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定位课堂创新评价有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各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活动出现了一定变化,从一线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类,一是师生关系不协调,整体课堂氛围不佳。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三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充分,只通过学生成绩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价语文教师教学水平。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弊端,及时寻找有效策略,全面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现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合理定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找到合理定位,将学生当作主体,教师发挥引导效果,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教师角色定位细分为四点。
  (一)现代语文知识传授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都变得更加多样化,小学生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获取语文知识,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仅仅成为这些学习途径中的一种。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小学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是共同学习,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发挥得更多是现代语文知识传授者的作用,以师长的身份帮助小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进而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二)新型语文学习引导者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要受到语文教师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改變,此时教师发挥的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合理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具备获取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并且帮助小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学习途径,使其从根本上掌握语文学习要点。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者
  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小学语文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在改革过程中制定不同改革制度,并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参与这些制度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这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制定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充分融入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活动的全面发展。
  (四)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小学语文教育呈现一定的多变性,为了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资源开发理念,进一步开发新时代下的相关教育资源,确保除了教材之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得语文知识,比如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校本课程资源等,使小学生在更丰富的资源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
  二、全面构建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获取基本语言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其人文素养、自我表达及阅读写作能力。要想实现该目标,就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构建小学语文创新课堂,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注度不足,仅以分数论高低,所以很多小学生都对语文没有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充分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积极的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积极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设立相关情境帮助小学生快速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从这些情境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进而激发出更多学习热情。
  (三)采用现代化语文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合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丰富小学语文教育手段,比如通过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提高语文知识的形象性,使小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看到学习内容,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现代化语文教学模式。
  (四)在和谐语文学习中增强师生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更重视创新性和自主性,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并且师生间的互动性也更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互动能够使学生展现出更多自信和动力,而教师在发挥引导者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果。
  三、科学制定小学语文评价体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更重视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这一评价同时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所以应该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一体系评估教师教学成果,使其保持良好的新课程改革热情,同时通过评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为其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进展。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基础,虽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各种不足,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针对这些不足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新时代条件下符合小学语文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科学手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意见。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粪便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发酵14天的CH4和N2O产生量,估算出母猪和育肥猪粪便CH4和N2O排放因子,并对比分析粪便与饲料成分的关系以及粪便在发酵前后成分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天津市蓟县建立研发转化产业化基地,并落户成立了天津博非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研究生物饲料关键共性技术,如微生物
一、案例描述  教师选择了花生,让所有幼儿都去收集,并进行主题性的种植活动,首先幼儿对花生熟悉,其次种子容易收集,并且易观察,易种植,易存活。幼儿带来了自己认为的花生种子,并记录了种植的初始状态,徐海川说:“我带来的花生种子是花生米,它是粉色的。”乐乐说:“我带的是带壳的花生,这个才是花生种子。”幼儿在汇报过程中对于谁才是花生的种子有了分歧,对于谁是花生的种子纷纷说出自己的理由,有了思考。牛牛说:
对不同储藏条件下普通籼稻和优质籼稻在储藏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以及在相同储藏条件下粮仓中不同部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