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黄瑞香):刚才熊慧芳老师围绕讲座主要观点进行了课例实践,究竟实践得如何?学生是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我们进入“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式辩课现场,听听正反双方见仁见智的阐述。有请正方一辩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吴小玲):谢谢主持人,对方辩友,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熊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讲座理念,用实践演绎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具体有三:
1.情境创设,尽显参与的快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这堂课,熊老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可谓匠心独运。课堂伊始,由简单的数字入手,正确读,快速度读,有多快读多快,学生一下子就被老师拉入参与的激情之中;接下来,读圆周率前100位,学生也是兴味盎然,然后尝试背一背,虽然难度很大,但也跃跃欲试。每一位孩子都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课堂欢快而灵动。
2.精于指导,展现表达的容易。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熊老师特意让学生从观察入手,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观众的反应四个方面让学生学习表达,并且在指导学生观察后及时交流观察所得,然后通过相互补充发言,完善观察内容,在不断的完善中,流畅完整地描述了刚才的活动过程,理想地证明了易于动笔的课程理念。
3.激励评价,收获写作的快乐。被人肯定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表扬是学生自信的源泉。课堂中,当学生一次次站起来指出这句话写得怎么怎么好,并在习作纸上细心地圈画波浪线的时候,画面真是温馨得令人感动。熊老师最后对学生片段的点评环节,就无时不体现着这份感动。她细心地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的脸上一直闪现着自豪的光芒,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通过对习作中不同方面描写的点评,巧妙地让孩子自己发现片段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所以,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我要写,我会写”的积极心态。
主持人:正方一辩立足课堂,抓住亮点,坚定地站在熊老师这一面,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反方可是来挑刺的。请听反方一辩如何剖题立论。
反方一辩(朱慧慧):听了对方一番慷慨激昂的表述,我觉得对方辩友无非想证明,这节课中活动有趣、学生快乐、片段写得够长。但这节课上的有趣和快乐一定可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方认为,在这节课上,学生乐是乐了,但乐在形式,没有乐在实质;活动只是满足了学生好玩和好热闹的心理,并未真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别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理由如下:
一、观察目标定位模糊。我们看到,熊教师指导学生“留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我的感受”,还有全班同学的反应。请问,一节课学生有这么多观察目标,究竟哪一处观察是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别忘了,课堂上的面面俱到,结果就是“面面不到”。学生在活动中看似热热闹闹,可因为需要观察的目标太多,学生在忙乱中不知该观察什么。即使观察了,其观察也不细致、不深入。以这样的观察为前提,学生怎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观察指导急功近利。熊老师请徐沐阳背完圆周率时,学生很想表达观察到了什么,但是熊老师没有理会,为的是尽快把教案上“动作、神态”等几点要求写在黑板上,赶紧完成这个环节。都说好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处进发,熊教师如此操之过急,扼制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谈不上帮学生明晰观察目标,更没有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如此急功近利的指导只能成为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绊脚石。
三、习作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在匆匆观察后,就开始“说”,即口头表达。学生说到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他不紧不慢”。熊老师没有深入、细致指导,他“不紧不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哪里听出来的?哪里感觉出来的?而是死扣板书,检验一下,“对,你说出了他的动作”。这样的地方还很多,不一一赘述。我们都知道评价就是指导。这样流于形式的评价表面上给了学生鼓励和赞扬,实质上是指导缺失,不仅没能激发学生习作内动力,更没有解决学生“不愿动笔、不会表达”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课就是带着学生“快快乐乐走一回,稀里糊涂回班级”,完全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没有有效指导学生,学生真的做不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主持人:好一副伶牙俐齿啊!短短三分钟,反方一辩也是立足课堂,与正方针锋相对,这会让熊老师你自己擦把汗吧!下面进入第二阶段——短兵相接、轮流攻辩!请正方二辩发言。
正方二辩(施瑞):听了对方辩友的强词夺理,我真是长“见识”了: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竟会被对方辩友巧舌如簧的一番歪理说得一无是处。真是佩服您的勇气,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假的说成真的。好在我们在座的老师不会因为你的蛊惑而改变立场。对方辩友听不懂课不要紧,我可以告诉你:这的确是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会听课的老师会发现,我们熊老师教学中匠心独运,她为学生很好地创设了写作的情境,找到了写作的“源头活水”。她把一位挑战“背诵圆周率”校园吉尼斯的小选手请入课堂,立即引起了课堂上的轰动,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选手展示后,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与敬意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为“乐于表达”埋下了种子。在小选手开始展示前,老师指导了观察的方法,表演后又进一步讨论交流刚才发生的一幕,为学生“易于动笔”做足了工作。在交流反馈环节,我们听到了学生写出的许多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妙语佳句,请问对方辩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这不是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呢?
