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与作文是相似律动、和谐共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遐想和灵性的天地。生活为作文提供了绚丽缤纷的鲜活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成为学生的笔下之物;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随时随地地记载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地采撷下飘荡在心头的片片花絮,随时随地地刻录下对生活、对人生的丝丝感悟——学生作文中的一切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与作文裹挟融合不仅给学生写作指明了通径,而且更强烈地传递着用作文表现生活、美化生活、体味生活的真切意愿。
一、研读文本,指向生活找作文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小语教材中所选之文,大都锦心绣旨,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外延深邃,很值得学生研读。所谓“研读文本,指向生活找作文”,指的是在观察、分析生活的过程中,密切联系所学的相似语言文字,即相似文块,实现境与相似文块的一一对应,从而完成文与境的对应回流。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观察时,在搜集到素材信息时,便能在习得的语言积蓄库中迅速地查找、提取出对应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生活。
如《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中间、结尾都富有特色。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欣赏桂林的山水。中间(写山的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们通过研读、体悟、背诵之后,文本形象由远及近,文本意境由浅入深,文本语言很自然地积淀进学生心海。一个学生在学完此文后不久,便随父母登上了黄山。面对此山此景,他心潮翻滚,当即模仿《桂林山水》写下了《黄山奇景》。开头: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中间: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石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奇巧艳美,使人怀疑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霄。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想必人在天宫;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崖陡似刀削,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看去,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结尾: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烘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天上绚丽多彩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绿茵,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淙淙作响的泉水,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俯瞰云海漫山间。奇山异树云中立,天下美景数黄山”。该学生写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经历了一个“体验文本——储蓄言语——身临其境——兑换语言”的复杂过程。此处体验不是对文本的简单把握,而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艺术加工:一个精妙的句子,能使学生想到与之相关的广阔苍穹;一个精彩的词语,可使学生进入与之相关的情感世界。同样,一个与文本类似的情境又会使学生从文本处获取及时的准确的语言回应。在此语言的描摹下,一定会赋予生活新的姿态。透视其间,生活的千姿百态轻松有序地迭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先做后写,践行生活找作文
生活是学生积蓄情愫,放飞语言的重要磁场。生活的多姿多彩,常常会引诱学生徜徉其间,不时用手操作,用心体验,用语言反映对生活情境的真实感受。一次践行一次升腾,多次体验多次积累。积累多了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更为可贵的是新的言语作品也就在这样的践行生活中悄然诞生,并为美化生活而服务。如一位教师面对难得一来的国庆假期,对学生作了这样的实践体验和写作指导。
“孩子们,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要送你们每人一个特殊的礼物。”闻听此言,孩子们迫不及待,齐呼:“什么礼物,赶快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教师慢慢打开随身带来的纸箱,一片片碎布头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咦,这是什么礼物!”“碎布头也能做礼物,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国庆前夕就送我们这些个破烂东西,太寒碜了!”
