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e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里过年,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逼着传统的年节节败退,现在几乎是没有立足之地了。全城一个“禁炮”令,把火爆的新年变成了哑巴;团拜本已改变了拜年的原意,现在连团拜竟也搞不下去了,时兴起电话拜年甚至短信拜年。年味寡淡,让人提不起过年的兴致。
  越是如此,越怀念旧时故乡过年那浓浓的年味。
  年味是内蕴外显的东西,如同酒味,它不是从外边添加进去的,而是在酿造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个酿造的过程,看起来简单,若仔细考察你会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
  在故乡,刚踩腊月门,村里人便被种种过年的信息撩拨着,在街巷或路口相遇,一定会互相打问过年的事。杀不杀猪,宰不宰羊,买多少鞭炮,备几桌酒席……相互交谈的话题就没完没了。孩子们也在玩耍的间隙,互相透露自家大人已经许诺了什么,神秘又一本正经地扳着指头盼年,甚至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起过新年的童话……看似人们是被腊月日益临近的年讯所激动,其实这一切的根子并不仅在腊月,而在于一年四季的积累。过腊八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腊八是年的序幕,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家乡的腊八粥原料非常丰富,主料是黄米,另有红枣、花生、芝麻、红豆、杏仁、莲子、麦粒……这些原料都是自产的,种植管理的时候人们已投入心血和汗水,而在收获的时候又经过精心挑捡,人们将最饱满、最鲜亮的单独存放,就等腊八这一天派上用场。由于原料精良,又是干柴铁锅熬制,做好的腊八粥就分外香甜,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滋味。故乡人在腊八这一天,往往熬出几锅冷冻起来,一直吃到来年二月二。每逢这一天,村子里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腊八粥那醉人的香味。去年2月回故乡探亲,80岁的伯母将特意存放的腊八粥取出来,让我品尝。她说,这两年黍谷种子特缺,一般农户都不愿再种这种低产作物,她让孙子找来优质的黍谷种,单辟一亩水地种黍谷,将收获的黍谷碾成黄米后,分给街坊四邻,大家都说今年的腊八粥味道好。由此可见,村里人在平时每个季节,甚至每一天,都心里装着过年这件事。正是人们一年中感情的逐步酝酿,才使过年时那年味分外悠远而绵长。
  从腊八到“小年”这半个月是年味积存发酵的时间。
  腊八之后,本没有过年的具体日程,但那种心理的准备和物质的准备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一到,过年的活动就紧锣密鼓地铺开了。人们要在腊月三十以前做祭灶、扫房、杀猪、宰羊、买年货、放鞭炮等等事情,而且哪天做什么都有规定。有民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要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这一连串的活动把人们过年的心潮一步一步推向高峰,浓浓的年味便在村里村外散发开来。二十三送灶神的炮竹把人们藏在心底的秘密揭开,大人小孩儿都会高兴地跳着说,真的要过年啦!二十四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随之要贴春联、钉年画,人们心中的憧憬和愿望一下子变成美妙的词句和崭新的画图。接下来就是赶大集买年货,杀猪宰羊磨面,蒸黏糕蒸馒头蒸包子,架起劈柴炖肉……整个村子就开始沸腾起来。可到了年三十,倒是少有的沉静。这一天人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直吃到深夜,饭后便是一家人围在火炉边守岁。年三十的守岁,真意不在娱乐,而在于思考与总结。一年里种庄稼有什么经验,做买卖有什么教训,上学的有什么长进,上班的有什么心得,尊老爱幼做得怎么样,对待邻里有何亏欠……一家人都把一年来藏在心窝子里的话全掏出来。这时候才真正对已逝去的如水年华产生深深的惜别留恋,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的希望。正像古诗里描述的那样:“明年岂无年,心事恐磋跄;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种思考与总结,逐渐就引出了辞旧迎新的鲜明主题。