主持人:感谢正方二辩,有请反方二辩。 反方二辩(石银红):我想问熊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是点赞吗?是留心观察吗?是学会细节描写吗?是学会点面结合的描写吗?还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还是以上都是呢?恕我直言:太模糊!观察是要有侧重点的。请问熊老师,你这堂课指导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是对徐沐阳的观察呢?还是对同学们的观察?是对他进场时的观察呢,还是对他背诵时的观察?是对他的神态动作语速进行观察呢,还是对自己内心感受进行审视呢?抑或是这些要求都要呢?试问,这样的观察指导这样的观察要求能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效果吗?
主持人:双方来来回回两个回合,立场坚定,观点明确,可谓楚汉分明,正方呢,是坚定地拥护熊老师的课堂,犹如熊掌;反方的利剑也是擦得铮亮。是熊掌厉害还是利剑更胜一筹,下面继续补充。有请正方三辩。
正方三辩(冯晓莉):对方辩友如果认为,这节课仅仅是用生动的活动激发兴趣,巧妙的导入埋下伏笔,新颖的情境注入体验,让学生只是先激动后不动,那么,你的目光就实在太短浅了。熊老师在这节课上花尽了心思,用尽了“心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巧妙设局,层层深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紧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一吐为快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现在来回放两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熊老师让学生挑战小数点后100位的背诵,如果这时候学生只是惊叹于这位高手背诵的准确无误,没关系。请看第二个镜头,熊老师让学生继续挑战小数点后250位,加大背诵难度,延长背诵时间,此时,再提示相关观察要求,学生的观察就不会只关注他背诵得对不对,而是把目光聚焦到这节课真正需要观察的内容——动作、表情、背诵的速度、节奏、挑战的过程上来,这,正是老师巧妙设计之一。在这过程中,学生认真听、仔细看,震撼的现场,神奇的效果,学生怎能无话可说,没话可写?
反方三辩(梁倩):对方辩友,客观地说,就一堂小学中段的习作指导课而言,本节课,真的没有让孩子“易于动笔”。如果说习作如登山,让孩子“易于动笔”就是那山峰,我想说,熊老师这节课只登了一半,还在半山腰,而且,直到课末,仍在半山腰徘徊。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因为本节课缺少老师关于“怎么写”的指导环节,而是流于形式,缺少老师针对学生表达真正难点的切实、有效的指导。在点赞的时候,怎么写呢?需要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情描写与“点赞”相匹配呢?而这些动作、语言和神情是不是在文章里都要写呢?是不是写得越细就越好呢?这取舍之间,彰显的是智慧;这取舍之间,提升的是思维;这取舍之间,需要的是老师真实、有效的指导。可是,老师的指导在哪里?没有。
主持人:交战三个回合,双方辩友一直在用讲座的理论、课堂的得失来捍卫本方的观点。到底能不能守住阵地呢?下面就到了辩课最为精彩,最能展示双方实力的一个环节——联合对抗,自由辩论。(限于篇幅,此次省略。)
主持人:下面进入辩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背水一战、总结陈词!有请反方四辩。
反方四辩(汪媛):尊敬的熊老师,对面的各位亲,你们真是不撞南墙心不死啊!好在我长了一副菩萨心肠,就再来拯救你们一次吧。
首先,教学设计脱离学情。熊老师认为学生在习作中,落于笔头的文字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对描写对象观察不细致。所以她本节课的着力点就放在了引导学生习得留心观察的方法上,也就是教给学生写什么。其实,阻碍学生易于动笔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到了写话环节,学生的心中还没有作文的思路,怎样开头?中间怎样写?如何结尾?所以学生只能写到哪算哪。
其次,观察要求多,目标定位高。熊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提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或要求不下20个:一会儿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徐沐阳的种种表现,一会儿又要求学生关注场上同学的反应;一会儿问学生:“你注意到了什么?”一会儿又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过多的问题和要求降低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我不禁想问:这样做究竟是指导了学生,还是误导了学生?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能把一个点观察仔细就很了不起了,但是熊老师让学生不仅关注到点,还要关注到面。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易于动笔,不乐于表达。
正方四辩(余汶娟):作为正方四辩,有必要进一步重申我方观点——熊老师这节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利于学生动笔描写,实现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理由有二:
一、精选内容,震撼现场。熊老师抓住校园吉尼斯活动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契机,确定了“背圆周率”这场活动。活动初始,十个按序排列的阿拉伯数字只是小试牛刀,把圆周率能读多快读多快的要求,是对学生的进一步撩拨。当老师问谁能背下来时,天啊!这可是下了好大一份战书啊!