耳听着孩子们的各种诉说,鄙夷、不满、牢骚,教师一本正经地说:“孩子们,这些东西虽算不上珍贵,但我坚信经过你们的双手,一定能将它们变废为宝,创造出一件件令人跷指的艺术品。今年国庆假期,希望你们能将这些碎布头剪贴成一幅幅七彩的布贴画,并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布贴画内容介绍出来——这便是假期唯一的语文作业。”
“耶!”孩子们一听顿时心潮翻滚。“原来如此,咱们的语文老师就是不简单!”“这样的作业太棒了,先做后写,我喜欢”……
七天过后,教室内墙壁上贴满了五彩缤纷、天真烂漫的生动剪贴画。教师也如期收到了孩子们的假期作业——布贴画体验作文。教师在惊叹孩子们极强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超乎寻常的想象能力的同时,更为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语言所感动。“蔚蓝蔚蓝的天底下,白云悠悠飘荡,羊儿轻轻歌唱,蝴蝶翩翩起舞。碧绿的草地,像一根永不褪色的绿飘带飞向远方……”(景物描写)“国庆节到了,天安门广场显得更加热闹非凡,到处彩旗飞扬,姹紫嫣红;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异彩纷呈的大花园。”(场面描写)……
上述教学案例,教师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并诱导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或量或剪、或粘或贴。生活实践成为了支撑学生作文之树的肥沃土壤,生活体验和内心表白同构共生。如此教学,遵循了“先做后写”的教学思路,切合了“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了“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激活经历,回忆生活找作文
人的一生是七彩纷呈的。特别是童年更是人生中的黄金驿站。童年发生的一切都值得学生为之回味,都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但响鼓还需重锤敲,好琴还需高手弹。学生要想将经历过的人生体验合理地运用到作文中,还需有一个如何调取的问题。调取经历储备是为了促进学生更细微地触摸语言,更全面地拥抱语言,更准确地诠释语言。如果这种触摸、拥抱和诠释,学生不感到困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调取;如果感到困难,教师就要去唤醒、去引导。一教师在教学生写《经历过的一件事》时,为帮助学生回忆素材,选取素材写作,他是这样指导的:
(首先,播放乐曲《紫竹调》)
师:这首乐曲欢快、活泼,洋溢着喜庆气氛。请大家闭上眼睛思索,乐曲声中你想起了哪些曾经令你感到高兴的事?
生1:我想到了去年我在“江苏省青少年无线电测向比赛”中,由于小学组和初中组同时比赛,我测准了方法后,就跟在一个初中生后面拼命地跑,结果拿了小学组第一名。一想起比赛时,大家满山找电台的样子,我就没事偷着乐。
生2:我想起了我们班上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银杏美食节》,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银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周颖上台推销自己的食品时,说得天花乱坠,令人垂涎欲滴,坐在最前面的张威偷偷尝了一口,立刻“呸、呸、呸”全吐了出来,原来太咸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其次,播放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师:生活如同调味品,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在阿炳的《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乐声里,你还想起了哪些令你忧伤、让你愤懑、让你悔恨、让你深受教育的事?
生1: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吵架后就把我赶到奶奶家去,很长时间也没人理我,我想他们可能要离婚了。
生2:我的妈妈在一家丝织厂工作,中午只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吃饭。妈妈每天还要赶回来做饭给我吃。有一回回来晚了,我肚子饿极了,就向妈妈发脾气,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妈妈听后什么也没说,但我知道她心里很难过。后来我才知道妈妈由于在路上骑得快,撞到了一辆三轮车上,腿上青了一大块,结果把时间给耽搁了,可我却那么不懂事。这件事一直憋在我心里,很难受,不吐不快。
(其三,播放钢琴曲《儿时的回忆》)
师:这是一首钢琴曲,名为《儿时的回忆》,这深情的旋律撩拨起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生1:去年,期末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正在复习功课,妈妈受了风寒,剧烈咳嗽。为了不影响我复习,她就借口出去有事,在微弱的路灯下,徘徊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准备睡觉前,我才在窗口发现了在寒风中冻得直哆嗦的妈妈。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将来一定会好好地报答她。
生2:我最难忘的是自己当侦探的事。有一次芦晨的钢笔丢了,我便毛遂自荐要给他破案,后来我发现李文飞这几天闷闷不乐,便认定是他做了亏心事。谁知芦晨的笔却不是丢的,他借给了别人自己倒忘了。我冤枉了好人,感到很惭愧。
师:刚才我们已经完成了本次习作的第一个要求——选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把你所选的材料写具体,写清楚。首先请大家细细地回忆一下,你所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及结果。(学生回忆,片刻后)
师:我们以××同学“当侦探”的事为例,请你回忆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生:那天,我看见芦晨在找钢笔。
师:你怎么知道他在找钢笔的?
生:我看见芦晨在抽屉里翻来翻去,还不时东瞧瞧、西看看,脸上一副焦急的神情。我就问:“找什么呢?”他说:“我的钢笔不见了,那可是刚买的,我妈知道了肯定要揍扁我了,怎么办呢?”所以我就毛遂自荐,要当福尔摩斯帮他把笔找回来。
师:这一部分说出了芦晨的动作、神情、语言,还可以把你怎样自荐的话写出来。后来你是怎样开始侦察的呢?
