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编辑工作实践中常见医学著作在基本规范方面存在问题:数字用法不规范;单位符号等用法不规范。文章基于计量经济学标准及出版行业国标要求,针对这两个方面作了补充归纳探讨。
关键词:医学著作 编辑规范 国标 讨论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48-02
一、有关数字用法的规范问题
1.国标中关于小数点后面数字进位的规定。小数点后的数字进位不能简单地使用“4舍5入”的格式。国标规定要遵循“4舍6入5看右,奇进偶不进”的原则。例如:若要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对于0.284、0.285、0.275三个小数而言,按照国标规定的进位原则进位后它们都是0.28。对于0.284一数比较好理解,舍去4就可以了;而对于后两个数0.285和0.275就要很好地去分析了,0.285和0.275的末位数都是5,但它们前面的数字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倒数第二位数分别是8和7,按照“偶(数)舍,奇(数)进”的原则处理,8后的5就应该舍去,而7后的5则应该进位,因此,这两个数进位后便都是0.28。
2.百分数范围、偏差及带有长度单位数值相乘的书写原则。国标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6%~11%的数据,不能写成6~11%,因为前者实质为0.06~0.11,而后者实质是6~0.11;(2)书写百分数偏差时,前一个数据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偏差为85.7%±0.1%的数据,虽然也可以写成(85.7±0.1)%,但是绝不能写成85.7±0.1%,也不能写成85.7%±0.1;(3)书写带有长度单位数值相乘时,若乘积为8cm×6cm×4cm的数据,不能写成8×6×4(cm),也不能写成8×6×4cm3,更不能写成192cm3,只有第一种写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所描述物体的长、宽、高属性。笔者在审稿中常见类似数据书写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情况,希望通过作者、编辑的不懈努力,在认真执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的同时,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概念,并借此推动撰写医学著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3.正确使用数字前后表示约数的词。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形:(1)“约”、“近”不应与“上下、左右”同时在一句话中使用。如:“每次服用约6mg左右”,应改为“每次服用6mg左右”或“每次约服用6mg”。“超声检查近20min左右”,应改为“超声检查约20min”。(2)“最小”、“最大”不宜与概数、约数或一个范围值连用。如:“最小值为30上下”应改为“最小值为30”,“每次用药不超过50mg~100mg”应改为“每次用药不超过100mg”。
4.数字增减要使用规范化的录写格式。在审读稿件时常见到数字增减录写不规范情况,有时甚至会因此造成数据的严重错误。所以在录写数据时,一定要按照国标规范的格式进行。(1)数字的增加必须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增加了4倍,即表示原来是1,现在为5;增加到4倍,即原来是1,现在为4;增加了25%,即原来为1,现在为1.25%。(2)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降低了25%,即原来是1,现在为0.75;减少了1/10,即原来是1,现在为0.9。常见文稿中写减少了3倍、降低了5倍,都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5.数值范围间应使用浪纹号。这是国标(GB 3102.11—1993)明确规定的。但是在GB/T15834—1995中也写着一字线“—”是数值范围号。到底应执行哪个标准呢?应该执行前者。因为:(1)前者是必须执行的法定标准,而后者为可选择性地推荐执行标准。只要仔细阅读两个标准代号就会发现,前者是“GB”(国标),后者“GB/T”中的“T”为“推荐”二字的缩略符号。(2)若用一字线“—”作为数值范围号,则容易与数学中的负号“-”、化学键号“—”等相混淆,甚至会产生歧义。另外,审读稿件时还常见将半字线“-”或二字线“——”作为数值范围号使用的情况。可以明确地说,这是没有国标文件规定的,因此是不正确的。
6.审稿中常见的数字录写错误举例。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对数字书写格式已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稿件处理中,作者、编辑都应严格遵照执行。现将审稿中常见的数字录写错误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二、有关单位符号等的用法规范
1.单位、国际单位、活性单位的规范书写格式。单位、国际单位、活性单位的书写符号为U、IU和AU。书写时各英语字母都必须大写、楷体格式。否则不但欠规范,还会产生歧义。另外,单位符号U和u的含义完全不同,前者是生物效价的单位符号,后者是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符号。著录时不能将二者混写,也不能将u和μ混写。μ在单位符号前为SI制词头,是数字(10-6),不是单位符号。若将U,u,μ混写,就会造成严重错误。
2.使用毫米汞柱(mmHg)时必须写明与kPa的换算关系。毫米汞柱是一种压力单位,其符号为mmHg。它既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压力单位,也不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是一种惯用的特别是在临床监测血压等情况下延用的压力单位。严格地说,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英制压力单位。国际单位制和我国法定的压力单位制的名称都是帕[斯卡],单位符号为“Pa”。mmHg与Pa的换算关系为1mmHg=0.13332kPa=133.32Pa。同理,厘米水柱与帕[斯卡]的换算关系为1cmH2O=0.09806kPa=98.06Pa。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关于“在医学中应用国际单位制”的决议,要求将毫米汞柱(下转第251页)(上接第248页)压力单位改用帕[斯卡]。