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一些媒体与“反转”人士的影响下,转基因食品越来越让人们避之不及。转基因食品有毒,吃转基因食品让人断子绝孙,转基因食品会改变我们自身的基因……总之,非转基因成为产品质量以外的又一大卖点。转基因食品到底是怎样的?本刊采访了何计国老师,看看他对转基因食品是怎么看的。
Q: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与杂交育种有什么不同?
A: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按照基因转移的方向,可将转基因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目标生物中去,使目标生物同时具备其他生物的特性,如将BT基因转入棉花、玉米等作物,使其具备抗虫作用;另一种是剔除或掩盖某些基因的作用,使这些基因沉默,如使番茄产乙烯的基因沉默,可以增加番茄的储藏时间。
转基因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众所周知,在一条完整的染色体上,不可能全是好的信息,这就好比人来说,有人长得很漂亮,但易生病;有人长得很壮,不爱生病,但显得傻大黑粗。所以杂交的方法往往得到了生物的优点,但也同时继承了其缺点;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只将我们希望得到的、有利的遗传信息转移给目标生物,使这种生物只从原生物获得优势基因。
Q:转基因食品的基因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基因,这种影响也许很微小,现在看不出来,过几代会不会就很明显了?
A: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基因。基因是携带一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一般只合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而4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不同,也就是说决定遗传信息的是这些排列不同的碱基。
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痛风病人不能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因为嘌呤在体内会被代谢成尿酸,吃嘌呤高的食物体内的尿酸会高,诱发痛风病人发病或病情加剧。由此可以看出,嘌呤在体内会代谢成没有任何遗传特征的小分子物质,嘧啶也一样。
和植物不同,动物要么以植物为食如草食动物牛、马、羊等,或者以食肉为主如肉食动物老虎、狼等,或者以杂食为主如杂食动物人、老鼠等。人类无论以什么为食,其食物中都存在基因,这些基因的碱基如果不分解,可能会干扰人类自身基因。在我们的消化道,所有DNA都会被消化成单个的核苷酸才能吸收,进入体内后碱基进一步被分解。机体并不管这些DNA是来源于转基因食物还是非转基因食物,统统进行分解。因此人体不可能受到基因成分的干扰,这一代不会,下一代也不会,永远都不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在一万多年的历史中,食用了大量的含有基因的食物,但从未体现出人食用的任何食物如猪、牛、蔬菜、粮食的遗传特征。
Q:可是,我们人类也有基因,也需要基因。如果食物基因都被分解了,我们自身的基因从哪里来?
A:我们的基因靠自力更生,自己合成。人体利用氨基酸和其他原料重新合成碱基、嘌呤核苷酸和嘧啶。也许,转基因食品存在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但是,从生物科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不可能影响食用者的基因。
Q: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造成不孕不育?
A:我们先看一下遗传性不育的原因,最著名的遗传性不育的例子是骡子。骡子是马和毛驴生育的后代,其不育是因为马有32对(64条)染色体,而驴有31对(62条)染色体,它们交配后生育的骡子有63条染色体,因此,染色体不能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因此骡子没有生殖能力。
而转基因技术所改变的并不是染色体的数量,是染色体上DNA的结构,通常会将其他来源(供体)的DNA片段(基因片段)插入欲改变作物(受体)的染色体,或者从染色体上剔除掉一段不想要的基因片段。因此转基因技术产生的作物并没有改变染色体的数量,是完全可以繁殖的。只是,转基因作物的研发需要花费大量研究经费,如果直接将能够繁殖的转基因种子出售的话,农民可以把收获作物自己留种,将不再继续购买种子。因此,转基因研发公司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不能正常繁殖的转基因种子出售,而能够正常繁殖的转基因种子作为亲本用于制种使用。
其实,即便作物不能繁育,也不代表吃这样的作物会导致人类不育,我们吃骡子肉不会导致不育。吃同样通过杂交技术研发的无籽西瓜、无籽葡萄也不会引起不育。所以不存在吃转基因食品会不育的说法,而导致这种说法的原因是有人根据中国居民深信中医中“吃什么补什么”观点,以及我国老百姓最怕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文化现象,炮制出来的。
Q:关于转基因影响生育,还有以下两则传闻:其一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种植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男生的精子质量下降;其二,在东北,由于种植转基因大豆,东北的老鼠都少了,因为转基因大豆造成了老鼠不能生育。这些说法属实吗?
A:第一个例子的真实情况是,广西医科大学一位教授对大学生男生的精子质量进行了现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生的精子在数量上和活动能力上,都比过去的男性大学生差。由于是现况研究,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无法推断造成精子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者仅提出了3种假设,一是环境污染,二是心理压力,三是电脑辐射接触过多。研究者并没有将转基因和精子质量下降联系起来,是被后来的故事杜撰者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而事实真相是国家不允许转基因玉米在我国推广种植,我国只允许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而且我国农业部也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
Q:网上经常流传出一些转基因食品有毒的言论,您怎样看待?
A:新闻类媒体不适合引用所有的科技文献,在有些科技文献中,都曾提到转基因食品有毒的结论。但这些文献有的是实验设计存在缺陷,文章的结论不足以采信;而更多的情况是,实验设计没有问题,结果和结论可靠,但也不能拿来作为新闻。因为科学家在设计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时,不会只设计一个产品,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插入位置、不同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可能会出现5-6个转基因产品,并对所有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在这些产品中,非常可能会出现有毒的产品,而最终推到市场的一定是经过安全评价确定是安全的产品,这一产品才能称为转基因食品,其他的只能称为转基因试验品,只是被我们笼统地称为了转基因食品。科学家在撰写论文时,把这些有问题的或者说有毒的试验品也写出来,是为了后续的研究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毕竟科学是需要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但往往是,这些文章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地使用,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Q: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与杂交育种有什么不同?
