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热,有苏丹红
巴蒂斯说他有73个兄弟姐妹时,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再说两句,我就理解了。他妈妈有11个兄弟姐妹,他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平均算起来,每家还不到4个。这在家庭人口众多的阿拉伯世界,可是太正常了。
他妈妈瓦希拉是典型的阿拉伯劳动妇女,热情开朗,无所不言。第一次去她家,我在洗手间找不到卫生纸,找她要。结果我被告知苏丹人上厕所不用卫生纸,直接用水冲。大女儿西海姆回来时,瓦希拉兴高采烈地对西海姆说:“多奇怪呀,她们上厕所还用纸!”
西海姆穿着一身黑,黑长袍,黑头巾。
在我的经验中,黑色吸热,在这么热的地方,该穿白衣服的。但这里的女人却喜欢黑色,可能是耐热能力比我们强吧。瓦希拉家用不起空调,不管是电空调还是这里常见的水循环空调都用不起。她怀念从前在农村的岁月,“家人挖地窖。我们整天待在地窖里。”
不过好在玻璃窗上刚刚涂上了特制的涂料,能抵御紫外线和强光。费用是西海姆偷着帮妈妈出的。阿拉伯女孩出嫁以后,一般就不再给父母赡养费了。我想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父母嫁女儿时总是要收非常多的彩礼。或者,他们觉得彩礼多,这小伙子自然就有经济基础,女儿也能跟着过上幸福的日子。
苏丹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全年平均气温31℃,最热的6月到10月,气温可达50℃。现在是11月,出门时终于不再是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而且,4月到10月间的“哈布卜风”也没有了,这种沙暴每年要刮30次左右,铺天盖地,卷起的沙尘有几层楼高,非常骇人。
尽管不那么热了,但大家还是接着喝苏丹红茶。被这里的中国人戏称为“苏丹红”的这种茶,取自花朵Hibiscus,百分百纯天然,冲泡后是粉红色的,微酸爽口,不仅解暑而且对降血压、治疗伤风感冒有奇效,是这里人们的最爱。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
收水费的来了。奇怪的是,这里的自来水没有水表,水费“估计着收”。
“估计”,在他们的生活里很普遍。圆白菜、西瓜、鸡鸭都不按斤算,是论个数,然后看大小“估计着收”。苏丹常年干热,土地上的植物便也干硬,圆白菜外面的几层往往不能吃,西瓜却很甜,个头也大,一只西瓜二三十人吃都没有问题。巴蒂斯教西海姆6个月大的孩子认西瓜时,小家伙被这硕大的玩意儿吓哭了。
苏丹人的收入普遍不高,大多数人每月200美元左右,物价却很高,一斤黄瓜折合人民币十几块。我一度可怜他们,后来慢慢觉得,不同的生活其实也给予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对食物很珍爱,很少浪费;也不像我们中国人无所顾忌地什么都吃,乌龟不会担心被人捉去吃掉,驴和狗完成一生的劳作后不会被宰杀,而是放到自然界,让它们自然终老。
巴蒂斯的小弟马陆安回来了。这个狂爱苏丹籍NBA球星邓·盖伊的14岁少年,刚刚从TUTTI沙滩踢足球回来。他们没有我们那样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像样的球场也只供专业运动员使用,而在破烂的水泥地上、垃圾堆旁……只要是稍微能伸脚的地方,都有孩子在踢球。马陆安是苏丹国内MERIAH足球队的粉丝,他学习也不错,准备像大哥那样努力考上大学后找个体面的工作。他想上NEELAN大学,NEELAN的意思是“两条尼罗河”。
我最初知道尼罗河,是因为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而相当长时间内,提起尼罗河,只会想到埃及。其实,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而且,尼罗河有两条,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它们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流,汇流处的三角洲便是TUTTI。
