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48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肾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肾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24例,乳头状肾癌6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肾炎性假瘤合并化脓性炎症1例。不同肾占位病变CT表现不同。 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典型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肾占位;CT诊断;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81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9-00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renal occupied lesions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value of CT on renal occupied lesions. Methods The imaging performances of 50 cases of renal occupied lesions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cases underwent 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 Results There were 24 cases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6 cases of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4 cases of chromophobe cell carcinoma, 12 case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 2 cases of eosinophilic adenoma, 1 case of fibrosarcoma and 1 case of nephrotic pseudotumor with suppurative inflammation. The CT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renal mass lesions was different. Conclusion CT scan and enhanced scan have important diagnostic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 for typical renal occupied lesions.
  [Key words] Kidney occupy; CT diagnos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r
  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常见,病变的性质直接决定其治疗方案,虽然近些年影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CT扫描仍然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目前肾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仍存在不少难题,本文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0例肾占位性病变患者,既有常见病变的典型表现,又有常见病变的不典型影像表现,还包括了少见肾占位性病变,分析其CT表现,探讨肾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24~73岁,平均52岁。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腰痛、血尿,但有8例无症状,于体检中发现。
  1.2 方法
  50例均进行CT平扫 增强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Plus螺旋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重建层厚5 mm,皮质期、实质期及分泌期分别于注射造影剂后35 s、60 s和300 s开始扫描。碘造影剂选用优维显(300 mgI/mL),總量80~90 mL,注射速度为3 mL/s。
  2 结果
  5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4例,乳头状肾癌6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肾炎性假瘤合并化脓性炎症1例。
  2.1 肾脏恶性占位
  24例肾透明细胞癌均位于肾皮质,多凸出肾轮廓之外,直径1.8~6.4 cm不等,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大多数(22例)病灶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强化程度降低,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2例皮质期中等强化,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6 例乳头状肾癌中,4 例病灶位于肾皮质,2例位于肾实质,直径2.7~5.3 cm不等,5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例未见明显囊变坏死,1例可见钙化,CT平扫实性部分均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呈持续强化,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略减低,囊变坏死区无强化。4例嫌色细胞癌,直径4.2~7.2 cm,密度均较均匀,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2例病灶见小囊变坏死区,1例出现中央瘢痕,但所有病灶未见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呈中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稍减低,呈慢进慢出改变。1例肾脏炎性假瘤合并化脓性炎症(图1),病灶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持续强化,边缘毛糙。
  2.2 肾脏良性占位
  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直径1.0~7.2 cm,其中10例可见明确脂肪成分,2例未见确切脂肪成分,其中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可见明显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略有减低。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直径3.2~4.0 cm,均突出肾轮廓生长,CT平扫呈稍低密度,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均出现明显强化,实质期及延迟期病变强化程度减低,2 例肿瘤均可见星状瘢痕,未出现节段性强化逆转。1例纤维肉瘤(图2)直径约5.1 cm,病灶形态欠规整,中央可见较大坏死区,CT平扫实性部分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呈持续轻度强化,病灶内未见钙化。   3 讨论
  肾占位性病变临床常见,本组患者包括了肾脏多种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对于典型的肾脏占位性病变,CT诊断不难,但对于一些影像表现不太典型的肾脏占位,CT误诊率较高,这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本文也将主要探讨这两组疾病的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3.1 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
  AML 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由平滑肌细胞、扭曲的血管及脂肪成分按不同比例构成,约占全部肾脏肿瘤的 1%[1]。根据肿瘤内的脂肪含量可将 AML 分为三型:多脂肪、少脂肪及无脂肪[2]。对于典型的AML,CT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脂肪成分,诊断不难。但对于乏脂肪AML,需要与透明细胞癌鉴别。分析本组病例,两者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1)CT 平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呈等或稍高密度; 然肾透明细胞癌多为不均匀低密度,结果与相关报道相似[3]。另外文献报道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现钙化现象十分罕见[4-5],本组病例中,12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均未见钙化征象,与文献报道相符。