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明灵动的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课堂,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凝练、深刻,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科学课,特别是科学课里的实验课,对于灵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是以模拟科学实验为主的课堂。这里的实验是模拟性的,跟实验室规范程序的科学实验不同的是,它可以灵活机动的进行处理,前提是要达成教学目标。这种特性,就为我们提供了实验课堂的灵动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追求实验的简约和灵动,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灵动策略。
一、实验器材的准备——去繁就简因地制宜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节科学课堂上都会有实验。实验器材的准备是实验课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认为按教材上的要求去器材室去领取就是了,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实,备实验器材是大有讲究的,也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课堂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我们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一个“例子”,不是教条而不可改变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教材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就要本着去繁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遇到教材中列举的器材准备比较困难,或者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完全可以考虑在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换器材或改变实验。在教学五年级光单元中的凸面镜和凹面镜时,当时学校的器材室里这两种实验仪器不够用,已经被其他老师领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到课堂上向学生解释一下,然后“照本宣科”读实验,也没有到教导处调课,而是灵机一动,到学校的餐厅里找了几十把勺子,每个同学一把。通过演示和触摸,让学生明白,勺子的内壁可以看作是凹面镜,可以聚集光。勺子的背面可以看作是凹面镜,可以发散光。让学生摸一摸勺子的凹凸面,并相互说一说反射光时的传播路径。这样的改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教材中的实验要求是将磁铁悬挂,平衡后指南北。但是实际操作中,学生很难将悬挂的磁铁平衡,于是我将学生的实验材料改变为一块圆形的泡沫板,将磁铁放在上面,一起放入水中完成磁铁两极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对教材上设计的改进,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操作起来就容易的多,效果也好得多。
二、实验教材的使用——调整拓展关注生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教材中的实验,是用来做例子的,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读懂教材内容,领会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深度,才能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有效的灵活的、针对性强有弹性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通过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迸发出生成性的思维火花,通过师生互动,建构生成新的信息。
1、调整教材
教师要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浓厚的兴趣。
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我把教材的内容,打乱了顺序进行教学,植物单元和动物单元同时开始,再根据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和蚕的生长发育情况穿插进行。凤仙花发芽时就上《种子变成幼苗》,凤仙花开花前就上《茎越长越高》……这样就可以便于学生种植实验,按期观察。同样,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我按照蚕的身体变化时间进行教授。在这期间的其他教学时间用另外两单元的内容进行填补。 上学期,在教学蜗牛和蚯蚓时,当时天气一直是晴朗的,学生很难找到这些小动物来观察。我在查询了天气预报后,调整成阴雨天之后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校园里就很容易观察到蜗牛和蚯蚓。这样,看起来整个学期的教学貌似凌乱,但能为学生的种植、观察、动手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2、拓展教材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主动探究,激发起内在动力。教材作为普遍性的“例子”只在于引领、启发,不可能细的面面俱到。比如,课间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其间有许多活动是很有观察价值的,是有科学“实验”性质的。所以,我们要将教学触角延伸到这个时间段。例如:很多小朋友喜欢在课间玩陀螺,各种各样颜色的陀螺转起来可真好看。而在五年级教材的课后阅读材料中,有关于牛顿盘的内容。我就指导学生在课后自制一个会变色的陀螺,了解光的颜色组成。这样的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
3、关注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用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器物,只是我们往往是无意识的罢了。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器物,把实验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将对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教学燃烧的内容时,我通过燃烧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完燃烧现象。但我没有止于此,而是设计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小实验,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炒菜的油锅着火了的小实验,当场进行紧急灭火处理,让学生观察整个过程。在科学的引导中,又进行了安全教育。之后,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如电器着火了怎么办?汽油着火了怎么办?……等。这些无法以实验演示解决的问题,通过探讨,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教师处处留心生活,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用生活中可以做的实验,去推演不能做的实验,从而在这样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总之,实验课堂以简约灵动为原则,课前的准备、教材的使用是灵动的基础策略。至于课堂上的临场操作,则不是本文所探讨的,所以略去未表。
