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助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视频案例能够更好地展示真实课堂、呈现多元表征、汇聚多元观点、进行二次开发与传播。笔者基于多年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如何借助视频案例提高中小学教师研修的实效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视频案例 研修 实效性
作为区域教师培训与教研机构,多年来,我们一直困惑于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充分挖掘一堂课的价值。在全区活动中观课,绝大部分教师只是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参与和思维碰撞。第二,全区每年都做大量的研究课,最终变成一堆光盘存放在研修员们的抽屉里,这些课单独看起来都很精彩,但是这些课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把这些课联系起来成为系统的培训课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第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区域教师研修部门,如何整合课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了视频案例这一工具和载体。视频案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研究的主题、背景:背景介绍;(2)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3)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案例评价、案例问题;(4)为案例教学和学习所准备的资料:案例资源库 案例概述。那么,如何借助视频案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研修的实效性?经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实践策略
1.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习、使用视频案例工具
2005年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西城教育研修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陆续开发了集案例制作、案例展示与学习、案例共享功能于一体的视频案例平台(见图1)。在案例学习方面,平台提供了案例视频标注工具,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将自己感兴趣或有想法的某一段视频,用时间起点和终点的形式进行标注,并且可以用文字、图片、超链接等方式,对这一小段视频内容进行说明。这可以帮助教师在研讨中更好地聚焦课堂中的某个关键点。平台也可以提供多种案例分享方式,包括教师个人工作室私有、协作组教师共享、西城研修社区共享三种方式。教师既可以制作案例,供自己反思;也可以小组共享案例,供同伴学习,相互研讨;又可以把精品案例推向社区,让更多教师从中获益。
这样一个开放、功能丰富的网络研修平台,要想让教师认识、接受、掌握并喜欢使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在初始阶段,我们首先通过培训,使全区教师了解视频案例,认识视频案例的基本构成,学习使用视频案例,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初识阶段。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使教师明确什么是视频案例、视频案例的构成及实践意义。二是试用阶段。一级培训:研修员培训骨干教师,运用视频案例进行主题研修。二级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区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运用视频案例,开展研修一体活动。三是反思阶段。反思课例研修与视频案例研修的开展过程,梳理利用视频案例开展研修活动的策略及实践感受。四是总结阶段。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高质量地完成视频案例研讨。
2.多渠道开发视频案例资源,促进资源的固化、整合与再生
研修员从多种渠道挖掘视频案例资源,促进资源的固化、整合与再生。视频案例资源主要来自以下渠道。
一是区教研组课例研修的过程性资源。笔者整合西城区教研组课例研修过程资源,制作成视频案例,引导全区教师开展视频案例研修活动(见图2)。西城区教研组不仅注意积累课例研修过程中的原始材料,还坚持撰写连续的课例研修日记,并将这些过程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转化为视频案例,引导教师在阅读、对比、反思、梳理、提炼、讨论的自主研修中,通过碰撞,形成对研修主题的深化。
二是区域学习共同体课例研修的过程性资源。区域学习共同体(将全区某年级语文教师按学校所在区域划分为几个协作组,即片级协作组)围绕区域研修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持续深入研究,几个学期下来,各片的主题研修自成系列。教研员带领各片级协作组骨干将课例研修的过程与成果制作成视频案例,促进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成果集合、共享。
三是市区先进经验和优秀课例。研修员利用视频案例这一载体,开展了“网上‘西城杯’人人齐参与”的视频案例研修。如低年级研修员首先对本年段“西城杯”19节课精心筛选,从中选出8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有借鉴作用和研究价值的课堂实录,制成视频,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详细介绍了案例背景和内容,提出有针对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助力教师深入思考并开展研讨。
四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资源。研修员能够挖掘一线教师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总结、提升,鼓励他们勤于笔耕,利用视频案例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也给教师树立了信心。
3.制作多种结构形式的视頻案例,促进教师的深层研修
以学科研修员为主导,调动一线教师广泛参与,我们共设计、上传了视频案例100多个,这些案例按照其在教师学习与研修中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家讲坛式、同课异构式、课堂跟进式、研修专题式四大类。
