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学几何,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对几何语言的理解,作图,推理等.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总结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者从自己实际工作中总结分析了四个常见的困难,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几何语言;证题技巧
对于初中生而言,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几何学,由于缺乏必要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好多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几何语言的理解;(2)作图;(3)推理;(4)书写过程. 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教师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形象具体的比喻促进学生对几何语言的理解
学生之所以对几何语言比较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其比较抽象.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其变得具体化,就比较利于他们的理解、记忆. 例如:要让学生理解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直线经过点、线与线相交……
由于前面学生刚作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试验,接下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结论:如图,钉子A,钉子B钉在硬纸条上. 如果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在上面的钉子抽象成点. 我们该怎么说?学生很容易就得到:点A在直线上,点B在直线上.
同理,钉子C钉在硬纸条外,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子抽象成点. 学生也很容易得到:C点在直线外.
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这样的叫法重点强调了点的位置. 如果要强调直线该怎么说呢?直线经过点,直线不经过点(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可以将直线看成是一条公路,而点则可以想象成村子. 公路b经过B村,公路b不经过A村). 直线a,b相交于O点(同样可以将直线a,b看成是公路,O点看成是村子).
二、让学生理解几何作图的原理,从而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
学生对有关初等几何作图问题总是很畏惧,其主要原因:一是自己平时动手太少了,二是根本不会画图. 因为他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这样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强调其中所蕴含的几何道理,让他们在理解中学习画法,从而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最后再多加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虽然说这部分不是考试的重点知识,但通过对尺规作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几何的直观认识更加深入. 对点、线、面、垂直、平行、角平分、垂直平分、三角形等各种几何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们的关系有了更深认识. 这样使学生能够感受物质存在的位置关系、构作几何图形、正确地加以描绘,并能体会其中的本质,从而带来学习上的积极影响和主动精神. 而相反,认为几何教学中只应注重证明及计算,忽视直观的图形的观点,对几何教学及整个数学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学生的几何学习及整个数学的学习.
三、善于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获取必要的证题技巧
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总是感觉很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不会推理,二是缺乏必要的证题技巧. 关于推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发散思维,看你能想到什么,最后再联系要证的结论,选择恰当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推理. 例如,有关圆的证明题中,最常考的就是切线了,如果已知条件告诉说某直线是圆的切线,那我们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要作连接圆心和切点的这条辅助线了. 关于证题技巧,我觉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平时的作题中进行归纳与总结. 例如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圆内等量的利用(弧,弦,圆心角定理,切线长定理);(5)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性质的应用);(6)媒介线的利用;等等. 要证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有:(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媒介角的利用;(5)关于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等的度量的应用;(6)相似形的应用;(7)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利用;等等.
四、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推理过程
有些学生即使知道怎么证明,可是就是不能完整地书写证明过程. 这和学生平时学习习惯有关. 刚上初中时学生只会列算式,对于简答题的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过程,学生根本就不会写,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作为老师,你问他这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他会给你说得很清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认真书写推理过程,并鼓励学生多写. 刚开始不要求他们写得很完整,能写多少写多少,慢慢地他们书写的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总之,刚开始要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解题、证题过程.
以上是我对初中空间与图形难点的理解,以及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限于本人水平,有疏漏错误之处,还望指教.
【关键词】 几何语言;证题技巧
对于初中生而言,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几何学,由于缺乏必要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好多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几何语言的理解;(2)作图;(3)推理;(4)书写过程. 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教师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形象具体的比喻促进学生对几何语言的理解
学生之所以对几何语言比较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其比较抽象.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其变得具体化,就比较利于他们的理解、记忆. 例如:要让学生理解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直线经过点、线与线相交……
由于前面学生刚作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试验,接下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结论:如图,钉子A,钉子B钉在硬纸条上. 如果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在上面的钉子抽象成点. 我们该怎么说?学生很容易就得到:点A在直线上,点B在直线上.
同理,钉子C钉在硬纸条外,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子抽象成点. 学生也很容易得到:C点在直线外.
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这样的叫法重点强调了点的位置. 如果要强调直线该怎么说呢?直线经过点,直线不经过点(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可以将直线看成是一条公路,而点则可以想象成村子. 公路b经过B村,公路b不经过A村). 直线a,b相交于O点(同样可以将直线a,b看成是公路,O点看成是村子).
二、让学生理解几何作图的原理,从而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
学生对有关初等几何作图问题总是很畏惧,其主要原因:一是自己平时动手太少了,二是根本不会画图. 因为他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这样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强调其中所蕴含的几何道理,让他们在理解中学习画法,从而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最后再多加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虽然说这部分不是考试的重点知识,但通过对尺规作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几何的直观认识更加深入. 对点、线、面、垂直、平行、角平分、垂直平分、三角形等各种几何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们的关系有了更深认识. 这样使学生能够感受物质存在的位置关系、构作几何图形、正确地加以描绘,并能体会其中的本质,从而带来学习上的积极影响和主动精神. 而相反,认为几何教学中只应注重证明及计算,忽视直观的图形的观点,对几何教学及整个数学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学生的几何学习及整个数学的学习.
三、善于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获取必要的证题技巧
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总是感觉很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不会推理,二是缺乏必要的证题技巧. 关于推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发散思维,看你能想到什么,最后再联系要证的结论,选择恰当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推理. 例如,有关圆的证明题中,最常考的就是切线了,如果已知条件告诉说某直线是圆的切线,那我们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要作连接圆心和切点的这条辅助线了. 关于证题技巧,我觉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平时的作题中进行归纳与总结. 例如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圆内等量的利用(弧,弦,圆心角定理,切线长定理);(5)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性质的应用);(6)媒介线的利用;等等. 要证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有:(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媒介角的利用;(5)关于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等的度量的应用;(6)相似形的应用;(7)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利用;等等.
四、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推理过程
有些学生即使知道怎么证明,可是就是不能完整地书写证明过程. 这和学生平时学习习惯有关. 刚上初中时学生只会列算式,对于简答题的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过程,学生根本就不会写,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作为老师,你问他这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他会给你说得很清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认真书写推理过程,并鼓励学生多写. 刚开始不要求他们写得很完整,能写多少写多少,慢慢地他们书写的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总之,刚开始要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解题、证题过程.
以上是我对初中空间与图形难点的理解,以及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限于本人水平,有疏漏错误之处,还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