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使其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联系、改变学习方式,创设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等方面,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真实的课程。
【关键词】学生 ;生活 ;品德形成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当孩子们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的时候,当孩子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使他们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时,教育的引导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解决的,应使用好教材,恰当地运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通过教育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挖掘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联系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学习的过程,生动的社会生活为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程只是一个“引子”,它从一个画面、一句话、一个侧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们应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教学中,结合学生千差万别的家庭情况,针对当代孩子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过着衣食不愁、有求必应的生活的现状,可提前布置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钱用到哪里去了?钱应该怎样花?等生活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了解、统计,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步意识到人的欲望有很多,可是钱却是有限的,进而建立起浪费与节约的概念,再通过“我的花钱计划”、“生日怎么过”、“我是小小导购员”等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中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认同,在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的过程中,懂得了一定的道理。
再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学会拒绝”,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教学“小心网络陷阱”一课时,我通过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上网经历“你光顾过哪些网站?你喜欢在网上做什么?”入手,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后组织探讨“你认为网络有陷阱吗?”使学生初步明白网络陷阱指的是什么,了解落入网络陷阱的后果,进一步探讨如何预防网络陷阱伤害。“网络”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必然产物,同时,它也给广大家长带来很多困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教学时,我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了网络,明白了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的确,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去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
2 改变学习方式,创设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的关系渐渐不如低年级那么融洽了,当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时,课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让学生随机抽取写有异性同学名字的小卡片,以不记名的形式,用简短的语言将你对他的评价写下来,再反馈给本人。别开生面的导入一下子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男生和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互评的过程中学会了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学会与异性同学融洽相处。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精心创设探究情境,设计思考问题,指导学生采用“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 为了达到让孩子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们家乡的环境”一课时,先组织同学们根据本地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出调查主题,再分组开展调查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看、听、问、查等方式和途径展开调查。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调查结果时,令我异常惊喜。有的小组分析了家乡母亲河——沘江河河水受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和建议;有的小组汇报了调查工矿企业污染情况;还有的小组对家乡的植被覆盖率变化用统计图的形式向大家作了展示……同学们通过亲自实践调查,深深感觉到家乡的环境正遭受破坏,地球正忍受重负,并产生了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情感基调为教学之后“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等课奠定了基础,一切教学活动顺理成章,教学目标能更好达成。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文化知识教育,都要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怎么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获得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即使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发生矛盾时,我们更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我们的品德教学应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在回顾历史、感悟现实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时,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等方面,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真实的课程。
【关键词】学生 ;生活 ;品德形成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当孩子们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的时候,当孩子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使他们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时,教育的引导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解决的,应使用好教材,恰当地运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通过教育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挖掘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联系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学习的过程,生动的社会生活为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程只是一个“引子”,它从一个画面、一句话、一个侧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们应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教学中,结合学生千差万别的家庭情况,针对当代孩子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过着衣食不愁、有求必应的生活的现状,可提前布置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钱用到哪里去了?钱应该怎样花?等生活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了解、统计,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步意识到人的欲望有很多,可是钱却是有限的,进而建立起浪费与节约的概念,再通过“我的花钱计划”、“生日怎么过”、“我是小小导购员”等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中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认同,在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的过程中,懂得了一定的道理。
再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学会拒绝”,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教学“小心网络陷阱”一课时,我通过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上网经历“你光顾过哪些网站?你喜欢在网上做什么?”入手,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后组织探讨“你认为网络有陷阱吗?”使学生初步明白网络陷阱指的是什么,了解落入网络陷阱的后果,进一步探讨如何预防网络陷阱伤害。“网络”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必然产物,同时,它也给广大家长带来很多困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教学时,我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了网络,明白了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的确,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去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
2 改变学习方式,创设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的关系渐渐不如低年级那么融洽了,当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时,课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让学生随机抽取写有异性同学名字的小卡片,以不记名的形式,用简短的语言将你对他的评价写下来,再反馈给本人。别开生面的导入一下子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男生和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互评的过程中学会了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学会与异性同学融洽相处。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精心创设探究情境,设计思考问题,指导学生采用“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 为了达到让孩子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们家乡的环境”一课时,先组织同学们根据本地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出调查主题,再分组开展调查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看、听、问、查等方式和途径展开调查。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调查结果时,令我异常惊喜。有的小组分析了家乡母亲河——沘江河河水受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和建议;有的小组汇报了调查工矿企业污染情况;还有的小组对家乡的植被覆盖率变化用统计图的形式向大家作了展示……同学们通过亲自实践调查,深深感觉到家乡的环境正遭受破坏,地球正忍受重负,并产生了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情感基调为教学之后“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等课奠定了基础,一切教学活动顺理成章,教学目标能更好达成。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文化知识教育,都要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怎么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获得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即使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发生矛盾时,我们更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我们的品德教学应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在回顾历史、感悟现实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时,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