其实,熊老师的小心机就在这里,赶紧隆重推出今天的神秘嘉宾,他不仅能背圆周率前100位,甚至可以挑战前250位。回顾整场活动,熊老师先是让学生沉浸在流利阅读的小得意中,然后一下子被满屏数字镇住却又不甘心地跃跃欲试,再到高手的从天而降,让学生从小得意到露出一丝惊讶,怀着一份期待,似乎还有些半信半疑。当高手挑战成功之时,大家由衷地钦佩,忍不住为他点赞。
熊老师就像一位高妙的操盘手,从这节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她就锁定了所有学生的眼球,攥紧了所有学生的心,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背圆周率,让他们在对比中被高手的精彩表演深深折服,震撼的活动吸引住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让他们全情投入,体验感受,最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之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妙指导,易于动笔。“易于动笔”缘于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前提是要做到会观察,有体验。所以,聪明的熊老师是活动未起,指导先行。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别要注意他的动作与神态,还要关注到“我”的内心想法。当观察活动结束时,熊老师趁热打铁,立刻就刚才的指导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内心所思。因为学生眼中有物,所以有话可说,一人说完,其他学生立刻补充发言,增加了观察的角度,拓展了观察的平面,让观察所得更丰富,这就帮助更多的学生积累扩充了写作内容。从之后学生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洋洋洒洒写出200多字还意犹未尽,足见熊老师在观察前后的巧妙指导为学生“易于动笔”做足了功夫,收效显著!所以,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这节活动作文指导课绝对是一堂有利于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
主持人:感谢正反双方四辩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辩课,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课堂教学上,发掘了教学的亮点,提炼了成功的经验,找到了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样的观点碰撞,智慧融合,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正方一辩(吴小玲):谢谢主持人,对方辩友,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熊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讲座理念,用实践演绎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具体有三:
1.情境创设,尽显参与的快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这堂课,熊老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可谓匠心独运。课堂伊始,由简单的数字入手,正确读,快速度读,有多快读多快,学生一下子就被老师拉入参与的激情之中;接下来,读圆周率前100位,学生也是兴味盎然,然后尝试背一背,虽然难度很大,但也跃跃欲试。每一位孩子都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课堂欢快而灵动。
2.精于指导,展现表达的容易。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熊老师特意让学生从观察入手,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观众的反应四个方面让学生学习表达,并且在指导学生观察后及时交流观察所得,然后通过相互补充发言,完善观察内容,在不断的完善中,流畅完整地描述了刚才的活动过程,理想地证明了易于动笔的课程理念。
3.激励评价,收获写作的快乐。被人肯定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表扬是学生自信的源泉。课堂中,当学生一次次站起来指出这句话写得怎么怎么好,并在习作纸上细心地圈画波浪线的时候,画面真是温馨得令人感动。熊老师最后对学生片段的点评环节,就无时不体现着这份感动。她细心地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的脸上一直闪现着自豪的光芒,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通过对习作中不同方面描写的点评,巧妙地让孩子自己发现片段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所以,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我要写,我会写”的积极心态。
主持人:正方一辩立足课堂,抓住亮点,坚定地站在熊老师这一面,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反方可是来挑刺的。请听反方一辩如何剖题立论。
反方一辩(朱慧慧):听了对方一番慷慨激昂的表述,我觉得对方辩友无非想证明,这节课中活动有趣、学生快乐、片段写得够长。但这节课上的有趣和快乐一定可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方认为,在这节课上,学生乐是乐了,但乐在形式,没有乐在实质;活动只是满足了学生好玩和好热闹的心理,并未真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别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理由如下:
