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沿海城市的一家企业(非外企)上班,我在那里待了三年多。那个公司其实也不错,2000年的时候我每月能拿到5000多块钱工资,对于一个二线城市来说,真是相当高了。
公司有个很奇怪的地方,它要求我们都穿西装、打领带。一群工程师天天穿着西装调试电路板、编写程序,旁边放着一大堆电子元件和电烙铁。我们的领带必须拿领带夹夹住,不然搭到电烙铁上会烧起来。有个同事不留神,领带就烧起来了,呼呼冒烟。
一群工程师,打哪门子领带啊!
公司里到处都有S总的照片。照片底下还有S总语录,比如“踏实做事,正派做人,做公司的栋梁之材”或者“讲奉献,树新风,大步迈进21世纪”,等等。
2
后来我就辞职了,跟着女朋友来到北京,进了摩托罗拉公司。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去面试,结果发现里头的人都穿着T恤、牛仔裤。
这里没有张总和王总,只有汤姆和麦克—每个人都有一个英文名字,大家就互相叫英文名字。
我记得有一个新来的同事坚持要叫领导“王总”,拦都拦不住。周围的人全都放下手边的工作,抿着嘴、竖着耳朵听。他每叫一声“王总”,汤姆·王总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这位同事为什么非要坚持叫“王总”呢?我觉得还是情商低,感应不到周围的气氛。
3
摩托罗拉公司的走廊里没有CEO语录,但是有很多明星海报,给手机做代言的那种。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坤。有一阵子,公司里到处都是陈坤的海报,他脖子长长的,拿着摩托罗拉的手机,摆出一副酷酷的样子。我对陈坤一直很有好感,估计就是因为这些海报吧。
除了海报,走廊里贴得最多的就是公司的口号,我记得是8个字:正直不移,尊重不渝。
正直不正直我无法判断,因为我只是工程师,没有跟商业部门打过交道,判斷不了它的商业道德;但是论到“尊重不渝”,我是承认的。我觉得,摩托罗拉的做法甚至带有一点儿理想化的成分。
比如说出差,公司坚持所有人同一个标准—哪怕是经理和清洁工 一块儿出差,都要一个标准,要住五星级酒店都住五星级酒店,要住地下室都住地下室。当然不能让经理去住地下室,所以只能往上靠,大家都住五星级酒店。在摩托罗拉,我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时,非常吃惊。那是2004年,每个人光住宿费一天就要近千元,这也太奢侈了。
在摩托罗拉,我的直接上级给我讲过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她说:“你要为公司负责,但你首先要为自己负责。如果你生病了,公司在24小时之内就能找到代替你的人,可是你的家庭永远找不到能代替你的人。”
摩托罗拉没有考勤打卡,上下班时间基本是由自己掌握的。你的直接上级当然会注意到你的上下班时间,但严格来说,这里没有“迟到”“早退”的概念,它只要求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这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举措。问题是:它能行得通吗?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在一个公司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只要给人足够的上升空间,给人们一个更好的前景,这套制度是行得通的。员工对公司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有一种为公司而自豪的感觉。它不会让人懈怠。至少我在摩托罗拉的头几年,我觉得周围的一切还都是很有朝气的,大部分人都在努力工作,并没有因为被尊重就借势偷懒。
但是当一个公司走下坡路的时候,这套机制就绝对行不通,一定会让大家懈怠。
4
后来,摩托罗拉垮了。
它垮掉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当然是高层决策。摩托罗拉习惯于当行业老大,心态上肯定有傲慢的毛病,在战略上犯了许多错误。我从工程师的角度看,摩托罗拉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它崇尚工程师文化,对成本控制不太在意。如果你是行业老大,如果你手中有绝对优势的技术,这样做是可以的,甚至可能是对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时刻保持绝对领先。一旦你无法保持绝对技术领先,必须和别人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比拼成本,你就完蛋了。
在那个年代,摩托罗拉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我们中国的企业,包括小米、华为,也在用这些人才。作为曾经的员工,我当然要感谢摩托罗拉。不光是我,几乎所有从摩托罗拉出来的员工都在说它的好,我从没有听到哪个前员工骂它。“尊重不渝”不是一句空话。
5
后来我就去了诺西(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简称)。跟摩托罗拉相比,它是一个相对平庸的公司,没有太多不好,但始终有一种暮气,有吃大锅饭的感觉。
摩托罗拉似乎总是在为卓越而战,诺西似乎总是在为活下去而战。这跟公司性格有关系,但跟大局势的关系可能更大。电信领域的技术壁垒进一步被抹平,华为的壮大更是改变了整个局面。我们在技术会议上曾经感叹与华为的差距。这个时候,作为员工,我们当然想要追赶;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们确实对此是有自豪感的。
我刚毕业的时候,谁会想到,一个巨大的电信外企会感叹和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这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它真实地发生了。
作为一个学电子的人,我对华为一直很尊敬。它有缺点,可它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6
中国人学技术其实是很快的,而且如果只限于技术层面的话,要创新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真正的问题可能不是在技术层面,而是在基础科学层面。
创造一个全新的技术潮流往往需要基础科学的突破,它往往会带来一种革命性的颠覆,会改变技术领域的布局。
要在基础科学上赶上来,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否定权威的信心,有对事实本身的尊重,对自由思维的尊重。
那么中国的优势在哪里?在于我们有很多的基础人才,有巨大的工程师群体,而且这些人愿意付出。
7
写下这篇文章,就像看到我的青春时光像一幅卷轴那样展开又收起。那个时候的我也曾经想象过未来,就像今天的我在回忆过往一样。
对于现在的生活,我并没有什么不满意。我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没有为生计忧愁。只是我的心中多少会有些惶惑。
就像我会对十几年前的我说:“太天真了,未来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我也害怕十几年后的我会说:“太天真了,未来也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