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专业课复习的效率是许多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着力探讨的问题。常规的专业课复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实践操作的运用,理论与技能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本文作者在专业课复习中尝试运用技能操作,发挥技能操作的场景再现、线索连贯和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 技能操作 《建筑测量》 复习教学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建筑测量》的考核已经与以前的方式相去甚远,由原先的笔试完成之后,再去报考学校考核技能操作,改为先通级而后笔试。看起来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必须在高考前一年通过相关专业的中级工考核。比如:参加2009年六月高考的同学,必须在上一年,也就是2008年取得相应专业中级工证书。这样,相当于考前五个月的复习迎考时间中,专业课的学习是纯理论的复习。但是,专业与技能密不可分,当专业与技能相脱离时,专业课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高三《建筑测量》的复习教学常会出现教师无奈、学生无兴趣的状况。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尝试在专业课复习当中,用技能操作作辅助,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效果显著,证明技能操作在复习课中运用有很大作用。现将几方面的作用陈述如下:
一、场景再现的作用
现以《建筑测量》中《水准测量》一章知识复习为例。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
1.建筑测量原理。
2.水准仪的结构及零部件的结构。
3.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4.水准路线及水准点。
5.水准仪主要轴线及轴线间关系。
6.水准作业(包括外业和内业)。
7.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逐个地复习,再结合一些练习作补充。比如:水准仪的结构及原理的常规教学,常常是展示一系列的图片,或者是给学生一些示图练习。借助于操作,学生练习的就不仅是某一部件的名称,还有其用途,更知道如何使用更简便。就相当于重现了平时训练的场景,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学习。
平常在一节课中,只能完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借助操作,就不一样了。在操作辅助《水准测量》一章复习中,因为是总复习,所以我不像新课教学那样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而是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测试表现,先由棘手的问题入手。每堂课的开始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所以我把怎样检验视准轴平等于水准轴这一较难的问题放在前半堂课中。提出较难问题之前先提问简单的如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类似问题,要求学生指着仪器一一回答,这样便于加强记忆。而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是如何检验的问题,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一般只有1/3的学生能回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呈现了技能操作的教学场境,让学生对照书本,照着步骤分组完成。现举例如下:
(1)如图选择相距80—100米的A、B两点,在A、B两点立标尺。
(2)在下中间放置水准仪,测得前后读数a1和b1。
(3)将水准仪搬到靠近A点处(距3米左右)读得前后读数a2和b2。
(图2)
根据高差法第一次测试可以得出:(图1)
HA (a1 m1)=HB (b1 m1’)
由于水准仪放置在AB中间,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可得m1=m1’
所以上式可转化成:HA a1=HB b1
也就是说当水准仪置于两水准点的中间时,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对测量结果不产生任何影响。
根据高差法第二次测试可以得出:(图2)
HA (a2 m2)=HB (b2 m2’)
由于水准仪置于离A点较近的地方,所以m2不会等于m2’,也就是说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了。
从习惯上来讲,场景记忆往往比机械记忆深刻,把专业课的复习放到场景中也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二、线索连贯的作用
从水准测量原理开始到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七个问题,其中六个问题可以通过闭合水准线路的内外业作业的完成来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告知学生课程内容为复习,取出仪器让学生自设测设点,要求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在设好水准路线后,再提及附合,支水准路线,这样就可以完成问题五的复习。其次,操作时可以选较优秀的学生做一次示范。教师则在边上提问,学生逐一回答。如微倾螺旋在哪?顺时针转会怎么样?水准仪结构及零部件名称等。学生在第一测站中做示范时,教师可顺带提出水准测量原理,并要求学生一起说出并指出各轴线位置,这样轴线间的关系便清楚明晰了。最后,各组学生分散练习,通过各组员间的配合、组长的监督,完成内外业作业,并汇总到现场挂图中。
(附注:(1)带笑脸的学生为每组队长。(2)每组成员的完成状况,由每组队长填写。(3)如有不明确的地方,每组成员先告知队长,组内自行讨论解决,如还不能解决,则由队长报告教师,教师帮助解决。)
这样,在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的复习操作的过程中,六项内容的复习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必强调学生能完成问题数目。表面上看只是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即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但过程中各个问题的复习悄悄进行,这样可不给学生太多压力。
显然,将问题逐一提出,然后逐一解决,这种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觉得记忆负担很大,而且问题多也会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实上,以往的复习,常会出现学生只解决几个问题,而置另外几个问题不顾的现象。经过多次的教学比较,技能操作在复习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查漏补缺的作用
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这一问题,高考时一般会在简答题中出现。如:
1.如何检测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2.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将仪器置于前,后视两水准尺的中间位置较好。(2008年建筑大类(专业理论)试卷《建筑测量》中简答题第三题)
从答题思路来说,该题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是一致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按常规后一种练习要比较多。对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多数学生能回答。而2008年高考试题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就会使许多学生不能答好。
但是,现在我们用操作辅助复习,结果就不一样,复习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本质。就学生个体来说,不仅达到了查漏的效果,而且深层次地掌握了原理,边缘的尖端的问题也解决了。比如:
浙江省高职升学考试建筑专业单元练习《测量部分》(二),有这样一题:
水准仪中,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其读数误差大小与仪器到水尺的距离成________比。
技能操作辅助专业课复习,在查漏补缺方面显奇效,这样的实例也是很多的。
教育心理学中把记忆的方式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专业课的复习有80%的知识记忆该归类于程序性记忆。教学实际证明,利用操作技能,使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知识习得架起了桥梁,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