  过年的顶峰是正月初一。初一的开端是凌晨那淹没村庄与田野的鞭炮。这时的村庄像已经熬沸的一锅棉籽油,突然放进去一把花椒大料,顷刻间浓浓的年味便充满整个宇宙。那鞭炮声先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隐隐约约地传过来,然后这声浪就越卷越近,再后来就在街坊四邻的院落里响成一片,远处与近处的声浪撞击反射,形成一股一股的冲天巨浪,把极度疲倦又极度兴奋的大人孩子们推上天际。这时候人们希望这声浪无限扩张,用新年的喜讯冲刷村庄的角角落落,冲刷田野的角角落落,冲刷地球的角角落落,冲刷宇宙的角角落落。
  待鞭炮声渐渐远去,村庄在狂热中恢复原有的宁静,太阳也睡眼惺忪地跃出地平线。刚吃过新年第一锅饺子的人们,精神饱满地走出家门,在大街小巷连接成拜年的队伍。辈分和年纪最高的老人留在家中,其他人都去拜年,没有老人的人家,家里不留人,大门也敞开着,拜年的人在街上碰着就当街磕头,到没留人的家里就对着“影子”拜年。这时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家,村里所有的人就是一家人,相互之间都心照不宣,没有任何的提防和戒备。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在阳光初照时开始了,在大地被喜气沐浴后开始了,在人们身心完全清除污秽、充满光明时开始了。这时,辞旧的目的已完全实现,而迎新的课题则刚刚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这时的人们,才真正悟到了新年的真意,真正体会到纯正的年味。
  初一之后的日子,高潮逐渐消退,年味逐渐淡化。初二上坟,初三、初四串亲,过了“破五”就没有规定的日程,一直空着十多天,于是人们逐渐冷静和沉着。新的一年新的光景不能光凭热情来实现,她需要不懈的心劲和扎实的举措。于是在走亲拜友的过程中,人们又开始盘算新的一年之计。“破五”之后,人们更是打破所有的过年禁忌,放开手脚,着手做事。然而,新年并未完全结束,正月十五才是新年的终结。十五这一天,最精彩的是晚上的烟花,人们把对新的一年的预期与设想,寄托于火树银花。他们聚集在街上静静观赏着自制的烟花,在心里绘制着新的一年的美好图景。这时的年味已淡如清茶,它让人们脑清目明,思路清晰,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故乡的年从腊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一共是四十五天。这四十五天分作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七天的准备,而后过腊八;第二个阶段,是十五天的准备,然后过小年;第三个阶段又是七天的准备,然后过除夕;第四个阶段又是十五天的准备,然后过元宵。整个过程形成了“7-15-7-15”的节律。以正月初一为界,之前是从低到高,一步一步推向顶峰,这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是从高到低,一步一步逐渐回落,这是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从结构上看,是中间大两头小,而前头细长、后头短粗。像做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元宵节就是豹尾,它让结束时的年又上扬了一下子,留下不尽的余味。
  作者简介
  刘家科(1954—),河北故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评论集《朝夕拾穗》、《窄堂碎语》,散文集《沙漠那边是绿洲》、《乡村记忆》,长篇报告文学《大爱无疆》等。
其他文献
最近一条新闻让人印象深刻:一名美国女子在跳蚤市场花了7美元淘了一张风景油画,她本打算将画撕掉,用这个画框装裱另一幅画,她母亲建议她在毁画前将油画拿去鉴定,结果这幅画竟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市值估计在10万美金左右。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的旧货市场也有人曾花低价购买到清朝官窑的精品瓷器,一下价值翻番上万倍。这样像中彩票一般的事件让人难免对跳蚤市场心生幻想,那跳蚤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跳蚤市
期刊
蹦极跳  A. J. Hackett Kawarau Bungy  蹦极是皇后镇最具有代表性的极限运动,许多人来皇后镇就是为体验蹦极而来。1988年11月11日,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蹦极在皇后镇附近的卡瓦劳大桥上运营,有统计显示,它为皇后镇带来了40%的客源。当你踏上跳台的时候,一定要平视前方,切忌低头往下看,面前的摄像头是很好的选择,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吧。假如你觉得紧张或恐惧,请深呼吸,调整一下心
期刊