生:以后的两天,我一直在细细地排查班上每一个人。我想:做了亏心事的人,一定会露出马脚的,终于我发现平时很调皮的李文飞这几天一直闷声不响。发现了苗头,我就采取了行动——跟踪。于是我在放学后悄悄地跟着他,真被我猜中了,我发现李文飞在经过一个垃圾筒时,顺手往里面扔了个东西,“肯定是销赃”。我迫不及待地要到垃圾筒边查看,立刻加快了脚步。谁知道经验不足,心太急,竟然被李文飞发现了,看着他怀疑的目光,我只好硬着头皮离开了。
师:先排查后观察再跟踪,你可真够厉害的。(众生笑)事情的经过说得很清楚,也有了心理、动作的描写。结果怎么样呢?
生: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洋洋得意地来到学校,想告诉芦晨我的新发现。谁知道芦晨一见到我,就兴奋地说他的钢笔找到了。是他自己借给徐思琪的,后来又忘了。这可真是始料未及呀,我心里很懊恼,因为我竟然差点儿冤枉了一个好同学。
师:刚才××同学很完整地回忆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前因后果交代得很清楚,重点部分也说得比较具体。下面就请同学们像他这样,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事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中国早期卓有贡献的音乐学家王光祈认为:“乐”能陶养吾人内部之心灵,是活泼精神激励气概之一种利器。上述教学中,教者巧妙地以快乐的、悲伤的、深情的三种乐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对生活的点滴回忆如春日纷飞的柳絮轻舞飞扬,如饱蘸雨露的花朵缤纷绽放。学生交流经历体验的过程,便是回忆生活、体味生活、盘活库存语言的过程,再加之教师以“当侦探”一事为例引导,实则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伴随着此方法,学生所选素材不再单薄,变成了一件件有血有肉的完整事情,素材得到了高强度的增值,学生的作文也一定会具体感人。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不应该脱离生活凭空臆造,而应该以生活为基石,在生活与作文间建立起一座相互融通的桥梁,建立起一个同步律动、相似跳动的互换机制,同时辅之以写作方法的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走进异彩纷呈的春天。
一、研读文本,指向生活找作文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小语教材中所选之文,大都锦心绣旨,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外延深邃,很值得学生研读。所谓“研读文本,指向生活找作文”,指的是在观察、分析生活的过程中,密切联系所学的相似语言文字,即相似文块,实现境与相似文块的一一对应,从而完成文与境的对应回流。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观察时,在搜集到素材信息时,便能在习得的语言积蓄库中迅速地查找、提取出对应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生活。
如《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中间、结尾都富有特色。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欣赏桂林的山水。中间(写山的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们通过研读、体悟、背诵之后,文本形象由远及近,文本意境由浅入深,文本语言很自然地积淀进学生心海。一个学生在学完此文后不久,便随父母登上了黄山。面对此山此景,他心潮翻滚,当即模仿《桂林山水》写下了《黄山奇景》。开头: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中间: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石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奇巧艳美,使人怀疑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霄。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想必人在天宫;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崖陡似刀削,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看去,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结尾: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烘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天上绚丽多彩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绿茵,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淙淙作响的泉水,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俯瞰云海漫山间。奇山异树云中立,天下美景数黄山”。该学生写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经历了一个“体验文本——储蓄言语——身临其境——兑换语言”的复杂过程。此处体验不是对文本的简单把握,而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艺术加工:一个精妙的句子,能使学生想到与之相关的广阔苍穹;一个精彩的词语,可使学生进入与之相关的情感世界。同样,一个与文本类似的情境又会使学生从文本处获取及时的准确的语言回应。在此语言的描摹下,一定会赋予生活新的姿态。透视其间,生活的千姿百态轻松有序地迭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先做后写,践行生活找作文
生活是学生积蓄情愫,放飞语言的重要磁场。生活的多姿多彩,常常会引诱学生徜徉其间,不时用手操作,用心体验,用语言反映对生活情境的真实感受。一次践行一次升腾,多次体验多次积累。积累多了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更为可贵的是新的言语作品也就在这样的践行生活中悄然诞生,并为美化生活而服务。如一位教师面对难得一来的国庆假期,对学生作了这样的实践体验和写作指导。
“孩子们,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要送你们每人一个特殊的礼物。”闻听此言,孩子们迫不及待,齐呼:“什么礼物,赶快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教师慢慢打开随身带来的纸箱,一片片碎布头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咦,这是什么礼物!”“碎布头也能做礼物,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国庆前夕就送我们这些个破烂东西,太寒碜了!”
