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课改重头戏之一的高中政治教材改革,其变化是令人值得称道的。在笔者看来,这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大量增加了探究活动的设置,大力推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方向,参照学生自身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通过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讨论等多种活动,对教材释疑解惑并能初步运用于实践的教学形式。然而,在具体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没有真正、普遍落实这一形式。本省某校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政治教材4个模块的“综合探究课”全部落实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8%,落实3个、2个、1个的分别为15%、38%、19%,还有20%的教师完全未排入教学计划中。可见,近一半的老师对“综合探究课”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起来。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对于历来被认为生硬、严肃的政治课来说,引导学生组织有关的合作探究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升政治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既然教材编写者有这样的安排,我们施教者就必须充分用好用活教材才是其应有之义。
下面笔者以在课堂上完全由学生组织的社会听证活动为例,谈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浅见。
本次探究课之前,笔者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教材中的一个听证会范例,并根据学生建议,设置了让学生有话可讲的《关于高中生在校用餐价格的听证会》这一热点话题。学生在召集人带领下自然分组,围绕老师在课堂上引导的几个小问题,利用周末时间开始做各种相应准备:1、听证会的特点是什么;2、开用餐价格听证会的需由哪些到会人员及各自工作目标是什么;3、开听证会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让活动操作有抓手,笔者建议学生事先采访学校的总务主任,了解盒饭公司或学校食堂运营的相关机制;建议学生走进菜场和餐馆了解市场行情;建议学生上网查询盒饭市场和食堂管理的现状等等。
充分准备后,学生的“社会听证”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和正规,这从他们的部分介绍词中就可以感受到:“本次听证会是苏州市物价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纪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建立和完善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主持召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听取各界的意见,规范管理在校用餐工作,保证在校学生用餐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和身体的素质,减轻家长负担。”。该听证会学生将过程有机分成:(一)听证会主持人致欢迎词;(二)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三)介绍听证会各方代表;(四)各方代表发言人陈述本方观点及依据和理由;(五)自由辩论阶段;(六)听证主持人总结;(七)教师提问学生活动感受;(八)教师总结等八个部分。
由于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听证活动,场面较为活泼而有序,发言者旁征博引,掌声连连,充分展示并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力,理解力,领导力。许多学生意犹未尽,非常乐意继续参与。
然而,在热烈场面的背后,笔者有些底气和底蕴不足的感觉,档次不够高。在之后又组织了几次类似探究活动后,通过观察并收集学生的反馈,笔者对探究实践课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要主动摒弃功利的赶进度理念,敢于把时间留出来
绝大多数没有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学校无非就是担心知识点和习题讲解缺少时间,“热闹”背后会以考试成绩受影响为代价。
但我们政治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赶进度最后只会让学生掌握皮毛,浮于表面的记忆达不到理解的要求,更奢谈运用。蒙台梭利的观点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实践的价值了,故适度地放慢节奏,不失时机地组织探究活动是有长远效果的。
二、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必须先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质量的探究必须以成员善思考为前提,提出观点想法有质量有见地,和而不同,各抒己见,才更具专业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探究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采用学生间合作、探究的形式,出现“热烈”的场面就算是融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一堂探究课了,这未免有点牵强,形似却神散。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不能急于求成立刻大规模上马探究课,首先做到:
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具体来说,教师要注意材料的新鲜度,尽量把最新最热门的时事材料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现象,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分析讲解。完成教学计划不如让学生真正理解。
2.多多肯定,增强学生思考的信心。
目前的政治高考阅卷已趋向答案多角度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因此教师在学生思考结果的评价机制上毫无设置单一答案之必要。要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思考的不同角度,树立思考的信心。
3.师生互动,让思考成为常态化。
师生互动交流要充分打开,需要教师在课堂允许必要的沉默时间---思考,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并尽可能地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与教师的沟通更顺畅更自觉。
