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儿子3岁半了,最近我发现,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如果我们批评他,他就会打自已的头,很气愤的样子,直到我们或者老师耐心地教导后,才慢慢平静下来。平时我跟他交流时,他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对,但一遇到批评仍会发生这种情况。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山东潍坊 邱晓荣
A 邱晓荣读者,你好!
不知父母为何会批评一个3岁半的孩子,是想要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不用父母操心吗?是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呢?孩子总是在追求快乐。当他被批评的时候,由于快乐情绪被阻碍,以及被批评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被放大,造成情绪反差很大,孩子在没有掌握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的情况下,就会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达到情绪的宣泄。虽然平静之后,他在理性上会接受父母意见,但是在当负面情绪强烈时,原有的表达方式仍会重复。
建议:
1、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使孩子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把不良情绪宣泄掉,比如:带孩子换个环境,进行体育活动,鼓励孩子把心里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等。
2、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是在不断的“犯错———改正”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没有犯错就没有成长,孩子犯错是因为他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认识世界,家长要做的是进行引导,而不是批评,批评是从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孩子是不可能具有父母的能力的,批评只会造成孩子退缩或者强烈反抗,而打自己的头就是强烈反抗的方式之一,所以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放下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要求。
3、教育孩子要以鼓励、引导为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鼓励其做得好的方面,引导其向父母所想要的发展方向发展,这样会使孩子逐渐形成自信、积极的性格。再加上合理的宣泄方式,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4、父母要有耐心。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和父母也是逐渐达到分离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掌握生活所需要的技能,这个很长的过程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
5、父母要反思一下,在你们及孩子周围的人中,是否有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进行宣泄不良情绪的,改正它,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Q 女儿上三年级,成绩很好,一直都是班级前三名。可是,班上的小伙伴却不愿和她一起玩,甚至讨厌她。有一次她哭着跑回家来,说班里重排座位,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同桌。还有一次班级组织劳动,谁都不愿和她分到一个小组。我很担忧,生怕长此下去会毁掉女儿的自尊心,对她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请问,我该怎么办?
江苏高邮 王建
A 王建读者,你好!
被排斥在集体之外,确实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孩子作为班级集体的一员,需要集体成员的接纳、尊重、友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集体成员友好、积极的态度,就会产生被排斥感,同时产生孤独感。由于孩子缺乏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并且缺乏调整应对的能力,所以容易造成困惑,容易不知所措,时间久了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孤僻、压抑。甚至在不被接受的同时,还会形成不相信他人、不接受他人的个性。
建议:
1、寻找孩子不被接受的原因。孩子是否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好,就在同学面前有高人一等,存在“恃才傲物”的态度呢?这种态度会让身边的人有意无意地躲避和排斥!如果存在这种情况,父母就要帮助教导她改正态度,做到平等对待他人。
2、鼓励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父母可以和老师沟通,了解班级的活动情况,在改正孩子待人态度的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多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与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及友爱,以真诚的态度逐渐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3、教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自己的言行,以便能更好地改正自己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mwumin@qq.com
山东潍坊 邱晓荣
A 邱晓荣读者,你好!
不知父母为何会批评一个3岁半的孩子,是想要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不用父母操心吗?是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呢?孩子总是在追求快乐。当他被批评的时候,由于快乐情绪被阻碍,以及被批评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被放大,造成情绪反差很大,孩子在没有掌握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的情况下,就会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达到情绪的宣泄。虽然平静之后,他在理性上会接受父母意见,但是在当负面情绪强烈时,原有的表达方式仍会重复。
建议:
1、注意疏导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使孩子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把不良情绪宣泄掉,比如:带孩子换个环境,进行体育活动,鼓励孩子把心里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等。
2、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是在不断的“犯错———改正”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没有犯错就没有成长,孩子犯错是因为他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认识世界,家长要做的是进行引导,而不是批评,批评是从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孩子是不可能具有父母的能力的,批评只会造成孩子退缩或者强烈反抗,而打自己的头就是强烈反抗的方式之一,所以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放下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要求。
3、教育孩子要以鼓励、引导为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鼓励其做得好的方面,引导其向父母所想要的发展方向发展,这样会使孩子逐渐形成自信、积极的性格。再加上合理的宣泄方式,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4、父母要有耐心。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和父母也是逐渐达到分离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掌握生活所需要的技能,这个很长的过程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
5、父母要反思一下,在你们及孩子周围的人中,是否有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进行宣泄不良情绪的,改正它,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Q 女儿上三年级,成绩很好,一直都是班级前三名。可是,班上的小伙伴却不愿和她一起玩,甚至讨厌她。有一次她哭着跑回家来,说班里重排座位,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同桌。还有一次班级组织劳动,谁都不愿和她分到一个小组。我很担忧,生怕长此下去会毁掉女儿的自尊心,对她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请问,我该怎么办?
江苏高邮 王建
A 王建读者,你好!
被排斥在集体之外,确实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孩子作为班级集体的一员,需要集体成员的接纳、尊重、友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集体成员友好、积极的态度,就会产生被排斥感,同时产生孤独感。由于孩子缺乏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并且缺乏调整应对的能力,所以容易造成困惑,容易不知所措,时间久了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孤僻、压抑。甚至在不被接受的同时,还会形成不相信他人、不接受他人的个性。
建议:
1、寻找孩子不被接受的原因。孩子是否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好,就在同学面前有高人一等,存在“恃才傲物”的态度呢?这种态度会让身边的人有意无意地躲避和排斥!如果存在这种情况,父母就要帮助教导她改正态度,做到平等对待他人。
2、鼓励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父母可以和老师沟通,了解班级的活动情况,在改正孩子待人态度的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多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与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及友爱,以真诚的态度逐渐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3、教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自己的言行,以便能更好地改正自己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