耳听着孩子们的各种诉说,鄙夷、不满、牢骚,教师一本正经地说:“孩子们,这些东西虽算不上珍贵,但我坚信经过你们的双手,一定能将它们变废为宝,创造出一件件令人跷指的艺术品。今年国庆假期,希望你们能将这些碎布头剪贴成一幅幅七彩的布贴画,并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布贴画内容介绍出来——这便是假期唯一的语文作业。”
“耶!”孩子们一听顿时心潮翻滚。“原来如此,咱们的语文老师就是不简单!”“这样的作业太棒了,先做后写,我喜欢”……
七天过后,教室内墙壁上贴满了五彩缤纷、天真烂漫的生动剪贴画。教师也如期收到了孩子们的假期作业——布贴画体验作文。教师在惊叹孩子们极强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超乎寻常的想象能力的同时,更为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语言所感动。“蔚蓝蔚蓝的天底下,白云悠悠飘荡,羊儿轻轻歌唱,蝴蝶翩翩起舞。碧绿的草地,像一根永不褪色的绿飘带飞向远方……”(景物描写)“国庆节到了,天安门广场显得更加热闹非凡,到处彩旗飞扬,姹紫嫣红;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异彩纷呈的大花园。”(场面描写)……
上述教学案例,教师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并诱导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或量或剪、或粘或贴。生活实践成为了支撑学生作文之树的肥沃土壤,生活体验和内心表白同构共生。如此教学,遵循了“先做后写”的教学思路,切合了“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了“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激活经历,回忆生活找作文
人的一生是七彩纷呈的。特别是童年更是人生中的黄金驿站。童年发生的一切都值得学生为之回味,都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但响鼓还需重锤敲,好琴还需高手弹。学生要想将经历过的人生体验合理地运用到作文中,还需有一个如何调取的问题。调取经历储备是为了促进学生更细微地触摸语言,更全面地拥抱语言,更准确地诠释语言。如果这种触摸、拥抱和诠释,学生不感到困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调取;如果感到困难,教师就要去唤醒、去引导。一教师在教学生写《经历过的一件事》时,为帮助学生回忆素材,选取素材写作,他是这样指导的:
(首先,播放乐曲《紫竹调》)
师:这首乐曲欢快、活泼,洋溢着喜庆气氛。请大家闭上眼睛思索,乐曲声中你想起了哪些曾经令你感到高兴的事?
生1:我想到了去年我在“江苏省青少年无线电测向比赛”中,由于小学组和初中组同时比赛,我测准了方法后,就跟在一个初中生后面拼命地跑,结果拿了小学组第一名。一想起比赛时,大家满山找电台的样子,我就没事偷着乐。
生2:我想起了我们班上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银杏美食节》,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银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周颖上台推销自己的食品时,说得天花乱坠,令人垂涎欲滴,坐在最前面的张威偷偷尝了一口,立刻“呸、呸、呸”全吐了出来,原来太咸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其次,播放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师:生活如同调味品,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在阿炳的《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乐声里,你还想起了哪些令你忧伤、让你愤懑、让你悔恨、让你深受教育的事?
