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教父》中的女性角色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究了《教父》中几位典型的女性的剧作作用,表达了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观照。通过女性角色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了经典黑帮片《教父》所流露出的女性主义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如性角色 角色作用
  
  当观众提及《教父》这样的黑帮片的经典时,脑海里所浮现的总是Don Corleone老态龙钟但野心勃勃地张开双手的样子,是Michael的稚嫩到冷酷,是猛烈的火拼和枪杀暴力的血腥描写。正如人们常说“战争,请女人走开”一样,《教父》中展现了男权社会中男性角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不让女人插嘴他们的谈话,貌似所有的“business”都与女人无关。但当我们再次关注这些看似卑微的女性角色时,不得不从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暴力和战争不仅没有让他们离开,反而向他们逼得更近了。暴力,血腥,冷酷,孤独,寂寞,甚至死亡就在眼前,她们无处可逃。通过对《教父》影像文本的分析对影片中几个重要的女性角色的研究,这几位女性在影片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感情的烘托上,情节的推动和主题的深化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Connie——罪与赎
  
  Connie这个角色看似无关紧要,甚至影片最后有点显得歇斯底里,但一切罪恶与救赎都是因她而起。影片一开始选取了Connie婚礼为背景,引出了“在婚礼上不能拒绝别人请求”的前提,是教父得以展示自己身份和威望的基础,同时给影片或者说人物确立了一个基调——教父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胜过了再生父母,警察,甚至法律。
  婚礼的请求无一例外地与女人有关。第一个请求是出于自己的女儿被流氓所伤害,第二个是蛋糕店的老板希望让小伙子Enzo留在美国与自己的女儿完婚,第三个请求看似与女人无关,Jonny Fontane因为得不到电影角色而向教父哭诉。但经过查证是他抢走了Woltz中意的女明星而得罪了导演。如果编剧和导演所选取的三个请求都与女性的生命,贞洁,幸福有关,那又怎是无心之举呢?只有当女性处于一种弱势力量出现,才能使观众在道义上默许了暴力的存在,从而弱势女性和黑手党教父的强势间形成戏剧的张力。
  Connie:次仍然以一个弱势的角色出场,被丈夫施暴。但鼻青脸肿的她却仍为丈夫求情。同情她的不幸和在暴力面前所表现出的隐忍.观众内心对暴力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从而诉诸于另一种暴力的形态——报复。哥哥Sonny终于忍不住地拳脚相加.好生解气,但舒缓之余却带来了更大的暴力冲击一被乱枪扫死,一松一紧之间将仇恨和复仇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像是浪花一浪高过一浪地在敲打着观众的心。这里Connie是暴力的受害者亦是仇恨与复仇的引子。
  Connie的第三次出场是救赎亦是罪恶请哥哥Michael做自己孩子的教父。教堂中看似神圣的仪式与一系列枪杀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再配以沉重而有力的音乐,把暴力死亡和宁静美好的对比推向了一个高峰。在新生命面前残酷地展现死亡的丑陋,在牧师的追问下Michael一次次掩上良心的门安稳做答。当Connie最后出现在Michael面前,以歇斯底里的方式来扣问和责备这个冷酷无情残忍的教父时,正是观众揭开人性所有善的面纱看到一个为了家族生存与发展而不惜一切生命代价的新教父的冷酷形象。
  至此,Connie完成了救赎者和罪恶者的双重身份。她是暴力的牺牲品,她的人生经历承载了黑手党内部的争斗和仇恨本身的力量。
  