我曾在我的转型媒体见面会上讲过,有一天会将今年三四月份转型时的经历有机会分享给大家。今天就算是个开始吧,文章是当时在巴黎的咖啡馆写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内心的挣扎后,我做出了从爱可视离职的艰难抉择。2010年3月中旬,我带着“重获自由”的那份畅快和失去一份曾热爱的事业的苦楚,回到巴黎办理爱可视的离职手续,也再度感受到了米兰·昆德拉所谓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与以往回巴黎,早上6点多下飞机后直奔公
期刊
雨果一定不知道,他的《巴黎圣母院》当年在遥远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一定也不知道,它改变了多少人的世界观。它不仅使世人对心灵美有了特定的视觉定位,更是捎带给我生命无数神秘而浪漫的梦想。  塞纳河畔的千年文脉,不夜巴黎的活色生香,卢浮宫女人们的衣香鬓影;巴黎,弥漫着法国18世纪浓郁的人文气息,更叠着大千世界的人世百相,典藏着赏探不尽的世界遗产、艺术之花……巴黎,呈现着一个雅俗同存的和谐天地,弹唱着一首华丽
期刊
华语自由行   2013年3月6日  好不容易从洛杉矶机场出来,飞机倒没晚点,出境排队整整二个小时,害得接机的妹妹、妹夫在外面等的干着急。本来老是嫌中国从深圳到香港进出安检太慢,想不到美国更胜,倒有点解气。  但这次更解气的,还是我一个不会外语的人,不费事地闯进美利坚。本来还是会讲几句自己听得懂的英语,但这次特意想再作个华语“自由行”的试水。一路固执地讲着中文,真也能一路绿灯,一切OK!和我一起排
期刊
爱丽舍宫  爱丽舍宫是法国总统官邸,巴黎重要建筑之一。它坐落在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侧,是一座大石块砌成的二层楼建筑。1718年戴佛尔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心盖起了这座宫殿,取名戴佛尔大厦,后改名为爱丽舍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爱丽舍宫改为总统府,从此100多年来,一直是法国总统办公的地方。建筑主楼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是庭园,后部是一座幽静、秀丽的大花园。爱丽舍宫内部,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面
期刊
台湾女作家三毛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至今还有不少人爱读她的作品,甚至对她为什么猝然离去始终怀有疑问。  晴窗下,我从书橱里取下三毛亲笔题赠的作品,在《撒哈拉的故事》扉页上,她用独特的斜体字写道:“家柱大哥:故事是讲不完的。一千零一夜的女人三毛。八九年四月二十八日”。这书、这题词,使我陷入深深的回忆与沉思之中……  我同三毛第一次见面是1989年春天,在西湖边的花家山宾馆。她悠闲地点起一支烟,活泼而
期刊
看来,这是一种缘分。那天,在误走误闯下,认识了这个著名的世界遗产——巴黎歌剧院。  母亲是音乐教师,我从小在她的歌声中长大,也因她学的声乐是西洋唱法,所以我对歌剧、芭蕾这些外来文化,骨子里有种本能的喜好。  记得小时候,家对门的校长和夫人林教授都从欧洲留学归来,特别是林教授,不仅美丽,更是大学校园里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每到节日,她家都会举行小型的家庭音乐会,为了事业,林教授做了绝育手术,没要孩子,
期刊
在土家山寨的民间歌谣中,有这么几句:  辣椒当盐,合渣过年,  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  这几句话夸张地描述了土家人在解放前的辛酸生活。其中,“合渣”是土家人的一道家常菜。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在开头“推”的阶段辛苦些,因此土家人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将黄豆用水泡胀后,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豆浆,再将豆浆兑水放进锅,架火煮开,然后放进切好的菜丝,又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
期刊
伴随孙犁诞辰一百周年,地处滹沱河畔的安平县,也将一座雕像矗立于家乡土地上。揭幕式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发来贺信说:“是孙犁先生的小说,引领我去探究文学的本质,去领悟小说的魅力,去琢磨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的润泽和力量。他于平淡之中迸发人生激情,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气,至今依然给予我深深的滋养。”  这位朴素的大师自从走出孙辽城,百年后重新回到最初的家,这时也会让人想起他的文字:“月亮升起来,院子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