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高职教育所开设的专业都是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宏观教育的相关理念。本文围绕宏观教育相关理念以及高职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改进和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宏观教育;高职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065-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区别,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教学活动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索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围绕“技能”来做好人才培养。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模式依然是传统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融入,导致课堂教学很难发挥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1]。
(二)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欠缺,大多数教师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的,因此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不强,这就导致在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时,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合理指导,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正常开展,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本科院校有很大不同,需要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的分量。但目前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经费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都存在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问题,即使部分学校借助校企合作来开展实践性教学,大多也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有的作用,企业也考虑到商业机密或产品质量等因素,不愿意学生积极深入实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宏观教育理念缺失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影响
(一)课程教学改革没有取得理想进展
由于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也需要积极使用最新的科技,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进展,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都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反思,盲目跟风现象非常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清醒的认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没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以致教学活动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并未有效应用宏观教育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大量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三)导致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宏观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应用,但是由于宏观教育理念的缺失,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的问题,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能力方面会存在很大的不足,無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2]。
三、宏观教育理念之下高职院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特别注意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根据宏观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管理质量与学校所选取的管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内部的教学管理,建议高职院校按照院系和专业来实施分层次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对专业限制过死的问题,基于每个专业教师充分的管理权限,将现代化管理理念融入教学管理中,院系和每个专业都要指定专人负责教学管理的沟通和协调,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各项管理活动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弊端,提高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有助于学校及时根据教学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制度加以改进,满足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
(二)要特别注意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应用宏观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将使用专业的管理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专业管理人才的选取方面,要将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了使此项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学校内部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筛选,根据每一个备选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来进行全面考核,在选拔出管理人员之后,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要安排助手来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在外部引进方面,要特别注重引进具备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在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德才兼备的原则;在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过程中,也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助力教学管理工作。 (三)要特别注意管理计划的制定
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计划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要将管理计划的制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结合宏观教育理念,将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计划、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计划充分融入管理计划之中;要定期做好对管理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发现管理计划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也要借助考核活动的开展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教师进行惩罚,以此来改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使每一个人的努力以及成长都能借助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得以体现;在制定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融入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规划,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
四、基于宏观教育理念改进和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活动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缺失,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需要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培养,借助此项活动的开展,使高职院校教师能够重新认识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势思考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改变高职院校教职工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认真做好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工作
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对人才培养活动所带来的阻碍作用,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来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了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自身密切联系企业以及校企合作的优势,为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创造条件。只有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此项活动,才能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来优化教学活动。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也要积极适应当前最新的教学形式,积极借助互联网开展在线教育,以此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之所以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目前的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在线教育,积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充分结合,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四)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高职教育阶段,教学活动能否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否得到激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4]。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目前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配合教师展开对问题的研究,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得到培养和提升。
(五)积极借助校企合作来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最大不足就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所以面对这一不足,高职院校要结合宏观教育理念,积极借助校企合作加以弥补。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效;要积极吸引合作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借助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走形式现象,使实践性教学环节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需要高职院校特别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做好对人才的培养。
(六)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引导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所以,结合宏观教育理念的应用,高职院校要认真做好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断加大对教学过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力度,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来改进和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表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不足,要站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角度来运用教学评价手段,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借助此项改革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会不断加强,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的最新形势,结合宏观教育理念来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使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焱. 宏观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 国际公关,2019(07):204.
[2] 刘娟. 宏觀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17-19.
[3] 汪建家. 基于宏观教育理念下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措施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209+211.
[4] 李龙子. 分析宏观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7):62-63.
[5] 张贤. 宏观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法分析[J]. 亚太教育,2016(34):154-155.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关键词:宏观教育;高职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065-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区别,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教学活动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索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围绕“技能”来做好人才培养。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模式依然是传统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融入,导致课堂教学很难发挥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1]。
(二)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欠缺,大多数教师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的,因此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不强,这就导致在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时,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合理指导,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正常开展,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本科院校有很大不同,需要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的分量。但目前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经费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都存在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问题,即使部分学校借助校企合作来开展实践性教学,大多也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有的作用,企业也考虑到商业机密或产品质量等因素,不愿意学生积极深入实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宏观教育理念缺失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影响
(一)课程教学改革没有取得理想进展
由于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也需要积极使用最新的科技,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进展,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都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反思,盲目跟风现象非常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清醒的认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没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以致教学活动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并未有效应用宏观教育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大量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三)导致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宏观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应用,但是由于宏观教育理念的缺失,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的问题,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能力方面会存在很大的不足,無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2]。
三、宏观教育理念之下高职院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特别注意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根据宏观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管理质量与学校所选取的管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内部的教学管理,建议高职院校按照院系和专业来实施分层次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对专业限制过死的问题,基于每个专业教师充分的管理权限,将现代化管理理念融入教学管理中,院系和每个专业都要指定专人负责教学管理的沟通和协调,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各项管理活动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弊端,提高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有助于学校及时根据教学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制度加以改进,满足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
(二)要特别注意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应用宏观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将使用专业的管理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专业管理人才的选取方面,要将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了使此项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学校内部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筛选,根据每一个备选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来进行全面考核,在选拔出管理人员之后,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要安排助手来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在外部引进方面,要特别注重引进具备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在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德才兼备的原则;在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过程中,也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助力教学管理工作。 (三)要特别注意管理计划的制定
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计划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要将管理计划的制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结合宏观教育理念,将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计划、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计划充分融入管理计划之中;要定期做好对管理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发现管理计划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也要借助考核活动的开展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教师进行惩罚,以此来改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使每一个人的努力以及成长都能借助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得以体现;在制定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融入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规划,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
四、基于宏观教育理念改进和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活动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缺失,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需要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宏观教育理念培养,借助此项活动的开展,使高职院校教师能够重新认识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势思考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改变高职院校教职工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认真做好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工作
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对人才培养活动所带来的阻碍作用,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来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了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自身密切联系企业以及校企合作的优势,为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创造条件。只有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此项活动,才能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来优化教学活动。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也要积极适应当前最新的教学形式,积极借助互联网开展在线教育,以此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之所以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目前的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在线教育,积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充分结合,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四)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高职教育阶段,教学活动能否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否得到激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4]。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目前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配合教师展开对问题的研究,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得到培养和提升。
(五)积极借助校企合作来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最大不足就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所以面对这一不足,高职院校要结合宏观教育理念,积极借助校企合作加以弥补。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效;要积极吸引合作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借助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走形式现象,使实践性教学环节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需要高职院校特别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做好对人才的培养。
(六)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引导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所以,结合宏观教育理念的应用,高职院校要认真做好对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断加大对教学过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力度,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来改进和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表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不足,要站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角度来运用教学评价手段,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借助此项改革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会不断加强,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的最新形势,结合宏观教育理念来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使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焱. 宏观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 国际公关,2019(07):204.
[2] 刘娟. 宏觀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17-19.
[3] 汪建家. 基于宏观教育理念下优化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措施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209+211.
[4] 李龙子. 分析宏观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7):62-63.
[5] 张贤. 宏观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法分析[J]. 亚太教育,2016(34):154-155.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