  2.Kay Adams——线索与动力
  
  Kay是影片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性,整部影片也是以她的独特视角目睹天真的青年人蜕变成黑手党教父,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和情节推进的动力。笔者在这里认为,她的角色地位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场到Michael的父亲死前:第二阶段是老教父死去,Michael的冷漠和离开,Kay在此期间对爱的执着追求:第三阶段是Kay-smichael完婚至结尾。
  第一阶段中,Kay充当的是观众问话者,是故事背景交待的引子。她问,“那人是谁”“Tom为何不是同姓”“Jonny Fontane的故事”。从而引出了Michael对家事的——做答,这样的问答方式是导演巧妙而简练地交待了故事的前提和背景。她与Michael深深相爱,爱得纯粹而挚热。尽管她知道了家族中的一些情况,但是他更明白,她的爱人是一个有血有肉聪明而善良的男人。她坚信他与家庭根本就是两码事。婚礼上老教父因为Michael不在就拒绝照全家福,隐喻出MIchael仍是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家族的生死存亡必定是分不开的。而另一个细小的动作似乎又为Kay的结局埋下的伏笔。婚礼最后照全家福时,Michael特意让摄影师停一下,拉了Kay进来一起照。看似对Kay的身份和地位的认同,但也深深隐喻着Kay被拉进了这个家族,卷入了这个黑帮家族的兴衰。
  第二阶段中,Kay仍然坚信着她与Michael的爱。她大声告诉Michael爱她,想用爱来温暖因家庭不幸而失落的他,可是换来的却是Michael的冷漠寡言。一句爱也不敢承诺,此时Michael深知自己已担负着更重的责任——家族生存。他忍痛冷漠,不愿把爱人带进暴力的残忍中。透过Kay的眼睛我们看到Michael角色的转变。Kay在他离开的几年中,在茫然间不懈地寻找爱人,她游走在暴力与仇恨中寻找真爱的奇迹。但是很不幸,暴力对爱情只有一个字可以讲“No”。
  第三个阶段,她的角色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她看着Michael成熟稳重地站在她面前,想当然地说他仍然天真。是一个不像她父亲的人。Michael反问了一句“谁天真?”Kay以为这个外表成熟老练的男人仍是他当年深爱不移的善良军官,是与家族不染的稚嫩少年。她的天真使她顺利进了家族的体系中。妻子的职责就是生儿育女,不多过问“生意”。妻子的角色介入使Michael最终完成的角色的转变和定型。这个阶段中Kay更多是扣问,问Michael是否还是天真的.问他是否要去做Connie孩子的教父,以及最后一次强烈的质问,问报纸上所报道的是否是真相,她以从未有过的口气狠狠地追问面前这个她深爱多年的男人,暴力和残酷是不是他的真面目。这是作为妻子的追问,也是观众屏气的道德追问。Michael凝望着自己的妻子。然后如同他在教堂中镇定地答应牧师要远离撒旦和一切罪恶的谎言一样,他坚定地吐出了一个字:NO Kay松了一口气,她可以不信报纸,不信Connie的指责,但只要Michael亲口所说,她信了,为了爱蒙蔽双眼。为Michael倒一杯酒,Kay慢慢走出房间,景深镜头的另一端我们看到Michael的手下在大战告捷后亲吻他的手背,新一代教父身份最 终确立了。而在Kay与Michael之间的这扇门也最终也被掩上了,她孤独而绝望地站在门外。与他的世界彻底分开了。
  是Kay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更真切地看到Michael的成长与蜕变。倘若说暴力的叙事在行为上彰现教父的冷酷残忍的形象。那么Kay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从一个单纯的青年军官到冷酷教父的一段心路历程——从天真善良到心智的成熟与残酷.稳重与虚伪。因了Kay,Michael在观众心里才更加立体丰满。
  