在前述所提及 “社会听证”探究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遗憾主要是学生以准备好的现成发言稿照本宣科,把基本的听证会流程演绎出来,但缺乏思想的交流抑或交锋,思考角度没有打开,也缺乏深度。听证会形神不能兼备,有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故教师需在平时教学中“牵手”引路,引领思考,逐步放手,放而能收。
三、要让学生探究活动有意义,教师需引导树立较高的思想目标
要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过程需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具备一定的教育内涵,能呈现“贴近生活、教育无痕”之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关注人们生活的和谐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 要引导学生的活动设计关注重大的社会热点,积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积极运用自己所学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敏锐感。
教师要引导和把关,着眼于能力的增强。目前,教材的名称都冠以“××生活”,其目的不言自明。学生探究活动既需要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又要回归生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在“社会听证”探究活动中,学生所设计的用餐问题贴近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学生事先了解的盒饭公司或学校食堂运营、菜场和餐馆的行情、盒饭市场和食堂管理的现状等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但学生的探究过程失去重点,片面将注意力放在“价格多少”这一问题上,效果便打折了。
四、活动设计需控制难度,教师帮助外围工作,避免直接参与
探究活动和课堂讲解一样,过深过难会冷场,缺乏参与度,难度务必控制好。以听证会探究活动为例,各方出席代表众多,语言表达方式和职责范围多有不同。在这个环节上,就不必特别突出其专业色彩,只需对参与者的设计有一个基本把握,形成基本的政治素养即可。
为使发言内容更有说服力,教师作为引领者可从外围给出建议,搜集实用可行的素材,有时可帮助牵线联系。除开听证会之外,如班级要进行“基层民主管理”探究活动,教师可事先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系好,带领同学们到社区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访问活动;也可布置农村的同学假期回家走访各自所在的村委会,记录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活动前,帮助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例:(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如何保障村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2)你作为一个村民或居民,应该如何为村里的建设或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献力?等等
当活动准备就绪,作为教师只需成为观看者,学习者,全程避免直接参与的现象。让学生在充分的准备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活动的享受者和推动者。
以上是笔者基于开展过的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关于引导学生探究的浅见。当然引导探究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自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有教师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但只要本着“牵手引导,适时放手,牵放结合”的原则,我相信任何探究课都能收获理想的结果,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有切实的提高,培养学习致用的现代公民。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对于历来被认为生硬、严肃的政治课来说,引导学生组织有关的合作探究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升政治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既然教材编写者有这样的安排,我们施教者就必须充分用好用活教材才是其应有之义。
下面笔者以在课堂上完全由学生组织的社会听证活动为例,谈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浅见。
本次探究课之前,笔者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教材中的一个听证会范例,并根据学生建议,设置了让学生有话可讲的《关于高中生在校用餐价格的听证会》这一热点话题。学生在召集人带领下自然分组,围绕老师在课堂上引导的几个小问题,利用周末时间开始做各种相应准备:1、听证会的特点是什么;2、开用餐价格听证会的需由哪些到会人员及各自工作目标是什么;3、开听证会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让活动操作有抓手,笔者建议学生事先采访学校的总务主任,了解盒饭公司或学校食堂运营的相关机制;建议学生走进菜场和餐馆了解市场行情;建议学生上网查询盒饭市场和食堂管理的现状等等。
充分准备后,学生的“社会听证”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和正规,这从他们的部分介绍词中就可以感受到:“本次听证会是苏州市物价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纪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建立和完善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主持召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听取各界的意见,规范管理在校用餐工作,保证在校学生用餐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和身体的素质,减轻家长负担。”。该听证会学生将过程有机分成:(一)听证会主持人致欢迎词;(二)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三)介绍听证会各方代表;(四)各方代表发言人陈述本方观点及依据和理由;(五)自由辩论阶段;(六)听证主持人总结;(七)教师提问学生活动感受;(八)教师总结等八个部分。
由于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听证活动,场面较为活泼而有序,发言者旁征博引,掌声连连,充分展示并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力,理解力,领导力。许多学生意犹未尽,非常乐意继续参与。