A: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按照基因转移的方向,可将转基因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目标生物中去,使目标生物同时具备其他生物的特性,如将BT基因转入棉花、玉米等作物,使其具备抗虫作用;另一种是剔除或掩盖某些基因的作用,使这些基因沉默,如使番茄产乙烯的基因沉默,可以增加番茄的储藏时间。
转基因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众所周知,在一条完整的染色体上,不可能全是好的信息,这就好比人来说,有人长得很漂亮,但易生病;有人长得很壮,不爱生病,但显得傻大黑粗。所以杂交的方法往往得到了生物的优点,但也同时继承了其缺点;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只将我们希望得到的、有利的遗传信息转移给目标生物,使这种生物只从原生物获得优势基因。
Q:转基因食品的基因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基因,这种影响也许很微小,现在看不出来,过几代会不会就很明显了?
A: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基因。基因是携带一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一般只合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而4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不同,也就是说决定遗传信息的是这些排列不同的碱基。
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痛风病人不能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因为嘌呤在体内会被代谢成尿酸,吃嘌呤高的食物体内的尿酸会高,诱发痛风病人发病或病情加剧。由此可以看出,嘌呤在体内会代谢成没有任何遗传特征的小分子物质,嘧啶也一样。
和植物不同,动物要么以植物为食如草食动物牛、马、羊等,或者以食肉为主如肉食动物老虎、狼等,或者以杂食为主如杂食动物人、老鼠等。人类无论以什么为食,其食物中都存在基因,这些基因的碱基如果不分解,可能会干扰人类自身基因。在我们的消化道,所有DNA都会被消化成单个的核苷酸才能吸收,进入体内后碱基进一步被分解。机体并不管这些DNA是来源于转基因食物还是非转基因食物,统统进行分解。因此人体不可能受到基因成分的干扰,这一代不会,下一代也不会,永远都不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在一万多年的历史中,食用了大量的含有基因的食物,但从未体现出人食用的任何食物如猪、牛、蔬菜、粮食的遗传特征。
Q:可是,我们人类也有基因,也需要基因。如果食物基因都被分解了,我们自身的基因从哪里来?
A:我们的基因靠自力更生,自己合成。人体利用氨基酸和其他原料重新合成碱基、嘌呤核苷酸和嘧啶。也许,转基因食品存在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但是,从生物科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不可能影响食用者的基因。
Q: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造成不孕不育?
A:我们先看一下遗传性不育的原因,最著名的遗传性不育的例子是骡子。骡子是马和毛驴生育的后代,其不育是因为马有32对(64条)染色体,而驴有31对(62条)染色体,它们交配后生育的骡子有63条染色体,因此,染色体不能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因此骡子没有生殖能力。
而转基因技术所改变的并不是染色体的数量,是染色体上DNA的结构,通常会将其他来源(供体)的DNA片段(基因片段)插入欲改变作物(受体)的染色体,或者从染色体上剔除掉一段不想要的基因片段。因此转基因技术产生的作物并没有改变染色体的数量,是完全可以繁殖的。只是,转基因作物的研发需要花费大量研究经费,如果直接将能够繁殖的转基因种子出售的话,农民可以把收获作物自己留种,将不再继续购买种子。因此,转基因研发公司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不能正常繁殖的转基因种子出售,而能够正常繁殖的转基因种子作为亲本用于制种使用。
其实,即便作物不能繁育,也不代表吃这样的作物会导致人类不育,我们吃骡子肉不会导致不育。吃同样通过杂交技术研发的无籽西瓜、无籽葡萄也不会引起不育。所以不存在吃转基因食品会不育的说法,而导致这种说法的原因是有人根据中国居民深信中医中“吃什么补什么”观点,以及我国老百姓最怕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文化现象,炮制出来的。
Q:关于转基因影响生育,还有以下两则传闻:其一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种植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男生的精子质量下降;其二,在东北,由于种植转基因大豆,东北的老鼠都少了,因为转基因大豆造成了老鼠不能生育。这些说法属实吗?
A:第一个例子的真实情况是,广西医科大学一位教授对大学生男生的精子质量进行了现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生的精子在数量上和活动能力上,都比过去的男性大学生差。由于是现况研究,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无法推断造成精子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者仅提出了3种假设,一是环境污染,二是心理压力,三是电脑辐射接触过多。研究者并没有将转基因和精子质量下降联系起来,是被后来的故事杜撰者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而事实真相是国家不允许转基因玉米在我国推广种植,我国只允许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而且我国农业部也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
Q:网上经常流传出一些转基因食品有毒的言论,您怎样看待?
A:新闻类媒体不适合引用所有的科技文献,在有些科技文献中,都曾提到转基因食品有毒的结论。但这些文献有的是实验设计存在缺陷,文章的结论不足以采信;而更多的情况是,实验设计没有问题,结果和结论可靠,但也不能拿来作为新闻。因为科学家在设计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时,不会只设计一个产品,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插入位置、不同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可能会出现5-6个转基因产品,并对所有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在这些产品中,非常可能会出现有毒的产品,而最终推到市场的一定是经过安全评价确定是安全的产品,这一产品才能称为转基因食品,其他的只能称为转基因试验品,只是被我们笼统地称为了转基因食品。科学家在撰写论文时,把这些有问题的或者说有毒的试验品也写出来,是为了后续的研究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毕竟科学是需要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但往往是,这些文章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地使用,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