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温总理作报告时35次掌声鼓在何处
35次!这是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场的掌声次数:“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这是为政府的成绩和努力鼓掌。“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这是为温总理的坚定的态度鼓掌。“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这是为政府的鲜明态度鼓掌。“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这是为政府对“生存根基”問题的执著鼓掌。“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 ”——这是为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鼓掌。“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这是为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的倾斜鼓掌。 “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共和国总理的铮铮誓言,更是他代表国务院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新华社 3月6日)
最低工资标准不等于低水平工资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上,原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光瑞委员,建议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所谓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应该说,国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制度是深得老百姓拥护和欢迎的,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最低工资标准却并未给他们带来预期中的好处。原因有二点:其一,最低工资标准本身过低。其二,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过慢。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包括建立确定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稳定、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在内,不能让最低工资标准永远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样做,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维持在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既是维护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为了让中低收入者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起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切实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
(《燕赵都市报》3月7日)
公民表达权写入政府报告寓意深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时,明确要求,“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四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宪法规定的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具体化,不仅增强了权利行使的针对性,增加了可操作性,也拓展了公民权利的内涵,使公民“四权”与政府公共决策和管理权相对应,进一步强化了公民对政府活动的监督。当前,在个别地方的政府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拒绝公众监督,甚至是滥用职权侵犯公民表达权等不和谐现象。将公民“四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国家充分意识到这些公民权利对于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也意味着国家已意识到政府决策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不平衡,需要有更加明确的公民赋权,以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长江商报》3月7日 )
代表、委员高调问政乃是国家之福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点一滴地高调问政,这说明,我们正在令人欣喜地完成法律从纸上落实到现实的过程,完成民主制度从纸上的法律条文逐步演变成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过程。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有些代表和委员仍然没有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少数代表和委员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当成了一种荣誉,而忽略了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监督权。事实上,只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敢于在会场里“针尖对麦芒”,围绕民生等各种社会难题充分争论,会场外的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权力受监督、有制约所带来的利益,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机制才能得到落实;进而,我们的社会才会日渐一日地稳步走向和谐之途。
(《新京报》2月5日)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个目标,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历来就是受尊敬的事业。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政府工作报告如此高度评价教育事业,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同时也把一把衡量地方干部政绩的尺子交给人民。
(新华社 3月6日)
路边摊贩是正大光明的职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疾呼:“政府不能为了城市的面子工程,就损失可能存在或可扩大的就业机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沈辛荪对上海做法也表示了肯定。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说,“目前在上海街头的无证摊点数量超过5万个,每一个摊点背后都往往维系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计,仅此一项政策的调整,就能让多少身处社会底层的民众获得生存发展的权利!” 另外,小贩们没花国家的钱,靠个人之力解决了自我就业,为国分忧,并用他们的劳动,为城市生活创造了种种便利,所以他们不仅不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且应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适度发展“马路经济”,把小商小贩当作吸纳劳动力,扩大就业的一个渠道。
(《新京报》3月2日)
有必要重提“先治坡后治窝”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耗资3000万,建造了一座被称为“白宫”的欧式风格办公楼,费用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近1/3。这种“中国式奢侈”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引起两会委员、代表的关注和声讨。这种不顾财力的“超前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的“穷阔气”,既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也是一种违犯中央三令五申不准修建高档楼堂馆所规定的行为,危害极大。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先治坡后治窝”,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一句口号。日前仍有重提的必要。治坡,就是发展经济;治窝,就是盖办公楼。先治坡后治窝,是公仆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时期少不了,经济发展了也不能丢掉。
(光明网 3月10日)
代表、委员能否“微服”赴京
每年各地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是组团集体乘飞机、火车或专车到北京去。代表、委员集体行动,可以节省个人时间,保证安全,避免迟到,但这些好处之外,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旅途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一次体察民情、收集民意的大好机会。
如果让这些代表、委员自己单独去购买火车票,体验民工、学生与普通群众买票的艰辛,同时,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乘客混居,有意、无意中,可以采集到海量的来自最底层、最“原创”、最真实的信息,这将对他们制定国策大有裨益,有利于一些民生问题的解决。
(《羊城晚报》3月2日)
“公平与正义”激荡着中国的未来
开完这届大会,全国人大许多代表便要离任了,但改革却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发生逆转。“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重整改革的思路之后,把公平与正义纳入主题的改革已然出发。事实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中国持续地保有着出发的姿态。出发既是对过去一系列旧政策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政策创新的探索甚至是重建。从重建社会分配的公正到重建民众心理的均衡,再到重建经济发展的秩序,我们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更需要反思。中国毫无疑问地正站在改革的节点之上。
思想的解放从来都是历史前进的前奏。新的公平正义观将主导着中国体制改革以及一系列公共政策变迁的思维。这个思维的核心是人,是现代型的公民。尊重人,保障公民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发展权利,必须下大决心进行诸方面的改革。而这一场改革,有异于往昔,它不再单纯需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更需要满足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诉求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诉求。
(《南方日报》3月5日)
