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90年代初期,当很多年轻的中国少年第一次接触摇滚乐的时候,涅槃乐队几乎成了“摇滚”的同义词。那个一枪轰死自己的乐队主唱,更成为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和后期很多摇滚人物传记相比,这本书的文献价值也许并不突出,但在当时,一手捧着这本科本的传记,一边听着《Never Mind》,幻想着自己也能拿起吉他上台演出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像一块滚石》
推荐理由:
2004年该书问世后,立刻好评如潮。评论界之所以对该书评价这么高,一是因为该书是鲍勃·迪伦的自传,二是因为这是老爷子自己写的。抛开情感因素,自己写自己难免在关键信息上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不过谁让他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呢,比起那点小瑕疵,更多人的还是乐意知道这个老江湖是怎样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的。
《失恋排行榜》
推荐理由:
作者尼克·霍恩比是《纽约客》杂志的流行音乐乐评人。这虽然是一本和爱情相关的小说,但却极其考验读者的音乐鉴赏力。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二手唱片店的经理,当他的女友萝拉弃他而去之后,他开始依照年代排序,用唱片列出他自己有生以来最伤心难过的被甩者“失恋排行榜”。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摇滚乐聆听经验到底有多少吗?读一读这本小说你就知道了。
《遥远的乡愁》
推荐理由:
提到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台湾的现代民歌运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运动开启了年轻人的原创精神,影响了前后几代台湾音乐人,其影响力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本书回顾了那段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三代音乐人的音乐理想和往事变迁,堪称一本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青春纪念册。
《声音与愤怒》
推荐理由:
摇滚乐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天生偏左的标签。从60年代起,摇滚乐总是在一系列社会运动的背后以各种面目若隐若现。本书作者张铁志,既是一名摇滚乐爱好者,也是一名政治与文化评论者。跟随他的描述,我们似乎重新回到了那些硝烟弥漫、口号震天的社会运动现场,近距离感受摇滚乐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保护、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不同社会议题面前,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反抗姿态。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90年代初期,当很多年轻的中国少年第一次接触摇滚乐的时候,涅槃乐队几乎成了“摇滚”的同义词。那个一枪轰死自己的乐队主唱,更成为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和后期很多摇滚人物传记相比,这本书的文献价值也许并不突出,但在当时,一手捧着这本科本的传记,一边听着《Never Mind》,幻想着自己也能拿起吉他上台演出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像一块滚石》
推荐理由:
2004年该书问世后,立刻好评如潮。评论界之所以对该书评价这么高,一是因为该书是鲍勃·迪伦的自传,二是因为这是老爷子自己写的。抛开情感因素,自己写自己难免在关键信息上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不过谁让他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呢,比起那点小瑕疵,更多人的还是乐意知道这个老江湖是怎样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的。
《失恋排行榜》
推荐理由:
作者尼克·霍恩比是《纽约客》杂志的流行音乐乐评人。这虽然是一本和爱情相关的小说,但却极其考验读者的音乐鉴赏力。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二手唱片店的经理,当他的女友萝拉弃他而去之后,他开始依照年代排序,用唱片列出他自己有生以来最伤心难过的被甩者“失恋排行榜”。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摇滚乐聆听经验到底有多少吗?读一读这本小说你就知道了。
《遥远的乡愁》
推荐理由:
提到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台湾的现代民歌运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运动开启了年轻人的原创精神,影响了前后几代台湾音乐人,其影响力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本书回顾了那段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三代音乐人的音乐理想和往事变迁,堪称一本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青春纪念册。
《声音与愤怒》
推荐理由:
摇滚乐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天生偏左的标签。从60年代起,摇滚乐总是在一系列社会运动的背后以各种面目若隐若现。本书作者张铁志,既是一名摇滚乐爱好者,也是一名政治与文化评论者。跟随他的描述,我们似乎重新回到了那些硝烟弥漫、口号震天的社会运动现场,近距离感受摇滚乐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保护、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不同社会议题面前,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反抗姿态。