(2)CT增强:增强扫描本组病例大部分肾透明细胞癌(22/24)于皮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而实质期、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明显减低,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与以往研究相符[6],2例乏脂肪AML增强扫描皮质期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强化程度略有减低,呈“快进慢出”强化方式,与Zhao XJ等[7]报道均匀强化和延迟强化特点相符,也有报道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一过性强化特征[8],本组12例AML均未见到此征象,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3.2 肾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肾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均起源于肾集合管,前者低度恶性、预后较好,后者归类为肾良性肿瘤,少数文献报道嗜酸细胞腺瘤具有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9],它们在形态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10],因此鉴别诊断比较困难。(1)CT平扫:肾嗜酸细胞腺瘤多呈稍低密度,密度多较均匀,无明显囊变坏死,而肾嫌色细胞癌多呈等或稍低密度,可见囊变坏死。(2)CT增强:本组嫌色细胞癌,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呈“慢进慢出”改变。肾嗜酸细胞腺瘤,增强扫描皮质期均出现明显强化,实质期及延迟期病变强化程度轻度减低,呈“快进慢出”改变,2 例肿瘤均可见星状瘢痕,未出现节段性强化逆转。本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强化程度均高于嫌色细胞癌,虽然本组病例数较少,但本文认为有一定意义。本组嗜酸细胞腺瘤强化方式呈“快进慢出”改变,与王芳等[11]研究的快进快出强化方式不甚相符,与强军等[12]研究结果相符,还应在以后工作中继续观察,但本组嗜酸细胞腺瘤均可见到中央瘢痕,与王芳[11]及李清海等[13]研究相符。Kim JI等[14]首先提出“节段翻转征”,并提出此表现可作为嗜酸细胞腺瘤特异性的诊断标准。然而,随即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节段翻转征出率低,可见于肾脏其它病变[15],本组嗜酸细胞腺瘤未出现此征象,可能与其发生率低有关。
  3.3 肾脏少见占位的影像表现
  本组病例中包括1例纤维肉瘤,形态不甚规则,CT平扫密度不均,中央可见较大坏死区,未见钙化,实性部分呈等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呈持续轻度强化,具有恶性肿瘤影像特点,肾脏纤维肉瘤十分少见,文献均为个例报道,本文认为缺乏影像特异性,旨在拓展思路。另外本组病例还包括1例肾脏炎性假瘤合并化脓性炎症,扫描病灶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分泌期病灶持续强化,边缘毛糙,肾周脂肪间隙模糊,肾脏外形轮廓可见,未见明显肿块样结构,符合炎性病变影像特点。
  肾脏占位性病變有其影像特点,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典型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本文重点探讨了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并报道了肾脏的少见占位性病变,希望可以为肾脏疾病诊断提供帮助、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海屹,叶慧义,袁静.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12):1268-1271.
  [2] 郁成,陈永强,罗泽斌.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CT 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1):1119-1121.
  [3] 孙军,邢伟,陈杰,等.相对表观扩散系数鉴别小肾癌与乏脂肪肾错构瘤的价值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 32(2):221-224.
  [4] 廖勇,陶客言,黄建林,等.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肾错构瘤 206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3):338-342.
  [5] 范海燕,牛广明,高阳,等.影像学对乏脂肪肾错构瘤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1):116-120.
  [6] Ruppert-Kohlmayr AJ,Uggowitzer M,Meissnitzer T,et al.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and renal papillarycarcinoma using quantitative CT enhancement parameters[J].Am J Roentgenol,2004,183(5):1387-1391.
  [7] Zhao XJ,Pu JX,Ping JG,et al.Angiomyolipoma with minimal fat:Differentiation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 at helical CT[J].Chin Med J(Engl),2013,126(5):991-992.   [8] 凡平林.腎巨大错构瘤破裂出血的 CT 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4):396-397.
  [9] Capitanio U, Cloutier V, Zini L, et al.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lear cell,papillary and chromophobe histological subtypes in renal cell carcinoma:A population-based study[J].BJU Int,2009,103(11):1496-1500.
  [10] Srigley JR,Delahunt B,Eble JN,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 (ISUP)Vancouver classification of renal neoplasia[J].Am J Surg Pathol,2013,37(10):1469-1489.
  [11] 王芳,陆菁菁,秦明伟,等.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9):1230-1232.
  [12] 强军,高万勤,关文华,等.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90-91.
  [13] 李清海,侯君,严富华,等.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97-98.
  [14] Kim JI,Cho JY,Moon KC,et al.Segmental enhancement inversion at biphasic multidetector CT:Characteristic finding of small renal oncocytoma[J].Radiology,2009,252(2):441-448.
  [15] McGahan JP,Lamba R,Fisher S,et al.Is segmental enhancement inversion on enhanced biphasic MDCT a reliable sign for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renal oncocytomas.[J]AJR,2011,197(4):674-679.
  (收稿日期:2017-04-26)
其他文献
1 粉煤灰掺量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 由于其掺灰量高, 倍受关注. 目前, 掺灰量在80%以上的粉煤灰烧结空心砖虽见于报道, 但实际上, 国内掺灰重量达80%的生产线尚属空白, 一
水力计算技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成熟,但在工程实际中,应用难点往往是计算中需要的一些参数,如糙率,无法自动确定,糙率的自动反演技术亟待发展。现有的研究多基于优化
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此阶段学生如果对物理有较高的学习兴趣,那么对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初中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启蒙,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介绍和分析三峡工程混凝土的超强原因.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效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
高中英语作为高中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升高中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作用.多元读写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实现了对英语学
教师作为学生地理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必须要有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教学意识.设计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中的意义,让他们掌握从地
讨论粉煤灰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指出粉煤灰效应能大大改善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 进一步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