为了照顾到临床工作长期的习惯和不致引起混乱,暂时也可继续使用毫米汞柱这一压力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7月31日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的补充通知》规定:“……医疗记录等非出版物中可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斯卡]kPa。在出版物中如果使用mmHg,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关系。” 3.国标规定力和重力的法定单位符号是N(牛顿)不是dyn(达因)。牛顿(Newton)是力、重力单位,简称为牛,符号为N,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表示式应为kg·m/s2,其含义是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每2次方秒加速度的力为1个牛顿,即1N。达因与牛顿的换因数为1dyn=10-5N,亦即1N=105dyn。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废除用“达因(dyn)”作为力的单位符号已多年,但至今在一些医学著作中还常见使用达因(dyn)的情况,应注意改用牛顿,或在其后注明两者的换算因数。
4.慎重处理表身中无数据的栏目项。在审读医学著作表格时,常见到表身中有空白栏目项或随意在这些项位中填写上“0”、“-”、“/”等,因其含义模糊、表达错误造成读表困难甚至产生歧义。国家标准(GB7713—1987)明确规定:“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表示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因此表内不应使用“/”符号,而“-”和“…”仅代表未发现的符号,但前者可能与“阴性反应”相混淆,所以要慎用,而后者只是一种专用著录符号,不要理解为标点符号中删节号(……)的缩略式。为清楚地表达含义,也可在表身的空白项位中直接写上“无”或“阴性”等字样,以避免发生歧义。总之,应尽量减少表身栏目项中出现空白的情况。
5.图片附文的规范化著录格式。图片的附文包括图序(号)、图题和图注三部分,书写应规范。(1)图序。应按各图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进行“顺序编码”,用码应为阿拉伯数字。(2)图题。它是整图(不是局部)的直观标识,文字宜简炼,表达要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常用图像有声像图(包括超声频谱图)、坐标图、示意图、组织图(包括病理组织图)及X线图等形式。因此图题常用书写格式为:×××声像图、×××示意图、×××病理组织图等。(3)图注。它是为读图方便,对图内需要着重标注的部分,常以描述、箭头、符号、代码等注释,但所有这些注释都必须与图中相关处准确地一一对应。书写图注应文字简洁、条理分明。若无必要,图注部分也可省略。(4)书写位置。图在上,图序(号)及图题在下,图注在两者之间。而且图序、图题用黑体字格式,两者间空一字距离,图注较图题小一号字,不用黑体字格式。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编.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黄栩兵.医学论文与书稿编写技巧.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山东青岛 266071)
(责编:若佳)
关键词:医学著作 编辑规范 国标 讨论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248-02
一、有关数字用法的规范问题
1.国标中关于小数点后面数字进位的规定。小数点后的数字进位不能简单地使用“4舍5入”的格式。国标规定要遵循“4舍6入5看右,奇进偶不进”的原则。例如:若要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对于0.284、0.285、0.275三个小数而言,按照国标规定的进位原则进位后它们都是0.28。对于0.284一数比较好理解,舍去4就可以了;而对于后两个数0.285和0.275就要很好地去分析了,0.285和0.275的末位数都是5,但它们前面的数字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倒数第二位数分别是8和7,按照“偶(数)舍,奇(数)进”的原则处理,8后的5就应该舍去,而7后的5则应该进位,因此,这两个数进位后便都是0.28。
2.百分数范围、偏差及带有长度单位数值相乘的书写原则。国标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6%~11%的数据,不能写成6~11%,因为前者实质为0.06~0.11,而后者实质是6~0.11;(2)书写百分数偏差时,前一个数据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偏差为85.7%±0.1%的数据,虽然也可以写成(85.7±0.1)%,但是绝不能写成85.7±0.1%,也不能写成85.7%±0.1;(3)书写带有长度单位数值相乘时,若乘积为8cm×6cm×4cm的数据,不能写成8×6×4(cm),也不能写成8×6×4cm3,更不能写成192cm3,只有第一种写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所描述物体的长、宽、高属性。笔者在审稿中常见类似数据书写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情况,希望通过作者、编辑的不懈努力,在认真执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的同时,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概念,并借此推动撰写医学著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3.正确使用数字前后表示约数的词。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形:(1)“约”、“近”不应与“上下、左右”同时在一句话中使用。如:“每次服用约6mg左右”,应改为“每次服用6mg左右”或“每次约服用6mg”。“超声检查近20min左右”,应改为“超声检查约20min”。(2)“最小”、“最大”不宜与概数、约数或一个范围值连用。如:“最小值为30上下”应改为“最小值为30”,“每次用药不超过50mg~100mg”应改为“每次用药不超过100mg”。