第一,大家讲坛式,重在教学理论提升。“大家讲坛”是学科研修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例如,我们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做了“语文教材选文功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学术报告会。为便于教师在研修活动之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讨,我们将讲座制作成视频案例,供教师反复研磨、深入学习,目的在于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同课异构式,重在拓展实践思路。借助视频案例平台,组织者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学习与观摩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达到拓宽实践思路的目的。以小学五年级语文为例,在2008年第八届“西城杯”上,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一课,给其他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13年区教研活动中,另一位教师也执教此课。对于同样一篇课文,同样一个教学重点,两位教师的教学都很精彩,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却不同。时隔5年,教师的教学研究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引导教师不仅教好课,还要学会研究如何教好课。研修员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设计了《如何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一视频案例,引领教师真正走向“研究”。 第三,课堂跟进式,重在教师行为改进。课堂跟进式是在课例研修基础上形成的视频案例。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为例,围绕研修课程“研磨文本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教研组教师通过课例研修的方式,以“三课两反思”的模式,把握古诗、儿童诗和连环画形式的课文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汇集课例研究成果,制作成视频案例。课堂跟进式视频案例通过教师改进前后教学设计和反思的对比,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过程、思想。这类视频案例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范例,还呈现了课堂教学改进与好课生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方法支持。
第四,研修专题式,重在教学能力提高。学科研修倡导主题化、系列化、课程化,各年级每学期也会有明确的学期研修主题。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围绕“让学生会写、乐写”,开展专题式视频案例研修。此活动将六位教师的专题研讨以视频案例的形式发布在研修网上,供全区教师观摩研讨。专题式视频案例的特点是,以研修员为主导,方便统筹协调区域力量,调动区域教师资源。一方面,可以重点研究和解决一些依靠教师个人力量在日常教学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便于将原来零散的课汇聚在一个专题下,像把原来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使教师就某一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研究。多种结构形式的视频案例,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师深层次的研修。
4.多元开发视频案例资源,有效发挥双主体多向互动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制作视频案例”和“组织视频案例研修”应该是研修员的事。后来,我们通过学习、研讨和大胆尝试,发现制作视频案例的过程,就是教师自主研修的过程。从确定研究的问题(主题),到捕捉课堂中的关键事件,到讨论话题的设计,再到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整个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反思、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
现在,开发与制作视频案例已经不仅仅是研修员的专利,学校、区域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都成为开发、制作与组织视频案例研修的主体。多元开发视频案例资源,有效发挥了研修员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促进了研修员与教师之间、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教师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
5.借助视频案例,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在视频案例研修的校本化推进方面,北京市西城区共有5所实验校将视频案例作为校本研修的新载体。一所实验校的14位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自发组建了“青年教师自主研修”课题组,依托 “基于网上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课题的网络平台,确定了共同研究的课题—借助视频案例校本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语言基本功。
另外,几所实验校也将视频案例这种形式引入校本研修中,他们利用校园网网上课堂在线组织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网上视频案例的研讨,并组织教师在寒假中观看全国大赛特等奖语文教学视频案例,并填写《假期学习记录单》。
二、效果分析
从研修的广度来看,视频案例研修能使教师把握研究的整个过程,使研修向教学开展之前延伸—共议一课书,多元解读教材资源;向教学开展之后拓展—共评一节课,探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从研修的深度来看,第一,视频案例研修促进教师的反思,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例如,一位教师在《借助视频案例,提升补白训练有效反馈与评价能力》研究中,发现“同样是利用补白这一教学手段来反馈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的能力,结果发现在《西门豹》一课,学生就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地写出人物身上的品质,而在《惊弓之鸟》一课他们却不能”,通过将两节课的补白环节案例片段放在一起进行反复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助其反思,总结经验,提升了自主研修的实效性。第二,视频案例研修促进教师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通过观看视频案例,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并通过视频案例研修,提升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第三,视频案例研修有利于从教学行为去思考行为背后的本质问题。视频案例研修的目标不是怎样上好一节课,而是通过一系列案例来研究一类问题,意图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从参与的广度来看,视频案例研修将少数骨干教师参与的研修,辐射成为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研修,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的广度。
从参与的态度来看,过去传统的教研活动,绝大多数教师身为被培训者,只能被动地成为教研活动中的听众。现在,我们将视频案例研修与多种研修方式相结合,教师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从参与的开放性来看,由封闭转变为开放,促进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同伴之间、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视频案例研修是教师研修的有效工具和载体,基于网上视频案例的混合式研修形式把线下和线上、个人反思和团队研修有效结合起来,在研修员的组织与引领下,有效提高了教师研修的實效性。