生1: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吵架后就把我赶到奶奶家去,很长时间也没人理我,我想他们可能要离婚了。
生2:我的妈妈在一家丝织厂工作,中午只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吃饭。妈妈每天还要赶回来做饭给我吃。有一回回来晚了,我肚子饿极了,就向妈妈发脾气,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妈妈听后什么也没说,但我知道她心里很难过。后来我才知道妈妈由于在路上骑得快,撞到了一辆三轮车上,腿上青了一大块,结果把时间给耽搁了,可我却那么不懂事。这件事一直憋在我心里,很难受,不吐不快。
(其三,播放钢琴曲《儿时的回忆》)
师:这是一首钢琴曲,名为《儿时的回忆》,这深情的旋律撩拨起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生1:去年,期末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正在复习功课,妈妈受了风寒,剧烈咳嗽。为了不影响我复习,她就借口出去有事,在微弱的路灯下,徘徊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准备睡觉前,我才在窗口发现了在寒风中冻得直哆嗦的妈妈。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将来一定会好好地报答她。
生2:我最难忘的是自己当侦探的事。有一次芦晨的钢笔丢了,我便毛遂自荐要给他破案,后来我发现李文飞这几天闷闷不乐,便认定是他做了亏心事。谁知芦晨的笔却不是丢的,他借给了别人自己倒忘了。我冤枉了好人,感到很惭愧。
师:刚才我们已经完成了本次习作的第一个要求——选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把你所选的材料写具体,写清楚。首先请大家细细地回忆一下,你所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及结果。(学生回忆,片刻后)
师:我们以××同学“当侦探”的事为例,请你回忆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生:那天,我看见芦晨在找钢笔。
师:你怎么知道他在找钢笔的?
生:我看见芦晨在抽屉里翻来翻去,还不时东瞧瞧、西看看,脸上一副焦急的神情。我就问:“找什么呢?”他说:“我的钢笔不见了,那可是刚买的,我妈知道了肯定要揍扁我了,怎么办呢?”所以我就毛遂自荐,要当福尔摩斯帮他把笔找回来。
师:这一部分说出了芦晨的动作、神情、语言,还可以把你怎样自荐的话写出来。后来你是怎样开始侦察的呢?
生:以后的两天,我一直在细细地排查班上每一个人。我想:做了亏心事的人,一定会露出马脚的,终于我发现平时很调皮的李文飞这几天一直闷声不响。发现了苗头,我就采取了行动——跟踪。于是我在放学后悄悄地跟着他,真被我猜中了,我发现李文飞在经过一个垃圾筒时,顺手往里面扔了个东西,“肯定是销赃”。我迫不及待地要到垃圾筒边查看,立刻加快了脚步。谁知道经验不足,心太急,竟然被李文飞发现了,看着他怀疑的目光,我只好硬着头皮离开了。
师:先排查后观察再跟踪,你可真够厉害的。(众生笑)事情的经过说得很清楚,也有了心理、动作的描写。结果怎么样呢?
生: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洋洋得意地来到学校,想告诉芦晨我的新发现。谁知道芦晨一见到我,就兴奋地说他的钢笔找到了。是他自己借给徐思琪的,后来又忘了。这可真是始料未及呀,我心里很懊恼,因为我竟然差点儿冤枉了一个好同学。
师:刚才××同学很完整地回忆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前因后果交代得很清楚,重点部分也说得比较具体。下面就请同学们像他这样,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事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中国早期卓有贡献的音乐学家王光祈认为:“乐”能陶养吾人内部之心灵,是活泼精神激励气概之一种利器。上述教学中,教者巧妙地以快乐的、悲伤的、深情的三种乐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对生活的点滴回忆如春日纷飞的柳絮轻舞飞扬,如饱蘸雨露的花朵缤纷绽放。学生交流经历体验的过程,便是回忆生活、体味生活、盘活库存语言的过程,再加之教师以“当侦探”一事为例引导,实则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伴随着此方法,学生所选素材不再单薄,变成了一件件有血有肉的完整事情,素材得到了高强度的增值,学生的作文也一定会具体感人。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不应该脱离生活凭空臆造,而应该以生活为基石,在生活与作文间建立起一座相互融通的桥梁,建立起一个同步律动、相似跳动的互换机制,同时辅之以写作方法的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走进异彩纷呈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