时菌丝繁殖蔓延得最快;而且高盐度对菌丝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其他文献
配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28%和32%的三种试验饲料投喂鲻共8周,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28%的饲料组的平均增重(克/尾)和特定生长率(%d)均为最大值,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鲻肌肉成份没有影响,配制四种蛋白能量比
本文研究了饥饿和摄食草鱼分别在20℃、30℃时的排泄,结果指出草鱼排泄氮和尿素、但以氨为主,约占总氮排泄的80%。饥饿鱼的排泄昼夜变化较小,在20℃时氨氮和尿素氮的日均排分别为2.68mg/kg·h和
对育苗期间水质变化状况作了探讨,获得以下研究结果:①在大黄鱼育苗期间,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范围为pH7.8 ̄8.1;NH3-Nt,0.13 ̄4.17mg/L;NH3-Nm,0.05 ̄0.167mg/L;NO2^0-N,0.004 ̄0.612mg/L;COD,5.32 ̄11.53mg/L。②水体中投放适量的藻类可有效改善水质,维持良好的水质状况。③投饵后水质均发
试验用盐藻、酵母、麸皮三种饵料培养卤虫。结果表明,卤虫生长速度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麸皮且最好,其次是盐藻组,最差的是酵母组。麸组的卤虫提高8d达到性成熟,其体长分别是盐藻组的
本文根据1997年6月-7月北太平洋(160°E~170°E)的海域柔鱼探捕调查的资料,对渔场形成的海洋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160°E~170°E海域的大型柔鱼渔场由主要由亲潮第3和第4分支与黑潮的第4和
试验系采用不同方法培养小球藻观察其生长情况。小球藻在水泥池中培养,最高密度是40.0cm组的2880.010^4cells/mL但培养液深度在20.0-60.0cm范围内生长无显著差异;在三角烧瓶中培养指数生长末期的最高密度达8000.0×10^4cells/mL,在
本文主要测定了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体细胞苗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紫菜均能耐受大范围剂量的γ-射线辐照,辐照剂量从100-400Gy,对两种紫菜体细胞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氮和磷对紫菜的细胞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不同氮源、不同氮和磷的浓度和不同细胞密度笃条斑紫菜细胞培养的存活率和细胞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于细胞生长用
本文报道了采用细胞松弛素B(CB)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CB浓度为0.25mg/L,处理时间约20分钟,诱导三倍体的倍比率可达75%,至D型幼虫的孵化率为40-50%,1992-1996年其培育出三倍体贝苗1846.4万枚。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