【作者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区余娟实验小学江苏】
一、实验器材的准备——去繁就简因地制宜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节科学课堂上都会有实验。实验器材的准备是实验课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认为按教材上的要求去器材室去领取就是了,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实,备实验器材是大有讲究的,也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课堂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我们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一个“例子”,不是教条而不可改变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教材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就要本着去繁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遇到教材中列举的器材准备比较困难,或者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完全可以考虑在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换器材或改变实验。在教学五年级光单元中的凸面镜和凹面镜时,当时学校的器材室里这两种实验仪器不够用,已经被其他老师领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到课堂上向学生解释一下,然后“照本宣科”读实验,也没有到教导处调课,而是灵机一动,到学校的餐厅里找了几十把勺子,每个同学一把。通过演示和触摸,让学生明白,勺子的内壁可以看作是凹面镜,可以聚集光。勺子的背面可以看作是凹面镜,可以发散光。让学生摸一摸勺子的凹凸面,并相互说一说反射光时的传播路径。这样的改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教材中的实验要求是将磁铁悬挂,平衡后指南北。但是实际操作中,学生很难将悬挂的磁铁平衡,于是我将学生的实验材料改变为一块圆形的泡沫板,将磁铁放在上面,一起放入水中完成磁铁两极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对教材上设计的改进,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操作起来就容易的多,效果也好得多。
二、实验教材的使用——调整拓展关注生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教材中的实验,是用来做例子的,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读懂教材内容,领会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深度,才能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有效的灵活的、针对性强有弹性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通过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迸发出生成性的思维火花,通过师生互动,建构生成新的信息。
1、调整教材
教师要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浓厚的兴趣。
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我把教材的内容,打乱了顺序进行教学,植物单元和动物单元同时开始,再根据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和蚕的生长发育情况穿插进行。凤仙花发芽时就上《种子变成幼苗》,凤仙花开花前就上《茎越长越高》……这样就可以便于学生种植实验,按期观察。同样,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我按照蚕的身体变化时间进行教授。在这期间的其他教学时间用另外两单元的内容进行填补。 上学期,在教学蜗牛和蚯蚓时,当时天气一直是晴朗的,学生很难找到这些小动物来观察。我在查询了天气预报后,调整成阴雨天之后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校园里就很容易观察到蜗牛和蚯蚓。这样,看起来整个学期的教学貌似凌乱,但能为学生的种植、观察、动手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2、拓展教材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主动探究,激发起内在动力。教材作为普遍性的“例子”只在于引领、启发,不可能细的面面俱到。比如,课间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其间有许多活动是很有观察价值的,是有科学“实验”性质的。所以,我们要将教学触角延伸到这个时间段。例如:很多小朋友喜欢在课间玩陀螺,各种各样颜色的陀螺转起来可真好看。而在五年级教材的课后阅读材料中,有关于牛顿盘的内容。我就指导学生在课后自制一个会变色的陀螺,了解光的颜色组成。这样的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
3、关注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用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器物,只是我们往往是无意识的罢了。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器物,把实验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将对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起到很大的影响。在教学燃烧的内容时,我通过燃烧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完燃烧现象。但我没有止于此,而是设计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小实验,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炒菜的油锅着火了的小实验,当场进行紧急灭火处理,让学生观察整个过程。在科学的引导中,又进行了安全教育。之后,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如电器着火了怎么办?汽油着火了怎么办?……等。这些无法以实验演示解决的问题,通过探讨,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教师处处留心生活,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用生活中可以做的实验,去推演不能做的实验,从而在这样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总之,实验课堂以简约灵动为原则,课前的准备、教材的使用是灵动的基础策略。至于课堂上的临场操作,则不是本文所探讨的,所以略去未表。
【作者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区余娟实验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