一、观察目标定位模糊。我们看到,熊教师指导学生“留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我的感受”,还有全班同学的反应。请问,一节课学生有这么多观察目标,究竟哪一处观察是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别忘了,课堂上的面面俱到,结果就是“面面不到”。学生在活动中看似热热闹闹,可因为需要观察的目标太多,学生在忙乱中不知该观察什么。即使观察了,其观察也不细致、不深入。以这样的观察为前提,学生怎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观察指导急功近利。熊老师请徐沐阳背完圆周率时,学生很想表达观察到了什么,但是熊老师没有理会,为的是尽快把教案上“动作、神态”等几点要求写在黑板上,赶紧完成这个环节。都说好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处进发,熊教师如此操之过急,扼制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谈不上帮学生明晰观察目标,更没有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如此急功近利的指导只能成为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绊脚石。
三、习作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在匆匆观察后,就开始“说”,即口头表达。学生说到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他不紧不慢”。熊老师没有深入、细致指导,他“不紧不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哪里听出来的?哪里感觉出来的?而是死扣板书,检验一下,“对,你说出了他的动作”。这样的地方还很多,不一一赘述。我们都知道评价就是指导。这样流于形式的评价表面上给了学生鼓励和赞扬,实质上是指导缺失,不仅没能激发学生习作内动力,更没有解决学生“不愿动笔、不会表达”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课就是带着学生“快快乐乐走一回,稀里糊涂回班级”,完全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没有有效指导学生,学生真的做不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主持人:好一副伶牙俐齿啊!短短三分钟,反方一辩也是立足课堂,与正方针锋相对,这会让熊老师你自己擦把汗吧!下面进入第二阶段——短兵相接、轮流攻辩!请正方二辩发言。
正方二辩(施瑞):听了对方辩友的强词夺理,我真是长“见识”了: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竟会被对方辩友巧舌如簧的一番歪理说得一无是处。真是佩服您的勇气,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假的说成真的。好在我们在座的老师不会因为你的蛊惑而改变立场。对方辩友听不懂课不要紧,我可以告诉你:这的确是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会听课的老师会发现,我们熊老师教学中匠心独运,她为学生很好地创设了写作的情境,找到了写作的“源头活水”。她把一位挑战“背诵圆周率”校园吉尼斯的小选手请入课堂,立即引起了课堂上的轰动,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选手展示后,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与敬意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为“乐于表达”埋下了种子。在小选手开始展示前,老师指导了观察的方法,表演后又进一步讨论交流刚才发生的一幕,为学生“易于动笔”做足了工作。在交流反馈环节,我们听到了学生写出的许多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妙语佳句,请问对方辩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这不是一节真正能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呢?
主持人:感谢正方二辩,有请反方二辩。 反方二辩(石银红):我想问熊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是点赞吗?是留心观察吗?是学会细节描写吗?是学会点面结合的描写吗?还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还是以上都是呢?恕我直言:太模糊!观察是要有侧重点的。请问熊老师,你这堂课指导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是对徐沐阳的观察呢?还是对同学们的观察?是对他进场时的观察呢,还是对他背诵时的观察?是对他的神态动作语速进行观察呢,还是对自己内心感受进行审视呢?抑或是这些要求都要呢?试问,这样的观察指导这样的观察要求能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效果吗?
主持人:双方来来回回两个回合,立场坚定,观点明确,可谓楚汉分明,正方呢,是坚定地拥护熊老师的课堂,犹如熊掌;反方的利剑也是擦得铮亮。是熊掌厉害还是利剑更胜一筹,下面继续补充。有请正方三辩。
正方三辩(冯晓莉):对方辩友如果认为,这节课仅仅是用生动的活动激发兴趣,巧妙的导入埋下伏笔,新颖的情境注入体验,让学生只是先激动后不动,那么,你的目光就实在太短浅了。熊老师在这节课上花尽了心思,用尽了“心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巧妙设局,层层深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紧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一吐为快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现在来回放两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熊老师让学生挑战小数点后100位的背诵,如果这时候学生只是惊叹于这位高手背诵的准确无误,没关系。请看第二个镜头,熊老师让学生继续挑战小数点后250位,加大背诵难度,延长背诵时间,此时,再提示相关观察要求,学生的观察就不会只关注他背诵得对不对,而是把目光聚焦到这节课真正需要观察的内容——动作、表情、背诵的速度、节奏、挑战的过程上来,这,正是老师巧妙设计之一。在这过程中,学生认真听、仔细看,震撼的现场,神奇的效果,学生怎能无话可说,没话可写?