4.数字增减要使用规范化的录写格式。在审读稿件时常见到数字增减录写不规范情况,有时甚至会因此造成数据的严重错误。所以在录写数据时,一定要按照国标规范的格式进行。(1)数字的增加必须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增加了4倍,即表示原来是1,现在为5;增加到4倍,即原来是1,现在为4;增加了25%,即原来为1,现在为1.25%。(2)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降低了25%,即原来是1,现在为0.75;减少了1/10,即原来是1,现在为0.9。常见文稿中写减少了3倍、降低了5倍,都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5.数值范围间应使用浪纹号。这是国标(GB 3102.11—1993)明确规定的。但是在GB/T15834—1995中也写着一字线“—”是数值范围号。到底应执行哪个标准呢?应该执行前者。因为:(1)前者是必须执行的法定标准,而后者为可选择性地推荐执行标准。只要仔细阅读两个标准代号就会发现,前者是“GB”(国标),后者“GB/T”中的“T”为“推荐”二字的缩略符号。(2)若用一字线“—”作为数值范围号,则容易与数学中的负号“-”、化学键号“—”等相混淆,甚至会产生歧义。另外,审读稿件时还常见将半字线“-”或二字线“——”作为数值范围号使用的情况。可以明确地说,这是没有国标文件规定的,因此是不正确的。
6.审稿中常见的数字录写错误举例。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对数字书写格式已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稿件处理中,作者、编辑都应严格遵照执行。现将审稿中常见的数字录写错误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二、有关单位符号等的用法规范
1.单位、国际单位、活性单位的规范书写格式。单位、国际单位、活性单位的书写符号为U、IU和AU。书写时各英语字母都必须大写、楷体格式。否则不但欠规范,还会产生歧义。另外,单位符号U和u的含义完全不同,前者是生物效价的单位符号,后者是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符号。著录时不能将二者混写,也不能将u和μ混写。μ在单位符号前为SI制词头,是数字(10-6),不是单位符号。若将U,u,μ混写,就会造成严重错误。
2.使用毫米汞柱(mmHg)时必须写明与kPa的换算关系。毫米汞柱是一种压力单位,其符号为mmHg。它既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压力单位,也不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是一种惯用的特别是在临床监测血压等情况下延用的压力单位。严格地说,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英制压力单位。国际单位制和我国法定的压力单位制的名称都是帕[斯卡],单位符号为“Pa”。mmHg与Pa的换算关系为1mmHg=0.13332kPa=133.32Pa。同理,厘米水柱与帕[斯卡]的换算关系为1cmH2O=0.09806kPa=98.06Pa。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关于“在医学中应用国际单位制”的决议,要求将毫米汞柱(下转第251页)(上接第248页)压力单位改用帕[斯卡]。为了照顾到临床工作长期的习惯和不致引起混乱,暂时也可继续使用毫米汞柱这一压力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7月31日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的补充通知》规定:“……医疗记录等非出版物中可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斯卡]kPa。在出版物中如果使用mmHg,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关系。” 3.国标规定力和重力的法定单位符号是N(牛顿)不是dyn(达因)。牛顿(Newton)是力、重力单位,简称为牛,符号为N,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表示式应为kg·m/s2,其含义是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每2次方秒加速度的力为1个牛顿,即1N。达因与牛顿的换因数为1dyn=10-5N,亦即1N=105dyn。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废除用“达因(dyn)”作为力的单位符号已多年,但至今在一些医学著作中还常见使用达因(dyn)的情况,应注意改用牛顿,或在其后注明两者的换算因数。
4.慎重处理表身中无数据的栏目项。在审读医学著作表格时,常见到表身中有空白栏目项或随意在这些项位中填写上“0”、“-”、“/”等,因其含义模糊、表达错误造成读表困难甚至产生歧义。国家标准(GB7713—1987)明确规定:“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表示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因此表内不应使用“/”符号,而“-”和“…”仅代表未发现的符号,但前者可能与“阴性反应”相混淆,所以要慎用,而后者只是一种专用著录符号,不要理解为标点符号中删节号(……)的缩略式。为清楚地表达含义,也可在表身的空白项位中直接写上“无”或“阴性”等字样,以避免发生歧义。总之,应尽量减少表身栏目项中出现空白的情况。
5.图片附文的规范化著录格式。图片的附文包括图序(号)、图题和图注三部分,书写应规范。(1)图序。应按各图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进行“顺序编码”,用码应为阿拉伯数字。(2)图题。它是整图(不是局部)的直观标识,文字宜简炼,表达要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常用图像有声像图(包括超声频谱图)、坐标图、示意图、组织图(包括病理组织图)及X线图等形式。因此图题常用书写格式为:×××声像图、×××示意图、×××病理组织图等。(3)图注。它是为读图方便,对图内需要着重标注的部分,常以描述、箭头、符号、代码等注释,但所有这些注释都必须与图中相关处准确地一一对应。书写图注应文字简洁、条理分明。若无必要,图注部分也可省略。(4)书写位置。图在上,图序(号)及图题在下,图注在两者之间。而且图序、图题用黑体字格式,两者间空一字距离,图注较图题小一号字,不用黑体字格式。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编.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黄栩兵.医学论文与书稿编写技巧.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山东青岛 266071)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