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9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来源 :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从而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引起的一种贫血。本文收集上海市3个医疗单位的59例患儿作一临床总结,并就小儿病例的诊断、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进行讨论。本组均符合1987年全国溶血性贫血会议诊断标准。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 is an anemia caused by accelerated destr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by the body’s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its own red blood cells. This article collects 59 cases of children in three medical units in Shanghai for a clinical summary, and discusses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ediatric cases. This group are in line with the 1987 national hemolytic anemia conference diagnostic criteria.
其他文献
光阴短,梦难圆,多少城市遙望中。  扬州于我,便是烟花暖雨沾湿笑靥,红袖高歌丝竹缭绕的漫漫浮想;更是我诗意的想象里,一位袅娜娉婷,含羞带俏的佳人,妩媚在墙上精美的挂历里,与我隔时空的彼岸。也曾多少次,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里,任由想象蓬勃而出,游扬州一梦生长的枝繁叶茂。泛舟在碧波荡漾的纤纤细水里;漫步在枝叶低垂的杨柳依依下;树下驻足,与嫣然的玉树琼花相视一笑;抑或是,以纱灯笼罩
一天,女儿放学回到家,一脸的不高兴。我看她脸色不对,就笑着问道:“小作家(女儿经常发表文章,大家都叫她小作家),今天又有哪个同学招惹你这个‘霸王龙’了?”女儿能言善辩,与人争执时咄咄逼人,因此班上的同学称她为“霸王龙”。女儿答道:“没有。”我奇怪地问道:“没有?那为什么不高兴呢?让我猜猜,是考试成绩不好还是东西丢了,或者头疼?”女儿摇摇头,不说话了。  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突然,她愤愤不平地说:
蟋蟀别名油葫芦,北方俗称蛐蛐,属直翅目,蟋蟀科。我国已知蟋蟀有185种(亚种),其中为害农作物的主要种类有北京油葫芦和大蟋蟀。大蟋蟀属于我国南方旱地作物主要害虫之一。北
我叫余炼全。今年78岁,于1996年退休。由于性格孤僻,不喜交际,刚退休那段时间,我整日闷在家里睡睡觉、看看电视,或者出去瞎逛,整天无所事事。我感到这是精神颓废、思想倒退的表现。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必须振作起来,精神饱满地生活。于是我和老伴多方寻觅适合我们活动的场所。2011年,我偶然从本地的电视台和报纸上获知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创办了一所老年大学。我眼睛一亮,心想:踏破铁鞋无
随排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化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使排球运动在技、战术水平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攻的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这使防守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排球规则的演变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投了币,找到一个靠窗边的座位坐了下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人,他的前面是个怀孕的妇女,他的身后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每天挤着公共汽车,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依然很快乐。  他的对面有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他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车子到了下一站,上来的人渐渐多了,美女就渐渐被人遮住了。他
欧盟委员会在5月23日出版的《官方公报》上宣布,欧盟对中国草甘膦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03年2月19日到期,如果欧盟产业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复审要求,则上述反倾销措施到期后将自
儿子性情突变  在新加坡参加国际青少年心理教育年会期间,我接到妻子的电子邮件,让我会议结束后马上回家,因为儿子阳阳近来性情突变,好像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我马上打电话询问情况。妻子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儿子挺受刺激的,我问了好几遍,他死活不肯说。不过,他每天都打听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样子是只向你敞开心扉。”妻子的话音里透着小小的嫉妒。  阳阳今年16岁,两个月前刚刚走进高中的校门。他在初中时学习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高兴地读到尹后庆同志的力作《见证变革——站在上海基础教育转折点上》,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面对纷繁多样的教育现状和纠结不清的教育思维,我们
本文对刘正维先生的“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进行述评,认为,该论瑕瑜互见,既有其独特新颖的见地,并不乏丰富实践的例证,但其历史分期的具体划分尚有值得商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