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河”。苏丹谚语说:“尼罗,尼罗,长比天河。”不过这里的尼罗河,确实没埃及那么壮观,只是一条普通的河而已,没什么可看的。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想,它该更自然淳朴吧。
苏丹没什么旅游资源,而且拍照也不容易。我拍清真寺,还被请到了警察局,除了照片被删除,还交了50美元罚款。我的一位英国朋友因为拍大桥而有同样的待遇。但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很多人很远就和你打招呼,笑脸相迎。
阿拉伯装饰艺术
巴蒂斯已经工作的兄弟们不是农民就是工人,而搞艺术的他是家里的“独一份”。他是设计马赛克的。炎热的气候下,清凉的马赛克特别为阿拉伯人所酷爱。马赛克基本的色调是蓝和绿,上面描绘的是阿拉伯人日常所见的桃子、石榴、无花果、飞翔的鸟,等等。它初看并不艳丽,却精致、柔和、持续,像一个女子的坚持;繁复、有序、环环相扣,像世事的循环往复。这是一种把某种神秘绕在中间的美,是阿拉伯人独特的智慧。
设计那么复杂的花纹,得有耐心才行,也可以从中看出阿拉伯人的团结、坚韧。我忽然对他们平日里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有了新的认识。
巴蒂斯上初中时,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就是在那里,他爱上了艺术。他家院子里的墙上、石头桌面上、石头椅子上的马赛克,都出自他的手,这让他的家在苏丹普遍灰蒙蒙的住宅中显得清爽,富有艺术氛围。
巴蒂斯还能画很有水准的油画,能写或庄重、或飘逸、或变幻、或犹如航船般,像画一样的阿拉伯书法。“家里人是不是都特别羡慕你啊?”我问。“没有。”他说,“现在是商品社会,大家更喜欢挣很多的钱。比如欧洲街上银行里的雇员,比如在这里开农场和超市的中国人。”
阿拉伯青年常和表兄弟们混在一起。巴蒂斯不同,和他常在一起的是他的朋友阿特夫。阿特夫是专门缝制“拉海特”裙子的工匠。也许是某种共通的艺术性,让他们彼此欣赏吧。他和阿特夫是在搭顺风车时认识的,很快就熟了。在苏丹,在公路上搭车是件非常平常的事,他们心地淳朴,不会想到诸如“遇到坏人”之类的事。
巴蒂斯说他有73个兄弟姐妹时,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再说两句,我就理解了。他妈妈有11个兄弟姐妹,他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平均算起来,每家还不到4个。这在家庭人口众多的阿拉伯世界,可是太正常了。
他妈妈瓦希拉是典型的阿拉伯劳动妇女,热情开朗,无所不言。第一次去她家,我在洗手间找不到卫生纸,找她要。结果我被告知苏丹人上厕所不用卫生纸,直接用水冲。大女儿西海姆回来时,瓦希拉兴高采烈地对西海姆说:“多奇怪呀,她们上厕所还用纸!”
西海姆穿着一身黑,黑长袍,黑头巾。
在我的经验中,黑色吸热,在这么热的地方,该穿白衣服的。但这里的女人却喜欢黑色,可能是耐热能力比我们强吧。瓦希拉家用不起空调,不管是电空调还是这里常见的水循环空调都用不起。她怀念从前在农村的岁月,“家人挖地窖。我们整天待在地窖里。”
不过好在玻璃窗上刚刚涂上了特制的涂料,能抵御紫外线和强光。费用是西海姆偷着帮妈妈出的。阿拉伯女孩出嫁以后,一般就不再给父母赡养费了。我想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父母嫁女儿时总是要收非常多的彩礼。或者,他们觉得彩礼多,这小伙子自然就有经济基础,女儿也能跟着过上幸福的日子。
苏丹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全年平均气温31℃,最热的6月到10月,气温可达50℃。现在是11月,出门时终于不再是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而且,4月到10月间的“哈布卜风”也没有了,这种沙暴每年要刮30次左右,铺天盖地,卷起的沙尘有几层楼高,非常骇人。
尽管不那么热了,但大家还是接着喝苏丹红茶。被这里的中国人戏称为“苏丹红”的这种茶,取自花朵Hibiscus,百分百纯天然,冲泡后是粉红色的,微酸爽口,不仅解暑而且对降血压、治疗伤风感冒有奇效,是这里人们的最爱。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