本文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区县级教师进修院校协作委员会“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课题“借助视频案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研修的实效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关键词】视频案例 研修 实效性
作为区域教师培训与教研机构,多年来,我们一直困惑于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充分挖掘一堂课的价值。在全区活动中观课,绝大部分教师只是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参与和思维碰撞。第二,全区每年都做大量的研究课,最终变成一堆光盘存放在研修员们的抽屉里,这些课单独看起来都很精彩,但是这些课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把这些课联系起来成为系统的培训课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第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区域教师研修部门,如何整合课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了视频案例这一工具和载体。视频案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研究的主题、背景:背景介绍;(2)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3)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案例评价、案例问题;(4)为案例教学和学习所准备的资料:案例资源库 案例概述。那么,如何借助视频案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研修的实效性?经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实践策略
1.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习、使用视频案例工具
2005年开始,北京市西城区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西城教育研修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陆续开发了集案例制作、案例展示与学习、案例共享功能于一体的视频案例平台(见图1)。在案例学习方面,平台提供了案例视频标注工具,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将自己感兴趣或有想法的某一段视频,用时间起点和终点的形式进行标注,并且可以用文字、图片、超链接等方式,对这一小段视频内容进行说明。这可以帮助教师在研讨中更好地聚焦课堂中的某个关键点。平台也可以提供多种案例分享方式,包括教师个人工作室私有、协作组教师共享、西城研修社区共享三种方式。教师既可以制作案例,供自己反思;也可以小组共享案例,供同伴学习,相互研讨;又可以把精品案例推向社区,让更多教师从中获益。
这样一个开放、功能丰富的网络研修平台,要想让教师认识、接受、掌握并喜欢使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在初始阶段,我们首先通过培训,使全区教师了解视频案例,认识视频案例的基本构成,学习使用视频案例,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初识阶段。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使教师明确什么是视频案例、视频案例的构成及实践意义。二是试用阶段。一级培训:研修员培训骨干教师,运用视频案例进行主题研修。二级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区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运用视频案例,开展研修一体活动。三是反思阶段。反思课例研修与视频案例研修的开展过程,梳理利用视频案例开展研修活动的策略及实践感受。四是总结阶段。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高质量地完成视频案例研讨。
2.多渠道开发视频案例资源,促进资源的固化、整合与再生
研修员从多种渠道挖掘视频案例资源,促进资源的固化、整合与再生。视频案例资源主要来自以下渠道。
一是区教研组课例研修的过程性资源。笔者整合西城区教研组课例研修过程资源,制作成视频案例,引导全区教师开展视频案例研修活动(见图2)。西城区教研组不仅注意积累课例研修过程中的原始材料,还坚持撰写连续的课例研修日记,并将这些过程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转化为视频案例,引导教师在阅读、对比、反思、梳理、提炼、讨论的自主研修中,通过碰撞,形成对研修主题的深化。
二是区域学习共同体课例研修的过程性资源。区域学习共同体(将全区某年级语文教师按学校所在区域划分为几个协作组,即片级协作组)围绕区域研修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持续深入研究,几个学期下来,各片的主题研修自成系列。教研员带领各片级协作组骨干将课例研修的过程与成果制作成视频案例,促进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成果集合、共享。
三是市区先进经验和优秀课例。研修员利用视频案例这一载体,开展了“网上‘西城杯’人人齐参与”的视频案例研修。如低年级研修员首先对本年段“西城杯”19节课精心筛选,从中选出8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有借鉴作用和研究价值的课堂实录,制成视频,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详细介绍了案例背景和内容,提出有针对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助力教师深入思考并开展研讨。
四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资源。研修员能够挖掘一线教师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总结、提升,鼓励他们勤于笔耕,利用视频案例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也给教师树立了信心。
3.制作多种结构形式的视頻案例,促进教师的深层研修
以学科研修员为主导,调动一线教师广泛参与,我们共设计、上传了视频案例100多个,这些案例按照其在教师学习与研修中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家讲坛式、同课异构式、课堂跟进式、研修专题式四大类。
第一,大家讲坛式,重在教学理论提升。“大家讲坛”是学科研修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例如,我们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做了“语文教材选文功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学术报告会。为便于教师在研修活动之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讨,我们将讲座制作成视频案例,供教师反复研磨、深入学习,目的在于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同课异构式,重在拓展实践思路。借助视频案例平台,组织者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学习与观摩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达到拓宽实践思路的目的。以小学五年级语文为例,在2008年第八届“西城杯”上,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一课,给其他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13年区教研活动中,另一位教师也执教此课。对于同样一篇课文,同样一个教学重点,两位教师的教学都很精彩,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却不同。