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经常陷入这样的恐慌之中:少之又少的写作素材,越发快速度的语文教学让人少了很多阅读的耐心与兴趣。老师在与教学进度赛跑,学生在与速度赛跑,结果在筋疲力尽之后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状:老师在没有序列性策略的基础上讲解作文,分裂了作文的结构,从而变得对一篇文章无计可施,老师头疼,学生更是恼怒。作文应该是一个具有灵魂的活的个体。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去感悟生活的多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积极参与到语文的作文学习中来。
【关键词】作文;留心观察生活
1 善于观察,寻找素材。
生活本来是色彩斑斓的,只是学生没有养成多角度的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就不可能与文章达成心灵上的沟通。因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学生选材的生成。可以说学会观察是促成学生与生活、与文本交流的第一步。但从目前看,不观察、少观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造成了语文成了学生学习的老大难,作文更是他们听到便头头痛的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找材料而不是为此苦恼呢?笔者试图直面语文作文教学中无从选材的现状与困惑,提出一些策略,为作文教学寻找一些出路。
2 传统知识认知观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疑惑:有的学生自己在课上也没有刻意地去引导,但每一次作文都能写出具有深意的文章来。有的学生课下费了很长的时间对作文进行修改,但收效微乎其微。所以老师经常会认为作文水平就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有的学生天生就对语言有特定的敏感度;认为在作文的辅导上老师的作用很小,作文能力的提升还是与个人的感悟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不想在作文上浪费时间,在作文上花的时间最长,收效最少。这也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写作,写作水平永遠在原地踏步的恶性循环。
3 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取材,使他从不会写到不敢写。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是多彩的。学生观察的角度决定了反映生活的深度。
但在应试教育下,老师希望学生传达出来的永远都是正能量的思想,绝对不允许有偏杂的思想存在,于是这样的课堂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在揣测老师想要的,老师在揣测编者想要的,一旦在揣测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选择沉默不语,陷入久久不语的思考,最后演变成了想说而不敢说。
语文是要孩子去说话,去说真话,去说实话,真正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得笔者刚工作的第一年,班里的孩子一见到我,眼睛里发出的瞒是疑惑的目光,从不过多言语。只有当我露出满意的神情时,他们才敢踊跃说些自己的想法,而当我显露出疑惑的表情时,他们就不约而同地选择倾听笔者对这件事的想法。这点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总是会这样去和他们沟通:“不要惧怕老师,老师的想法只是老师个人的想法,我想多听听你们的想法。”记得一次上作文公开课,针对每个问题笔者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的时候更是努力让孩子说出笔者之前的预设构思。当孩子们说不出时,笔者会很着急,这时学生就不断地揣测笔者想要的答案。在几次否定后,有的孩子就算知道也不敢再说话了,因为他们怕说不到老师理想的预设上。这节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本来我想避免的问题却真实地发生了。笔者禁锢住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痛失了语言的自由性。
教师会影响学生对事情的看法,我们总是引导孩子沿着固定的思维模式前行,这样的直线轨道是通往目的地的直行道,这里没有泥泞和羁绊,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顺利走到终点,可是当回过头来看时,我们会发现作文的灵魂没有了,只剩下了空洞的躯壳。走到终通往目的地的路是有很多条的,应该让孩子说出他想要走哪条,这样他才会走得乐此不疲,走得更加坚定、努力。
4 学生的生活与脱离写作
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环境;第二类是邻里、社区以及宏观的社会生活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传统意识里学生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比较乏味、单调,其实不然。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的缩影,只要细心品味就能发现其精华所在。但在作文实践中学生总会发出这样的懊恼:“我们每天生活如此单调,从家到学校,这样的生活哪里来的那么多素材去写作呢?”接着他们便用一些平铺直叙的、没有情感的、没有亲身感悟的语言来应付写作。作文是学生生活环境的展现,这种展现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撼动感,但就是平时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如在《学做家务》这一习作训练时,在课前的两分钟,伴着节奏明快的《洗手绢》乐曲,学生步入教室,被有着浓浓劳动情调的音乐包融着,他们陶醉其中,学做家务的情景在眼前油然而生,想把学做家务的体会告诉他人的欲望之迫切可想而知。
5 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进入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挑一些教参上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句子让学生去赏析。那么这些句子所有的学生都会觉得有鉴赏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老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鉴赏,而忽略了学生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对于某个句子,每一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认知。课堂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不要人为抹杀它的无限潜能。
作文教学应当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作文选材的“序列化”教学可以定义为: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寻找写作素材为目的,使生活与写作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坡度地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时,能够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把握方法指导与写作内容的契合与变通,把序列化统一训练与学生能力提升的个性差异性兼顾起来,从而制定出合理而高效的作文选材的模式。