收水费的来了。奇怪的是,这里的自来水没有水表,水费“估计着收”。
“估计”,在他们的生活里很普遍。圆白菜、西瓜、鸡鸭都不按斤算,是论个数,然后看大小“估计着收”。苏丹常年干热,土地上的植物便也干硬,圆白菜外面的几层往往不能吃,西瓜却很甜,个头也大,一只西瓜二三十人吃都没有问题。巴蒂斯教西海姆6个月大的孩子认西瓜时,小家伙被这硕大的玩意儿吓哭了。
苏丹人的收入普遍不高,大多数人每月200美元左右,物价却很高,一斤黄瓜折合人民币十几块。我一度可怜他们,后来慢慢觉得,不同的生活其实也给予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对食物很珍爱,很少浪费;也不像我们中国人无所顾忌地什么都吃,乌龟不会担心被人捉去吃掉,驴和狗完成一生的劳作后不会被宰杀,而是放到自然界,让它们自然终老。
巴蒂斯的小弟马陆安回来了。这个狂爱苏丹籍NBA球星邓·盖伊的14岁少年,刚刚从TUTTI沙滩踢足球回来。他们没有我们那样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像样的球场也只供专业运动员使用,而在破烂的水泥地上、垃圾堆旁……只要是稍微能伸脚的地方,都有孩子在踢球。马陆安是苏丹国内MERIAH足球队的粉丝,他学习也不错,准备像大哥那样努力考上大学后找个体面的工作。他想上NEELAN大学,NEELAN的意思是“两条尼罗河”。
我最初知道尼罗河,是因为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而相当长时间内,提起尼罗河,只会想到埃及。其实,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而且,尼罗河有两条,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它们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流,汇流处的三角洲便是TUTTI。
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河”。苏丹谚语说:“尼罗,尼罗,长比天河。”不过这里的尼罗河,确实没埃及那么壮观,只是一条普通的河而已,没什么可看的。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想,它该更自然淳朴吧。
苏丹没什么旅游资源,而且拍照也不容易。我拍清真寺,还被请到了警察局,除了照片被删除,还交了50美元罚款。我的一位英国朋友因为拍大桥而有同样的待遇。但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很多人很远就和你打招呼,笑脸相迎。
阿拉伯装饰艺术
巴蒂斯已经工作的兄弟们不是农民就是工人,而搞艺术的他是家里的“独一份”。他是设计马赛克的。炎热的气候下,清凉的马赛克特别为阿拉伯人所酷爱。马赛克基本的色调是蓝和绿,上面描绘的是阿拉伯人日常所见的桃子、石榴、无花果、飞翔的鸟,等等。它初看并不艳丽,却精致、柔和、持续,像一个女子的坚持;繁复、有序、环环相扣,像世事的循环往复。这是一种把某种神秘绕在中间的美,是阿拉伯人独特的智慧。
设计那么复杂的花纹,得有耐心才行,也可以从中看出阿拉伯人的团结、坚韧。我忽然对他们平日里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有了新的认识。
巴蒂斯上初中时,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就是在那里,他爱上了艺术。他家院子里的墙上、石头桌面上、石头椅子上的马赛克,都出自他的手,这让他的家在苏丹普遍灰蒙蒙的住宅中显得清爽,富有艺术氛围。
巴蒂斯还能画很有水准的油画,能写或庄重、或飘逸、或变幻、或犹如航船般,像画一样的阿拉伯书法。“家里人是不是都特别羡慕你啊?”我问。“没有。”他说,“现在是商品社会,大家更喜欢挣很多的钱。比如欧洲街上银行里的雇员,比如在这里开农场和超市的中国人。”
阿拉伯青年常和表兄弟们混在一起。巴蒂斯不同,和他常在一起的是他的朋友阿特夫。阿特夫是专门缝制“拉海特”裙子的工匠。也许是某种共通的艺术性,让他们彼此欣赏吧。他和阿特夫是在搭顺风车时认识的,很快就熟了。在苏丹,在公路上搭车是件非常平常的事,他们心地淳朴,不会想到诸如“遇到坏人”之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