时隔5年,教师的教学研究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引导教师不仅教好课,还要学会研究如何教好课。研修员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设计了《如何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一视频案例,引领教师真正走向“研究”。 第三,课堂跟进式,重在教师行为改进。课堂跟进式是在课例研修基础上形成的视频案例。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为例,围绕研修课程“研磨文本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教研组教师通过课例研修的方式,以“三课两反思”的模式,把握古诗、儿童诗和连环画形式的课文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汇集课例研究成果,制作成视频案例。课堂跟进式视频案例通过教师改进前后教学设计和反思的对比,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过程、思想。这类视频案例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范例,还呈现了课堂教学改进与好课生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方法支持。
第四,研修专题式,重在教学能力提高。学科研修倡导主题化、系列化、课程化,各年级每学期也会有明确的学期研修主题。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围绕“让学生会写、乐写”,开展专题式视频案例研修。此活动将六位教师的专题研讨以视频案例的形式发布在研修网上,供全区教师观摩研讨。专题式视频案例的特点是,以研修员为主导,方便统筹协调区域力量,调动区域教师资源。一方面,可以重点研究和解决一些依靠教师个人力量在日常教学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便于将原来零散的课汇聚在一个专题下,像把原来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使教师就某一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研究。多种结构形式的视频案例,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师深层次的研修。
4.多元开发视频案例资源,有效发挥双主体多向互动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制作视频案例”和“组织视频案例研修”应该是研修员的事。后来,我们通过学习、研讨和大胆尝试,发现制作视频案例的过程,就是教师自主研修的过程。从确定研究的问题(主题),到捕捉课堂中的关键事件,到讨论话题的设计,再到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整个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反思、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
现在,开发与制作视频案例已经不仅仅是研修员的专利,学校、区域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都成为开发、制作与组织视频案例研修的主体。多元开发视频案例资源,有效发挥了研修员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促进了研修员与教师之间、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教师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
5.借助视频案例,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在视频案例研修的校本化推进方面,北京市西城区共有5所实验校将视频案例作为校本研修的新载体。一所实验校的14位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自发组建了“青年教师自主研修”课题组,依托 “基于网上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课题的网络平台,确定了共同研究的课题—借助视频案例校本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语言基本功。
另外,几所实验校也将视频案例这种形式引入校本研修中,他们利用校园网网上课堂在线组织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网上视频案例的研讨,并组织教师在寒假中观看全国大赛特等奖语文教学视频案例,并填写《假期学习记录单》。
二、效果分析
从研修的广度来看,视频案例研修能使教师把握研究的整个过程,使研修向教学开展之前延伸—共议一课书,多元解读教材资源;向教学开展之后拓展—共评一节课,探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从研修的深度来看,第一,视频案例研修促进教师的反思,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例如,一位教师在《借助视频案例,提升补白训练有效反馈与评价能力》研究中,发现“同样是利用补白这一教学手段来反馈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的能力,结果发现在《西门豹》一课,学生就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地写出人物身上的品质,而在《惊弓之鸟》一课他们却不能”,通过将两节课的补白环节案例片段放在一起进行反复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助其反思,总结经验,提升了自主研修的实效性。第二,视频案例研修促进教师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通过观看视频案例,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并通过视频案例研修,提升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第三,视频案例研修有利于从教学行为去思考行为背后的本质问题。视频案例研修的目标不是怎样上好一节课,而是通过一系列案例来研究一类问题,意图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从参与的广度来看,视频案例研修将少数骨干教师参与的研修,辐射成为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研修,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的广度。
从参与的态度来看,过去传统的教研活动,绝大多数教师身为被培训者,只能被动地成为教研活动中的听众。现在,我们将视频案例研修与多种研修方式相结合,教师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从参与的开放性来看,由封闭转变为开放,促进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同伴之间、区域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视频案例研修是教师研修的有效工具和载体,基于网上视频案例的混合式研修形式把线下和线上、个人反思和团队研修有效结合起来,在研修员的组织与引领下,有效提高了教师研修的實效性。
本文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区县级教师进修院校协作委员会“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课题“借助视频案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研修的实效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