然而,在热烈场面的背后,笔者有些底气和底蕴不足的感觉,档次不够高。在之后又组织了几次类似探究活动后,通过观察并收集学生的反馈,笔者对探究实践课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要主动摒弃功利的赶进度理念,敢于把时间留出来
绝大多数没有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学校无非就是担心知识点和习题讲解缺少时间,“热闹”背后会以考试成绩受影响为代价。
但我们政治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赶进度最后只会让学生掌握皮毛,浮于表面的记忆达不到理解的要求,更奢谈运用。蒙台梭利的观点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实践的价值了,故适度地放慢节奏,不失时机地组织探究活动是有长远效果的。
二、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必须先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质量的探究必须以成员善思考为前提,提出观点想法有质量有见地,和而不同,各抒己见,才更具专业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探究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采用学生间合作、探究的形式,出现“热烈”的场面就算是融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一堂探究课了,这未免有点牵强,形似却神散。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不能急于求成立刻大规模上马探究课,首先做到:
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具体来说,教师要注意材料的新鲜度,尽量把最新最热门的时事材料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现象,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分析讲解。完成教学计划不如让学生真正理解。
2.多多肯定,增强学生思考的信心。
目前的政治高考阅卷已趋向答案多角度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因此教师在学生思考结果的评价机制上毫无设置单一答案之必要。要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思考的不同角度,树立思考的信心。
3.师生互动,让思考成为常态化。
师生互动交流要充分打开,需要教师在课堂允许必要的沉默时间---思考,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并尽可能地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与教师的沟通更顺畅更自觉。
在前述所提及 “社会听证”探究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遗憾主要是学生以准备好的现成发言稿照本宣科,把基本的听证会流程演绎出来,但缺乏思想的交流抑或交锋,思考角度没有打开,也缺乏深度。听证会形神不能兼备,有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故教师需在平时教学中“牵手”引路,引领思考,逐步放手,放而能收。
三、要让学生探究活动有意义,教师需引导树立较高的思想目标
要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过程需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具备一定的教育内涵,能呈现“贴近生活、教育无痕”之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关注人们生活的和谐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 要引导学生的活动设计关注重大的社会热点,积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积极运用自己所学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敏锐感。
教师要引导和把关,着眼于能力的增强。目前,教材的名称都冠以“××生活”,其目的不言自明。学生探究活动既需要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又要回归生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在“社会听证”探究活动中,学生所设计的用餐问题贴近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学生事先了解的盒饭公司或学校食堂运营、菜场和餐馆的行情、盒饭市场和食堂管理的现状等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但学生的探究过程失去重点,片面将注意力放在“价格多少”这一问题上,效果便打折了。
四、活动设计需控制难度,教师帮助外围工作,避免直接参与
探究活动和课堂讲解一样,过深过难会冷场,缺乏参与度,难度务必控制好。以听证会探究活动为例,各方出席代表众多,语言表达方式和职责范围多有不同。在这个环节上,就不必特别突出其专业色彩,只需对参与者的设计有一个基本把握,形成基本的政治素养即可。
为使发言内容更有说服力,教师作为引领者可从外围给出建议,搜集实用可行的素材,有时可帮助牵线联系。除开听证会之外,如班级要进行“基层民主管理”探究活动,教师可事先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系好,带领同学们到社区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访问活动;也可布置农村的同学假期回家走访各自所在的村委会,记录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活动前,帮助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例:(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如何保障村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2)你作为一个村民或居民,应该如何为村里的建设或社区建设献计献策献力?等等
当活动准备就绪,作为教师只需成为观看者,学习者,全程避免直接参与的现象。让学生在充分的准备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活动的享受者和推动者。
以上是笔者基于开展过的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关于引导学生探究的浅见。当然引导探究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自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有教师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但只要本着“牵手引导,适时放手,牵放结合”的原则,我相信任何探究课都能收获理想的结果,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有切实的提高,培养学习致用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