35次!这是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场的掌声次数:“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这是为政府的成绩和努力鼓掌。“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这是为温总理的坚定的态度鼓掌。“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这是为政府的鲜明态度鼓掌。“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这是为政府对“生存根基”問题的执著鼓掌。“政府投资使用要确保‘三个高于’,即: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高于上年,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 ”——这是为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鼓掌。“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这是为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的倾斜鼓掌。 “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共和国总理的铮铮誓言,更是他代表国务院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新华社 3月6日)
最低工资标准不等于低水平工资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上,原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光瑞委员,建议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所谓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应该说,国家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制度是深得老百姓拥护和欢迎的,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最低工资标准却并未给他们带来预期中的好处。原因有二点:其一,最低工资标准本身过低。其二,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过慢。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包括建立确定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稳定、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在内,不能让最低工资标准永远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样做,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维持在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既是维护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为了让中低收入者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起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切实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
(《燕赵都市报》3月7日)
公民表达权写入政府报告寓意深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时,明确要求,“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四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宪法规定的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具体化,不仅增强了权利行使的针对性,增加了可操作性,也拓展了公民权利的内涵,使公民“四权”与政府公共决策和管理权相对应,进一步强化了公民对政府活动的监督。当前,在个别地方的政府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拒绝公众监督,甚至是滥用职权侵犯公民表达权等不和谐现象。将公民“四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国家充分意识到这些公民权利对于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也意味着国家已意识到政府决策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不平衡,需要有更加明确的公民赋权,以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长江商报》3月7日 )
代表、委员高调问政乃是国家之福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点一滴地高调问政,这说明,我们正在令人欣喜地完成法律从纸上落实到现实的过程,完成民主制度从纸上的法律条文逐步演变成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过程。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有些代表和委员仍然没有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少数代表和委员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当成了一种荣誉,而忽略了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监督权。事实上,只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敢于在会场里“针尖对麦芒”,围绕民生等各种社会难题充分争论,会场外的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权力受监督、有制约所带来的利益,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机制才能得到落实;进而,我们的社会才会日渐一日地稳步走向和谐之途。
(《新京报》2月5日)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个目标,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历来就是受尊敬的事业。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政府工作报告如此高度评价教育事业,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同时也把一把衡量地方干部政绩的尺子交给人民。
(新华社 3月6日)
路边摊贩是正大光明的职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疾呼:“政府不能为了城市的面子工程,就损失可能存在或可扩大的就业机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沈辛荪对上海做法也表示了肯定。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说,“目前在上海街头的无证摊点数量超过5万个,每一个摊点背后都往往维系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计,仅此一项政策的调整,就能让多少身处社会底层的民众获得生存发展的权利!” 另外,小贩们没花国家的钱,靠个人之力解决了自我就业,为国分忧,并用他们的劳动,为城市生活创造了种种便利,所以他们不仅不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且应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适度发展“马路经济”,把小商小贩当作吸纳劳动力,扩大就业的一个渠道。
(《新京报》3月2日)
有必要重提“先治坡后治窝”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耗资3000万,建造了一座被称为“白宫”的欧式风格办公楼,费用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近1/3。这种“中国式奢侈”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引起两会委员、代表的关注和声讨。这种不顾财力的“超前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的“穷阔气”,既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也是一种违犯中央三令五申不准修建高档楼堂馆所规定的行为,危害极大。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先治坡后治窝”,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一句口号。日前仍有重提的必要。治坡,就是发展经济;治窝,就是盖办公楼。先治坡后治窝,是公仆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时期少不了,经济发展了也不能丢掉。
(光明网 3月10日)
代表、委员能否“微服”赴京
每年各地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是组团集体乘飞机、火车或专车到北京去。代表、委员集体行动,可以节省个人时间,保证安全,避免迟到,但这些好处之外,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旅途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一次体察民情、收集民意的大好机会。
如果让这些代表、委员自己单独去购买火车票,体验民工、学生与普通群众买票的艰辛,同时,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乘客混居,有意、无意中,可以采集到海量的来自最底层、最“原创”、最真实的信息,这将对他们制定国策大有裨益,有利于一些民生问题的解决。
(《羊城晚报》3月2日)
“公平与正义”激荡着中国的未来
开完这届大会,全国人大许多代表便要离任了,但改革却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发生逆转。“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重整改革的思路之后,把公平与正义纳入主题的改革已然出发。事实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中国持续地保有着出发的姿态。出发既是对过去一系列旧政策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政策创新的探索甚至是重建。从重建社会分配的公正到重建民众心理的均衡,再到重建经济发展的秩序,我们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更需要反思。中国毫无疑问地正站在改革的节点之上。
思想的解放从来都是历史前进的前奏。新的公平正义观将主导着中国体制改革以及一系列公共政策变迁的思维。这个思维的核心是人,是现代型的公民。尊重人,保障公民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发展权利,必须下大决心进行诸方面的改革。而这一场改革,有异于往昔,它不再单纯需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更需要满足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诉求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诉求。
(《南方日报》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