[2][美国]亨森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精品原版教材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键词: 技能操作 《建筑测量》 复习教学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建筑测量》的考核已经与以前的方式相去甚远,由原先的笔试完成之后,再去报考学校考核技能操作,改为先通级而后笔试。看起来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必须在高考前一年通过相关专业的中级工考核。比如:参加2009年六月高考的同学,必须在上一年,也就是2008年取得相应专业中级工证书。这样,相当于考前五个月的复习迎考时间中,专业课的学习是纯理论的复习。但是,专业与技能密不可分,当专业与技能相脱离时,专业课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高三《建筑测量》的复习教学常会出现教师无奈、学生无兴趣的状况。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尝试在专业课复习当中,用技能操作作辅助,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效果显著,证明技能操作在复习课中运用有很大作用。现将几方面的作用陈述如下:
一、场景再现的作用
现以《建筑测量》中《水准测量》一章知识复习为例。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
1.建筑测量原理。
2.水准仪的结构及零部件的结构。
3.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4.水准路线及水准点。
5.水准仪主要轴线及轴线间关系。
6.水准作业(包括外业和内业)。
7.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逐个地复习,再结合一些练习作补充。比如:水准仪的结构及原理的常规教学,常常是展示一系列的图片,或者是给学生一些示图练习。借助于操作,学生练习的就不仅是某一部件的名称,还有其用途,更知道如何使用更简便。就相当于重现了平时训练的场景,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学习。
平常在一节课中,只能完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借助操作,就不一样了。在操作辅助《水准测量》一章复习中,因为是总复习,所以我不像新课教学那样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而是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测试表现,先由棘手的问题入手。每堂课的开始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所以我把怎样检验视准轴平等于水准轴这一较难的问题放在前半堂课中。提出较难问题之前先提问简单的如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类似问题,要求学生指着仪器一一回答,这样便于加强记忆。而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是如何检验的问题,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一般只有1/3的学生能回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呈现了技能操作的教学场境,让学生对照书本,照着步骤分组完成。现举例如下:
(1)如图选择相距80—100米的A、B两点,在A、B两点立标尺。
(2)在下中间放置水准仪,测得前后读数a1和b1。
(3)将水准仪搬到靠近A点处(距3米左右)读得前后读数a2和b2。
(图2)
根据高差法第一次测试可以得出:(图1)
HA (a1 m1)=HB (b1 m1’)
由于水准仪放置在AB中间,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可得m1=m1’
所以上式可转化成:HA a1=HB b1
也就是说当水准仪置于两水准点的中间时,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对测量结果不产生任何影响。
根据高差法第二次测试可以得出:(图2)
HA (a2 m2)=HB (b2 m2’)
由于水准仪置于离A点较近的地方,所以m2不会等于m2’,也就是说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了。
从习惯上来讲,场景记忆往往比机械记忆深刻,把专业课的复习放到场景中也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二、线索连贯的作用
从水准测量原理开始到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七个问题,其中六个问题可以通过闭合水准线路的内外业作业的完成来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告知学生课程内容为复习,取出仪器让学生自设测设点,要求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在设好水准路线后,再提及附合,支水准路线,这样就可以完成问题五的复习。其次,操作时可以选较优秀的学生做一次示范。教师则在边上提问,学生逐一回答。如微倾螺旋在哪?顺时针转会怎么样?水准仪结构及零部件名称等。学生在第一测站中做示范时,教师可顺带提出水准测量原理,并要求学生一起说出并指出各轴线位置,这样轴线间的关系便清楚明晰了。最后,各组学生分散练习,通过各组员间的配合、组长的监督,完成内外业作业,并汇总到现场挂图中。
(附注:(1)带笑脸的学生为每组队长。(2)每组成员的完成状况,由每组队长填写。(3)如有不明确的地方,每组成员先告知队长,组内自行讨论解决,如还不能解决,则由队长报告教师,教师帮助解决。)
这样,在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的复习操作的过程中,六项内容的复习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必强调学生能完成问题数目。表面上看只是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即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但过程中各个问题的复习悄悄进行,这样可不给学生太多压力。
显然,将问题逐一提出,然后逐一解决,这种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觉得记忆负担很大,而且问题多也会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实上,以往的复习,常会出现学生只解决几个问题,而置另外几个问题不顾的现象。经过多次的教学比较,技能操作在复习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查漏补缺的作用
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这一问题,高考时一般会在简答题中出现。如:
1.如何检测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2.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将仪器置于前,后视两水准尺的中间位置较好。(2008年建筑大类(专业理论)试卷《建筑测量》中简答题第三题)
从答题思路来说,该题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是一致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按常规后一种练习要比较多。对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多数学生能回答。而2008年高考试题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就会使许多学生不能答好。
但是,现在我们用操作辅助复习,结果就不一样,复习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本质。就学生个体来说,不仅达到了查漏的效果,而且深层次地掌握了原理,边缘的尖端的问题也解决了。比如:
浙江省高职升学考试建筑专业单元练习《测量部分》(二),有这样一题:
水准仪中,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其读数误差大小与仪器到水尺的距离成________比。
技能操作辅助专业课复习,在查漏补缺方面显奇效,这样的实例也是很多的。
教育心理学中把记忆的方式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专业课的复习有80%的知识记忆该归类于程序性记忆。教学实际证明,利用操作技能,使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知识习得架起了桥梁,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
[2][美国]亨森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精品原版教材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