反方三辩(梁倩):对方辩友,客观地说,就一堂小学中段的习作指导课而言,本节课,真的没有让孩子“易于动笔”。如果说习作如登山,让孩子“易于动笔”就是那山峰,我想说,熊老师这节课只登了一半,还在半山腰,而且,直到课末,仍在半山腰徘徊。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因为本节课缺少老师关于“怎么写”的指导环节,而是流于形式,缺少老师针对学生表达真正难点的切实、有效的指导。在点赞的时候,怎么写呢?需要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情描写与“点赞”相匹配呢?而这些动作、语言和神情是不是在文章里都要写呢?是不是写得越细就越好呢?这取舍之间,彰显的是智慧;这取舍之间,提升的是思维;这取舍之间,需要的是老师真实、有效的指导。可是,老师的指导在哪里?没有。
主持人:交战三个回合,双方辩友一直在用讲座的理论、课堂的得失来捍卫本方的观点。到底能不能守住阵地呢?下面就到了辩课最为精彩,最能展示双方实力的一个环节——联合对抗,自由辩论。(限于篇幅,此次省略。)
主持人:下面进入辩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背水一战、总结陈词!有请反方四辩。
反方四辩(汪媛):尊敬的熊老师,对面的各位亲,你们真是不撞南墙心不死啊!好在我长了一副菩萨心肠,就再来拯救你们一次吧。
首先,教学设计脱离学情。熊老师认为学生在习作中,落于笔头的文字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对描写对象观察不细致。所以她本节课的着力点就放在了引导学生习得留心观察的方法上,也就是教给学生写什么。其实,阻碍学生易于动笔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到了写话环节,学生的心中还没有作文的思路,怎样开头?中间怎样写?如何结尾?所以学生只能写到哪算哪。
其次,观察要求多,目标定位高。熊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提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或要求不下20个:一会儿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徐沐阳的种种表现,一会儿又要求学生关注场上同学的反应;一会儿问学生:“你注意到了什么?”一会儿又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过多的问题和要求降低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我不禁想问:这样做究竟是指导了学生,还是误导了学生?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能把一个点观察仔细就很了不起了,但是熊老师让学生不仅关注到点,还要关注到面。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易于动笔,不乐于表达。
正方四辩(余汶娟):作为正方四辩,有必要进一步重申我方观点——熊老师这节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利于学生动笔描写,实现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理由有二:
一、精选内容,震撼现场。熊老师抓住校园吉尼斯活动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契机,确定了“背圆周率”这场活动。活动初始,十个按序排列的阿拉伯数字只是小试牛刀,把圆周率能读多快读多快的要求,是对学生的进一步撩拨。当老师问谁能背下来时,天啊!这可是下了好大一份战书啊!
其实,熊老师的小心机就在这里,赶紧隆重推出今天的神秘嘉宾,他不仅能背圆周率前100位,甚至可以挑战前250位。回顾整场活动,熊老师先是让学生沉浸在流利阅读的小得意中,然后一下子被满屏数字镇住却又不甘心地跃跃欲试,再到高手的从天而降,让学生从小得意到露出一丝惊讶,怀着一份期待,似乎还有些半信半疑。当高手挑战成功之时,大家由衷地钦佩,忍不住为他点赞。
熊老师就像一位高妙的操盘手,从这节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她就锁定了所有学生的眼球,攥紧了所有学生的心,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背圆周率,让他们在对比中被高手的精彩表演深深折服,震撼的活动吸引住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让他们全情投入,体验感受,最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之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妙指导,易于动笔。“易于动笔”缘于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前提是要做到会观察,有体验。所以,聪明的熊老师是活动未起,指导先行。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别要注意他的动作与神态,还要关注到“我”的内心想法。当观察活动结束时,熊老师趁热打铁,立刻就刚才的指导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内心所思。因为学生眼中有物,所以有话可说,一人说完,其他学生立刻补充发言,增加了观察的角度,拓展了观察的平面,让观察所得更丰富,这就帮助更多的学生积累扩充了写作内容。从之后学生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洋洋洒洒写出200多字还意犹未尽,足见熊老师在观察前后的巧妙指导为学生“易于动笔”做足了功夫,收效显著!所以,我方认为熊老师的这节活动作文指导课绝对是一堂有利于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课。
主持人:感谢正反双方四辩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辩课,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课堂教学上,发掘了教学的亮点,提炼了成功的经验,找到了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样的观点碰撞,智慧融合,正是我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