总之,只有观察生活,亲近生活,学生的生活与写作相融,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习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中心小学 江苏省泗洪县 223900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经常陷入这样的恐慌之中:少之又少的写作素材,越发快速度的语文教学让人少了很多阅读的耐心与兴趣。老师在与教学进度赛跑,学生在与速度赛跑,结果在筋疲力尽之后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状:老师在没有序列性策略的基础上讲解作文,分裂了作文的结构,从而变得对一篇文章无计可施,老师头疼,学生更是恼怒。作文应该是一个具有灵魂的活的个体。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去感悟生活的多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积极参与到语文的作文学习中来。
【关键词】作文;留心观察生活
1 善于观察,寻找素材。
生活本来是色彩斑斓的,只是学生没有养成多角度的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就不可能与文章达成心灵上的沟通。因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学生选材的生成。可以说学会观察是促成学生与生活、与文本交流的第一步。但从目前看,不观察、少观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造成了语文成了学生学习的老大难,作文更是他们听到便头头痛的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找材料而不是为此苦恼呢?笔者试图直面语文作文教学中无从选材的现状与困惑,提出一些策略,为作文教学寻找一些出路。
2 传统知识认知观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疑惑:有的学生自己在课上也没有刻意地去引导,但每一次作文都能写出具有深意的文章来。有的学生课下费了很长的时间对作文进行修改,但收效微乎其微。所以老师经常会认为作文水平就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有的学生天生就对语言有特定的敏感度;认为在作文的辅导上老师的作用很小,作文能力的提升还是与个人的感悟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不想在作文上浪费时间,在作文上花的时间最长,收效最少。这也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写作,写作水平永遠在原地踏步的恶性循环。
3 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取材,使他从不会写到不敢写。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是多彩的。学生观察的角度决定了反映生活的深度。
但在应试教育下,老师希望学生传达出来的永远都是正能量的思想,绝对不允许有偏杂的思想存在,于是这样的课堂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在揣测老师想要的,老师在揣测编者想要的,一旦在揣测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选择沉默不语,陷入久久不语的思考,最后演变成了想说而不敢说。
语文是要孩子去说话,去说真话,去说实话,真正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得笔者刚工作的第一年,班里的孩子一见到我,眼睛里发出的瞒是疑惑的目光,从不过多言语。只有当我露出满意的神情时,他们才敢踊跃说些自己的想法,而当我显露出疑惑的表情时,他们就不约而同地选择倾听笔者对这件事的想法。这点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总是会这样去和他们沟通:“不要惧怕老师,老师的想法只是老师个人的想法,我想多听听你们的想法。”记得一次上作文公开课,针对每个问题笔者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的时候更是努力让孩子说出笔者之前的预设构思。当孩子们说不出时,笔者会很着急,这时学生就不断地揣测笔者想要的答案。在几次否定后,有的孩子就算知道也不敢再说话了,因为他们怕说不到老师理想的预设上。这节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本来我想避免的问题却真实地发生了。笔者禁锢住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痛失了语言的自由性。
教师会影响学生对事情的看法,我们总是引导孩子沿着固定的思维模式前行,这样的直线轨道是通往目的地的直行道,这里没有泥泞和羁绊,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顺利走到终点,可是当回过头来看时,我们会发现作文的灵魂没有了,只剩下了空洞的躯壳。走到终通往目的地的路是有很多条的,应该让孩子说出他想要走哪条,这样他才会走得乐此不疲,走得更加坚定、努力。
4 学生的生活与脱离写作
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环境;第二类是邻里、社区以及宏观的社会生活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传统意识里学生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比较乏味、单调,其实不然。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的缩影,只要细心品味就能发现其精华所在。但在作文实践中学生总会发出这样的懊恼:“我们每天生活如此单调,从家到学校,这样的生活哪里来的那么多素材去写作呢?”接着他们便用一些平铺直叙的、没有情感的、没有亲身感悟的语言来应付写作。作文是学生生活环境的展现,这种展现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撼动感,但就是平时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如在《学做家务》这一习作训练时,在课前的两分钟,伴着节奏明快的《洗手绢》乐曲,学生步入教室,被有着浓浓劳动情调的音乐包融着,他们陶醉其中,学做家务的情景在眼前油然而生,想把学做家务的体会告诉他人的欲望之迫切可想而知。
5 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进入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挑一些教参上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句子让学生去赏析。那么这些句子所有的学生都会觉得有鉴赏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老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鉴赏,而忽略了学生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对于某个句子,每一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认知。课堂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不要人为抹杀它的无限潜能。
作文教学应当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作文选材的“序列化”教学可以定义为: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寻找写作素材为目的,使生活与写作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坡度地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时,能够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把握方法指导与写作内容的契合与变通,把序列化统一训练与学生能力提升的个性差异性兼顾起来,从而制定出合理而高效的作文选材的模式。
总之,只有观察生活,亲近生活,学生的生活与写作相融,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习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中心小学 江苏省泗洪县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