  3.Apollonia在美好与邪恶的路上
  
  最后也不得不提及这位在影片中露面很少但不能忽略的女子——阿波罗尼亚。她是Michael在西西里的幻想和永远的伤痛。
  美丽而宁静的小镇西西里,古朴的小屋和深深的小巷日复一日地看太阳爬过他们的身体。Michael在这里避祸,寻求与世隔绝的心灵平静和家的归宿。Apollonia的天真与单纯给了他成家的勇气。影片的节奏在这样的小镇里快不起来也激烈不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缓慢而优美地舞着。但我们分明感觉到在宁静的海面下掩藏的是蓄势的将要席卷一切的波浪。当暴力与杀戮再次闯入他平静的生活,Apollonia成了最终的牺牲品,于是他伤了,他怒了。妻子的炸亡,由于女性角色的缺失使Michael作为丈夫的家庭角色出现了严重失衡,把他推回到了黑帮残酷的现实中,Apllonia永远成了他心里对宁静家庭生活幻想,也是他破釜沉舟展开报复的动力。人因爱而温和美丽,也因失去爱而凶残可怕。Apollonia是美的化身也是仇恨的导火索。
  影片中。每一个看似简单一闪而过的女人,那绝不是偶然。就好像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细节:当老教父躺在医院里生命垂危,但保镖又全被警察局长轰走时,Michael单枪匹马,畏惧和惶恐包围了他,他多期待有个帮手出现去保全父亲的生命。此时正是一个不知名的护士与他并肩作战将父亲的病床推到安全的病房。导演安排一个貌似柔弱的女性来完成协助与保护的使命而并非一个强壮的医生,或是其他男性角色.恰恰隐喻了女性角色在暴力事业最微弱关头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力量。
  这些女性角色都是《教父》的塑造者。一方面暴力对她们说“走开”,说“别过问男人的事业”:而另一方面她们又被卷进暴力无休止的轮回中.成为杀戮的原因和牺牲品。《教父》中的女性的角色,特别是以上所列举的几个角色是故事的明线暗索,定位了新的审美角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完成了主角人物从行为到内心的塑造。如果男性要坚持说“战争.请女人走开!”女人只能无奈地说“战争。女人走不开”。
其他文献
[摘要]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在许多教学法和教学技巧的论述中都有所提及,许多中国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引入英文原声电影;但英文原声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通过分析、观察、调查和实践,尝试探讨英文原声电影在大学外语视听说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通过英文原声电影所能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论证英文原声电影作为课程主体或主线而非点缀的可行性。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
[摘要]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时空三部曲之一《海上钢琴师》,在充满虚构的悲剧色彩中充满了人的生存隐喻,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命和存在的无尽的思考。文章通过对主人公孤独的品性、友谊的建立、爱情的憧憬和生命回归的思考探讨了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人性美特征。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 人性美 生命主体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要满足和吸引广大观众.就需要具有不同的审美层次或艺术结构。满足观众不同层次的美感需要,使
一、民歌翻唱的现况    民歌翻唱主要通过一些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如合唱与独唱的互换产生的音色变化、歌曲速度的变化、个别旋律的变奏、配器采用流行音乐等手法,重新演绎中国传统民歌。由于这些歌曲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加上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各种表现元素。老歌被赋予了时代特性,从而满足了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优秀传统民歌的喜爱和对现代社会新文化元素的接受,在文化发展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黑鸭
[摘要]辨析关于《项链》主题的三种观点,阐述主人公玛蒂尔德具有不屈服于命运、纯真质朴、坚毅顽强、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小说主题 人物形象 玛蒂尔德 情节安排    法国作家莫泊桑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的时期。他的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作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直面现实,其中以关注女性、婚姻的题材居多
[摘要]中国山水画发展至北宋中期已然达至顶峰,对于自然近乎纯客观的表述已然不是画家自身对心灵世界的唯一需求,因为向内心的探问与表述更成为象郭熙这样的画家在面对自然与自我的双重观照下所必须解决的课题。而此一变化更意味深长地对应了北宋丈人对于绘画主体性的极力推崇与弘扬,遂使山水画的发展在文人画风格的方向上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  [关键词]郭熙 画学思想 文人画风格    赵宋王朝开国伊始,施行崇文抑武
【摘要】人类学电影大师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被电影史学家看作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纪录电影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类学电影。导演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充满着对爱斯基摩人生存状态人类学意义上深情关注,又让人们以视觉感知的方式看到北美爱斯基摩人原始的传统生活情景。由此引发人们对“野蛮/文明”,“民族志写作模式转变”、“事实/虚构”三方面悖论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人类学电影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悖论  
作为以情节取胜的艺术形式,电影的魅力多半源于故事、辅以声色。依此而言,《赵先生》决然显得枯涩,甚而沉闷死气。情节的简单几乎令人失望,对于习惯了宏大叙事的国产观众,这本已是不自量力的挑衅。却不料除却情节的乏善可陈,影片的画面风格更是与习惯了好莱坞气派的观众较开了劲。料想本片即便不被封杀,在国内影坛也难成气候。  但若作为影视专业的观者,可能会固执地将上段的“简单”置换为“凝练”,而在“画面风格”之前
[摘要]王沂孙的词以咏物为主,寄托深沉,格调沉郁深婉。《落叶》词体现了他的词的总体风格,以落叶这一典型意象,延续传统“悲秋”主题,表现词人“故国凄凉”的感慨,寄托黍离之悲。[关键词]王沂孙 意象 风格 咏物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
【摘要】《红颜》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深层次地展示了女性的镜像化生存状态和中国80时代以来的文化图像,体现了导演李玉对当代如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影片的叙述过程中,导演安排的水,苹果和鱼这三个细节,暗含了女性孤寂的生存困境,从而展示了一幅孤独的红颜众生相。  【关键词】孤独 女性 红颜 人生    很早就听说《红颜》了。起先因为庸俗的电影名字冲淡了观看的欲望,可是最近一次不经意的点击还是看了这部久违
[摘要]透过当代电视历史剧的繁荣表象,可发现在思想价值导向、艺术特质以及制作等方面,历史剧存在的问题已使其发展面临困境,当代历史剧走出困境的出路主要在于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艺术特质的内在诉求和精良制作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当代电视历史剧 困境 出路    单看当代电视历史剧的产量,我国当之无愧算得上历史剧大国。可遗憾的是,其中多为庸常之作,优秀的、具有竞争力的作品却屈指可数。随着文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